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制度

时间:2022-06-04 03:13:00

导语:审计局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制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审计局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审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审计法》、《行政处罚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订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所指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处罚实施主体在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内,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时自由裁量的权限。

第三条经法律、法规授权或依法接受我局委托的组织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本指导意见。

法律、法规、规章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已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本指导意见实施后,法律、法规、规章对其作出新的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第四条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过罚相当原则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合法性、合理性。

第五条审计机关必须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和主观过错等因素,结合行政执法具体情况,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条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类违法当事人在实施行政处罚时,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当。

第七条被审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可以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一)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拒绝、阻碍审计机关检查的;

(二)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违法设立财政收入项目;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对已明令取消、暂停执行或者降低标准的财政收入项目仍然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者变换名称征收;违法缓收、不收财政收入,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的;

(三)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行为之一的: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不依照规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违反规定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四)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行为之一的: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财政收入;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违反规定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将应当纳入国库核算的财政收入放在财政专户核算;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行为之一的: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不依照规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违反规定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六)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违反规定调整预算;违反规定调整预算级次或者预算收支种类;违反规定动用预算预备费或者挪用预算周转金;违反国家关于转移支付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滞留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截留、挪用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八)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行为之一的: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虚列投资完成额;

(九)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

(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擅自提供担保的;

(十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账户管理规定,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

第八条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可以单处没收违法所得:

(一)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滞留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截留、挪用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二)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行为之一的: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虚列投资完成额;

(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账户管理规定,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

第九条被审计的企业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拒绝、阻碍审计机关检查,审计机关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

(二)有下列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行为之一的:违反规定印制财政收入票据;转借、串用、代开财政收入票据;伪造、变造、买卖、擅自销毁财政收入票据;伪造、使用伪造的财政收入票据监(印)制章;

第十条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依法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第十一条被审计的企业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可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二)截留代收的财政收入;

(三)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四)挪用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五)从无偿使用的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非法获益;

(六)其他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的行为,或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以及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第十二条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罚款幅度内,应根据具体执法情节的轻重,在法定幅度内把罚款数额分为较小数额的罚款、一般数额的罚款、较大数额的罚款三个层次进行处罚。

适用较小数额罚款的数额可以按照法定幅度的下限,适用较大数额罚款的数额可以按照法定幅度的上限。

第十三条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应当责令改正的违法行为,必须要求限期改正。

第十四条遇有从重、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决定书中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中,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建立依据和程序公示制度、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和审核监督制度。

第十六条徇私舞弊、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工作人员,由监察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视情节调离执法岗位或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本指导意见由*市*台区审计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