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体育局中小学教学管理办法
时间:2022-06-04 04:24:43
导语:教育科技体育局中小学教学管理办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管理指南》等文件精神,修订完善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县中小学校。各中小学校在不违反上级有关要求及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县职教中心、全县幼儿园参照本办法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报县教研室备案后执行。
第二章课程管理
第三条编制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方案,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规范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
第四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尤其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实验教学等《意见》,确保课程的规定课时。
第五条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初中一年级注重做好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过渡及“小初衔接”。
第六条加强“五育”课程建设。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丰富体育美育课程内涵,创新体育美育活动项目,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通过强化基础目标、整体融合推进、打造精品特色,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美育发展新局面。建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劳动实践和社区志愿服务。
第七条统筹利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各类教学设施的作用;广泛利用爱国主义、研学实践、劳动实践等教育基地以及校外各种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以及包括教学设计、课件、课例、习题、教学研究案例在内的教学资源。
第八条严格规范教材使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明确规定的课程必须使用由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其它课程必须使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内的教材。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第九条严格规范教辅材料选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教辅材料选用的要求选择教辅材料,所用教辅材料应控制内容容量以避免增加学生负担。严禁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违背自愿原则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严禁不按规定代购以及从代购教辅材料中收取回扣等违规行为。
第三章教学管理
第十条明确管理责权。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学副校长、教学处(教科室)主任、教研组(年级组或备课组)组长、科任教师分别对职责范围内的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学校校长是实施课程和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围绕学校的教学中心工作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有效组织协调,及时监测评估,把握学校教学和改革发展的方向。教学处(教科室)主任是学校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具体管理者和组织者,具体负责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部署和安排,落实学校教研组(年级组或备课组)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实施计划和方案细则。教研组(年级组或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要充分调动学科人员的力量,扎实有序地开展好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科任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各项责任和目标,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第十一条建立管理制度。科学研制教学常规、学校年度、学期教学计划、教学实践活动规范等规章制度与工作方案,形成校本教学管理规程汇编,明确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使各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校每月召开不少于1次会议,专题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管好教师资源。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合理安排教师工作岗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任课教师的组合要优化并尽可能相对稳定。同时,要明确任课教师的责任目标和质量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第十三条监控教学环节。学校要对教研组(年级组或备课组)以及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所有检查需要有痕迹记录和评价,通过过程监控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总结教学经验。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形成有效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经验并加以推广。学校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应及时提交县教研室。
第十五条建好教学档案。学校教学机构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好各类教学档案。指导教师认真填写《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文本及电子版档案,让教师的教学档案成为规范教学工作和促进专业发展的有力佐证。
第四章教学计划
第十六条学校每学期初或提前制定教学计划,并于开学后两周内报县教研室备案。
第十七条学校教学计划由校委会研究制定,教学副校长把关,校长审核;教研组(年级组或备课组)教学计划由组内成员研究制定,教学主任把关,分管副校长审核;教师教学计划由个人制定,教研组长把关,教学主任审核。各类教学计划的把关、审核要有记录、有评价。
第十八条各类教学计划要统一格式(包括纸张、字体、字号、行距等),计划内容符合课标、教材要求,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校与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学管理思路、层次,可操作、可检查;彰显学校、科室或个人工作任务特点。
第五章备课
第十九条教师备考前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预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发生的疑惑和困难,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已有经验,遵循认知规律,开发、整合、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进行备课。
第二十条平行班较多的城区学校积极推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有具体要求,以改进学校备课现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十一条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或教学设计,倡导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等新型课堂教学设计。
第二十二条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原则上教案必须手写,特别是青年教师;集体备课可采用电子教案。
第二十三条教案内容包括:课题、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课型与教学方法、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的利用、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练习与作业、教学反思。
第二十四条课型教案要求:新授课必须每课都要有常规教案;复习课(包括习题课)要有课题、教学目标、复习范围、重点和过程、总结、反思;讲评课(包括试卷、作业)要有课题、教学目标、讲评重点和过程;作文讲评课包括讲评目的、作文情况综述、针对性范文讲评,引导学生修改完善;实验课包括目的要求、实验器材准备、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作业布置(写出实验报告)、反思。
第二十五条教师不得无教案上课,不用旧教案上课,不下载照搬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上课,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教案。课件应根据实际需要运用,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能不切实际滥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
第二十六条学校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教案进行检查,查后要有签字、有修改建议、有评价记载。
第六章上课
第二十七条教学思想。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十八条教材使用。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学校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为教师处理教材、安排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持。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结合学校优势和社区资源,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第二十九条教学方法。教师应坚持“先备课后上课”和“先学后教”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思考。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第三十条教学行为
1.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停课、改上其他课或请他人代课,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禁止在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2.不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严禁课堂上抽烟、酒后上课;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注意着装打扮,自觉塑造师表形象。
3.严格学生管理,上课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维持好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不得随意离开教学现场,杜绝上课时间教学现场无教师的现象发生。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以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处理,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
4.认真落实《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挖苦、讽刺或侮辱学生。
第三十一条教学效果。学校应建立每日巡课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教案(教学设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有巡课记录。学校领导要经常随堂听课检查;教学处或教科室要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教研组要有目的的集中听课;各班级要详细登记《班务日志》,记载教师每天上课的情况,教学处每周要查阅核实《班务日志》。
第七章反思
第三十二条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必须基于课堂,课堂上真实发生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对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水平具有意义的教学事件。
第三十三条教师要明确反思对象,反思的对象包括自己的课、别人的课,可以是一节课、一个教学活动、一个教学片段、一个细节、甚至一句话。
第三十四条教师要发挥反思作用,积极创造再实践的机会,检验改进方案的可行性;经常翻阅自己的教学反思,将反思得到启示、体会、对策等转化为改进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第三十五条倡导教师将教学反思、体会等在报刊上投稿。
第八章作业
第三十六条作业量。学校应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第三十七条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符合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当天所学新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难度适中,数量恰当,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鼓励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家务劳动任务。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
第三十八条作业书写
1.作业本规格应统一,封面上分别写明校名、班级和姓名。培养学生爱护作业本的良好习惯,保持作业本干净、平整、无卷角、无破损。
2.小学一二年级用铅笔,三年级开始用圆珠笔(黑色)或钢笔(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作业。每次作业笔色要统一,每次作业首行正中写上“课题”或“练习几”;每道习题抄写时首行缩进二字符,答题时首行缩进二字符写“答:”,然后写答题内容;作文的题目写在每张纸的第一行正中。作业上下左右留有边距,不超出作业本中的边线。两次作业间必须空两行,不能在教师批改的红字上作业。
3.作业书写工整,不写简化字,不写草体字。凡在田字格中书写的生字,必须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要求书写,一字一格,占位要正确。词语抄写空一格距离,字、词书写不超过五遍。标点符号占一格,其中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两个标点碰在一起占用一格。递等式每一等占一行,上下等号要对齐,做图题统一用铅笔及相关用具。英语作业用英语格式书写,用手写体字型。要求按字母的笔顺和在四线格中应占的位置书写。句子书写及标点符号书写规范。
4.批阅后的作业,有错误要及时纠正,改正时必须在横线左边写上“纠错”或“改正”字样,不得在教师批改过的原错题上涂改。教育学生养成落笔就正确的好习惯,不使用橡皮、修正液和修正纸。错误处用“□”圈起,不留半页纸。
第三十九条作业批阅
1.全面落实“精选、精炼、精讲、精评”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作业制度。
2.作业批阅及时、认真、细致,不错批、不漏批,字迹端正、清楚,提倡面批作业,不得让学生代批书面作业。
3.作业批阅要统一批改符号用红色笔进行批改,批改符号大小适中,不超出两格或两个四线格。
4.优秀作业要及时表扬、鼓励,对较差的作业应及时进行个别辅导,让其改正或重做。
5.小学一、二年级采用星级制,三年级以上采用等级制(优、良、中),特别好的可再加星予以鼓励,竞赛类作业评价采用百分制;批阅等次和日期要写在学生作业后两行,不准覆盖在学生作业上,第一行中间为等次,第二行右下方写日期。
第九章辅导
第四十条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适当补充知识起着主要作用,教师应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
第四十一条教师要在深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增强学生自信心。辅导情况要有记录,记录包括辅导内容和效果,以便在复习和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四十二条建立特殊学生辅导档案,进行追踪辅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问题和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第四十三条教师必须准时进行辅导,不准迟到早退,更不准中途离开教室。严禁教师占用自习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节假日进行辅导,不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滥编滥发教学辅导资料,严禁搞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第十章教学评价
第四十四条学生评价。认真做好学生发展综合评价,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第四十五条教师评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第四十六条质量检测。建立教学质量检测制度,规范考试流程、严肃考纪考风,营造公正公平的考试环境。从严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
第四十七条质量分析。学校和教师应对教学质量检测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反馈矫正日常教育教学的得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十八条表彰奖励。建立教学奖励制度,对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给予表彰。
第十一章教学研究
第四十九条教研活动。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学研究制度,每周以教研组或备课组、年级组、学科组为单位,至少开展1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以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和学法为重点,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途径,探索形成适合本校师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路径和学习方法。
第五十条课堂研讨。学校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以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同课异构、教学论坛、课例分析等,探索形成研究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上研究课、公开课,骨干教师要上观摩课、示范课,发挥引领和辐射的作用。
第五十一条纪律要求。教师应准时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事先请假。在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鸣、探究、团结的教研氛围。
第五十二条课题研究。学校要结合实际,引导教师针对教学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师要注重钻研教材和教法,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出发,寻找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选题展开研究,并及时将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第五十三条各校要建立听评课制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副校长、教学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从教不满五年的新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1.凡是学校或教研组组织的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教研组长和所有无课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和评课。
2.教师应积极欢迎其他教师听课,不得因有人听课而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更不能拒绝别人听课。
3.听课过程教师要认真记录,标明日期、授课人、班级、课题;有重点地记录下教学过程;撰写教学建议和总体评价意见。
4.严格按照评课程序进行评课,教师要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认真作好评课记录。
5.认真检查教师校内外听课数量、听课记录情况、评课建议、总体评价意见等,并把检查结果纳入学期教师业务考核之中。
第五十四条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教师培养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积极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外出培训教师返校后必须进行二次培训。
第五十五条建立赛教赛课制度,高标准、高质量开展赛教赛课活动,推进形成学赶比超的教师队伍竞争机制,赛教赛课练兵促提升的骨干队伍培养机制,教育人才选用和储备机制,教师赛教赛课活动与职称评聘、评优树模、年度考核相挂钩机制,教师健康成长、展示风采和促进学校质量提升发展一体化推进的良性竞争机制,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第十二章教学设备
第五十六条学校要管好用好教学设施设备;组织引导教师广泛制作教具,自制教具要有新意,能直接应用于教学,能入柜、入册,并长期保存与使用。
第五十七条学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学前制定实验计划,安排实验课进度,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保证实验教学安排合理,科学有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
第十三章督查指导
第五十八条学校要成立由校领导负责的教学常规工作督查小组,制定教学常规管理评价方案,每学期不少于2次对教学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量化。
第五十九条县教研室要通过教学视导、双常规检查等方式,指导和监督中小学校落实本管理办法。
第十四章附则
第六十条本办法由县教研室负责解释,自修订印发之日起执行。
- 上一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综合提升工作方案
- 下一篇:某镇退耕还林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