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
时间:2022-11-24 03:38:00
导语:关于市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既是上海应尽的职责,也是上海加快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按照中央的部署,上海要按照“把握机遇、各方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积极服务、共同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做到智力支持、提供服务、参与建设、经济合作先行,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东西合作格局。同时,将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工作纳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为此,现提出本市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调整能源结构,搞好协调配套,支持国家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
按照国家大力推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协调各方关系,降低煤炭消费总量,优先使用“西气”、“西电”,加快上海能源结构的调整。
1、搞好能源结构调整有关政策的协调,制订本市促进天然气利用和电力消费的政策,扩大燃气、电力消费。
2、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和西部省、市、自治区以及“西气东输”
上游项目的衔接,组织上海企业与上游地区签订供用气合同。
3、抓紧燃气电厂等重大用气项目和城市主干管网项目的论证、立项,确保这些项目与上游供气项目同步立项、同步建设、同步投产。
4、提高优质能源使用比例,逐步用天然气替代人工煤气,在工业、发电、交通、商业等领域积极扩大天然气应用。到2005年,力争“西气”用量达到30亿立方米。
5、建成50万伏双回路环网工程,加强市外来电通道建设,迎接三峡等市外来电。
二、发挥城市建设和管理优势,形成整体合力,参与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国家和西部地区的重大建设工程,探索新的投融资方式,鼓励上海企业积极参与,寻求广泛合作。
1、与西部地区联合组建一批投资、建设、经营等企业,加快建筑产业的发展。
2、加强建设、金融、装备等行业的联合,选择上海有优势的强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创建优质示范工程。
3、加强内外合作,组织项目小组,积极参与西部地区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的竞投标。
4、配合西部城市的开发建设,积极提供研究、规划、咨询等服务。
5、与西部地区的企业合作,成立建材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经销等联合体,推广新型建材。
三、扩散实用技术和设备,形成相关产业,支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配合西部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和环境保护工程,支持西部地区积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产业。
1、提供优良苗木,共同培育荒漠治理产业,参与当地的退耕还林、还草。
2、鼓励上海企业以技术、设备、资金等与西部地区合作,支持当地开发节水型产品,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发展节水农业。
3、扩散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如燃煤烟气脱硫、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废弃矿场生态恢复等),配合当地改善生态环境。
4、与西部企业合作组建项目公司,参与当地的小流域治理、污水治理、尾气治理、垃圾处理及城市园林绿化等项目。
四、加大工业合作力度,注重资产重组,促进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
结合上海和西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西部地区的资源分布、市场状况,积极寻找双方合作的结合点,提出产业转移和参与资源开发规划(包括产品行业、空间分布、配套政策、预期目标等),促进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积极探索体制创新的新途径,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合资等方式,加快跨地区资产重组的步伐,合作培育优势产业。
2、配合西部地区的产业整合,在西部地区建立支柱产业配套项目,加快实施一批跨地区合作项目,包括发展名牌产品“销地产”项目,转移有市场、有效益并经过升级换代的传统产业项目。
3、利用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稀有资源(如中药材包括藏、蒙药材和水电、稀土、铝业等),建立一批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合作开发特色产品。
4、与西部地区联合研究开发信息、通信、电子、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等行业,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合作建设多媒体宽带综合信息网。
五、扩大农业合作领域,发展一体化经营,配合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
针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区域特点,共同开发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强农工商贸的合作,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
1、扩展“种子工程”成果,扩大良种、良苗、良禽、良畜在西部地区的应用范围,并逐步形成规模。
2、积极推广适用的农机、农具、农药、农肥及农业技术,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效能。
3、与西部地区联合组建农工商贸联合型企业,实施“种、养、加、销”一条龙开发经营,发展深加工和精细加工产品,开辟绿色食品市场。
六、实施智力先行,增强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支持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贯彻中央加快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精神,通过科研合作、技术服务、设施援建、培训交流等方式,促进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1、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西部地区相关部门、企业在应用技术方面进行联合研究和开发。
2、与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合作组建技术推广及技术中介机构,建立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分中心。
3、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办企业等形式,实施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西进。
4、组织科研院所,为西部地区培训500名科技管理人才、5000名实用专业人才,并组织上海5万名科技志愿者西行。
5、在西部地区设立中国上海人才市场办事处。同时,帮助西部地区培训一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七、利用上海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搞好实事工程,推动西部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支援西部地区优先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通过对口合作、支教讲学和建立网点、援建设施、联合办学办医等,在西部地区实施“百、千、万”工程。
1、组织百批讲师团、医疗队、博士团、志愿者等西进,援建百个“希望工程”。
2、利用多种形式,帮助西部地区培养千名教育师资、千名医疗卫生骨干。
3、动员全社会力量,为西部地区培训万名各类人才,资助万名西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4、加大现有的远程教学、医疗网络逐步向西部地区扩散的力度,实现与西部中心城市及有关地区联网,扩大远程培训、咨询服务覆盖范围。
5、上海的地方高校招生实施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继续办好新疆班、西藏班。
6、由上海高校与西部高校实施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在西部地区就地施教。
7、由上海医卫系统积极与西部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合作。
八、“请进来”、“走出去”并举,开展“中中外”合作,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抓住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发挥上海全方位开放的“窗口”、“桥梁”作用,帮助西部地区构建“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大通道。
1、引导在上海的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市外再投资,到西部地区建立“中中外”企业。
2、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与外商进行合作,到西部地区发展服务贸易(如展览、广告、咨询、招投标等)。
3、推动外贸企业到西部地区开展业务,扩大一批出口货源基地,利用当地口岸增加出口。
4、促进上海企业与西部企业联合“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工程承包、劳务输出、产品加工等。
5、为西部地区来上海对外招商提供便利,在场馆、人员、宣传等方面搞好配套服务。
6、鼓励上海的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协助西部地区进行招商引资,并为投资西部地区的中外客商提供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
九、加大商贸合作,构建流通网络,扩大西部地区商品辐射的范围
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商业贸易合作,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推动扩大需求,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的商品流通,并通过上海市场扩大西部商品辐射的范围。
1、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在西部中心城市建立采购中心。
2、鼓励商贸企业通过投资、合资、加盟、托管、总等形式,在西部地区建立一批商贸连锁网点、分销网络。
3、采取优惠措施,推动西部商品进入上海连锁超市。
4、结合市区商业布局调整,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西部特色商品一条街。
5、在浦东新区筹建西部产品展示中心。
6、每年与西部省、市、自治区政府联合举办一次有一定规模的商品博览会。
7、在华东商品交易会增设投资贸易内容,并对西部地区的参展参会企业提供优惠。
十、联合开发西部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输出技术管理,共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上海与西部地区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上海的旅游、文化等企业到西部地区设立服务网点,积极配合西部地区将旅游文化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1、在西部地区开辟数十条旅游精品线路和多趟旅游专列。
2、在西部中心城市开设一批连锁饭店和旅行分社(点),在主要风景区开设一批假日宾馆,与当地旅游业联合,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3、输出文物开采、复制及文艺产品的制作技术,与西部合作开发、制作一批旅游文化产品。
4、邀请西部地区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做好西部地区卫视落地工作。
十一、完善“24条政策”,提升服务功能,为西部地区优势企业来沪发展创造条件
修订、完善“24条政策”,进一步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增强上海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营造成本低、信息灵、机会多、服务良好的市场环境,对西部企业实行优先倾斜,为西部企业实施“借地发展”
、“借梯登高”、“借船出海”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1、实行“市民”待遇,欢迎西部地区的优势企业参与上海的国有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借“壳”上市,参与上海的产权和技术交易。
2、实施政策倾斜,推动各地高科技企业来上海进行研究开发、孵化,并向西部地区转移,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3、提供便利条件,协助西部地区来上海参展参会,进行各类推介和经贸活动。
4、促进海铁、公铁、江海联运,构筑进出口商品的集散网络和物流体系,畅通西部商品进入上海和海外市场的通道。
5、降低外贸子公司进上海的标准,鼓励西部外贸企业来上海开展进出口业务。
十二、疏通融资渠道,强化金融创新,服务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
充分发挥上海金融方面的优势,加强与西部地区的金融合作与交流,积极为上海企业参与西部开发,提供多样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1、鼓励地方金融企业到西部地区增设分支机构,并与西部金融机构共同开发新的金融业务和产品,加快网上银行建设。
2、支持证券机构到西部地区设立营业网点,开展投资银行业务,为西部地区的企业重组和上市提供服务。
3、通过银企合作、组合信贷、组织民间资本等多种方式向西部地区引资,拓展海内外融资的渠道。
十三、巩固对口支援成果,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帮助对口地区搞好扶贫开发
落实中央关于继续增强对口支援力度的要求,在“九五”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西部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扩大“温饱工程”、“搬迁工程”、“支教工程”和“造血工程”的建设,深化经济合作,搞好三峡外迁移民的安置。
1、“十五”期间,在云南建成500个“温饱试点村”和一批实事工程。
2、在三峡库区继续建设“移民试点村”,加大在旅游、高效生态农业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引导有品牌、有效益、有规模的项目进入库区。
3、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继续援建一批科教文卫、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项目。
4、每年组织各类企业(包括民营等多种所有制企业)与对口地区进行交流和洽谈合作,并对两地的合作项目给予政策激励。
5、实施“66100工程”,在对口的云南省开展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校际对口,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赴云南任教、任职,积极组织社会捐赠活动。
6、按照国务院的统一安排,搞好5500名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在上海的安置。
十四、发挥区域组织作用,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西部大开发
1、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开展专题研究,组织考察洽谈,推动沿江企业到西部地区开展合作。
2、借助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与西部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举办“西部开发论坛”。
3、以长江开发沪港促进会为桥梁,向香港、欧美等地招商信息,组织港澳及外商企业与西部地区进行合作洽谈,配合西部地区做好引资工作。
4、推进上海的开发区与西部的开发区建立合作关系,交流经验,联合开展网上招商、海外引资等。
十五、形成服务支撑体系,抓好跟踪落实,提高上海与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各方力量,搞好协调服务,努力形成全社会积极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局面。
1、由各新闻单位积极与西部地区有关部门合作,利用多种媒体和形式,宣传介绍西部开发建设成就及上海与西部地区合作的情况。
2、加强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与西部省、市、自治区有关政府部门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建立友好关系。
3、设立西部开发信息网站,建立西部地区(尤其是对口地区)资讯信息库、项目信息库。
4、鼓励咨询、评估、会计、审计等中介服务机构到西部地区设立网点。
5、建立上海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法律支援网络,鼓励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与西部地区发展业务合作关系,设立分支机构。
6、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在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进行跟踪落实,并建立相应的交流反馈制度,做好协调服务。
7、加强市政府驻外办事处的建设,及时信息,做好重大合作项目的协调落实等工作。
十六、建立专项资金,制定激励政策,引导上海的企业和人才到西部地区发展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引导、鼓励上海的企业和人才西进。
1、设立上海市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专项资金,对到西部地区(尤其是对口地区)的重点科技合作项目、重大建设项目设计与施工招投标、重点投资合作项目等给予扶持,对作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
2、凡到西部地区的上海企业,优先享受本市的有关政策(如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18条政策、加快小企业发展政策等)。
3、在到西部地区的上海国有企业经营者中,进行期股、期权,或年薪制试点,并在晋级、奖励、地区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4、制订人才“柔性流动”制度,鼓励上海的人才采用多种方式赴西部地区工作。
5、对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参照执行本市派往对口地区干部所享受的相关优惠政策。
十七、切实加强领导,发挥群众组织作用,把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工作引向深入
继续加强协调、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工商联及社会团体的作用,使上海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1、成立上海市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工作协调小组,由市领导任组长,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和区、县政府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政府协作办。市政府有关委、办、局要明确相应的工作部门和专职人员,各区、县政府要进一步充实加强协作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功能。
2、组织各类代表团出访西部省、市、自治区,并加强互访交流,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种类型的经济合作。
3、动员全社会积极组织开展建言献策、结对帮困、捐资助学、考察讲学等专题活动和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