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时间:2022-05-26 05:47:00

导语: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2006年,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问题上,文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生产发展”就是要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发展,“生活宽裕”就是要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乡风文明”就是要使农民素质得到提高,“村容整洁”就是要使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得到保护与发展,“管理民主”就是要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向前推进。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中国的农村都在朝这个大目标努力奋斗,由于各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各地农村在向新农村这个目标迅跑时就不一定要在一条跑道上,而是根据各自自身优势选择符合自已的发展道路,正所谓“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耗子就是好猫!”成都市郫县安靖镇土地村与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乡及厄里村可以说是四川建设新农村中两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从这两种模式中既有各自的鲜明特色也有一定的相通经验,希望通过这两种模式的比较,为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一、地理区位比较

土地村属于典型的城郊农村,而且位于大都市旁边的交通发达的平原地带。这种优越的地理区位使土地村很容易受到成都市的“效益感染”。特别是在成都市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又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把“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活,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作为发展目标后,土地村将在城乡经济一体化中得到持续发展。土地村正是在这各地理区位因素的影响下沿着“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三个集中理念下向城镇化发展。

厄里村所在的白马藏族乡位于四川省北部与甘肃交界处的平武县,地处横断山北缘的川西高山峡谷地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合部。海拔范围2300至4980米,平均海拔3200米。白马藏族乡为于川西北的九寨沟环线上,幅员面积715平方公里,厄里村是其下辖4个行政村之一,厄里村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人,常居人口约200多人,总耕地面积近1000亩。它前方不到40公里就是王朗自然保护区。

厄里村属于典型号的高山边区的少数民族村落。由于地处九寨沟环线附近,再加上靠近王朗自然保护区,虽然地处山区,远离中心城市,但著名旅游景点的幅射影响和自身白马藏族的风俗特色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得当地交通非常便利

二、生产发展比校

土地村的经济发展自2002年来可谓突飞猛进,由于地处大都市郊边,故能充分享受“工业反哺农业”的实际好处,土地村虽是乡村,但该村早已摆脱中国传统农业经济模式,,随着招商引资的不断扩大,资金,工厂,民工不断涌入村庄,全村农田现只剩下400亩,以耕种土地为主要生活收入的农户已经非常稀少,目前的土地村第一产业已基本淡化,第二,第三产业则发展兴盛。土地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要有:纺织业、物流业、土地流转和房屋出租业。

纺织业——土地村分布最广、最有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当地纺织业以纺织、刺绣、服装加工为主,以家庭作坊为基本单位,全村共有近200家这样的私营作坊,而这些作坊的坊主与佣工大都来自村外,坊主一方面租借当地村民的房屋用作厂房,一方面雇用外来廉价劳工进行生产。由于市场的需求与土地村靠近成都市荷花池、五块石这样的大型货源汇聚地等因素,仅从2002年纺织业在土地村扎根起,到今天已形成全面开花于村落大街小巷的土地村第一大产业。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市场的杠杆作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外来作坊老板,这些坊主在这个行业里获得了巨大利润,当然,这些利润当中也包含着来自廉价佣工的大量剩余价值。正是这些佣工成为了建设土地村的一线主力!

物流——土地村的新兴产业。由于土地村存在着大量纺织商,他们所生产的纺织品需要从土地村转运销售到全国各地,一座名为西部纺织贸易中心的大型转运站便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为整个土地村的纺织业提供了及时的产后服务,物流业也是整个安靖镇的四大产业之一。

土地流转——政府与村民最容易产生矛盾的经济运作方式。土地流转本意应该是将土地以“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转让给他人。土地村将大批农民的土地转让给了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和公司,这些外来企业与公司在发展自身同时则贡献税收。像占地200亩的泰昌金属公司以及西部纺织贸易中心就是这种外来创收大公司的代表,由于这些厂商的到来,土地村的财政得到了极大补充,土地村的村貌也得到极大改观,这些有规模有组织的厂商加快了土地村的工业化进程,并逐渐形成了类同于城镇的工业带。

房屋租金——本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村镇采用行政方式将当地村民的大量土地流转到外来公司企业手上或者是用于修建新式楼房,丧失了土地的村民就只得用出租村镇补偿给他们的赔偿房屋过日子,房屋租金代替了农业收入,成了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厄里村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旅游业。由于地处高寒地域,厄里村能种植的农作物并不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主要是自给自足,不过近年来部分村民已开始利用当地气候种植反季节蔬菜,比如韩国水白菜、萝卜、香菜,成了绵阳蔬菜市场上的抢手货。畜牧业主要放养马和羊,林业则主要是在当地山区种植果林或树林,但这两种行业规模都很小。连农业一起,这三种产业仅能基本解决厄里村的温饱问题。长期以来,白马藏族“靠山吃山”,特别是天然林禁伐后,为使白马村民富裕起来,平武县因地因地制宜,着手开发白马丰富的旅游资源,针对白马藏族民族文化特色,平武县首先在厄里村建立起第一家藏民旅游接待站,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使全国各地的游客闻风而来。“白马地区的旅游开发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借鉴国外生态旅游的经验,探索小规模、精品化的生态旅游道路。王朗和白马的案例被NEAP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基准向世界生态旅游大会(2002年9月加拿大魁北克)推荐。四川省也把王朗及其周边(白马)社区作为省内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示范点。”特别是2002年的“王朗白马风情旅游节”使得白马旅游具有了全国性的知名度。作为白马地区的新农村示范村,厄里村经过8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该村主要支柱产业。从1999年到2006年,旅游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的比例逐年增长,旅游收入已占到农户家庭收入的70%。

三、农民生活水平比较

土地村2006年人均净收入7000元,其中房屋租金收入人均达3000——4000元,由于成都的物价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比较起来相对较低,再加上土地村的生活资料的供应也相当充足,所以不难看出,土地村本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在西部范围相比而言是比较不错的。但是,贫富差距也在土地村很快体现出来,富人阶层属于外来作坊主和极少数本村村民,穷人阶层则基本为外来务工人员,富人的资产一般达到几十万,穷人则在无任何劳动合同保障的情况下靠出卖廉价劳动力生活维持低水平生活。土地村全村2万多人,当地村民仅仅2915人,外来人员特别是外来民工,构成土地村最大的群体,而这个群体就是中国上亿民工的缩影,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对他们的生活状况抱以同情并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改善他们的生存处境,但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当地村民,他们普遍感到自已的利益在“土地流转”中受到了村镇行政单位的剥夺,他们声称自已的土地在事先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村镇行政单位卖掉了,同时,村镇行政单位也并未给予他们合理的补偿,如果按照村民的逻辑来推断,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不惜牺牲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农民阶层的利益,这种土地流转又算不算一种变像的“圈地运动”呢?中共中央党校经济部教授、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认为:土地的供应卡得太紧,没有办法占地,如果搞集中居住,起码可以多搞出1/4到1/3的耕地面积。现在中国的农村,一些农民有钱后就乱盖房,这是对土地的浪费。农民背井离乡本身就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贡献。省出土地,增加土地供应量,从大局来说也是增加国家财富。但是,既然农民作出了贡献,就要对农民作出合理补偿。而目前土地村的状况正符合徐主任所阐述的客观事实,土地村的农民在为土地村甚至安靖的发展作出牺牲时理应却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

厄里村2006年人均净收入2000元。这种水平和土地村比起来应算非常低了,不过从纵向比较,厄里村比从未开发旅游资源的1999年增涨了1400元,翻了3倍多。不过由于厄里村本地农作物稀少,离县城又还有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所以当地居民的餐饮种类不是很丰富。当地的贫富差距也在近一步拉大,旅游业虽然增加了厄里村的收入,但主要增加的却是那些曾靠木材生意起家后有了原始资本积累,又在政府部门旅游业有关系的少数村户的收入,其中有一家年收入竟高达36万元!与此同时,那些没有原始积累没有关系的村户穷收入则与以前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当你走厄里村的大街上,你既能看到一身名牌的富裕农户,也能看到身着传统服饰却脏乱不堪的贫困农户。

四、乡村文明比较

虽然当地成年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多半是小学、初中水平,但本村的城镇化使村民的商品化思想意识越来越高,在整个村庄经济快速发展的氛围下,许多其它方面的事情,例如文化建设、民主政治、法制建设等都漠不关心,而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成了村民们的头等大事。当地外来人与本村人则基本上没有来往,外来人口中又以地域为界分成许多小团体,即所说的老乡意识,这样一来,村民群体就给人一种很散的印象,传统农村的邻里关系正在被城市中的市民关系所取代。村民的文化娱乐场所相当匮乏,喝茶,打牌,搓麻将,打电子游戏就是村民的主要娱乐方式,当这些娱乐方式成为主流时,对整个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是没有一点益处的,以土地村的经济实力,建立村图书馆,老年秧歌队种种利于村民身心健康的基础设施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白马藏族是一支不同于其它藏族的民族,他们的风俗语言与藏族有着不小区别,建国时曾准备把白马藏族划作单一民族,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被划归藏族,但白马人并不认为自已是藏族,而肯定自已的氐人后裔,而针对白马人的民族归类问题一直到今天都在继续。厄里村属于白马藏族村,他们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和特色风俗,直到建国初,这里还保留着“土官制度”。但是,旅游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冲击。外来文化给白马山寨带来的冲击也已经很容易观察到。今天的游客进入白马山寨已很难体验到白马文化中的土著文化,夜里的篝火晚会的伴奏乐器都是卡拉OK等现代化音响设备,许多接待户的新房都贴上了崭新的瓷砖。最能体现白马传统文化的宗教仪式跳曹盖也因为村民们信仰的失落而难以继续。几千年来被白马居民视为神圣不可触碰的曹盖面具在旅游节中,游客可以随意抚弄。神圣的曹盖舞已失去了往日的崇高。白马传统的文化风情是其旅游吸引力的最主要源泉,传统文化的失落不仅仅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将影响到整个白马社会的发展。一个失去了传统精神家园的弱势民族在现代化的洪流中可能会更加失落。旅游业也给村子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分化,那些以木材生意发家后作为原始资本积累的又在政府旅游业中有关系的人家大发横财,最高一户的年收入竟达36万,而那些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又没有关系的农户生活条件并没有多大改善,这种贫富差距的的因素也必然而已经直接影响到了这个曾经过着原始平均分配生活的友爱的村民关系。厄里村对教育事业现在也非常重视,从前十来年的读书无用论发展到今天全村基本没有失学儿童。

五、村容整洁比较

土地村的村容整洁情况完全没有跟上其经济发展水平的进度,虽然村里楼房林立,但卫生状况相当糟糕,街巷小道到处是村民们堆积如山的生产、生活垃圾。街道上的灰尘更是让人无法呼吸,一旦有机动车经过,满街都是经久不散的灰土。

厄里村村小人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旅游业的开发使得本村的村容非常漂亮,不过这里很多村民的卫生状况在非白马人看来不是很理想。另外,土地村和厄里村存在的共同问题在于村民都没有按照政府为他们科学规划的蓝图来修建新房,造成村里的住宅较为为凌乱,这样一来,不但村容受损,水、电、气的管道铺设等都受到影响。

六、民主管理比较

土地村村干部由书记、副书记、主任、妇女主任、文书组成。每届的换届工作都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村民对村委会的干部选举持比较满意的态度。这说明村委会的民主选举工作开展得合乎民心。村委会现有成文制度: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委会工作制度、村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与监督制度、人民调解制度、治安保卫制度、计划生育制度等。这些制度无疑都是为村民自治作出的具体自治方法。村支部和村委会也基本在按照规定办事,但是,大部分村民对村支部和村委会的一些重大举措却非常不满,有部分村民还在向县、市上访。村民们称村里的重大决策他们都不知情,无论是有利于他们的还是不利于他们的都只有照命执行,土地流转这个问题目前是该村干群关系的矛盾焦点。但村干部却强调很多村民平时并不关心村里公共事务,只对个人私利极其关注。一些干部还提到村里有邪恶势力的影响。从调查问卷看出,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都把个人收入,经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而忽视文化、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厄里村村干部由书记、主任、妇女主任构成。由于村小人少,再加上白马人有不与外族通婚的习俗,致使整个村子各户之间都存在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这样一为,村委会管理村里事务的行政色彩就被宗族色彩大大淡化。一方面村里的事情便于集中商议,少有村干部独断专行,二来干群关系比较良好。可以说,厄里村虽属少数民族边区山村,但这里的民主管理却非常有效。

七、模式总结

按照新农村的五个标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进行横向比较,土地村在前两方面强于厄里村,而厄里村的后三方面则做得比土地村出色;纵向比较,两村都在近几年实现了自身的迅速发展,而两村都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目前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基本分为:资源型新农村、工业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城镇型新农村、农庄型新农村、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六种。但具体而言,每地发展模式多兼有多种模式的特色。城镇化农村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而土地村正属于这种典型案例。土地村自身正在向小型城镇发展,工业日渐壮大,村民也在“土地流转”的经济发展手段下向城镇集中居住,但这种在全国范围内广受争议的作法使村民与村镇行政组织、村干部之间矛盾迅速激化,而要解决这种现实矛盾的做法非依法律程序办理土地流转并对失地农民进行有效补助与关怀不可。

而厄里村则属于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与生态型新农村的杂糅模式。“所谓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也即城郊型新农村,就是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所谓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厄里村地处深山,无法享受城市带来的经济辐射效力,但正是它濒临国家王朗自然保护区并且地临九环线的区位优势使它广受旅游业给交通,服务业带来的好处,另外,白马藏族这一中国特有的目前仍有民族归属争议的特色民族也给厄里村的旅游业带来最为闪亮的开发点。不过在旅游业使GDP迅速上升的同时,旅游垃圾对生态的破坏和白马民族在被同化过程中逐渐失去其民族本色的隐患不得不让作者忧虑。而当地政府也应该正视与重视当的原生态保护,如若白马藏族被同化过程中失去其民族本色,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无异于竭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