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制度
时间:2022-10-27 06:55:00
导语: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制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担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任的后备干部队伍,加强我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全区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四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乡镇、办事处的党政领导班子,区直党政机关各部门、人大、政协各内设机构,法院、检察院,各人民团体(以下统称"党政群机关各部门"),都要建立后备干部队伍。
第三条后备干部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党管干部的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按程序办事的原则;
(七)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
(八)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
(九)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
第二章后备干部的条件和资格
第四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水平,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做出实绩;
(三)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研究,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本部门(单位)的实际相结合,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作风民主,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第五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以下资格:
(一)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同级副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也可列为上一级正职的后备干部。近期可提拔使用的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在同级副职岗位任职满一年以上;
(二)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下一级正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年轻干部,也可列为上一级副职的后备干部。近期可进班子的一般应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任职满两年以上;三至五年可进班子的一般应在下一级正职岗位任职满一年以上;作为长期培养的有前途的后备人选任职条件可适当放宽;
(三)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四)国有骨干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员,根据其从事领导工作的资历,可列为一定层次的党政后备干部;
(五)身体健康。
(六)公检法机关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法官、检查官及其它相应的任职资格。
第三章后备干部的数量和结构
第六条后备干部,一般按领导班子职数正职1:2、副职1:1的数量确定。
第七条后备干部队伍应形成合理的结构,既要满足班子建设的近期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各类领导班子的中、长期建设。
(一)年龄结构应形成梯次。区级后备干部应以35至40岁为主体,30岁以下干部要有一定数量;乡(镇)级后备干部应以30岁左右的干部为主体,25岁左右干部应有一定数量;能接任正职和近期可进班子的,年龄可适当放宽。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后备干部参照上述年龄结构要求,并根据单位特点和实际情况可适当放宽。
(二)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要合理。既要有党政、政法、工交、财贸、农林、水电,文教、科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又要有能够总揽全局的综合人才。既要重视选拔培养熟悉党务、政务,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善于掌管意识形态和驾驭全局工作的干部,又要注重选拔培养分别熟悉现代经济管理、金融、财税、法律、外经外贸、高新技术等方面知识,在学术或事业上有所建树,懂经营,会管理,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善于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干部。
(三)要重视对女干部和少数民族、非中共党员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女干部应不少于20%,少数民族、非中共党员干部应占有一定比例。
(四)后备干部名单应按层次排列。根据干部的工作表现、发展潜力和拟担任上一级职务的成熟度,一般按照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经3至5年培养可提拔使用的、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三个层次排列。其中比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人选,一般应不少于同级后备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四章后备干部的选拔
第八条选拔后备干部,应充分发扬民主,广开推荐渠道,扩大选人视野。不仅要从党政机关挑选,还应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挑选。区直党政机关各部门的后备干部可在行业系统范围内挑选。
第九条选拔后备干部的程序是: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党委(党组)组织考察;党委(党组)讨论提出建议人选名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报上级党委管理部门审定。
县级党政副职后备干部,由市委组织部组织进行民主推荐,由区委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报市委组织部审定。
乡镇(办)、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科级党政正职后备干部,由区委组织部负责组织民主推荐,进行考察并确定提名人选,报区委审定(政法部门科级正职后备干部,由区委组织部、政法委组织民主推荐,共同考察并确定提名人选,报区委审定)。
乡镇(办)、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科级党政副职后备干部,由区委组织部负责进行民主推荐,并分别向乡镇和各部门党组织反馈推荐结果,由乡镇和各部门党组织提出建议人选,报区委组织部审定(政法部门科级副职后备干部,由区委组织部、政法委负责民主推荐,与推荐部门党组织共同商定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由区委组织部、政法委进行考察审定)。
乡镇(办)和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股级党政后备干部,由乡镇和部门党组织负责进行民主推荐、考察,并确定人选,报区委组织部备案(政法部门股级后备干部同时报区委政法委备案)。
第十条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要严格按照条件和规定要求进行。区级党政副职后备干部,在全区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上推荐。
乡镇(办)、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正、副职后备干部和部门内设机构科级后备干部,分别在其全体机关干部大会上推荐。乡镇(办)应有村"两委会"负责人参加,区直部门应有下属单位主要领导或群众代表参加。乡镇(办)、区直部门股级党政后备干部推荐的参会人员范围,分别由各乡镇(办)和区直部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参照上述精神确定。
第十一条要依据民主推荐情况确定后备干部考察对象,考察对象一般要多于应确定的后备干部数。
第十二条要选派公道正派、熟悉干部工作,有一定经验的同志组成考察组,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和工作表现、生活作风、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发展潜力进行全面考察。考察主要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也可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要查阅本人档案和有关材料。
考察材料必须客观公正,既要把干部的特点、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真实地反映出来,又要把主要缺点、不足和问题实事求是地反映清楚,并要写明干部的发展潜力、发展方向、培养建议和民主推荐情况(包括参加推荐人数、所得票数及占有效票数的百分比、位列名次)。
第十三条提出后备干部建议人选和审定后备干部人选,要依据考察情况,严格按照后备干部工作的原则和后备干部的条件资格、数量和结构要求,严格把关,集体研究审定。特别是要把好政治关。群众基础差或群众反映并查实有问题的干部,不得列为后备干部。
区委组织部接到乡镇(办)、部门党委(党组)上报的后备干部材料,要进行认真审查,需提请会议审定的要按管理权限及时提请审定。对上报备案的后备干部中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要及时通知原上报单位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向上级党委组织部门上报审定或备案的后备干部材料包括:后备干部建议人选(或人选)名单、后备干部简要情况登记表、考察材料、民主推荐情况和党委(党组)选拔后备干部工作情况报告各一式二份。
第十五条后备干部的选拔工作,一般应结合领导班子考察和换届、届中考察、调整工作等一并进行,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单独进行。对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在竞争上岗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一时未能提拔使用的,可按规定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
第十六条乡镇领导班子与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的后备干部有的可以交叉选配。
第十七条各乡镇(办)、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探索选拔后备干部的新方法、新途径,广泛地发现人才,真正把符合"四化"要求、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
第五章后备干部的培养
第十八条后备干部选定后,要根据干部自身情况、干部成长规律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逐人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培养。
第十九条培养后备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的原则,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特别是要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增强党性,拓宽视野,提高宏观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尤其要重视做好党政正职和比较成熟、近期可进班子的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
第二十条后备干部的培训,主要是进行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纪国法培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现代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培训主要采取以下形式:选送到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培训;组织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艰苦贫困地区、国有骨干企业考察和办班培训;组织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理论研讨;鼓励干部在职参加函授、走读、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有条件的也可选送后备干部到各类专业院校进修深造。
后备干部在党校、行政院校或其他培训机构的理论培训时间,一般应不少于三个月。其他形式的培训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十一条必须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方式:
(一)岗位轮换。在同一部门、单位内部调换工作职位(岗位),让干部经受多岗位工作的实践锻炼。
(二)任职交流。在区直部门与乡镇(办)以及党政群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相互交流任职,让干部经受多部门、多地方、多单位工作的实践锻炼,丰富阅历。
(三)选派挂职。选派干部到农村基层、企业、事业单位,到艰苦贫困地区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任职、挂职,或选调干部到上级党政机关挂职,让干部在挂职锻炼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的时间一般为一至两年左右。对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要分期分批选调到基层单位工作两年以上。
(四)压担子、交任务。可采取配备助理,安排分管常务工作或担任其他与培养方向有关的重要职务,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选派到条件艰苦、困难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工作或解决专项问题等方法,给后备干部压担子,使其经受考验,促其锻炼成长。配备乡镇(办)及部门助理须报区委组织部审批。
(五)抽调搞中心工作。一方面保证了中心工作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培养锻炼了干部。
第六章后备干部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后备干部的管理包括对后备干部的考察、调整、档案管理等内容。
第二十三条对后备干部实行平时考察和定期考察。考察工作由负责提出后备干部建议人选的党委(党组)或组织部门组织实施。
平时考察:通过检查工作、专项调查、干部谈话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表现等情况进行经常性的考察和了解。
定期考察:结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届中、届末考察和年度考核进行。
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思想品德、工作表现和廉洁自律情况;对政治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情况;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的提高情况;与培养目标的距离以及原有缺点、不足的改正情况等。要全面考察后备干部,不仅要了解他们工作、思想、作风方面的情况,而且要了解他们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有关情况。要特别注意考察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廉政情况和发展潜力。
考察结果要作为后备干部培养、调整、使用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在考察的基础上,适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和充实,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后备干部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调整出后备干部名单: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党风廉政等方面出现问题;
(二)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
(三)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
(四)群众意见较大、威信不高;
(五)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担负繁重工作任务;
(六)年龄偏大;
(七)因其他原因,不适宜作为后备干部。
后备干部的调整、补充工作,结合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并按后备干部选拔程序和上报规定办理。各乡镇(办)、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要于每年三月底以前向区委组织部上报后备干部调整情况和新补充的后备干部人选名单及相应材料,说明被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人员的调整原因,并同时上报继续作为后备干部人选的年度考核、平时考察和定期考察等情况。
第二十五条建立后备干部档案。后备干部档案主要包括:后备干部简要情况登记表、考察材料及培养方向、民主推荐和公示情况、民主评议测评情况、平时考察和定期考察情况、年度考核情况、学习培训情况、奖惩情况等。后备干部所在单位要及时将有关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送管理部门归档。有关后备干部的工作调整、职务变动、挂职锻炼等情况,也应及时报送备案。
第二十六条后备干部因组织需要调动工作时,如管理主体发生变化,原负责管理的部门应将后备干部档案与其干部档案一起转交新的管理部门,可否列为调入单位的后备干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和后备干部选拔程序重新研究确定。
第二十七条后备干部提拔使用后,再次被列为上一级后备干部的,重新建立后备干部档案。
第二十八条实行干部双重管理单位的后备干部的管理权限,与同级现职干部管理权限一致。
第七章后备干部的任用
第二十九条要坚持注重德才,注重实绩、注重公论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思想障碍,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更重能力,看文凭更重实际水平,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任用,对特别优秀的要依照有关程序大胆破格提拔使用。上级党委(党组)应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对后备干部统一调配使用。
第三十条提拔干部原则上要从后备干部中挑选。对没有按规定建立后备干部队伍的乡镇(办)、部门和单位上报的提拔人选应暂缓审批,待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后再予以研究。因特殊情况,确需从后备干部名单以外提拔的,呈报单位应在报告中说明情况。
第三十一条改进干部选拔方法,鼓励、支持后备干部积极参与"双推双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为优秀后备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第八章后备干部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三十二条全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任用工作,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区委、区委组织部及乡镇(办)、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党委(党组)负责。
第三十三条建立后备干部工作责任制。各级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干部对后备干部工作负有主要责任,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也负有相应责任。对选定的后备干部,党委(党组)成员要分工负责,按照"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方针,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认真抓好培养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党委(党组)每年要听取一至二次后备干部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后备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要把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工作的情况作为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十四条全区后备干部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督促检查,由区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各乡镇(办)党委和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党委(党组)分别具体负责本乡镇(办)、本部门及所属单位股级后备干部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第九章后备干部工作的纪律
第三十五条后备干部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的纪律规定。
第三十六条后备干部工作必须按照本《细则》规定进行。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管理机构,对违反本《细则》规定选定后备干部的行为,应坚决子以制止和纠正。
第十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各乡镇(办)、区直党政群机关各部门可按照本《细则》规定,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党政后备干部工作实施办法。
第三十八条本《细则》由区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企、事业单位的后备干部工作可参照执行本《细则》。
- 上一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思考
- 下一篇:党支部书记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