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监督“真空”现象的分析及思考
时间:2022-01-12 09:54:00
导语:干部监督“真空”现象的分析及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认真学习“三个代表”、模范实践“三个代表”,关键是广大党员干部,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时代前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应当说,随着党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不断完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也不断得到加强。尽管如此,党内腐败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依然在腐蚀着党的肌体,究其原因,干部监督中存在的“真空”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极大关切。笔者对这一问题作些粗浅思考,以就教于同仁。
一、监督“真空”:若隐若现,正在成为滋生腐败的新温床
“真空”之一——上级鞭长莫及的监督“盲区”。领导干部往往按分级管理原则由上级党委、纪委和组织部门进行考察监督,应该说,来自上级的监督,是最具约束力的监督。而事实上上级党组织及监督部门远离下级驻地,常常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下一级干部的真实思想、生活、工作情况。一些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对所属单位的领导干部往往不愿监督,甚至放弃监督、宽容袒护,再加上目前干部监督工作在制度上也比较重视八小时内的表现和业绩,忽视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而一些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往往发生在八小时以外,地点大多是在其“生活圈”、“社交圈”中。当前监督盲区主要表现在对单位“一把手”的监督上,尤其表现在对垂直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上,人们称此现象为“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
“真空”之二——同级有名无实的监督“暗区”。来自单位内部同级之间的监督,是最直接的监督。但目前,好多单位对干部的监督要求一般化。制定的监督制度比较原则,具体实施细则少;有的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做摆设,流于形式;有的没有根据新情况、针对新问题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导致内部监督滞后,无章可循。领导班子内部相互间怕影响团结、怕影响威信、怕影响个人前途,彼此不愿、不想监督,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发发牢骚、不敢直言。在许多问题上附和、迁就,内部监督往往有名无实;党内民主生活会经常“例行公事”,被动应付,草草了事,对存在的问题捂着盖着,各自的毛病长期得不到解决。虽然人大、新闻单位也对其监督,但由于单位内部“捂盖子”,所以往往不能及时了解到真实情况,只有当纸包不住火的时候,才会出现外部的事后监督查处,而此时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已成定局。
“真空”之三——下级无能为力的监督“特区”。来自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是最客观、公正的监督。但由于有些单位该公开的事项不公开,下级不知内情,无法监督;群众害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在许多情况下,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出于各种心理,即使有意见,也很少有人愿意提,主动监督,出现了“远了骂,近了怕,当面还得说好话”的不正常现象。
“真空”之四——认识尚未到位的监督“误区”。目前,干部监督制度上的“误区”表现在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偏重于惩处性的事后监督,而对事前、事中的监督重视不够,难以在腐败行为发生之前进行有效控制,又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常常使监督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之中。另外,很多人在认识上也存在“误区”:有些领导干部对来自同级和下级的监督往往不太愿意接受,一提起监督就把它与怀疑、猜忌、不信任以至监视、打小报告等同起来,就不高兴、不愉快、脸色难看;有些监督机关的人员认为,纪委是受同级党委领导的,不能挑人家的刺,揭人家的短,出于对现实的考虑,怕彼此伤了和气,怕事后穿小鞋而不能真正履行监督的职能;还有的人认为,领导干部八小时内是“公仆”,受规矩的约束,八小时外是“自由人”,谁也管不着;有的人认为,领导干部“工作圈”应受规定约束,而“生活圈”、“社交圈”涉及个人隐私,有权不受监督。
二、“真空”影响:权力失范,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1.滋生腐败。腐败与权力伴生,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监督中的“真空”,往往容易使一些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在自身内在因素和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下,这种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逐步成为一些人谋私的工具,权权、权钱、权色交易等腐败现象也应运而生。最大的恶果就是容易给一些贪污腐败者钻制度的空子,致使一些消极腐败现象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难以被发现。客观上讲,监督中存有的“真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腐败分子的“帮凶”,增加了干部以权谋私甚至腐化堕落的危险,也不易于在一些人违纪违法之初就对其进行批评、指正,达到更好地保护干部的目的。
2.破坏公平。突出表现在谁能与专权者套上近乎、拉上关系,谁就能得到官位、贷款、项目。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情况: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表面上“程序合法”,背后搞的却是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用群众的话说就是“程序也走了,官也卖了”,后果是造成选人用人失察失误后,往往是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大小难认定、问题难追究,许多违法违纪的事也不了了之。3.表现在一些领导干部随意开支、公款消费上。有的干部轮番做庄,吃吃喝喝,整天沉湎于醉生梦死之中;有的跑歌厅、游舞池、洗桑拿、优哉游哉;有的用公款为个人添置行头,超标准配置轿车、住房;有的时常借“考察”之名,用公款旅游,甚至出国。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
4.抑制民主。监督中的“真空”,导致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运行不规范,不透明,充分民主基础上的正确集中被个别人的独断专行所替代,民主集中制变成“一人说了算”。其直接后果是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严重受挫,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采纳,正义呼声和要求得不到伸张,广大群众的民意被抑制。从全国近几年查处的大案要案来看,有些单位的“一把手”家长制、官僚主义作风仍然比较严重,很多问题都是个人说了算,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中滥用职权、暗箱操作等问题时有发生。长期下去,势必导致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领导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弱化,进而直接影响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
三、消除“真空”:多管齐下,全面构建干部监督“互联网”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自觉监督意识。同志曾经指出:“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对干部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自我监督的自觉性、接受监督的主动性、监督他人的积极性,是做好干部监督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干部监督的总开关,更是清除干部监督“真空”的最有效的武器。当前,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自觉性,模范地遵守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收入申报制度、收受礼品登记制度以及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方面的有关规定,做到经常提神醒脑、警钟长鸣,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同时,要经常教育党员群众牢固树立“严是爱,宽是害”、“监督就是爱护”、“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努力消除各种思想顾虑。一旦发现他人有缺点毛病,就及时提醒、帮助、批评,努力防止小过铸成大错,保证干部健康成长。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局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形成反腐败合力、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制度保证。通过落实责任制,筑牢党员干部防腐拒变的防线,彻底杜绝监督中的“真空”,使他们不愿、不能、不敢腐败。特别是要通过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意识,使干部监督工作从“要我抓”到“我要抓”、“我要抓好”。还要牢牢抓住责任追究这个关键环节。注重解决没有追究、追究不到位、追究不力的问题,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把责任制公开,对不去追究、追究不力的靠群众的监督来制约,靠追究来保证,从而使责任制处于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使教育、管理、监督融于责任制落实工作的全过程。
3.延伸监督空间,强化纪检监督职能。监督重点向“一把手”和热点部门单位倾斜。要防止“一把手”变成“一霸手”,关键是要在重大工程项目、外事活动、国内公务活动和人事安排等重要决策上,婚丧喜庆、职务升迁、逢年过节的行为上和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上加强对他们的监督,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监督防范措施。要加强对重点、热点部门单位干部的监督。侧重在推行办事公开制度、严禁暗箱操作、实行审批制度改革、削减行政权力、实施重要职位异地任职、定期轮岗交流等方面落实各项监督措施。监督范围向干部“四圈”延伸。既要了解干部在“思想圈”中的政治表现、道德修养,又要了解干部在“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中的情况,真正实现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保证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监督机制向多方面拓展。要瞄准“前、后结合部”。前后任交接,往往容易形成监督“真空”。一般情况下,单位内对离任者人们不愿“踢屁股”,对新任者人们不愿“当蜡烛”,对拟任者“言好事”,对离任者“保平安”,这个时候的监督工作最容易被疏忽。要关口前移,加大任前监督力度,把好干部入口关。要跟踪考察,加大任期监督的力度,把好升降去留关。要把住出口关,加大离任监督的力度,认真实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防止一些领导干部在离任前“大捞一把”现象的发生。还要瞄准“长、短结合部”。法制是长效监督的保证,相关活动则是短期显效的监督载体,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惩处,把长效监督和短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己任,强化干部监督工作。
4.实行连带追究,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的真实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而同级的领导成员彼此是最熟悉的”。他强调,“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因此,更好地做到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全面监督,彻底消除监督中的“真空”,最重要的是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监督。要在班子内部、单位内部真正形成相互监督、彼此约束的机制,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并实行连带责任追究制。凡是班子内部成员出现问题而其他成员没有履行监督职能的,就追究班子其他成员的连带责任,以此来不断强化班子成员加强相互监督的责任感。关键是要对连带责任追究严格兑现。在追究过程中注意区别工作不到位与越位、无意过错与主观故意、一般工作过失与严重失职渎职等不同情况,确立相应的追究内容,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追究力度一个样,使内部监督由“软监督”变为“硬监督”。
5.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群众监督体系。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中,他们的优劣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依靠群众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是做好干部监督工作、消除监督“真空”的重要保证。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大力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决策过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开评议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效能,形成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公开监督机构的活动范围,公开监督活动所依据的方针、原则,公开实施监督所遵循的量化标准,公开监督结果;要逐步扩大群众在公务活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不断扩大公开范围,不断创新公开形式,不断深化公开内容,不断健全公开制度,推动群众监督向纵深发展。
- 上一篇: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 下一篇:干部监督工作法治模式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