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时间:2022-08-24 03:17:00
导语: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四川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为推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帮困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受地理条件、政策因素等多方面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退耕农民收入水平较四川农民水平偏低,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本文根据四川退耕还林监测调查资料,以四川退耕农民收入为切入点,着力分析退耕农民收入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以期对增加退耕还林农民的收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退耕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一)2009年退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增收减缓
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3762.32元,较2008年增加264.52元,增长7.56%。退耕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分别较2007年、2008年减少8.3、6.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近三年中,2009年退耕农民纯收入增幅最低。
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24.74元,比上年增加175.87元,增长13.04%。
2.第一产业中农业收入减缓,林、渔业收入增加,畜牧业收入减少。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1553.18元来自家庭经营农业产业,同比增加54.14元,增长3.61%。其中:种植业人均纯收入794.23元,同比增长3.3%;林业人均纯收入84.25元,同比增长32.61%;渔业人均纯收入11.78元,同比增长25.45%;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90.77元,同比减少59.23元,下降13.16%。
3.第二、三产业收入增长加快。2009年,退耕农民来自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纯收入272.15元,比上年增加64.92元,增长31.33%,对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大。
4.非生产性收入增长。2009年,退耕农民获得的财产性和转移性等非生产性纯收入630.17元,比上年增加34.51元,增长5.04%。
(二)退耕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四川农民偏低
1.退耕农民收入水平落后于四川农民平均水平,绝对差距拉大。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3762.32元,较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少699.73元,低15.68%;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11年来,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7.6%,与四川农民年均增速的8.7%相比慢1.1个百分点。纯收入差距由1998年的110.29元扩大到2009年的699.73元,绝对差距拉大了589.72元,相对差距由1998年的6.15个百分点扩大到2009年的15.68个百分点,增加了9.53个百分点。从近三年纵向比较,2007年、2008年、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四川农民人均的86.3%、84.9%、84.3%,与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2.退耕农民与四川农民收入差距呈现两低一高的特点
一是退耕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低。2009年,退耕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553.18元,较四川农民少519.7元,低25.07%。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退耕农民的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1281.03元,较四川农民人均少472.66元,低26.95%;二三产业为272.15元,较四川农民少47.03元,低14.71%。在第一产业中,退耕农民除林业收入比四川农民多44.62元,高112.57%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少389.82元、92.9元、34.57元,分别低32.92%、19.21%、74.59%。
二是工资性收入低。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24.71元,较四川农民人均少296.66元,低16.29%。其中人均外出务工收入1081.4元,较四川农民人均少64.33元,低5.61%。
三是非生产性收入高。2009年,退耕农民非生产性纯收入630.17元,较四川农民多116.6元,高20.53%。在非生产性纯收入中:退耕还林补助人均收入238.29元,较四川农民平均多213.27元,高854.79%,若扣除退耕还林补助较四川农民则低17.08%。
(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退耕农民增收明显
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3762.32元,较1998年增加2083.44元,增长124.1%。退耕农民纯收入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1.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24.74元,较1998年增加962.74元,增长171.31%,年均增长10.5%。其中人均外出务工收入由1998年的429.34元增加到2009年的1081.04元,增长151%。
2.家庭经营收入增加缓慢。2009年,退耕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553.18元,较1998年增加589.66元,增长61.2%,年均增长4.9%。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1281.03元,增加396.02元,增长44.85%。其中,种植业收入794.23元,增加199.53元,增长33.55%;林业收入84.25元,增加75.41元,增长853.10%;畜牧业收入390.77元,增加112.43元,增长40.39%;渔业收入11.78元,增加9.25元,增长365.44%。第二三产业纯收入361.88元,增加148.65元,增长69.72%。
3.非生产性收入迅猛增长。国家对退耕农民实行退耕还林补贴,并逐步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退耕农民收入中来自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2009年,退耕农民获得的财产性和转移性等非生产性纯收入630.17元,比1998年增加531.04元,增长346.27%,年均增长16.1%。
(四)退耕前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明显
1.工资性收入所占纯收入比重快速提高,是退耕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退耕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所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33.47%上升到2009年的40.53%,提高了7.05个百分点。
2.家庭经营所占纯收入比重下降。家庭经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1998年的57.39%下降到2009年41.28%,下降了16.11个百分点,但仍是退耕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
3.非生产性收入增加,退耕还林补助成为退耕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1998年至2009年,退耕农民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9.13%上升到19.19%,提高了9.06个百分点。其中:国家的退耕补助成为退耕农民新的增收来源,占4.8%,直接增加了退耕农民的收入。
二、退耕还林工程对退耕农民收入的影响
(一)退耕还林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不显著影响退耕农民收入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取得明显生态效益的同时,退耕农民林业纯收入较1998年及四川农民平均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其后续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没有形成产业链,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林业对退耕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退耕农民收入的提高。
1.从林种的分布上看:生态林的比例大,经济林比例较小。2009年,退耕还林工程监测调查农户人均耕地退耕1.12亩。其中生态林0.96亩,占85.71%;经济林0.16亩,占14.29%。37个退耕还林监测调县的61.07万公顷退耕还林中,经济林仅5.1万公顷,占8.36%,而生态效益好但直接经济效益十分低下的生态林为55.3万公顷,占90.55%,这些生态林除保持水土产生生态效益外,几乎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2.从退耕农民林业收入构成来看:林业对退耕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大。退耕农民林业纯收入占纯收入的百分比1998年时为0.53%,到2006年达到最高为3.05%,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跌至近几年来最低点,退耕农民林业纯收入人均84.25元,仅占纯收入的2.13%,与四川农民人均林业收入比较高1.35个百分点。从总的情况看:退耕农民林业收入虽然较退耕还林工程前有了较大增长,但其所占比重太小,对退耕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力度不大。
3.从产业发展来看: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对退耕农户增收作用微乎其微。据调查显示:据3600户退耕农户调查,2009年3600户退耕补助收入322.9万元,退耕农户出售林产品141.8万元,占国家对3600户退耕还林户补助收入的43.9%。据南部调查反映:目前,南部县的林产品以自产自销和小商贩收购为主,并没有形成规模,经营模式落后,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合江县虎头乡退耕农户反映:随着该乡青果的投产,现在该乡的青果只能卖到0.90元/公斤左右,与以前的2.80元/公斤左右相差甚远,出现了“果丰伤农”的局面。
4.受其它因素影响:受科技造林、育林技术水平低下及造林地坡陡土壤贫瘠等条件的制约,林地生产力不高。由于近年来的干旱、洪涝灾害,造成巴州区退耕还林工程苗木死亡达4000亩,截至2009年秋季已补植补造4000亩,受冬干春旱影响,造林补植成活率只有20%左右。2009年,合江县全家外出农户已占到全部农户的11.7%,全县退耕农户56969户,由此推算共计6665户退耕农户举家外出,意味着6665户的退耕地上的林木处于无人过问,无人管理的自生自灭状态。
(二)耕地资源有限,限制了退耕农民增收的潜力
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产资料,也是获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农民增收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退耕农民由于耕地资源减少,粮食、经济作物产量也是十分有限的,同时制约了畜牧业、渔业等产业的发展。2009年,退耕农民人均耕地0.85亩,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减少了1.12亩,下降57%;较四川农民农村住户人均少0.52亩,低38%。退耕农民收入与全省农民人均水平主要体现在家庭经营收入上,占收入差距的74.27%。其中,一产业占收入差距的67.55%,一产业中种植业、畜牧业分别占收入差距的55.71%和13.26%。监测调查户按人均纯收入高、中、低三等分分组数据显示:高、中、低收入户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之比为1.2:1.1:1;粮食产量之比为1.5:1.2:1;家庭经营收入之比为2.5:1.4:1;种植业收入之比为2.4:1.4:1;纯收入之比为3.3:1.7:1。可见:退耕农民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退耕农民收入。
(三)退耕还林补助标准较低影响了退耕农民收入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初期,由于农业税费负担沉重,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退耕农民依靠的主要收入即农业收入不乐观,增产不增收,当时实施退耕还林,给退耕农民发放退耕还林补贴,在改善生态的同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退耕农户经济优势明显,农民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很高。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实行农业税减免,增加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提高了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这些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退耕农民由于耕地退耕,退耕地上栽的是生态树木并非粮食,并未完全享受到上述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在粮价、物价上涨的同时,国家在2004年改变了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实施现金补助代替原先的粮食补助,补偿标准不变,为每公斤粮食(原粮)折合现金1.4元,实际上是降低了粮食补助标准。2007年,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各项补贴优惠政策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第二轮补助标准(延长期补助标准)仅为第一轮(原)补助标准的54%,再次弱化了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退耕还林地的经济收入增长不能够满足退耕农民对其的希望。
1.从补贴标准与粮价差异看:巴州区调查反映,原定的退耕还林补贴210元/亩(按每亩150公斤产量、价格1.4元/公斤进行补贴),但近几年主要粮食(水稻)国家收购价格在1.8-1.9元/公斤之间,按此计算粮食补贴应为270-285元/亩;退耕还林生活费20元/亩的标准并没有因物价上涨而相应提升,退耕农民希望退耕还林补助标准根据市场物价水平,将退耕还林生活费调整到40-50元/亩。
2.从退耕还林地收益与种粮地收益看:安岳县退耕农民反映:目前,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年限已到,栽种生态林的退耕还林地开始实施延长期补助标准,即退耕还林补贴105元/亩,退耕还林管理费20元/亩,一年一亩退耕还林地的收益除领取国家政策补助的125元外,再无其他收入;而种粮户每亩地一年所种油菜、玉米、红苕就有1100元左右的收入,除去化肥、种子、农药等310元左右的成本,加上国家良种补贴玉米、油菜每亩各补助10元,种粮耕地实际收入810元/亩(不含人工工资),退耕还林地收入与种粮地收入差距达685元/亩。
三、增加退耕还林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生态工程,在经济收益上具有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低的特点。做好退耕还林工程,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新农村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情况下,退耕农民为保持生态做出的贡献与经济收益反差较大导致退耕农民收入下降,挫伤退耕农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积极性。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矛盾,已取得退耕成果将会受到影响。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
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取得最终成效,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及广大干部的努力,而且关键在于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应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宣传发动和教育,使之认识到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使之深切的体会到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子孙万代及长远发展,广大农户积极配合政府工作,自觉参与退耕还林工程,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
(二)科学发展经济林产业
四川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面积广,占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的比例大,这些生态林经济效益非常低,其经济潜力亟待挖掘。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低是影响退耕农民经营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各级党委政府要做好宏观的引导工作,推广适应本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品种,科学发展经济林产业;并树立正确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效率,积极服务,做好经济林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使百姓学会和熟悉果树嫁接、改良品种和果品储藏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并科学管理、正确引导,帮助退耕农民尽快见到经济效益,这是加快退耕还林工程地区经济发展,提高退耕农民的收入重要途径。
(三)发展、壮大非农产业
要保持退耕还林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讲,要靠以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的不断发展。
要突出发展农村工业。一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农业、林业资源密集型工业。
要大力发展务工经济。积极引导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外出务工,加强组织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层次、多渠道地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做好就业需求信息的搜集和,提高劳务大军的规模和档次,增加退耕还林农民的劳务收入。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退耕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一方面要搞好农村各类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搞活农村流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技术、信息等服务,充分利用当地林业资源优势,相应地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比如以森林、民风民俗为特点的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投入力度
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沼气池等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水利化、机械化程度,为促进农业增产和退耕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公务员之家:
尊重市场规律。根据种粮与退耕还林效益比例关系发生的变化,根据市场物价水平,对退耕还林补贴进行相应调整,增加对退耕农民的补助标准,让退耕还林地的增收效应与种粮的增收效应同等地传递到退耕农民手上。
增加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经费。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退耕农民科学种植和管护,注意除草施肥、搞好病虫害防治,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林木快速生长,使之尽早发挥项目效益,增加退耕农民收入,把提高退耕还林地经济效益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主要手段。
(五)加快退耕还林工程区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退耕还林农民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是增加退耕农民收入的重要一环。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调整农产品质量、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让退耕农民更多地分享到流通环节的利益。
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发展后续产业是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的有力保障,是促进退耕农民增收,实现“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根本措施。国家应加退耕大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后续产业发展的力度,特别是林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使退耕还林农民能够从土地中走出来,走上一条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三赢”道路。
- 上一篇:党员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感想
- 下一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