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老管理规定

时间:2022-09-26 06:29:00

导语:农村三老管理规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三老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农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长期工作在农牧业生产第一线,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事业和农村的发展。因此,解决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切实加强对农村“三老”人员的管理考核,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三老”人员资格认定和申报审批

第二条资格认定。农村“三老”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新党办〔1995〕42号文件第六条的规定执行。各乡(镇)不得擅自改变界定范围,也不能放宽标准,扩大享受范围。凡年满60岁的农牧业村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统称农村“三老”人员(系农村户口)。

第三条政治条件:

(一)忠诚于党的事业,热爱祖国,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等重大政治斗争中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二)能够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和支持上级党组织和村党支部的各项重大工作部署和决策。

(三)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遵守国家法律,不信仰宗教,不参与宗教活动,教育约束亲属不做违法违纪的事。

(四)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参加党的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五)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参加农村各项公益事业,积极化解邻里纠纷,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第四条基本条件:

(一)老干部。连续担任过行政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大队长)满6年以上,或累计担任以上职务满10年以上,年满60岁以上已退离工作岗位的人员。

(二)老党员。具有20年以上党龄,年满60岁以上的农牧民党员。

(三)老模范。曾被地(州、市)级以上(含地、州、市级)党委、政府授予“劳动模范”、“民族团结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共产党员标兵”、“党员致富能手”、“双拥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年满60岁以上的农牧民。

第五条申报审批。凡符合新党办[1995]42号文件第六条规定的新增“三老”人员,必须按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加强自治区农村“三老”人员规范化管理的通知》(新党组通字[2004]47号)精神,先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党支部初审,填写《自治区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审批表》(附带身份证或户口本,有关农村“三老”人员证明材料原件),盖章后呈报乡(镇)党委,乡(镇)党委审核盖章并由有关领导签字后呈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对新增“三老”人员资格条件(身份证或户口本,有关农村“三老”人员证明材料原件,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进行认真审核,在其所在乡村进行5天以上公示后,经部务会集体讨论研究再履行审批手续。“三老”人员去世后,村党支部要及时上报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上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备案。县委组织部及时将新增和减少人数详细情况报县财政局,从新增和减少的次月起做好生活补贴的发放或停发工作。

每年12月10日前,各乡(镇)要对新增符合享受自治区财政补贴条件的“三老”人员和去世或其他原因停止享受“三老”生活补贴的人员,按照规定程序,向县委组织部申报。申报材料包括自治区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审批表,自治区农村“三老”人员年度统计表,自治区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筹集和发放情况统计表以及农村“三老”人员身份证或户口本、有关农村“三老”人员证明材料、有关公示材料复印件,新增和减少“三老”人员花名册。

第三章保障农村“三老”人员的政治待遇

第六条搭建平台,发挥“三老”人员的作用。请“三老”人员列席乡镇召开的党代会、人代会;请“三老”人员参加村里的各类会议和集体学习活动;在部署乡村重要工作时征求“三老”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向“三老”人员传达党的农村政策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有计划地组织“三老”人员代表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三老”人员作为学校的政治辅导员;要结合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鼓励“三老”人员履行好职责;让“三老”人员参与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的研究及组织实施;发放《“三老”人员荣誉证书》。

第七条加强对“三老”人员的思想教育。采取适合于“三老”人员特点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以村为单位定期组织“三老”人员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健康保健知识学习,对那些年老体弱,不能参加学习的“三老”人员要指定专人上门“送学”。通报乡村主要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各级党组织的决议等,使“三老”人员不断更新观念,了解形势发展情况。

第八条处理好“三老”人员的后事。“三老”人员去世后,乡镇党委应及时向县委组织部汇报,并派乡镇领导前去慰问,县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发给抚恤金500—1000元。村党支部要负责为他们举行告别仪式,对他们做出公正的评价,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第四章落实农村“三老”人员的生活待遇

第九条让“三老”人员享受财政生活补贴。农村“三老”人员财政生活补贴标准:

1、老干部每月生活补贴为100元。

2、老党员每月生活补贴为70元。

3、老模范。

(1)国家级老模范每月生活补贴为100元。

(2)自治区级老模范每月生活补贴为80元。

(3)地区级老模范每月生活补贴为70元。

同时符合两种以上待遇条件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享受一种待遇。享受城市“低保”、政协委员补助等财政补助的人员,不能同时享受“三老”人员财政生活补贴。原享受“三老”人员财政生活补贴的人员,享受城市“低保”、政协委员补助等财政补助的,从享受城市“低保”、政协委员补助等财政补助之日起,不再发放“三老”人员财政生活补贴。

第十条优先扶持和走访慰问“三老”人员。对未丧失劳动能力的“三老”人员,乡、村党组织在农户小额贷款、扶贫项目等方面要优先扶持,帮助“三老”人员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对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可享受“五保”。除此之外,“三老”人员(不含家庭成员)均免除义务工;逢重大节日,对“三老”人员进行走访慰问。“三老”人员因病住院或在家长期卧床不起,应及时探视。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探视慰问费标准。探视慰问资金不能从农村“三老”人员财政生活补贴中扣发。

第十一条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资金的筹集和发放。农村“三老”人员的生活补贴资金一部分由自治区财政适当补助,缺口部分资金由县财政局列入财政预算,从县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解决。各乡(镇)“三老”人员的生活补贴,可以高于全县标准,高出部分由各乡(镇)自行解决。

“三老”人员生活补贴,由乡(镇)党委造册,经县委组织部审核后,通过县财政部门,在指定银行,采取“刷卡”的形式,按月足额发放。

第五章“三老人员”的管理

第十二条各乡(镇)党委要高度重视农村“三老”人员工作,把“三老”人员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县委组织部每年对各乡(镇)党委落实“三老”人员政治、生活待遇的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按照全县规定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农村“三老”人员财政生活补贴。我县将把农村“三老”人员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综合评比范围,定期进行抽查。

第十三条乡(镇)党委要把“三老”人员的管理工作和解决“三老”人员政治生活待遇列为党建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三老”人员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向“三老”人员传达党的农村政策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请“三老”人员列席乡镇召开的党代会、人代会、二干会等;逢重大节日,对“三老”人员进行走访慰问;要广泛开展为“三老”人员送温暖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三老”人员代表外出参观学习。要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和帮助“三老”人员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乡(镇)党委要注意发挥“三老”人员在教育青少年工作中的特殊作用,聘请“三老”人员作为学校的政治辅导员,经常性地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教育,用亲身经历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好下一代。

第十四条村级党组织要定期组织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定期组织“三老”人员参加政治学习。由于身体原因难以参加组织活动的,党支部要派出党员到老党员家里传达精神,听取老党员对支部工作的意见。同时,还要结合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鼓励“三老”人员履行好职责,积极参与村级经济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的研究及组织实施,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贡献。

第十五条建立“三老”人员考核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

(一)各乡村结合每年年底村干部考核工作,对“三老”人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标准以本办法第三、四条和第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内容为主。县委组织部将指导各乡(镇)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二)考核结果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在考核方式上可采取村“两委”领导走访、群众评议、民主测评等形式进行,并将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三老”人员资格,停止发放生活补助。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视为不合格“三老”人员,取消其“三老”人员资格,从当月起停发“三老”人员补助。

1、政治上不坚定,参与分裂祖国统一和破坏民族团结活动,被公安、安全机关查处的;

2、丧失共产主义信念,笃信宗教,热衷于参加宗教活动或支持纵容直系亲属参加非法宗教活动的;

3、公开顶撞组织,拒绝接受党组织的管理,与党组织对着干,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4、违反当地婚丧嫁娶有关规定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

5、在选举、干部使用、评先选优、年终考评等工作中搞非组织活动,以拉拢、贿赂甚至欺骗、威胁等手段达到个人目的;

6、涉及黄、赌、毒或参与其它违法活动,受到法律制裁的;

7、自行退党和劝退出党的;

8、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组织安排的工作的“三不”党员;

9、违犯《信访条例》有关规定,组织、参与或煽动群众集体上访,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

10、在担任干部期间,因违法乱纪被村民罢免,或受到严重行政纪律处分、刑事制裁的。

对党员评议中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按整改期限停发生活补贴资金;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不合格党员的,取消“三老”人员称号,停发生活补贴资金,并按相关规定做出组织处理。

出现上述情况,取消“三老”人员资格,停发生活费的,如本人对错误认识深刻,确实改正错误,表现较好,可由本人写检讨书,申请恢复其“三老”人员资格,经村党组织初审、乡(镇)党委考察、县委组织部研究批准后,可恢复其“三老”人员资格,“三老”人员生活补贴费从县委组织部批准之日起发放。

第十六条建立“三老”人员的材料归档保管制度。

乡(镇)党委都应建立规范的“三老”人员档案材料,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乡(镇)党委“三老”人员档案基础资料归档内容:

1、自治区“三老”人员生活补贴审批表、自治区“三老”人员年度统计表、自治区“三老”人员生活补贴筹集和发放情况统计表;

2、乡(镇)“三老”人员花名册及“三老”人员的申请书、农村“三老”人员证明材料、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

3、去世和其他原因停止享受“三老”生活补贴人员的相关材料;

4、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和材料;

5、年度工作总结;

6、其它有关材料。

第十七条建立“三老”人员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要严肃工作纪律,明确责任,逐级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乡(镇)党委书记为本级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和村党支部书记为本级直接责任人。

对未按本办法之规定,落实和改善“三老”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以各种理由挪用或不解决“三老”人员生活补贴、抚恤金、慰问金的,逢重大节日,没有对“三老”人员进行走访慰问以及未解决其家庭困难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未处理好“三老”人员的后事,以及未及时报告,导致非法宗教活动干预“三老”人员丧葬事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政治责任。

对弄虚作假、虚报、谎报或存在违纪问题的,必须严肃处理,并分别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县委组织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