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探索
时间:2022-07-17 07:49:00
导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李庄村位于高新西区东北部,全村农业人口1023人,250户,人均耕地面积仅0.27亩。由于种种原因,该村“一户多宅”现象突出,竟达到90余户。今年四月份,李庄村进行了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李修团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上任伊始,就面临要求新划宅基地的压力,村里耕地越来越少,村内空闲宅基闲置浪费,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不能再占耕地,必须整治“一户多宅”,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构建和谐新“李庄”。
一、调查研究摸“底子”
李庄村曾是新乡县有名的赴京、越省上访村,前几任干部都想整治“一户多宅”而不了了之。新一届村“两委”经过多次讨论,把“一户多宅”细分为多个类型,对每个类型的“重点户”,由李修团亲自登门拜访,陈述整治“一户多宅”的利害关系,征求其意见,向这些人求教整治策略和办法,请求其积极参与村务管理。他这种深入农户的做法,使这些户感到自己倍受村干部的尊重,一般都表示不和村“两委”唱“对台戏”,也得到了这些户的理解和支持。村“两委”其他成员则分赴党员和村民代表家中征求意见、请教对策,对明显持积极态度的党员或村民代表,让其分头行动主动去做亲友工作。通过这些办法,在村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优势和广泛的宣传网络。
二、民主决策拍“板子”
在摸清底子后,李修团和党支部委员李修家、李振江主持召开了由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进行专项讨论。由于前期工作扎实有效,大家讨论热烈,情绪高涨,就连有些群众担心的所谓的“钉子户”也举手赞成。后来,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整治方案,并在全村显要位置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了“阳光作业”。
三、带头执行树“样子”
方案制定后,如何实施、从何下手是摆在村“两委”面前的又一难题。村委会主任李修团提出了先干部、再党员,然后是村民代表的拆迁方案。李修团首先动员自己的姐姐将多占宅基交给村集体,支委李修家也交出了多占宅基,然后是党员、村民代表也主动交出或按照实施方案交纳了使用费和保证金,并与村委会签定合同。村民们看到干部、党员带头行动,都纷纷按照实施方案对号入座积极行动。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整治“一户多宅”90余户,整治面积达21420平方米。
整治“一户多宅”过程中,的确有个别人蛮横不讲理,李庄新一届村“两委”能够团结一致,坚持原则,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依靠群众,维护了大多数村民利益。
四、因地制宜结“果子”
整治“一户多宅”初见成效后,李修团并没有就此止步,他把发展眼光盯在了商贸城建设上。
随着新县城建设步伐的加快,李庄的土地显得越来越珍贵。面对逐渐失去耕地的李庄村民,李修团带领村“两委”干部经考证研究,决定结合新县城总体规划,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在沿青龙路北侧开发建设商贸城项目,积极为农民致富寻找出路。李庄村沿青龙路共有676米长,人均0.66米。村“两委”采取户与户自愿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开发,该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目前,商贸城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投入使用后,将会给李庄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李庄一村民将李修团等人的事迹编成一首诗歌:“群众选我当村官,我愿为民解忧难;欹身娘怀知奶味,贴近百姓知寒暖;……不怕民间纠纷缠,弘扬正气在人间”。面对村民的称赞,李修团并没有因此而裹足不前,他憨厚地说,“李庄能有今天,主要是村‘两委’团结实干、积极引导和村民识大体、顾大局,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李庄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基层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只要能够一心为公,在工作方法上坚持以人为本、还权于民;在困难面前做到团结一致、知难而进;在牺牲个人利益方面走在群众的前列,就会受到群众拥护与支持,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