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党员的素质市农村村级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8 05:37:00
导语:提升农村党员的素质市农村村级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实施农村治理、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员素质如何,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落实。
*年8月份以来,笔者通过对重庆10个区县的乡镇、村社实地考察、调研,欣喜地看到了村级组织在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基工程”中取得的新成效,更深切感受到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是基层党建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一、目前重庆市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目前,重庆市农村党员总计*万多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农民工群体中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党建工作较为薄弱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加大,使从一而终的“村社党员”变成了归属多元化的“流动党员”。据组织部门统计,*年全市流动党员多达*万多人(包括市外流动、市内流动和外地流入)。虽然有58.7%的流动党员领取了“流动党员活动证”,纳入了组织管理。但外出农民工党员难以融入到务工单位和所在地党组织参加活动。有的农民工党员在外甚至不愿亮出自己的党员政治身份。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几乎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找不到。
究其原因,就大环境来说是还没有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情况的流动党员管理体制和方式。具体到基层来说,一是乡镇党委对农民工群体的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二是“两新”组织中党建工作相对滞后。三是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党组织之间联系和沟通不够。四是农民工自身对党的信念、宗旨和政策理解不够。
(二)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出现老龄化,也伴随一定程度的素质退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结构不合理、党员老化几乎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据组织部门统计,全市农村党员队中35岁以下占15%;36至54岁占37.2%;55岁及以上占47.8%。荣昌、武隆、丰都、万州、潼南5区县的15个村,支部(总支)中60岁的党员大多占20—30%,多则达50%。
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的主要原因有: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青年越来越多,农村留守人口逐步老龄化;一些年轻人对党没有太多的认识;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缺乏责任感和主动性;现有的党员发展程序,不便于村党组织对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跟踪培养工作。
二、提升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提升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应该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探索农民工群体中的党建工作
探索农民工群体中的党建工作,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新格局的突破口。
1、区县组织部或市委组织部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党员外出务工期间,与原在党组织、与务工地党组织,如何联络,如何参加活动,要有制度规定,不能出现空档。流动党员的管理可按如下三种方式运作:(1)对市内流动的党员,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实行属地化管理。这要依托城市各行业基层党组织,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就业单位建立农民工党组织,搭建起党组织为农民工党员服务、党员为农民工群众服务的工作平台。(2)对市外分散流动党员,要教育督促党员主动亮出身份,纳入流入地党组织进行管理。(3)对有规模流出市外的党员,可以由流出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加强管理,并积极争取流入地党组织的支持。
2、从大的环境来说,建议设立统一的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党员身份卡”制度,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有了统一的全国党员管理信息平台,党员在外地可通过网络交党费、转组织关系、汇报思想,党组织可以实现对党员的动态管理。流动党员凭“党员身份卡”可以纳入务工企业或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同时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和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农民工党员工作,流动党员才便于投靠。
3、要增强农民工流动党员组织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农民工中的流动党员,应重点围绕维护农民工权益、提供就业创业信息、通报家乡情况、增进感情交流等涉及党员切身利益的问题开展组织活动,反映农民工的要求和愿望,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使党组织成为农民工的主心骨。这样,党组织才有凝聚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也才能更有实效。
(二)改进培养方式,加强教育管理,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1、大力将农村有作为、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轻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村党组织要增强紧迫感,把发展年轻党员作为一个重要议题,积极主动在产业带头人、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青年中吸收新鲜血液。一要教育现任村支两委班子以开阔的胸怀、以党的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培养新人,要把发展党员列入村级党组织的工作任务和考核内容,抓党员发展制度化。二要在不违背党章的前提下,改进发展党员的培养方式,可以考虑通讯培养、网络培养、委托培养甚至追踪培养,把认识到位、进步较大、能力突出、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年轻人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进一步培养村干部,以增强村级组织的活力。
2、拓展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一是继续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员干部“双带行动”和“人才强村”工程。重庆市近年实施的这些举措,使党员队伍的思想素质、致富技能得到大大提高,应该继续完善和推进,使所有党员都有岗、有位、有责、有为。二是建立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荣昌县*年4月以来开展的“三增强、三强化、一巩固、一促进”的“3311”主题教育活动是一条比较系统的思路。即“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强化信仰教育、宗旨教育、廉政教育,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求实现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人民群众得到新实惠。机制的落实要体现在教育学习、组织管理、党内民主、联系群众、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规定上。例如丰都县于*年建立了《农村党员百分制管理考核办法》,对党员的管理实行量化考核。
3、加强党内关怀,开展扶贫济困,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内关怀是促进党内和谐的一个动力机制。一是区县组织部门可以利用一定党费和捐赠在党内建立党员互助资金,资金主要用于救助有特殊困难的党员,尤其是那些农村贫困病残的老党员。二是深化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定期开展党内送温暖活动,开通党内求助热线,切实为党员排忧解难,使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也增强他们作为党员的光荣感。总之,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党员政治上、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怀。
4、整合区县党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资源,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村干部的培训现在一般都在乡镇不定期举办,培训层次和效果难以满足时展对村干部素质的要求。村干部基本都有到区县党校学习培训的愿望,希望通过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增长致富技能,更希望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因此,建议村干部培训以区县党校为主体,整合高校、职业技术学校、乡镇企业学校等方面的力量进行“打捆式”培训。通过7—15天的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观摩考察等各种培训方式,学习政策理论、现代农业实用技术、致富理念,促使他们拓宽视野、增长技能、创新思路。
5、加强对党员的评议考核。通过党支部评议、群众评议、自我评议的方式,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作为评优评先和提拔培养的依据,从而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 上一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 下一篇:市探索农村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