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保供养生活经费标准制度
时间:2022-12-07 09:06:00
导语:农村五保供养生活经费标准制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全市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特提出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农村五保供养生活经费标准的调整与提高,是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村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社会最弱势群体的关怀,是新时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农村五保供养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应随之相应提高。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的对象为全市农村居民中同时符合“三无”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并被政府确定为五保对象的人员。凡被确定为五保对象的人员享受五保供养政策待遇。“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未成年人保教)。
“三无”条件是指:(1)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虽具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的;(2)无劳动能力的(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指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3)无生活来源的。
三、经费来源与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生活经费来源由原镇、村两级统筹改为市镇二级财政负担,负担比例与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比例相同。
农村五保供养的生活标准,按太仓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计算方法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基本标准与其基本标准的40%的提高额之和,即每人每月364元,以后随城镇居民最低生活基本标准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
四、组织实施
各镇(区)民政办要组织各村(居)委会力量,对本镇(区)所有符合“三无”条件的农村人员进行摸底统计,并建立一人一表登记制。
确定五保对象。要征求农村“三无”人员的意见,由本人提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镇人民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
凡被确定的农村五保对象享受五保供养政策待遇,其五保供养生活经费按太仓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实施供给,由市财政建立一人一卡制,且按月国库统一支付。
各镇(区)民政办将本镇(区)所有符合“三无”条件的并确定为五保对象的人员统计核准后统一报市民政局审批后执行。凡未被确定为五保对象的“三无”人员,不享受五保供养政策待遇,其生活标准仍按太仓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施供给。
五、监督管理
已确定的五保对象,据其实际情况,可选择集中供养(传染病与精神病患者除外),也可选择分散供养,在通常情况下劝其选择集中供养。
实行集中供养的,应当由镇人民政府、所在村的村委会和五保对象共同签订五保供养协议书,具体明确集中供养的有关事宜;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镇人民政府、所在村的村委会、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共同签订五保供养协议书,具体明确分散供养的有关事宜。福利院对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要进行定期走访。
享受五保供养政策待遇的五保对象的个人财产属集体性质,受委托的抚养人无权继承其遗产,而本人可继续使用,不得由他人私分。必要时可由所在村的集体组织或福利院代管。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归所在村的集体组织或福利院所有。
若已确定的五保对象死亡或已不具备“三无”条件的,各镇(区)民政办要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并停止其五保供养。对社会上符合“三无”条件的农村居民要及时吸收确定为五保对象,落实其五保供养政策待遇。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意见
- 下一篇:民政局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