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才发展长期战略

时间:2022-06-09 09:46:00

导语:县人才发展长期战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人才发展长期战略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年全县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一起抓,坚持各支人才队伍和城乡人才资源统筹开发,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进人制度,实行企业人才"零门槛"准入制;积极推行评聘分离制度,深化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引入专业技术职务竞争聘任机制;完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办法,开展拔尖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优秀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奖励活动。实施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定期组织企事业单位到县外、省外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大力引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立·人才联谊会,组织籍在杭人才为我县发展献计献策;大力引进国外智力,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服务。强化服务,努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完善人才网,及时人才供求信息;组织科技人才下基层开展送技术服务活动,深入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素质提升培训。各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培养造就了一批创业创新人才。

人才是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加快绿色崛起,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要完成好这一任务,最关键的要靠科技进步,最根本的要靠人才。当前我县人才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经济发达县(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没有完全确立,人才资本投入远远落后于物质资本的投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短缺,农村实用人才质量欠优,科技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引才、育才、用才机制没有根本性突破;缺少人才政策比较优势,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有待改善;人才服务平台欠缺,人才工作队伍不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和第一推动力的理念,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强化党管人才意识,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努力形成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良好局面,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抓手,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制定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开发利用县内外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各支人才队伍,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基本原则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把服务我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行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企业人才优先重视。

使用为本,创新机制。把用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

加大投入,优化环境。在政府投入引导下,多方筹集人才开发资金,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优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

高端引领,整体开发。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先导,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推动全县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

(三)总体目标

到年,我县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过大力培育本土人才、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大力强化人才保障等方式,让有才的人有用武之地,努力建设一支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继续提高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规模目标。人才资源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到年,人才总量达到2万人以上,每万人口的人才资源数达到1000人以上,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达到2500人以上,科技人才不足状况有所改变。到年,人才总量达到2.5万以上,每万人口的人才资源数达到1300人以上,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达到4000人以上,科技人才不足状况有较大改变。

――人才素质结构目标。从年至年,年均新增高层次人才40人;到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3%,城乡劳动者普遍得到教育培训机会,职业培训能够较好满足劳动者提高素质的基本需要。从年至年,年均新增高层次人才80人;到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努力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经过中等以上教育或职业资格培训。

――人才竞争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我县部分产业(行业)成为人才"流入地",工业园区、新城区建成人才"特区",金磐开发区建成浙中生态经济区人才集聚"高地",人才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高。

――人才环境目标。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浓厚,人才对科技、经济的贡献程度大幅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创业人才

发展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引领和支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着眼于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以科技创业人才和青年创业人才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创业型人才。

主要举措:组织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快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人才+项目"的模式,以金磐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城区为主要平台,大力引进科技型企业。依托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在塑料软管、五金机械、汽摩配等相对集中的特色制造业,鼓励引导企业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博士后工作站、留学人员创业基地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重点投入,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加强学科(专项研究)带头人体制建设,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分配激励机制。调整县科技经费资助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各级高新企业的日常管理与考核,把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发展列入高新企业平时考核的内容。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力度,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投入资金进行科技沙龙、团队主要骨干横向交流等制度建设,搭建有利于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的平台。完善创业机制,加强创业培训,优化创业环境,组织实施农村创业人才培训计划。

(二)大力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

发展目标:在经济发展领域,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开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专门人才。塑料制品、五金机械、汽摩配等特色制造业和农业、旅游、建筑产业的人才基本得到满足;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等新兴节能环保产业所需的人才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在社会发展领域,以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力度。教育、卫生、宣传文化等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主要举措: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加强人才需求预测,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根据我县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紧缺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人才保障政策作为制定相关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采取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我县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紧缺人才。落实重点领域相关部门工作任务,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

(三)全面抓好各支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加强教育培训,完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能够担当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和廉洁勤政、务实高效、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主要举措:实施党政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在加强政治理论、公共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的同时,大力开展学历提升教育,不断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的知识水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探索完善党政领导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力度,加强三方面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建立党政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公务员品德、能力和业绩考核。严把公务员入口关,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公务员招录工作,把优秀人才选进公务员队伍。加强干部交流和干部监督。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为核心,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大力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900人;到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400人。

主要举措:加强优秀企业家队伍建设,对规模以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才,通过设立高端论坛,组织高级研修班培训,选派参加国内外培训等,提升其整体素质和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评价体系,逐步实行职业经理人培训认证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参照国际惯例探索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首席执行官制度,更好地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职业化和制度化。引导企业完善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期权股权激励制度。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鼓励企业家申报评定高级经济师。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500人,其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500人;到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7900人,其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4000人,科技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数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

主要举措: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引才、育才机制,加快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组织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名医名院长培养工程、休闲旅游人才培养工程、建筑房产人才培养工程、生态农业人才支撑计划、生态工业专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等八大重大人才工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到高校、科研机构、对口单位研修提高。结合支柱产业发展和人员知识更新需要,开展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健全人才评奖选拔制度,推进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以知识、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评价体系。

4、技能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适应我县打造特色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一支工种齐、数量多、技艺精的技能人才队伍。到年,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3%。到年,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

主要举措:以工业企业技工培养为重点,组织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完善培养体系,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和技师研修制度,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鼓励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学习。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大力推进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建设,依托规模企业、职业学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完善表彰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度,为劳动者提供专项职业能力公共认证服务。在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加强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

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发展目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生产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生产经营人才为重点,培养一支有规模较大、技能较高、基本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到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7200人;到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8900人,培养一大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民致富带头人。

主要举措:以创业致富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科技示范户、乡村科技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和宣传力度。鼓励农民评职称。加大城乡人才对口扶持力度,推进医师支援农村卫生、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农村、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等工作。加大大学生村官工作,支援农村建设。

三、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在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发展工作机制两方面,"十二五"期间有新的突破,后五年有根本性突破。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

制定党管人才新格局实施意见,健全各部门、各乡镇党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实行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完善县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责,发挥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理顺各有关职能部门人才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抓紧形成人才工作整体合力。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把各类人才集聚到党和政府的各项事业中来。

(二)改进完善人才开发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政府人才工作部门职责体系,完善政府各部门人才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启动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建立县级、乡镇、工业区三级人力资源有形市场,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

大力抓好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支持和鼓励县委党校、电大工作站、职业技校等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合作,开设紧扣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的培训课程。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批量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我县特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农村建设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育和规范培训市场,健全培训机构、培训项目和培训证书的管理制度。强化用人单位在终身教育中的功能作用,把教育培训纳入单位发展规划,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宽领域、广覆盖的学习教育网络,加快构建完备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教育在培养人才和汇聚人才的作用,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与教育发展相结合。

(四)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健全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分类建立事业单位人员绩效评价制度,大力推行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执业)资格评审和考试制度,建立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探索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在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实施和急难险重工作中发现、识别人才的机制。健全举才荐才的社会化机制。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

(五)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探索公推公选选拔方式,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实行党委讨论决定重要干部票决制,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健全公务员退出机制,探索公务员聘任制。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行业特点,分类建立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制度,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试行事业单位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负责人公开招聘制度。探索建立首席专家、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高端人才选拔使用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

(六)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

积极培育专业化人才资源服务机构。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行"人才居住证"制度。加快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建立人才需求信息定期制度。完善人事争议仲裁、人才竞业避止等制度,维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深化籍在外人才联谊会制度,扩大籍在外人才联谊站,加强长三角城市群、浙中城市群人才合作机制建设,在人才流动、人事、资格互认、培训互通等方面进行合作,推动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进程,实行人才共享。

(七)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统筹协调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引导企业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行期权股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探索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探索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制度,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加大对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覆盖面。

四、建立人才政策比较优势

实施一批重大政策,通过10年努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在某些政策中有新的突破,形成比较优势。

(一)实施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政策。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确保教育、科技、人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年增加政府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保障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建立重大建设项目人才保证制度,提高项目建设中人才开发经费提取比例;适当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提高企业计税工资标准,增加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的提取规模;通过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投资人才资源开发;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加大投资人才开发项目。

(二)实施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的科研政策。制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政策,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通过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对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实习的,实行财税优惠政策。适当调整科技经费资助政策,加大扶持学科(专项研究)带头人,加大扶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对塑料软管、五金、汽摩配等相对集中的产业,引导企业建立区域创新中心。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办式,完善以水平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加大对研究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各类公办和民办的科研机构。健全向科研关键岗位倾斜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国外智力利用政策,加大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

(三)实施支持人才创业的投融资政策。制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贷款等政策,完善支持人才创业的金融服务。实施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税收、贴息优惠政策,支持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创建创业服务网络,加大创业孵化器的投入,提高创业成功率;制定吸引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向科技型企业流动的激励保障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创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小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制定完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政策,加强人才创业基地建设,以人才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

(四)实施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对到农村工作的人才,在职务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政策,完善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政策措施,为农村和企业充实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打破人才身份、部门和单位限制,营造开放的用人环境。拓宽党政人才来源渠道,完善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选拔人才的制度。完善党政机关向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动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

(五)实施强化人才公共服务的政策。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支持各类人才机构开发公共服务产品。推进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健全人事档案管理、人才引进手续、大学生接收手续、企业用工登记、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平台。

(六)实施产业集聚人才的激励政策。对我县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制订专项人才政策,在经费资助、项目分配、培训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引进和培养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制定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完善非公企业人才的医疗、养老、职称评定、专家评选、落户、税收减免等方面政策,使非公企业人才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基金、培训项目、人才信息库等公共资源配置上与其他人才处于平等地位。

(七)实施优化人才环境的保障政策。建设人才公寓,提高教育、医疗水平,完善文化娱乐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宣传力度,树立优秀人才典型,实施人才奖励,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一)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着眼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以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工程、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团队;为提升人才竞争力,在重点学科培养选拔一批县级拔尖人才、市级拔尖人才、市级人才工程培养人员和省级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在企业和社会人员中,大力开展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培训,建立若干个企业实训基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技能培训,每年孵化出若干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与高等院校合作,每年选拔有企业经营意向的优秀人才送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创造条件,支持企业选送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外培训,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战略企业家。

(三)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每年选拔中小学校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开展国家、省、市、县多层面研修培训和学术交流,培养造就一批中小学教学名师和中小学管理名校长。

(四)名医名院长培养工程。制订卫生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高级职称人才年薪制,每年选拔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实行重点培养,抓好院长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建立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卫技人员分层次、分类别业务考试考核机制。到年,培养10名以上县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医生(学科带头人),常见病在县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培养10名有较高医院管理水平、较高医疗业务水平、当地群众信任的名院长。到年,培养15名县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医生,培养15名有较高医院管理水平、较高医疗业务水平、当地群众信任的名院长。

(五)休闲旅游人才培养工程。适应深入实施"旅居兴县"战略和打造"休闲养生城"的需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把旅游岗位培训纳入县技能培训计划,探索建立旅游人才政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快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到年,旅游人才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素质大幅度提升。到年,培养一支规模较大、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和星级农家乐旅游人才队伍。

(六)生态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适应建设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的人才支持力度。制定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农业专家人才数据库,依托高校和科技特派员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支持中药材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活动,培养一批农业科研人才,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到年,培训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500人次以上,完成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5000人次以上。到年,培训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1000人次以上,完成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0000人次以上。

(七)生态工业专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加大高校毕业生储备力度,鼓励企业专业人才参加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化中介机构组织的培训,鼓励企业选送专业人才到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修,鼓励企业专业人才参加职称评定。扶持金磐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城区重点培养引进与我县生态工业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到年培养引进的专业人才各增长30%,到年培养引进的专业人才各增长60%,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八)企业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金磐开发区、工业园区、老城区、新城区的骨干企业为主要阵地,以县劳动部门的技能培训鉴定中心为龙头,指导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培养企业一线所需的各工种技能人才,每年培训鉴定初级工以上1000人次。到年企业技能人才短缺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到年企业技能人才得到基本满足。

(九)建筑房产人才培养工程。以开展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为主要内容,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施工员、安全员等"五大员"考试,鼓励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国家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经纪人和房产评估师等执业资格考试,鼓励符合条件人员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建筑、房产专业高校毕业生。每年新增一大批具有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到年基本满足现有企业升资质的需求,为做大做强建筑房产企业提供人才保证。

(十)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着眼于解决农村、社区和乡镇人才匮乏问题,培养锻炼后备人才,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工作岗位、提供创业贷款扶持等方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就业和自主创业。

(十一)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工程。围绕我县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每年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更新知识培训,三年一轮次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知识更新继续教育,确保每位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完成脱产学习12天以上。依托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现有施教机构,选送一批教育、卫生、生态农业、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高级研修班继续教育。

(十二)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以培训为抓手,以科学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内容,继续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开展农民技能鉴定和农民职称评定工作,每年培养选拔出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

(十三)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在全县农村、社区有计划地开辟社会工作者公益性就业岗位,鼓励在职人员和社会人员攻读社会工作专业、报考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资格,在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职业资格人员中实施公开招聘制度。到年,建设一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建设和谐提供人才保障。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县委将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制定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实施办法,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机制,加强督促检查。

(二)建立健全人才规划体系。各有关部门、各乡镇和各工业区要以本规划为指导,根据实际编制本行业本区域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县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三)营造实施规划的良好社会环境。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职能部门,要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县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和方针政策,宣传实施规划的重大意义、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懂业务的人才工作队伍,加强人才工作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之路。加强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加强人才统计工作,建立人才资源年度统计调查和定期制度,提高人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人才电子政务建设,构筑起互动、高效、安全的全县人才资源公共信息平台和人才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