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办法

时间:2022-03-01 04:11:00

导语:市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办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省技工学校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解放思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用工单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结合各镇区产业结构及特色,因地制宜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为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中山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力争技工学校培训人数占培训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70%,学员培训后获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证书》比例达95%,考取国家单项能力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80%。

三、培训对象

本省(含本市)户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被征地农民、转产转业渔民、大龄劳动力、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未转移或返乡劳动力、在岗的农民工等。

四、培训内容

以国家职业标准、*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鉴定工种标准、*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培训大纲为指导,根据中山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特点,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实际要求,积极开展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初、中级职业资格培训,专项能力培训,上岗适用技能、灵活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等。

五、培训形式

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手段的职业技能培训。采取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校镇联合、校村联合等培训模式,可以送教下乡、送教进厂,按照“以需定培,长短结合、以短为主”的原则开设长(短)训班,或根据企业用工需要开设定向班;依托企业建立培训基地;结合在岗务工人员实际,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对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六、工作原则

㈠结合产业特色的原则。根据我市产业集聚、组团式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的专业镇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区域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专业,组织培训项目,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㈡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根据人员层次和素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材施教,分级分类,确保培训效果。

㈢教材选用与开发并举原则。在选用省编教材的同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开发编写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简易培训教材,确保培训内容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工作程序

㈠按市下达的年度计划,对报名受训学员登记造册,建立培训档案,并将学员基本信息录入“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信息管理系统”。

㈡根据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大纲,选定培训教材,并将培训计划、培训大纲、教材目录、学员花名册报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就业科备案。

㈢培训班结业后,组织学员进行毕业考试和技能鉴定,并负责推荐学员就业。

六、工作保障措施

㈠组织保障。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统筹协调指导本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㈡机制保障。一是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目标责任考评制度,逐级逐项抓好落实。二是强化监督。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尤其对培训质量严格把关,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推动培训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沟通合作的校内外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各有关方面的相互协商,共同完成落实任务。

㈢培训保障。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学校现有培训网络,努力向农村延伸;联合企业培训中心、各级各类培训教育机构建立广泛培训网络,共同开展工作;加强与阳江、汕尾、茂名三市的技工学校、职业院校联系,开办专司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的二级分校,将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

七、工作要求

㈠进一步提高认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体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高级技工学校担负其主要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积极性,全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㈡优化配置资源。抽调强有力师资充实培训工作一线,聘请企业和有关培训机构有经验的技术工人或老师参与工作;充实场地、设备,满足技工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双重需要。

㈢强化管理确保实效。各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切实加强对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以及教学过程的协调和控制的力度,明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健全培训教学的评价机制,确保做到教师因材施教,每一个学员至少掌握一门单项专业技能,从而适应转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