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制度

时间:2022-03-30 11:07:00

导语: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制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控制水、大气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市“”期间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方案》、《市“”期间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方案》等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在本区行政区域内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均应遵守本细则。

本细则所称水污染物,是指国家和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介入水体并影响人类对水的使用,危害人类健康或对动植物构成危害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物质。本办法所称大气污染物,是指国家和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介入大气环境并影响人体或动植物健康,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

第三条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条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按照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制定。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项目,按国家规定的执行,“”期间主要污染物控制项目为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

第五条市区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区环保局)负责本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统一监督管理和本办法的实施。

排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废水、废气的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削减工作。

第二章各镇、工业园区职责

第六条各镇、工业园区根据区政府分配的“”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积极采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深化落实污染源综合治理等总量削减措施。

第七条各镇、工业园区要制定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纳管、污染源治理、搬迁和关闭等各项年度计划,同时报区环保局备案,确保“”期间COD与SO2的总量控制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八条各镇、工业园区对各自区域内现有排污单位和已审批未投产或已投产未验收的项目进行排污总量指标的分配,并充分考虑“”期间辖区内新建项目发展的预留量。

第九条各镇、工业园区有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纳管工作的义务,污水经过纳管处理后腾出的削减量经区环保局审核同意后可以作为本区域发展量使用。

第十条各镇、工业园区每半年上报一次本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各项措施的进展情况,新增项目的COD与SO2排放增量,现有工业COD和SO2削减量。对未能有效实施总量控制,造成区域环境污染加重的镇、工业园区暂停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审批。

第十一条水环境质量超过功能区划标准的相关镇及工业区不得新增导致水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项目。

第三章环境保护部门职责

第十二条区环保局根据市人民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结合本区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现状、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核定区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阶段确定污染物削减要求。

第十三条对各镇、工业园区制定并上报的总量削减措施和年度实施计划进行审核,并督促其进一步完善和跟踪落实。

第十四条对现有排污企业申请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实,区环保局在接到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总量指标申请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申请表》后应在一个月内根据区域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核准排污单位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其排放方式、排放时间、排放去向等。

第十五条对达到地方排放标准和排污总量指标的企业核发排污许可证,对超过地方排放标准和排污总量指标的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并要求排污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污染治理任务,污染物浓度与总量均达到控制要求后可换发排污许可证。

第十六条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依据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对治理无望、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报请区政府依法责令关停。

第十七条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审批,区环保局根据管理权限,规定建设单位在报批项目时除了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书)同时还必须提交所属镇批准同意并经区环保局审核的《污染物总量指标申请表》,否则不予审批。

第十八条现有排污企业对自身排放污染物总量无法准确估量时,可以委托区环境监测站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总量测试的委托监测。

第十九条区环保局负责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考核办法,对各镇、工业园区的各项计划、措施的落实,污染物总量削减等情况每半年考核一次,并定期在新闻媒体公布,以便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根据国家和市考核办法的具体要求,对本区域污染源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在每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前上报市环保局。

第二十一条加强对区级重点企业的监察、监测和监管,实施污染源分类管理,淘汰劣势企业,扶持高效益、低能耗、轻污染企业。

第二十二条将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计划和措施纳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滚动实施,确保本区“”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四章排污单位职责

第二十三条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必须同时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超过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的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和削减措施。

第二十四条排污单位的排污口应规范化,必须具备采样和测量流速条件并设立标志牌,配备计量装置。区环保局确定的重点污染源监管企业,应当配置符合要求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自动监控仪器纳入统一的监测网络,经检定合格后,其监测数据可作为申报污染物排放种类、总量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排污单位应建立动态的排污档案,如实及时准确地反映本单位的排污状况和治理设施运行状况,配合环保部门的监察、监测等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向区环保局办理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手续,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以及其处理设施,并提供污染防治的有关技术资料。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等发生重大变更的,排污单位应当在变更发生的15日前,向区环保局办理排污申报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七条现有排污单位应先向区环保局领取并填写《污染物总量指标申请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申请表》,后向所在镇或工业园区申请排放污染物总量指标,在征得所在镇或工业区允许使用总量指标后,经区环保局核定的总量作为企业排污的法定依据。

第二十八条排污单位排放的污染物在浓度达标的基础上,申请的总量指标未超过允许排污总量(允许排污量为排污总量指标申请表中审核同意的量),经区环保局审核后可申领《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凡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浓度超标或总量超标,必须治理,治理期间,申领《污染物排放临时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应当采取限产、停产,并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在限期治理期间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值,否则将受到相应的环保行政处罚。

第三十条排放污染物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在项目审批前填写好《污染物总量指标申请表》,并向相关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申请排污总量指标,再经区环保局审核同意后方可作为报批项目的总量依据。

第三十一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的单位,在向审批建设项目的区环保局递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同时,必须递交经区环保局核准的《污染物总量指标申请表》,一并办理报批手续。

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在“环保三同时”验收后一个月内,向区环保局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文、经区环保局批准的《污染物总量指标申请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申请表》和验收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申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第三十三条排污单位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较少,对环境影响轻微的现有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可直接向区环保局申领并填写《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表》,经区环保局审核备案后,排污单位可按登记表审核要求排放污染物。关于排污单位的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程度的界定由区环保局作出。

第三十四条排污单位使用城市排水管网排放水污染物的,应按排水设施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已纳管的排污单位的总量按纳管标准进行总量控制,但实际申报排污量指标则应按污水处理厂尾水浓度计算,并在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中予以说明。

第五章排污总量变更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五条凡持排污许可证单位因破产、关闭等原因不再排放污染物的,必须向区环保局办理注销手续,并报主管部门备案,交还《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或《污染物排放临时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凡持排污许可证单位因转产、兼并等原因,排放污染物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向区环保局重新履行申请《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或《污染物排放临时许可证》的手续。不履行相关手续的按违法排污处理。

第三十七条凡持排污许可证的单位,排放污染物浓度超标或总量超标的或长期存在其他违法排污情况的,情节严重,区环保局可依法吊销其排污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排污单位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允许排污总量指标由区环保局全部或部分收回,收回的总量指标重新纳入到所在镇或工业园区可使用总量指标内,并反馈至相关镇或工业园区:

(一)被吊销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

(二)关、停、并、转、迁和破产的;

(三)由于外部原因而减少排污量的。

第三十九条由政府、企业共同出资治理减排的COD和SO2总量,应根据治理项目的出资比例在出资方之间分成,由政府出资减排的总量,包括生活污染减排量,由区政府统一支配,由企业单独出资减排的总量,可由企业自行调控,用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办法由区环保局负责解释与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