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规定
时间:2022-03-04 01:26:00
导语: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规定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干部人事档案建设,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提供依据,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以及党和国家组织(人事)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着重收集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的材料充实档案,做到及时、规范、真实、条理、精炼、实用,有效地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并受有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督。
第四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要主动送交应归档材料,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按规定负责审核归档。
第二章收集范围
第五条履历材料
(一)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形成的履历材料:
各类人员的履历表、简历表、登记表、简历材料等;
(二)更改姓名、籍贯的材料:
个人申请、组织认定意见等。
第六条自传材料
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第七条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一)组织审定的各类鉴定材料:
学生的表现鉴定、干部调动鉴定、挂职鉴定、转业鉴定、学习鉴定等;
(二)考察、考核干部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组织审定的考察材料、表现材料、定期考核材料、民主评议干部的综合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已提拔使用的后备干部登记表等材料;
(三)审计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有关干部个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或审计意见等材料;
(四)完成专项工作、重大任务的表现材料等。
第八条学历、学位、培训、专业技术职务等材料
(一)在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大中专)、党校、军队院校、培训、留学等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1.初中、高中、中专学籍材料等;
2.全日制大学本(专)科学历学位材料: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选拔学生登记表(限于大学普通班)、保送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等;
3.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材料:报考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专家推荐书、学习成绩表、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等;
4.博士后有关材料:博士后申请表、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等;
5.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有关材料: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国家统考科目统考成绩表、授予学位的材料等;
6.在职学历教育有关材料:成绩表、毕业论文评审答辩情况表、毕业登记表、党校学历证明材料等;
7.出国留学或参加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选拔留生审查登记表、报考登记(申请)表、学习成绩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及中文译本、学位证书复印件等;
8.学历学位认证材料:各级组织、人事、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材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9.肄业材料;
10.干部参加培训的有关材料:学员学习(培训)考核登记表、干部进修登记表、学员学习成绩登记表、培训证明等;
(二)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职(执)业资格统考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评(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评审表、申报表、审批表等材料;职(执)业资格统考的有关材料及证书复印件,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过渡登记表、审批表;评选各级专业拔尖人才的材料等;
(三)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等情况的综合材料:
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各种著作、译著和在重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目录。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等材料。
第九条政治历史审查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一)入党、入团、参军、入学、出国或从事特殊职业等的政审材料及调查证明材料;
(二)对干部政治历史情况进行审查的有关材料:
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情况说明材料;作为结论依据的调查证明、证据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主要依据材料;
(三)更改民族、出生日期、国籍和入党、入团、参加工作时间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上级批复等材料;
(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任职人员的报名登记(资格审查)表等相关审查材料。
第十条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
(二)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已批准转正的)、1份入党申请书、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记载组织意见的入党志愿书可收集归档);党员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意见、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中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主要事实的依据材料;整党工作中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意见;退党、自行脱党的有关材料,包括本人申请、支部大会的除名决定、上级党组织的批复;
(三)加入派的申请表(书)、登记表等有关材料。
第十一条表彰奖励材料
授予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的有关凭证材料、先进事迹材料等。
第十二条处分材料
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个人违纪违法案件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处分决定,上级批复,核实(调查)报告,本人的检查、交待、对处分决定的意见;复查(议)报告、决定、结论,上级批复;免予、解除、撤销处分的决定、意见、通知等材料;通报批评材料;公安机关针对个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法院刑事判决书、涉及干部本人的处罚性的民事判决书等。
第十三条录(聘)用、调动、任免、转业、退(离)休、辞职(退)材料
(一)录(聘)用审批表、职位聘任合同书、续聘审批材料等;
(二)干部任免审批表、公务员过渡登记(审批)表;
(三)应征入伍登记表、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审批表;
(四)授予(评定)、变动军(警)衔、海关关衔、法官和检察官等级审批表;
(五)辞职申请、辞职(退)通知、组织决定、申诉、复议决定等材料;
(六)退(离)休审批表、个人提前退休申请及审批材料等。
第十四条工资、待遇材料
(一)转正定级审批表、各种工资变动审批(登记)表、提职晋级和奖励工资审批表;
(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呈报表;
(三)解决各种待遇问题的审批表、批复材料等。
第十五条出国(境)材料
办理出国(境)审批工作中形成的因公出国(境)审查表、备案表等材料。
第十六条各种代表会议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参加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以及派代表会议形成的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第十七条其他材料
(一)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合同(协议)书、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工会会员表等材料;
(二)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毕业生体检表、新录用干部体检表、有严重慢性病或身体残疾的体检表、工伤致残诊断书、确定致残等级的有关材料;
(三)办理丧事形成的有关材料:
悼词、生平、报纸报道消息、讣告、死亡通知单,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保存价值的遗书等材料。
第三章收集制度
第十八条各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教育培训、审计、统战、公安、检察院、法院、民政等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都应建立健全主动送交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归档的制度,明确责任,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十九条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应在形成材料后一个月内,按要求将材料送交主管干部人事档案的部门归档。
第二十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掌握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联系沟通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收集新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第二十一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材料鉴别、审核、催要、销毁制度。鉴别送交归档的材料是否应当归档、是否真实;审核送交归档的材料是否规范、齐全;催要、查找缺失的档案材料;对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报批后予以销毁或退回;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应及时通知形成材料的部门补送或补办手续,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有责任按规定认真办理。
第二十二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在人员调动或管理权限变动后,必须及时转递其相关的材料。
第二十三条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布置填写干部履历表或干部履历补充表等,及时充实档案内容。
第四章归档要求
第二十四条归档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材料应完整齐全、规范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有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有形成日期;规定由组织审查盖章的,必须盖章,规定要同本人见面的材料(如审查结论、复查结论、处分决定或意见、组织鉴定等),一般应有本人签字。特殊情况下,本人见面后未签字的,应由组织注明。填写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和学历学位等内容应与档案记载一致,不得随意更改。
第二十五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载体必须使用16开规格(长26cm,宽18.4cm)的办公用纸,材料左边应留出2-2.5cm装订边。文字须是铅印、胶印、油印、打印或用蓝黑墨水、黑色墨水、墨汁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除电传材料或因材料不全需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外,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存档的复印件须加盖出具单位的组织印章。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各部门应重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收集归档工作中的问题,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收集归档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七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熟悉业务、掌握政策、认真鉴别、严格把关、保守机密,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第二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涂改、伪造、擅自抽取或销毁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凡与本规定不符的,一律按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本规定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 上一篇:新时期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民主推荐考察人选的若干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