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1-08 05:21:00

导语: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是农民情绪较好的时期

以税费改革为切入点,全面启动实施城乡统筹方略,“三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出现新的拐点。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家庭联产承包、明确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是导致拐点出现的重要原因,那么全面免征农业税、推动城乡统筹,则是导致又一个新拐点出现的深层原因。温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报告中庄严宣告: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缴税的历史。取消农业税,对迈步在小康进程中的广大农民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可谓“千年等一回”。城乡统筹方略的实施,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三农”工作的外部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当前,“三农”工作出现重大转机,江苏是一个缩影。2009年全省“三农”工作呈现五个亮点:一是粮食丰产丰收,总产609亿斤,比上年增41.4亿斤。2009、2009、2009年粮食连续三年增产,累计增产113.9亿斤;二是农民增收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从2009年至今,农民增收分别达12.1%、11%和10.2%,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在全国各省中居第二位;三是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全省上下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走“三化”发展道路,组织实施十大工程,办好农村新五件实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现代农业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13市出现一批具有特色的亮点,如南京市的都市农业,无锡市的“一村一品、一村一企”新农村建设模式,徐州市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常州市的现代畜牧业,苏州市的外向型农业,南通市的项目农业,连云港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淮安市的设施蔬菜,盐城市的沿海农业产业开发,扬州市打造“江苏寿光”,镇江市的丘陵山区开发,泰州市的农产品加工区建设,宿迁市的生态农业;五是农村干群关系和谐、社会更加稳定,取消农业税,推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农资增支补贴,深受群众欢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行农村低保全覆盖等政策惠及百姓。

二、农民情绪好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政策好和地方创造性工作

十六大以来,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三农”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和政策框架:明确“三农”在国民经济中重中之重的位置,提出“两个趋向”的基础理论,确立“城乡统筹”的基本方略,强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崇高目标。新的政策框架符合民意、深得人心,政策效应迅速显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我省按照中央的部署,创造性工作,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把“三化”战略作为江苏新农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即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通过“三化”带“三农”,将工业、城市的资金、人才更多地投向农村,将农民更多地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实行“钱进去,人出来”。把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农村新五件实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主要载体,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农村新五件实事,紧扣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涵盖新农村建设方方面面,既包含农村生产力、生产关系,又包含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彰显了江苏新农村建设特色。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工程,以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百项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组织形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三、科学引导和保护农民的良好情绪

理性分析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保护农民的良好情绪要有新的思路。本文拟提出“三个探索”的考虑,即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村企互动;探索农民合作经济。

(一)积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在实现农村“第二个飞跃”上有新突破。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现代农业要考虑“第二个飞跃”。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需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30年后的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方向。苏南地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条件相对成熟。首先,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2009年,苏南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产比重为2.8%左右,接近美国2%、日本1.4%的水平。其次,二、三产业活跃。2009年,苏南地区二产、三产比重分别达到58.7%和38.5%。苏南城市化水平达67%。第三,农村劳动力稳固转移。2009年苏南地区乡村从业人员非农就业比重达到72.6%,绝大部分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乡镇企业、农村三产或自主创业。第四,农村社会保障基本建立。苏南地区城镇居民三大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都在95%以上。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积极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当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小生产加社会化服务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流转土地实现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通过农民依法自愿流转土地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将日益具备,加之,我国实行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与国外的土地私有制相比,更具备发展条件和空间,需要我们科学引导,积极探索。

(二)积极探索村企互动,着力在农村经济发展路径上有新突破。村企互动是世界新村和新农村建设的宝贵经验。总结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三条:一是新农村建设一般在小农场经营及小农经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是在小农经济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二是新农村建设一般需要政府的扶持、社会的投入、农村的内生动力等三股力量共同作用;三是新农村建设一般需要努力推动城市力量、农村力量的有机融合和相互渗透。村企结对,互动发展是“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具体实践,是对国外新农村建设经验的吸收、提炼和再创新。村企互动是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点。村企互动一方面可以把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可以为工业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发展新型乡镇工业;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村企结对,实现工农要素高密度的相互渗透,把工业的理念传递给农民,在工农互动中培育新型农民。村企互动在基层引起热议。去年,无锡市召开“一村一品、一村一企”近千人大会,全市排出一批企业与785个村结对发展。全省农林系统主要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观摩了现场,很有感触,“现阶段,村企互动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突破口,关键是要有政策引导,政府推动”。

(三)积极

探索农民合作经济,着力在壮大村级经济基础上有新突破。新农村建设需要村级经济作支撑。多年来由于工作关系,到过江苏不少的名村,如南京市武家嘴村,无锡市华西村,徐州市马庄村,常州市五一村,苏州市蒋巷村,南通市中南村,连云港市宋口村,淮安市王嘴村,盐城市东南村,扬州市三笑村,镇江市双新村,泰州市河横村,宿迁市张油坊村等,这些名村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发展都源于雄厚的村级经济。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名村发展的物质基础。农民合作经济是现阶段壮大村级经济基础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既

有股权成分又有劳动者参与的合作制经济将是壮大村级经济的基础。目前,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关键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稳步推进农村社区合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来发展的春天。2009年10月,全国人大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立法形式推进农民的经济互助与合作,确立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新的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素质和培养新型农民,壮大村级经济基础,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