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规定(县)
时间:2022-06-20 09:09:00
导语: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规定(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推进畜牧强县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人才,主要包括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专业技术人
才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林业、畜牧、农技、城建、旅游、环保等方面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要注重人才队伍能力建设,抓住人才的稳定、引进、培养和使用四个关键环节,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加快人才队伍结构调整,努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广泛挖掘和培养乡土人才和其他实用技能人才。
第四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明显提高。到20*年,各类人才总量达到0.4万人以上,年均增长5%,占全县总人口6%左右,其中大专以上
学历的占全县人才总量的70%以上。
第二章人才的引进
第五条引进的对象
1、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
2、40岁以下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具有硕士学位人员。
3、35岁以下具有本科学历的专业人员。
4、高级技工等其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员及企业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
5、畜牧、林业、教育基础专业(英语、数学)、经济管理、经贸等专业大学毕业生。
第六条引进的方式
除正式调动外,企事业单位还可采取兼职、咨询、讲学、短期聘用、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聘请顾问,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合作设立技术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等柔性方式引进人才。
第七条党政人才的引进
1、重点选拔一批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且经过实践锻炼、政治素质好的高知识层次人才到各级领导班子任职。
2、每年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和乡镇拿出5-10个科级领导岗位,面向全市进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3、每年选派1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从事为期2年的党务或行政工作,对表现特别出色的,可不受领导职
数限制,优先提拔使用。
第八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
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引进省内外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到人才密集的地区招揽人才,促进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间流动,利用外地人才为我县服务。
第九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对需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应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建立周到、快捷的服务机制。
1、大力引进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人才。对发展县域经济急需的特殊人才,可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超编调入。
2、党政机关接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事业单位招聘紧缺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简化招考程序,并由组织人事部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3、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可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职位。具有行政职务的,引进单位可以超职数配备;取得硕士学位的,可安排副主任科员;取得博士学位的,可安排主任科员,特别优秀的可安排部门副职以上领导岗位。
4、对辞职、离职或被辞退后来我县工作的高层次急需人才,由本人提供书面申请、工作经历和有关证件,用人单位及组织人事部门对其历史状况、现实表现、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作全面考核后,视作商调办理,由人事部门办理重新录用手续,工龄合并连续计算。
第十条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完善考录制度。
今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出现空编时,从大中专毕业生中考试录用。政法机关空编缺员,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录。考试录用工作由组织、人事、县委政法委、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实施。
第十一条加快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乡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调查摸底,查清我县乡土人才的蓄积量,采取
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组织考核等办法,将那些懂经营、会管理、有特长的人汇集遴选,登记造册,分别建立起县、乡、村三级乡土人才信息库。
第三章人才引进的配套措施
第十二条第五条所列引进的人才,其父母、配偶、子女的户籍关系可随同本人一并迁移,直接到县公安部门办理户口准迁和落户手续,免收费用。是农业户口的,直接转为城镇户口。
第十三条引进人才的配偶,有工作单位的,可对口安置就业。其子女就学,由教育部门优先安排。
第十四条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住房面积标准为120平方米,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学位人员的住房标准为95平方米。其购房费用由引进单位按50%的比例给予补助。企业、差额预算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可参照上述标准自行确定引进人员的住房面积和购房费用补助比例,其费用由单位财务列支,可列入经营成本。国家机关和全额预算单位引进的特别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所需补助经费原则上自理,确有困难的,由组织、人事、财政部门审定后,由县财政予以补助。
第四章现有人才的稳定和使用
第十五条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原则,进一步调动现有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落实对现有人才的相关政策。我县现有的专家和各类优秀人才,同等条件下,与引进的人才享受同等政治和生活待遇。在专业领域取得明显成果,对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可享受浮动工资、奖励住房等待遇。
第*条鼓励党政干部以个人身份领办、创办各类实体。对在本县创业的党政干部,三年内工资待遇、工作关系和行政级别不变。创业期间工资照常晋升,原工作单位出现空缺,可参加统一的竞争上岗,优秀创业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定岗定职。创业人员领办和创办企业的,享受个体私营企业的一切优惠政策和有关待遇。
第十七条鼓励科技人才到企业和社会急需的领域施展才能,领办、创办或承包企业,开展技术转让、技术
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企业和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取得的收入,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费减免政策。科技人员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业务收入,其技术合同经科技行政部门认定后,可根据取得的纯收入按40%(农业)和30%(工业)的比例提取酬金。
第十八条放宽部分高级专家退休政策。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副高以上职称)的自然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医疗专家,如工作需要,身体健康,本人自愿,按管理权限批准,退休年龄可延长1-5岁,农业、教育、卫生等特殊行业特殊人才,还可适当放宽。凡符合条件经批准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员,不再担任行政职务。
第十九条每年组织高级知识分子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从政治上关心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坚持优先从高层次
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中培养和发展党员。重视和作好党外人才工作,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交流思想。把德才兼备、具有领导才能的中青年科技骨干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第五章人才培训
第二十条以改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县委党校、县职教中心学校为依托,对党政干部组织各种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每年轮训干部要达到全县在职干部的20%以上。对40岁以下担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干部,力争3年内全部完成本科学历培训。
第二十一条对拟任乡镇、县直部门党政正职的人选,要组织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挂职锻炼。对拟进乡
镇、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的人选要进行实地锻炼培养。
第二十二条每年组织一批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管理人员接受一次短期适应性培训,重点进行工商
管理和公共管理培训;每年选派5名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科技和管理人才到省内外进行培训和研修。
第二十三条加大公务员任职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力度。利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对上争取公务员对口培训、专家对口支援、高级专家技术讲座与咨询等人才培训项目。鼓励和支持已经取得本科学历的中青年干部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职攻读期间,保留工资福利待遇和职称评审资格。对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并继续在原单位工作的,由单位分别给予5000元和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二十四条逐步完善培训教育投入机制。事业单位的人员培训经费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和的1.5%列支,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人员培训经费按实际培训情况正常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特殊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
第二十五条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选派20名以上农村定向生到省内普通
高校培训,学习培训费用由县级财政给予相应补助,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层次实用人才,并积极稳妥地从定向生中发展党员,优化基层党组织结构。定向生在农村创业五年后,可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对表现出色,专业技术能力突出的,可优先提拔选任到乡镇副职岗位。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二*条鼓励企事业单位在收入分配中向人才倾斜。单位可自主确定引进人员的收入,实行档案工资与
实际收入分离。鼓励引进人员以技术、专利入股,参与分配,分配比例由受益单位与本人按有关规定协商确定。
第二十七条机关、事业单位引进或聘用特别需要的高层次管理或技术人才,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可协商确定收入,高于政策规定的部分,由单位以补贴形式支付。
第二十八条引进人员及随调、随迁人员在原工作地合法使用的汽车,允许其在本县办理过户、换牌、换证等手续。
第二十九条引进的高层次科研人才,由用人单位安排必要的科研启动资金。对引进人员出版学术著作、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要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第三十条设立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人才资金和基金的使用要坚持公开、透明、竞争原则,向社会公布,通过公开竞标确定资金投向,实行宏观调控、集中使用、科学支配。对在专业技术领域取得突出成果,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给予专项奖励。
第三十一条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依托县劳动力市场的现有场地、设备等优势,加挂县人才市场的牌子,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人才市场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健全市场管理的政策规章,在办好有形市场的同时,积极进行人才资源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实现与省市人才市场联网,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网络市场,使信息成为人才交流、求职、就业的主要引导工具。
第七章保障机制
第三十二条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第三十三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保障和维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四条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营造尊重知识、激励创新、信任理解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各类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重要贡献和先进事迹,弘扬各类人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闻媒体和信息中心,集中公布有关人才工作的相关文件、政策。设立人才工作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及时解决人才工作落实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第三十五条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县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将“县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制度。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 上一篇:环保局城区环境治理工作会议讲话
- 下一篇:变频器发展趋势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