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目的后有感

时间:2022-05-18 09:58:00

导语:读教育的目的后有感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读教育的目的后有感

教育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而又难解的问题。身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完怀特海的作品后,不禁被深深地触动了。之前并没有深思过的这个问题,也时常在脑海中盘旋。

韩愈的《师说》一文将教师的功能定位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乎成为了我国关于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圣人的学说,解答疑难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学者,教书往往是无组织的行为,他们对世界对知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带着个性的烙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的、高水准的职业演变成了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材施教也因为条件的原因几乎得不到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否就因此发生改变呢?怀特海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来促进发育,他更赞扬理智的卓越。把教育看做生长,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地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等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就提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并用瞎子作比来嘲笑当时宣称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进去的所谓智者们。这就是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去衡量教育。然而,人们总是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例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出人头地等等,压着孩子朝这类目的努力,否则仿佛生长、教育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这位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在看待教育上的两条戒律(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务须透彻”)时,是抱有置疑的态度的。他认为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连贯的思想概念,会没有任何生命的火花闪烁。由此可见,教育的功利性是应该被淡化的,应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从人本化角度来考虑,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反对让“校外考试”扼杀了文化的精华。

事实上,以往的应试教育正被这只“校外考试”的无形的手操纵着,师生们为了丝毫的分数之争全心全意地死记硬背着那些“无活力的概念”,真是可悲至极。教育全力做的事,竟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来塑造学生。蒙田说过,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同时,也正是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对改变现实起到伟大的作用。如果只是为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又靠什么去完成呢?怀特海反对教育中无活力的概念,其实就是反对为应试而去学习的做法。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学习是不可能真正学“好”的。记得有次在课上和孩子们提到台湾问题,对这个当前的热点,孩子们也知道一二。但大多数只知道,为了领土主权,所以我们必须收复台湾,而且到时可能会干涉我们的,无非就是美国这个世界好事者。这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一篇文章,在采访的日本中学生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中日战争还会再次爆发,而时间,很可能是在大陆收回台湾以后。因为海峡是日本的运输生命线,一旦失去,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且不从中来谈什么日本的侵略性,就看日本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真正地把地理、历史及当前的国家经济等问题都联系在了一起。不禁感慨,我们的中学生还是单纯地把知识当成一门课程,当作一个分数来学习,完全忽略了各个科学领域之间的相关性,更别提用它们来认识所处的世界,并极力地去改变它了。

所以,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被推行开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考虑教育的目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办法从思维上更新观念,不能从根本上革新教育,那会如怀特海所说“从一种形式主义陷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团陈腐呆滞的思想陷入另一团同样没有生命的思想中。”新课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是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判断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推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教育的目的也许无法简单地明示,但作为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对于生活的灵感、感悟和创造,“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该如何发挥,是否就是对学生的思维放任**呢?这无疑过于简单和狭隘的理解。我们要做的,是充分结合教材和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延伸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处。比如在教学《石壕吏》时,补充老妪与差役的对话,借此体会人物的悲惨遭遇;教学《伟大的悲剧》时,想像斯科特等人如果安然回来,将要对人们说的话,体会英雄人物的胸襟;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时,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感受寓言的讽刺意义。当然,作文的教学更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好机会,让学生从定文体,想中心,找材料,用语言等一系列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想像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万不可强调唯一性,向一个既定的思维终点走近,这样只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这个见解是不同于教师,甚至是不同于前人的。我在每堂课的开始都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说话,这轮的说话题目是介绍一个历史名人,并谈谈自己对他的看法。让我满意的是,学生介绍的人物虽有“撞车”,但她们对于人物的见解确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有些问题还在教室里成为了热门的讨论话题,大家各抒己见,我也获益不浅。

不过,也要认识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被“激活”,只是一个方面,因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状态毕竟还是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之上的,无限制的**不仅不能很好地锻炼她们的能力,反而会让学生进入思维的误区。曾在听课过程中听到不少老师为了表现对孩子思维的鼓励,最大程度地来表扬学生。一次诗歌《理想》的教学中,一个学生提到一个“有理想”的老人,每天做的就是在体育场锻炼身体。老师对此也给予了肯定,然而我们不禁要皱眉,这样的思考结果准确吗?如果学生的回答,对问题的分析,对自己观点的论证,明显是存在漏洞的,教师是否还能因为要强调其“发散性思维”而一味听之任之呢?我想,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比训练更重要,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朝着纵深发展。虽然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失去了一切规范,甚至丢弃了最起码的是非准则,那样的思维必然是荒谬的。所以,我们要提供给学生一个思维发散的空间,努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敢于想,愿意想;同时,教师也要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适时地进行点拨,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提高思维的质量,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其思维能力的目的。

最后用怀特海的话来收尾:“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需要我们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激活学生对一切的感悟和创造,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