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文化建设报告3篇

时间:2022-02-14 09:40:00

导语:公司文化建设报告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司文化建设报告3篇

2011年公司文化建设报告(一)——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报告

为切实摸清辖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总体状况,交流经验,树立典型,探索出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示范模式,为煤矿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安全保障,4月25日-29日,分局配合省局政策法规处开展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活动的特点

通过分析,感觉此次调研活动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组织周密,可操作性强。此次调研活动由省局政策法规处组织实施,分局派出相关人员配合,从开始筹划到具体实施,从活动安排到过程、人员参与,整个调研过程组织科学合理、严密有序。制定的调研方案,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紧密围绕煤矿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范围广泛,典型性强。此次调研活动分别选取了辖区内省属矿、市县属和乡镇矿等共10个煤矿,其中省属矿占50%。选取的这些煤矿,都是在同类企业中安全文件建设基础扎实,理念先进,独具特色,并已取得一些成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

三是方式多样,灵活性强。此次调研活动采取了“三结合”方式,即:听汇报会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查资料与看现场相结合,发放调查问卷与口头提问相结合等灵活多变、贴近实际的方式,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基本摸情了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况、对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等。

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概况

(一)领导重视。通过调研,普遍感觉各煤矿企业领导干部高度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始终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经常性、制度性、长期性的任务来抓,从企业文化的高度审视安全、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入手管理安全,积极倡导并努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新矿集团协庄矿、肥矿集团白庄矿、莱芜市辛庄矿等矿成立了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把安全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议程,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定期考核,从人力、物力、财力都给予扶持和倾斜,并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考核内容之一,促进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全员参与。各煤矿企业在文化建设中,首先明确文化建设不是某个领导、某个单位、某个人的事,而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全员参与、共同提高,进一步强调明确了主体教育的落脚点在区队、在班组、在个人,通过开展各类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活动,充分调动起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营造了人人参与、各个争先的良好氛围。肥矿集团查庄矿、白庄矿的班前会集体宣誓活动,华宁矿业公司的安全文化“五个一”工程、新矿集团鄂庄矿的“安全十句话”等等,都起到了全员参与、扎实深入的效果。

(三)创新理念。各矿注重安全文化建设与煤矿安全生产实际相结合,注重安全文化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创新总结出了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安全文化与安全理念。尤其是新矿集团协庄矿的“2S管理法”、鄂庄矿的安全闭环管理,都通过了国家局组织的项目验收,并受到国家局领导的充分肯定与赞扬。这两个矿可以说是辖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排头兵、领头羊,是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和代表。

(四)独具特色。参与调研的这十家单位,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既有共同点、相似点,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展现了一种“亲情”文化;又有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特色文化,形式、内容、方式等都有所不同,有各自的“闪光点”与“亮点”。如,肥矿集团白庄矿的百安安全文化以及“百发百中”的精确管理体系、新泰市汶南矿的“亲情化”安全管理、新矿集团鄂庄矿的“五个四”安全文化理念、华宁矿业集团的“四个确立”安全理念、新矿集团协庄矿的市场化安全管理,新泰市王家寨“五个一”安全理念,等等。

(五)氛围浓厚。每个矿从一进大门开始,就感觉一种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人文气息,从办公区到宿舍区、从更衣室到井口、从地面到井下,都形成了一条条的安全文化长廊,到处张贴着安全宣传挂图、安全知识牌板、各项规章制度、安全警句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改煤矿过去那种脏、乱、差的环境。各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把安全文化宣传渗透到矿区每个角落、井下每个工作场所。淄矿集团埠村矿构建文化“五个一”阵地,使安全文化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新泰市汶南矿、王家寨煤矿在井下主要大巷设置了音响设备,不间断播放各种轻音乐和安全知识,印制了企业安全文化手册,做到人手一册等。

(六)注重实效。各煤矿注重安全文化宣传的实效性,在力求实效上下工夫,在深入人心上作文章,不搞花架子,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贴近实际的方式,大力开展各类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新矿集团协庄矿注重开展一些真正触动心灵、引起共鸣的深层次活动,切实把安全理念落实到区队、班组,有效推动了区队自治、班组自主和个人自律。

三、安全文化建设取得的效果

各矿通过实施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实现了“四个促进”:

一是促进了辖区总体安全状况稳定好转。辖区近几年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与大力开展安全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参与调研的这10个煤矿,是辖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典型代表,安全文化扎实到位、有声有色,促进了安全状况的持续稳定,创出较长的安全周期,其中,新矿集团鄂庄矿的安全周期达5000天以上,排名全国先进行列。

二是促进了安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理念导入,机制创新,健全了各项责任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了安全科技装备水平,使安全管理由“靠领导管理、制度控制”变为“上下互动、自主管理”转变。

三是促进了职工安全素质的提升。各煤矿企业通过加大安全文化宣传力度,建立安全教育阵地,丰富安全文化内涵,烘托了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使职工抓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安全素质、自主保安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井下违章现象明显减少。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调研,以及了解其他煤矿企业,感觉到目前在一些企业的领导干部身上,程度不同地存在“八多八少”问题:

一是在安全文化总体认识上,往往片面性、局限性的东西多,内涵性、系统性的东西少;二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往往硬件考虑的多,安全宣传教育考虑的少;三是在事故预防上,往往技术措施考虑的多,而对提高安全意识考虑的少;四是在安全宣传教育职能上,往往政工部门考虑的多,生产管理部门考虑的少;五是在安全文化建设上,往往形式性、教条性考虑的多,本质性、实效性内容考虑的少;六是在安全文化层次上,往往安全管理人员考虑的多,企业职工考虑的少;七是在安全文化吸收上,往往被动接受、强势灌输的多,主动学习、认真汲取的少;八是在安全文化发展趋势上,往往探索性、盲目性的东西多,指导性、方向性的东西少。

五、下一步安全文化建设发展趋势与方向

要开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必须打破当前存在的某些局限性,消除某些误区和认识,建立起与安全生产实际相符合的安全宣传文化模式。

一是在安全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上,要树立大系统、一盘棋理念。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到安全生产工作大局中去,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以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和谐稳定,以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性上,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意识。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人们安全文化意识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三是在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上,要改变古板生硬、生搬硬套的简单做法。安全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必须从有利于职工的角度出发,采用电视、广播、网络、黑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愿意接受的方式,要进一步增强亲合力、感染力,杜绝那种古板生硬、生搬硬套的现象。

四是在安全文化建设的对象上,要注重全民、全方位工程。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管理者及全部职工的事情,不单是哪个领导、某个部门的工作。既要注重发展全民意识,让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又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文化教育,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好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2011年公司文化建设报告(二)——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报告

文化梳理与成因分析

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渐进过程,它往往受两种主要因素影响,一是各种群体、环境、时代潜移默化的文化交融,二是重大事件所导致的文化剧烈变迁。文化也就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得以强化。

因此,外部环境影响、历史沿革积淀和内部文化演进成为企业文化形成的三大源流。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也就需要从回顾历史与分析现状入手,从文化梳理与成因分析中,探寻企业的文化脉络。

对于“脱胎于计划,成长于市场”之中的炼化公司而言,近三十年的成长历程,可谓充满艰辛、斗志昂扬、风雨兼程。文化作为一种体验、一种思考、一种精神,随着岁月流转慢慢地沉淀在石炼人的身上。

我们力求由外及内,即从文化建设的外在工作成就,到文化演变逻辑,再到现实问题思考三个方面,展开对炼化公司企业文化的梳理与辨识。

(一)文化建设的工作成就

炼化公司,作为中国石化地处河北的炼化公司企业,行业特征鲜明,国企特色浓重。走近炼化公司,便可清晰触摸到那种久违的、亲切的、传统企业的文化质感,朴实、热情、勤奋、有为。炼化公司的文化建设成就便融于这种平凡而活泼的工作之中。

1、立足行业特色,较好地继承了石化企业的优良文化传统

石化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谱写了丰富的精神篇章。炼化公司作为中国石化的一员,从诞生之日起便继承了石化企业优良的文化传统,成为炼化公司最重要的文化源流与优秀文化元素。

尽管中国的石油石化系统几经变革,但在炼化公司的肌体内仍然跳动着石油石化人的精神脉搏。以“大庆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胸怀大局、忘我拼搏,以“铁人精神”为写照的求实奉献、埋头苦干、主人翁责任感始终是石炼人的精神法宝。

从建厂初期第一代石炼人的艰苦奋斗到工程推迟后的顺利开车,从化纤项目的尴尬接盘到顶住压力的扭亏为盈,从不言回报的加班加点到以集体为重的默默奉献,从减员增效的变革冲击到稳步推进的改革成果,从上市约束的规范管理到严谨有序的稳步改革,从思想混沌的成长低谷到渐见曙光的??万目标。炼化公司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石化企业优秀文化的传承史。

毋庸置疑,行业的特色、国企的背景所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元素,是炼化公司成功走向未来的不揭动力。

2、结合业务实际,有序地推进服务生产的评优创先工作

文化不是口号式的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轨迹,它需要切切实实为生产服务,为经营服务,这需要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者深入思考。

炼化公司能够始终从自身生产实际出发,围绕生产想办法,围绕效益寻出路。结合业务实际,有序推进服务生产的评优创先与氛围营造工作,这是石炼人将企业文化付诸实践的具体表现。

“红旗班组”、“星级车间”、“自主管理”、“银河行动”、“亮点宣传”、“帮扶救困”、“团队学习”、“精细管理”、“绩效改革”、“电视辩论”、“阳光管理”、“六进活动”,等等,这一切都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的鲜活写照。

在炼化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近十年的管理进步与改革探索,石炼人始终在思考与寻找企业基业常青与长治久安之道,始终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运用文化的力量促进企业的发展。炼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实践,一种围绕中心任务的实践,一种融于日常工作的实践。这种实践体现出一种高度的结合,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内修职工素质外树企业形象相结合。

可以讲,炼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充满激情、富有特色、卓有成效。

3、围绕职工需要,精心组织策划,不断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作为一家富有国企传统的四千人的石化企业,炼化公司可谓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围绕提高职工素质,陶冶人文情操,丰富业余文化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是国企的传统文化优势。这一点,炼化公司做得同样出色。

从“亲情家书”到“元宵晚会”,从“羽毛球赛”到“运动大会”,可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傍晚时分活跃在石炼职工新区的“秧歌”、“舞蹈”、“健身”、“嬉戏”,更是和乐融融、美不胜收。

通过开展文明健康、昂扬向上的文化活动来不断陶冶员工的情操,展示员工的才华,凝聚员工的人心。这是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有力成就。

4、着眼时代要求,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完善精神内涵

企业文化是由理念、制度、物质、行为所构成的多层体系,其核心为文化理念。然而文化理念又将从多角度回答“我是谁”、“到哪去”、“怎么走”的企业哲学命题。

纷繁复杂的文化内容易让人抓不住关键,从而缺少真切的理解与准确的把握,进而难以一言以蔽之。同时,文化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始终富有时代的气息。因而,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播应有清晰的主旋律。通过提纲挈领式的提要描述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一语道破,统领全局,所谓“捕蛇应当掌七寸”。这需要一种智慧,一种创新的智慧,一种基于对组织深刻理解与系统把握的智慧。

炼化人做到了,它就是“尽职”文化。

就如同扬子石化讲“进步”、济南炼油谈“责任”、上海石化言“回报”一样,“尽职”是炼化公司核心理念的准确表达,是对企业现阶段文化环境的准确定位。可以讲,“尽职”文化是独具炼化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它不但秉承了老一代石炼人艰苦奋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而且还融入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企业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尽职”文化的提出是炼化公司着眼时代要求,不断思考、探索、创新、完善精神内涵的重大文化成果。

(二)文化积淀的阶段、逻辑与成因

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积淀、缓慢变化的渐进过程。伴随炼化公司近三十年的成长,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阶段特征与逻辑成因。我们大胆地将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是试图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去进一步探寻与透析企业的文化脉络。

1、初创期(*),文化的继承与探索

炼化公司于*年破土动工建设,*年部分装置建成试开工生产,*年全部建成,*年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历时*年。其中,从破土动工到试开工生产,是炼化公司企业文化的“初创期”,其典型特征为文化的“继承与探索”。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培育起来,并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员工所认可且带有本企业鲜明特色的文化要素的总和。没有企业的成长过程,缺少工作中的思想交融,企业文化不可能形成。

建厂初期的炼化公司,其文化主要来源于石油石化企业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炼化公司的文化是有根的。它不同于现代市场经济中一个新兴高科技公司的成立。

在建设期,面对催人振奋的目标、工程繁重的任务,石炼人是凭着忘我的精神和艰苦的奋斗来开创崭新的面貌。虽然无法回览历史的画面,但我们在脑海里能够看到那样一种热气腾腾的场景――飘扬的红旗、挥汗的脸颊、轰隆的机器、吊装的哨鸣,还有那延建后短暂的凝重和成功试产后激动的拥抱。

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至今在石炼人的身上,还可以清晰地触摸到那种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这是文化中抹不去的历史烙印。

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共同的工作、生活中,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开始了炼化公司这个新的组织在文化上的初期探索与自主成长。

文化的继承与探索是初创期鲜明的阶段特征。

2、成长期(v),文化的内化与发展

伴随着企业的生产运营与成熟进步,文化作为一种隐含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积累与成长。从*年到*年,炼化公司进入了企业文化的“成长期”,其典型特征为文化的“内化与发展”。

这期间,炼化公司也进入了企业发展的快车道,“双轨制”运营更为炼化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生产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以石油石化传统精神为根基的企业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得到迅猛发展,国有企业“主人翁意识”与“企业是我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尽管国有体制及计划经济内在的缺陷已经开始萌芽并暂有表露,但整体上,这一时期的石炼人是幸福的、快乐的、自豪的、融洽的。如今,每当石炼人谈起昔日的辉煌,回想那段往事,脸上仍会荡起甜美的笑容。

文化作为人的一种主观世界,也随着企业的成长而不断发展与内化。

3、嬗变期(*年),文化的冲突与反思

人生几多坎坷,企业历经磨难,这是一种成长之痛,超越便是一种“幸福”。

炼化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可谓潮起潮落、风雨兼程。从*年到*年,石炼人渡过了成长中最艰难的时刻。与此对应,企业文化进入了“嬗变期”,其典型特征为文化的“冲突与反思”。

双轨制的消亡、市场的低迷、管理的起伏、协解的压力,使快乐的石炼人冷静下来。但冷静并不等于清醒,它处于清醒前的混沌与迷失,这一时期的石炼人是艰难的、痛苦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思维开始进入内心的冲突、挣扎与反思。

石化纤的成长便是鲜明的写照。一方面,企业需要发展,战略需要机遇,新的任务、新的装置、新的市场,是炼化公司努力争取的目标。而另一方面,棘手的项目、过重的投资、独有的工艺、倾销的市场,让诞生不久仍还稚嫩的石化纤的成长举步为艰、苦苦挣扎。

更多的石炼职工也陷入一种被动的精神压力,走出去需要一种勇气与才智,留下来需要一种意志与坚定,冲突中的无奈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

这是一种内心无法逃避的冲突,然而,重担之下也历练和培养了新一代的石炼人,负有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炼化公司的管理者开始进入系统反思。

文化便在这种冲突与反思中沉淀下来,成为炼化公司企业文化自我成长中最为浓重的一笔。

4、提升期(*年-现在),文化的创新与推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经过痛苦磨难的石炼人终于凭借自己的勇气与智慧走出了低谷。离开的,我们祝福他们前程似锦;留下的,我们万众一心奋勇向前。

在新一代炼化公司管理者的带领下,自*年起,彻底摆脱了那段阴霾期的思想枷锁,从*万吨炼化扩产规划的定音,到*万吨化纤增容项目的建设,从石化纤的减资增效重现市场曙光,到锐意改革强化管理重振斗志,终于使炼化公司重新引向了战略轨道。

伴随期间的是文化的整合创新与逐步推进,炼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提升期”。

“尽职”文化的提出与广泛讨论并达成共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动力。学习型组织创建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系统建设项目的悄然启动,必将使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促进企业持续进步、创新发展的精神法宝。

(三)文化创新的现实障碍

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使命光荣而艰巨。但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在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旧有思想观念及新的价值取向仍有一股力量,将对文化发展构成较强的思想障碍,清醒地正视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进一步转变观念,促进文化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

1、传统观念束缚下的思维樊篱

“尽职”文化所倡导的不仅仅是对工作职责的明确及对工作成果的承诺,不仅仅是从工作层面出发,要求我们的职工胜任岗位能力,完成工作目标。“尽职”文化更是一种思想,它要求我们的职工能够象罗文一样,在工作中怀着一种精神,主动、忠实、无私、坚持,而这就需要一种价值认知,即“职业意识”。

“尽职”文化要求我们的职工能够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待工作,首先做一名“职业人”,并以此来正确理解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正确认识付出与回报的动态均衡。一种职业必然具备一种能力,必然要求一种绩效,必然面对动态需求,必然符合市场机制,而非一种固定的依附。拥有这种认知是“职业人”的成熟。

然而,炼化公司做为一家具有三十年历史、国企背景浓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企业,在长期“主人翁意识”的熏陶下,在长期“企业办社会”的统包大揽下,在职工的思想深处,“职业观”、“契约观”并未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法则。职业意识的不足又带来危机意识的淡漠,进而成为影响文化创新的思维樊篱,成为“尽职”文化深入传播的心理障碍。

2、行业体制制约下的功能缺位

任何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制约,做为中国石化集团下属的炼化企业,炼化公司始终要以集团公司的工作精神为指导,在中国石化集团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成长。

从集团管控模式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受其自身资源依赖与产品属性的限制,往往侧重于集权式管理体制,多采用战略指导下的操作控制型管控模式。受其影响,下属企业往往并不拥有完全的面向市场的组织机能。

具体来讲,从企业价值链角度看,炼化公司的原料采购与市场营销均统一由集团内相关企业负责。这样一来,企业便失去了独立面对市场的机会,经营报告仅是一种数字文章,账面的亏损并不代表真正的价值,经营目标与利润指标是另外一套假设,正如企业职工所言“炼化公司更象是个大车间”。这种安排就集团整体而言优势明显,就炼化公司个体而言,缺少市场历练与洗礼的组织必然难以深化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

而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行业体制制约下的功能缺位成为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现实障碍。

3、市场经济思维下的价值冲突

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投入产出、贡献回报。在全社会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石炼人必将受到外来价值观念的冲击。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企业职工的利益,尤其是根本利益问题,才能调动最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奉献精神。

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文化工作的起点和归宿。我们不能只说奉献不回报,只说工作不休息。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也提出“开明的自利”观点,他讲到:“不是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善心才让我们有了心仪的晚餐,他们考虑的都是他们自身的利益。我们必须明白,不是他们的人道主义,而是他们的自利,让我们有了心仪的晚餐。不要告诉他们我们的需求,只需要告诉他们他们的机会。”

我们企业文化工作是用思想教育的方式反映和维护一定的利益关系,文化建设是无法回避利益的,因为市场经济已把人们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充分地激发出来了,不讲利益,不参与市场的交换与竞争是无法生存的。

然而,企业经营同样受到外部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这种外部约束与市场思维便带来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价值冲突。

2011年公司文化建设报告(三)——企业文化建设总结报告

*工艺品有限公司自*年在*设厂以来,一直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塑造了“学习、创新、务实、诚信”的企业精神,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愿景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吸引了优秀人才的加入,稳定了员工队伍,降低了员工流失率。*是打工者的舞台,为打工者提供了众多的机会,也促发了务工者强流动性,打工者背井离乡的心境让他们很难专心工作;针对打工人员的以上特点,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下工夫,营造大家庭的氛围,抹平了员工的思乡之情,创造机会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仁交流和沟通,少了一份孤独,多了一份理解与尊重。

(二.)基础文化、岗位技能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素质,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三.)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陶冶了员工的情操,提高了员工的道德水准;休息日员工在厂内有一个娱乐的场所,有组织的参加各种活动,有效控制了不良现象的发生,公司内基本杜绝了犯罪事件的发生,保证了社会治安的稳定。

(四.)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文体活动,与社区建立了文明、和谐的关系,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政府的表彰。

取得以上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在软件方面,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文康活动管理程序化、制度化,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厂刊《春草绿》自创刊以来管理者代表李静娟经理一直担任总监,对《春草绿》给予关心和指导;行政部经理直接担当大型文体活动的总策划,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文康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并配备两名具备大专以上的兼职干部,两名文康专员都有丰富的文体活动组织经验。

(二.)在硬件方面,公司资金投入力度大,文康设施比较齐全。

*公司历经八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四周花木环绕、文化娱乐设施掩映其间的花园式工厂,绿化面积达*%,公司内建有以下文康设施:图书室目前藏书*余册,人均图书2册以上,每年新增期刊*余期、新增图书*余册;多功能室内文康中心近*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观看电影,里面设羽毛球场两处、乒乓球场两处;建有两个标准的灯光篮球场,在安装了灯光和音响设备后,在晚间开放成为露天舞场;*平方米的溜冰场成为员工锻练和休闲的好去处;公司内设有医务室,配有两名专职医护人员,为员工提供医疗和保健;公司新装修多媒体教室一处,可同时容纳*余人上课。

公司内设有邮政代办点,员工宿舍间间通电话,方便了员工与亲朋的联系。

到目前为止,公司在文康设施的投入累计达24万元,每年人均文体活动经费投入(除文康设施)50余元。

(三.)搞企业文化,拒绝表象化、片面化,坚持普及性和提高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原则,积极创新各种文化载体。

开展的日常性文体活动有:文康中心全天开放,每星期放投影一次(3小时),开放自由舞会(3小时),图书室全天开放,每天为员工放电视2小时;

每逢春节、元旦、劳动节、国庆节举办大型文艺联欢晚会;每年举办一届卡拉OK比赛;

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员工身体素质,每年11月份举办以总经理名字冠名的“茂丰杯”运动会,今年11月将举办第七届,项目设置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拔河、接力等项目;每年生产淡季公司都至少组织一次外出旅游活动;

充分利用公司内部媒体资源,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宣传企业文化建设,做到“墙上有理念、橱窗有图片、报刊有版面、网站有页面”。公司建有文化宣传专栏,张贴《南方日报》、《*日报》、《*日报》、《*公安报》等报刊;各部门建有文化宣传专栏(2平方);公司有内部大型期刊《春草绿》(双月刊),以“贴近*生活、传达*信息、褒扬*先进、激发*干劲、关怀*人生、崇尚*仁爱”为办刊宗旨,已成为员工之间、员工与干部之间交流的平台,一些员工从*离职后还仍然关注《春草绿》,给《春草绿》投稿,有多篇优秀作品被推荐到《*报》刊出;

目前,在公司活跃的文体队伍有:公司篮球队及各部门篮球队、《春草绿》文学社、武术爱好者协会;武术爱好者的两名会员代表公司参加*镇保安技能比赛,获得“散打”第二名的好成绩。

鉴于公司员工整体文化素质参差不一的状况,公司平均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二次文化素质或岗位技能的培训,在生产淡季每个月的培训达三次,培训的内容以实用性为原则,例如:英语、计算机、专业技能,这些都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帮助。

*公司文体活动的水平与全市文化一流企业还存在差距,在整体水平上还需上一个台阶,我们未来的规划是:在体育运动方面,以篮球为突破口,提高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在文艺节目(作品)方面,每年至少有三个作品被镇级以上单位采用;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选派优秀节目(作品)参加各类比赛,邀请专业队伍到工厂表演。

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没有先进的企业,企业就不可能得到长久的生存和发展,这是*公司创建企业文化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