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系
时间:2022-04-22 04:17:00
导语: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5个关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第一,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农业还面临着诸多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约束,农村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等问题,农民面临着收入水平低、扩大就业难和权益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按现在每年1.5%左右的城镇化增长率,农村每年有一部分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但到2030年农村人口仍有5亿左右,同时,进城务工农民也不可能都在城市定居,相当一部分还会回流。这些都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牢牢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各地在制定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规划时,应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长期规划使新农村建设变成地方的长期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新村”建设,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不能急于求成,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把当前目标和远景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建设新农村,并非放弃城镇化进程。相反,我们要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使劳动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地域间、在不同产业间能够实现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经济互动,持续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除了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外,还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从目前看,促进城镇化发展是一个重要途径。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要把大力发展城镇服务业、大力提升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作为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规划并着力培育服务产业,一是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二是要发展社会性服务业,通过它们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才能有利于更广泛更大量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要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支撑力度,促进城乡各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第一,稳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第二,建设城乡统一大市场的现代流通体系。第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第四是建立以城带乡的新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引擎。各大中城市应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同时组织城市有关单位和企业帮扶农村,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第五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实践证明,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二者的协调顺利推进。
第三,正确处理“多予”、“少取”、“放活”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是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少取”就要着力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要继续扎实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减轻农民负担的税费制度,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创新乡镇事业站所运行机制,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强化公共服务、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的问题,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从而在体制机制上解决那些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节。
“多予”就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新农村建设应在“多予”上下功夫。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严格执行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更多地用于新农村的规定。今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解决“三农”问题。
“放活”就要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和创新积极性。只有通过“放活”,不断健全农村中社会经济组织的功能,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有关农村征地、户籍、农村资本市场等各项制度的改革,才能使“少取”、“多予”有可靠保证,最终达到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目标。
第四,正确处理政府、农民与社会三者的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处理政府、农民与社会三者的关系。首先,要通过政府引导,创造环境、激发活力。在财政支出方面,要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依法安排并落实好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逐步形成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调整优化支农资金投向,把各种政策性资金统筹起来,集中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要努力为农民生产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激励力度。
其次,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要依靠农民、造福农民。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要反映农民的要求,发展过程要让农民充分参与,建设成果要让农民分享。这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重大问题决策应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不能搞强迫命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人,在实践中要着力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最后,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组织、个人参与农村市场建设。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引导境内外资本和其他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经营,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生态环境建设。鼓励信贷资金投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降低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准入门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创造有利新农村建设的良好资本环境。
第五,正确处理农村党组织和各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理顺农村各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能,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和齐心协力的建设氛围,这是保证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进行的内在要求。
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标准,同时还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律,提高领导和管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要积极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要发挥好自身的管理职能,办好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调本村内的村民纠纷,维护好社会治安;向上级单位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改进村委会的管理方法和服务作风,加强对村委会成员的培训,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处理好乡镇与村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既要配合乡镇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也要结合农民的愿望和利益,大力开展有利于村庄社区发展的工作。村委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主动争取乡镇政府支持。乡镇政府要根据政策要求,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
二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农业、农村发展理念。要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创新农村、农业发展的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用高新科技武装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使农业、农村和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用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通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成为新型现代农业企业的经营者或劳动者,使一部分农民成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经营者或劳动者。这些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理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二是要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力量源泉。要把教育培训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搞好农民科技兴农的业务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要求,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努力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强农民自我发展意识,树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
三是要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有体制和制度做保障。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强化新农村建设中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保障,通过改革来促进建设和发展,通过建设和发展进一步为改革创造条件。当前,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在依法、自愿、有偿基础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通过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村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和制度保障。
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除加大国家投入外,还要发挥社会因素的积极作用。
五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农民大致分渔民、牧区农民、库区农民、矿区农民、生态区农民、林区农民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农民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同一类型农民在不同地区又有很大区别。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根据他们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有差异性的符合客观实际要求的措施支持其科学发展。尊重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搞盲目攀比,不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防止出现“空心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公共资源浪费。要防止脱离实际,贪大求洋,劳民伤财,搞政绩工程。
六是要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在农村建立以产品为联系或纽带的各类专业协会、商会,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通过这些中介组织,将千家万户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广大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的自觉性,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通过这些组织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七是要建立新的绩效考核机制。针对目前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宣传,让广大农民都充分理解、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要改进对农村工作的考核评价办法,禁止各种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的检查评比、达标升级活动。新的绩效考评体系要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提高广大农民的参与度。把农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上一篇:学习《文选》心得
- 下一篇:坚持统筹兼顾 实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