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04-27 09:44:00

导语: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动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中、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面,立勇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口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两大主题,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努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围绕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布局、提高品质、扩张规模。狠抓粮食生产,大力推行良种工程、土壤改良和机械化作业,全市小麦良种统供率达到74%,完成小麦测土配方施肥218万亩,小麦机收、机播分别达到87%和86%;粮食播种面积673万亩,总产199万吨,为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大力推进优果工程,全年实施果园大改型72万亩,强拉枝100万亩,累计建成绿色果品基地118万亩,全市果品总产达到265万吨,优果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积极实施畜牧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全市大家畜存栏48万头,其中奶牛14.3万头,分别增长8.5%和16.3%;肉、奶总产分别增长了7.4%和13.1%。全力建设西宝高速和咸宋路沿线设施农业示范带,全市蔬菜种植102万亩,总产243万吨,分别增长9%和10.8%,其中设施栽培发展到36万亩,增长2.2%。去年,全市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34.7亿元,占到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7.1%,产业布局更加明显,产品市场竞争力更加强劲。

(二)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中央对农民增收的各项扶持政策,在全市全面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1.45亿;落实粮食直接补贴2380万元,安排800多万元对秋播小麦良种统供进行补贴,安排470万元对地膜玉米进行补贴,争取230万元对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认真抓好农产品销售,市县各级通过各种促销形式,帮助农民推销果品近百万吨。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粮食、果汁和乳制品加工能力分别较上年增长26.5%、15.4%和18.4%,农产品转化增值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强化劳务培训,全市共输出劳动力90多万人次,增加农民现金收入近30亿元。全力推进扶贫开发,一年中共投入6067万元,完成128个重点村建设任务,建成扶贫工程项目385个,搬迁1556户7000人。扎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全市共发放救济款1200万元、救灾粮960万斤,使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8元,较上年增长8%。

(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投入1.24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新打和修复机井227眼,铺设输水暗管271公里;投入3590万元,建成各类饮水工程77处,解决12.2万人的饮水困难;投入9167万元,改善和提高基本农田13万亩;乾县、三原节水增效示范项目通过省上验收;投资2159万元的羊毛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完成,实施渭河水毁修复工程11处。完成农村公路投资2.4亿元,新建通达工程480公里,改建县乡公路300公里。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退耕还林3万亩,建成绿色家园827个村,建设道路和农田防护网2993公里,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围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举办各类培训班2000多期,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加强农村教育事业,改造危漏校舍20万平方米,创建省级教育强镇14个、市级教育强镇19个,为全市41.1万名中小学贫困学生落实“两免一补”(免杂费、免教科书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达4000万元;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8个县区被确定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成效显著。

(五)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推进村民自治。认真组织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到去年底,全市有2684个村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通过实施合村并村,共减少行政村877个,减少30%,农村基层政权更加稳固,服务职能进一步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结果,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涉农各部门及时指导、狠抓落实的结果。围绕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组织实施了“2+5”工程,做出了《关于在全市学习推广旬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的决定》;围绕贯彻中央1号文件,组织市县乡干部深入农村开展宣讲,落实政策;围绕推进咸·杨农业产业一体化,与杨凌开展了市校合作和项目推介活动;围绕阶段性重点工作,召开了小麦良种观摩会、夏季农田基建现场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冬季果园管理现场会等促进活动;在“三夏”、“三秋”、防汛、禽流感防控等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乡、村基层干部,大家都能深入一线,检查指导,狠抓落实,保证了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依然面临不少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比较滞后,农业生产依赖自然条件约束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摆脱;主导农产品生产规模还不够大、加工转化的能力比较薄弱,产业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多,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尚差947元;农村医疗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资金短缺依然是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说明,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未消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对此,全市上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发扬成绩,总结经验,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推进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全面推进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新阶段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是“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对于我们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年初,中央下发1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按照中央和省上的部署,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刚刚结束的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也对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重点部署,请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和中、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继续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迈进,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粮食总产稳定在180万吨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一)围绕生产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从我市实际出发,必须始终着眼于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品质,扩大规模,促进转化,提高产业化水平。一要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调整优化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和优质专用玉米,适度扩大有市场竞争力的小杂粮生产,力争地膜玉米发展到50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660万亩以上;抓好良种统繁统供、测土配方施肥、精少量播种、地膜覆盖、病虫害防治、间作套种、秸杆还田、机械收获等八大增产增效技术的推广,确保良种覆盖率达到68%以上,复种指数达到175%以上。二要全力实施绿色果品工程。按照“因地制宜、高产优质”的原则,北部发展优质苹果,中南部发展时令鲜果和加工专用苹果,进一步扩大优质果品规模,力争年内水果面积发展到300万亩;加大“四项关键技术”推广力度,力争优果率达到80%以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加强果品销售,确保果品商品率达到90%以上。三要做大做优畜牧产业。以畜牧生产工厂化为目标,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各界参与的方式,加快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年内大家畜发展到65万头,其中奶牛18万头;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广泛推行秸杆综合利用,提高养殖效益。四要不断发展蔬菜生产。按照“V”字形蔬菜长廓的布局,增加反季节蔬菜和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快西宝高速沿线设施农业示范带建设。五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要把农产品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力争再建设一批粮、果、乳、菜转化加工企业;加强龙头企业的认定和监测管理,争取再认定省、市产业化龙头企业35个;落实各种优惠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二)围绕生活宽裕,增加农民收入。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标,也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着眼于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增收幅度。一要坚决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今年,国家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也要高于上年。我市要继续实行对粮食主产县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小麦良种补贴、重点县农民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和地膜玉米补贴,这几项的补贴总额将达到4000万元。各级在积极向上争取的同时,要切实把这些资金不折不扣地发放到农民手中,支持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二要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是农民外部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市劳务输出工作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咸阳劳务在外地有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有利形势,动员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建立一批劳务培训基地,全方位加强劳务培训,提高劳务技能;要加强驻外劳务机构建设,形成长期稳定输出的保障机制,确保全年新增劳务输出26万人(次)。三要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整村推进为主体,以产业扶贫和贫困人口转移培训为两翼,全面抓好扶贫工作重点村建设、移民搬迁和社会扶贫,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年内完成扶贫工作重点村建设140个,完成移民搬迁7000人。四要加快农村救助体系建设。认真做好春荒、汛期、冬令时期的受灾群众生活安排,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按照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好市县两级低保配套资金,保证按时足额发放;认真落实《五保供养条例》,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保障能力。

(三)围绕乡风文明,发展社会事业。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必须围绕这一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要全力抓好农村教育事业。巩固提高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交杂费,免除贫困学生书费和补助寄宿生活费,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年内创建市级教育强镇10个,创建省级教育强镇9个。二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全面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保障。三要抓好农村卫生事业。认真组织好彬县、长武、淳化、旬邑和武功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探索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机制,完成65个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计划生育,落实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生育观念。四要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以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为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健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制度,认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营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五要大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十星级文明户”等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貌。

(四)围绕村容整洁,改善基础设施。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要从全市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入手,认真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一要抓好农村道路建设。今年中央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县市区要积极争取、落实配套,集中建设一批通乡连村公路;要组织发动群众,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整修和建设出村道路;要加强道路管护,提高道路使用寿命。今年,全市要新修村级油路和水泥路1000公里。二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北部地区农田修复和南部地区的中低产田改造,扩大良田面积,提高土地肥力;完善机井、干渠、水库、集雨窖等水源建设,大力推广暗管输水、渠道衬砌等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抓好引石过渭、亭口水库、马坊水库等重点水源项目的争取立项和开工建设,完成黑松林等水库的除险加固尾留工程。三要继续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为主,完成人工造林17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形成保护生态的良好机制;继续开展绿色家园建设,建成绿色家园村600个;开展小流域治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完成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四要加快改水、改圈、改厕、改灶。以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为目标,以北部县和旱腰带地区为重点,抓好安全饮水项目建设和防氟改水,解决8万人的饮水困难;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增加对沼气建设的投资规模,逐步普及户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和改灶。五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以新村建设为突破,做好村庄和民宅的规划编制工作,防止盲目乱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高档次,完善配套,强化功能,年内再建成一批示范小城镇;集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铲除垃圾,整修街道,栽花种树,形成文明卫生的新面貌;要积极探索农村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做到科学管理、长期保持。

(五)围绕管理民主,深化各项改革。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在这方面,必须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根据取消农业税后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乡镇机构改革要紧紧抓住职能转变这个重点,精减人员,提高效率,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我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在彬县实施,有条件的县区也要积极试点,尽早启动。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方式,稳步推进“乡财县管乡用”的改革试点。二要针对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民和乡镇企业贷款难的矛盾,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农村农业信贷投放,加快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保险。三要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通过消化历史挂帐、继续分流富余人员、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粮食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实现由计划渠道向市场主渠道的转变。四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以村民自治为主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广泛开展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享有真正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和基层组织整建,切实提高基层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创新机制,狠抓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揽工作的主线,把握总体要求,明确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市上成立了由主要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组织机构,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统一领导,强化组织,抓好落实。各县市区要结合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干部下乡进村,宣讲1号文件,帮助开展新农村建设;建立市级领导联系县市区、市直部门分包乡镇、县市区具体负责、乡镇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从今年开始,市上要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各县市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年底,市上将对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专门表彰奖励,努力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格局。

(二)制定科学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一座民宅的设计、一条乡村道路的修建,到文明生态村的总体建设、乡村的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都离不开规划。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按照“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层层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制规划要以乡镇为基础,以村为单位,重点抓好今后5—10年的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做到有步骤、按规划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村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体现前瞻性;要从农村的自然条件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和农村社区,防止千村一面;特别要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农民的风俗习惯,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爱能力,突出本地特色,有利全面发展。各县市区力争在今年内全部完成规划工作。

(三)学习旬邑经验。近几年,旬邑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设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了新的路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年初,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在全市学习推广旬邑经验的决定。各县市区要以旬邑县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创新观念和实干精神,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20字目标”,注意从不同类型、不同方面,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县市区和部门要明确专人抓示范点建设,要在资金投放、项目安排上向示范点倾斜,在对外宣传和推广上加大力度,使我们培养和建设的示范点得到群众的认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取得外界的认同,真正能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年内,每个县市区争取建设10个典型示范村;每个市级涉农部门结合各自业务特点,帮建1—2个示范点;全市重点抓好100个示范村建设。

(四)切实加大投入。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资金投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首先,各县市区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把投资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纳入财政预算范围,并且要按照中央“三个高于上年”的要求,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都必须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条,将作为考核各县市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要精心组织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为农村和农民办的20件实事。这20件实事项目涉及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群众增收等方面,投入资金5亿元左右。落实好这些项目,将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各牵头部门要精心组织,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全力以赴抓落实,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民群众切身体会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三要进一步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挖掘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潜力,通过财政贴息、小额信贷、多户联保、农业保险等措施,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发展的积极性,确保支农信贷较上年有明显增加。

(五)形成整体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力更生,苦干实干,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围绕新农村建设,新闻媒体要强化舆论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和全市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组织县乡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包乡包村,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组织大中型企业到农村投资办厂,扶持新农村建设;组织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互结对子,支援农村教育事业;组织文化团体到农村送书、送戏、送电影,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组织城区医院到农村开办平价医院,培训医疗人才,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实现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为建设西部强市、构建和谐咸阳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