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表彰暨人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3-04 03:28:00

导语:中青年表彰暨人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青年表彰暨人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20*年全市人事工作的基本情况

20*年是人事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各项人事工作实现了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

(一)人才资源开发实现新突破。坚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为全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保证。一是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制定出台了《*市人才柔性流动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扩大了舆论宣传,优化了人才发展环境。二是人才智力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联系,组团参加了“中国山东第三届海外人才交流暨经贸项目洽谈会”,全面展示了我市近年来的引智成果和良好投资环境,达成经济技术合作意向16个,签订合作协议6个,并促成了市政府与留欧博士创业联盟建立“中国*-留欧博士创业联盟联合会”,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与欧洲间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引进吸收高新技术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了4个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和6个引智成果推广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各级、各单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引进或聘用了一大批较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工作或服务。三是人才市场化配置进程进一步加快。对*人才网进行了改版升级,对各类人才信息库进行了充实完善,供求信息登记量明显提高。通过综合性集市交流与专场招聘相结合、电话洽谈与现场面试相结合、人才推荐与综合服务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打造人才交流平台,通过人才市场提供就业岗位4500个,吸引择业人员1万多人次,实现就业800多人。四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研究拟定并报请市政府印发实施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了首批专家评选工作,健全完善了联系专家制度,开创了高层次人才选拔管理的新局面。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改进评审办法,严格岗位设置,完善竞争聘任制度,强化聘约管理,促进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培训工作规划,各级、各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适合各自行业特点的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公务员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创新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拟定并报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行为考核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增加了社会评价和平时考核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对公务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务员考录办法,首次实行网上报名,异地聘请部分面试考官,既方便了群众,也为实现考录工作的客观公正提供了保障。以能力建设为主题,大规模开展公务员培训。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在全市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四学习一提高”活动和行政许可法培训考试;举办了公务员初任培训、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科以下干部更新知识培训等班次;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培训。加强了对公务员行政行为的考核监督,督促各部门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在新录用公务员中实行宣誓上岗制度,促进了公务员作风建设。

(三)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新进展。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研究起草了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及其实施意见,审核报批了有关部门“三定”规定和改革方案,调整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在完善区域经济调节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管、城管执法体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审核报批了两区政府的机构改革方案,并督促指导搞好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组织实施了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事业单位改革准备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协调有关部门加快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为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做了积极准备。加强了机构编制和人事计划管理,积极开展事业单位登记年检,有效地控制了人员机构的不合理增长。

(四)各项人事工作做出新成绩。积极改进军转安置办法,圆满完成了51名转业干部和9名随调家属的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对转业干部谷体东扎根山区干事创业的事迹进行了深入宣传,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按照上级要求,牵头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落实各项解困政策,建立完善了解困长效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不断完善毕业生市场就业机制,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认真搞好需求和生源调查,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认真做好工资福利工作,落实国家各项增资政策,归并调整了部分津贴补贴发放标准,适当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完善了人事考试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了有关技工工种的培训组织工作,方便了基层和群众。严肃考风考纪,通报处理了考试违纪人员,净化了考试环境,维护了人事考试的公正和声誉。加大了人事信息宣传和人事系统“四五”普法力度,及时办结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人事信访、人事统计、人事争议仲裁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人事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标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今年市直机关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市人事局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感到人事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做出新成绩,实现新发展,必须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人事工作的全局,指导人事工作实践,并贯穿到人事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施人才战略作为人事部门的首要任务,把人事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坚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促进和谐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人事工作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人事公正,努力营造人事工作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四是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人事工作,不断增强人事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五是坚持不懈地抓好部门自身建设,全面提高人事干部队伍素质,这是做好人事工作的根本和后劲所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是:为经济建设和人才服务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人事工作前瞻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人事部门的职能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尽快改进。

二、20*年全市人事工作目标任务

20*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攻坚之年。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市的实际,今年人事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人事工作会议和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公务员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配置市场化改革,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人事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扣服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用人才战略统领人事工作全局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立足*实际,着眼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努力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小高地”,实现人才工作新跨越。

创新选拔培养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与技能人才、实用人才、乡土人才开发协调发展。完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办法,认真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遴选推荐工作。坚持和完善联系专家制度,搞好跟踪管理与服务,研究制定具体的专家考核办法,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专家的群体作用。积极开辟国内外培训渠道,选派部分优秀年轻干部到国外进行中长期培训,到经济发达地区、大企业和省直对口部门挂职锻炼,加快培养我市经济建设急缺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在各类人才中深入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教育培训。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为目标,按照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坚持以能力、业绩为导向,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制定适度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丰富评价手段,为多种所有制人才提供公平公正的评价服务。组织开展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岗位技师考评试点工作,完善技能人才考评机制。适应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区乡村实用人才和乡土人才培养工程,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人才培训、评价和激励政策。

加大人才智力引进力度,促进人才队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围绕建设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国家新材料产业化两大基地和培植壮大钢铁、新材料、机械、纺织等优势产业,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引进和聚集我市急需的各类人才。以提升人才吸引力为目标,在分配制度、任用制度及住房、医疗等方面有所突破,努力做到门槛最低、限制最少、政策最优和进出最方便。依托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一批骨干企事业单位实行重点突破,力争形成几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聚集区。加大工作力度,引导更多的人才进入民营经济领域。落实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辟“绿色通道”,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以多种形式为我市服务。围绕我市传统工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重点工作,面向高科技项目和高层次专家,多渠道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

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促进高层次人才创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打造适合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平台,是人事人才工作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形式。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工作,尽快实现全市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零的突破。抓住人才流动国际化趋势增强的机遇,加强与海外留学人员联系,继续抓好“中国山东第三届海外人才交流暨经贸项目洽谈会”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扩大成果。发挥“中国*-留欧博士创业联盟联合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市与欧洲间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力争年内建成*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来我市创业发展。培育和发展高层次农业引智示范园,加大引智成果的推广转化力度,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的上档升级。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市场体系与人才资源开发协调发展。一是健全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在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培养发展市级人才市场的基础上,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人才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贯通,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疏通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逐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二是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拓展人才市场服务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人事、人才派遣、人才培训、人才素质测评等社会化项目,提高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大力发展网上人才市场,抓好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工作,做大做强*人才交流网,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化水平。三是发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各级人才服务机构要坚持走公益化的路子,牢固树立“服务为本、服务为先、服务为责”的理念,始终把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发挥其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为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公共人事产品和公共人事服务。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力度,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系,建立民营单位专家选拔和职称评聘制度,畅通民营企业引进国外智力和紧缺、急需人才的渠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经济组织就业。四是加强人才市场监管。强化对人才市场的监督管理,着力解决人才交流中出现的就业歧视、恶性竞争等问题,依法打击人才中介无证经营和假招聘、假学历、假档案、假证明等违法行为。

(二)突出提高执政能力这个重点,加强公务员制度和队伍建设

政府的施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公务员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和发挥。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执政能力,是今年各级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不断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拟于今年出台的公务员法,将把公务员制度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要以此为契机,结合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法规的实施办法和细则。要按照强化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的要求,认真抓好市政府《关于加强行政行为考核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研究建立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求、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抓好考官队伍建设,提高考录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研究探索公务员调任、转任办法和跨地区、跨部门、上下交流的措施,加大公务员轮岗、交流力度。

大力提升公务员能力素质。以实施《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为依据,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大规模开展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依法行政为核心内容的全员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认真开展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四类培训,有计划地开设主题培训班次,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市里确定的重点业务知识培训。制定“十一五”全市公务员培训规划。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创新培训形式,健全公务员终身学习机制,引导公务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公务员队伍。

全面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按照建设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大力加强公务员思想作风建设。完善新录用公务员上岗宣誓制度,结合在全市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公务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围绕“诚信*”建设,积极开展诚信机关建设活动,强化公务员“诚信立业、道德立身”的意识,逐步建立公务员个人信用征信、评价机制。

(三)抓住机制转换这个关键,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政策性强,涉及机构分类、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管理制度等多项改革。为推进这项改革,省委、省政府去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下一步还要召开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地今年要重点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全面推进改革,力争3年基本完成。各级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早制定好工作方案,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工作步骤,以分类为基础,以机制转换为重点,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运行机制。加强管理,规范精简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依法界定和调整其职能任务、整合机构编制;完善机制,放权搞活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合理调整其布局结构、扩大自主管理权、改革经费拨付和管理办法、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改企转制,推动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进入市场,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加快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今年省里将出台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办法和具体的人员竞争聘用办法,要按照“先入轨、后完善”的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聘用制实施范围,尽快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今后除涉密岗位外,逐步实现事业单位补充人员面向社会,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公开招聘,严把事业单位人员进口关。加强聘用和聘后管理,规范聘用程序与聘用合同的内容,完善人员考核办法,对未聘人员安置进行妥善处理。

探索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省里正在研究制定《山东省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要按照意见精神建立工资总量宏观调节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搞活内部分配,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具体办法,切实将工资分配作为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杠杆。

(四)把握职能转变这个核心,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机制创新,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推进职能转变为重点,创新管理机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实现依法行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配套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把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作为当前机构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总体要求是,一要精简人员,真正减少乡镇的财政支出,从根本上防止农民负担的反弹;二要适应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进行乡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保证乡镇基层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各区要从严核定乡镇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做到定编到人。重新核编后,乡镇人员编制由省实行总量控制,今后五年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只减不增。区直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也不得突破现有规模。同时,要坚决清理清退乡镇超编、借调和临时聘用人员,尚未分流的人员与在岗人员不能混岗,更不得轮流上岗。下一步省里要对配套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从严核定乡镇机构编制工作进行安排,市里也将专门部署。从现在开始,冻结乡镇机构编制和人员,一律不准增加。各区要深入调研,摸清底数,认真做好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机制。要在继续做好日常管理与审批的同时,逐步由重具体审批转向宏观管理,由重日常管理转向政策研究,由重事前管理转向监督检查,建立管政策、管总量、管结构的机构编制管理新机制,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定化。一是建立宏观管理机制。既要继续从严控制机构和编制,管好闸门,把好口子,防止机构编制膨胀,又要加强对机构编制总量和规模的宏观调控,在不突破总规模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部门职能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优化。二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于职能转移、弱化或取消的部门和单位,要及时缩减或撤销机构编制;对于加强或新增职能,要通过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按照多减少增的原则,在现有编制和人员内调剂解决。三是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编制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违反规定,必须追究。今年,省编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级落实机构改革方案、执行省政府第152号令和遵守机构编制工作纪律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对违反规定,擅自延伸职能、随意增加机构和编制、乱挂牌子、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超编进人、隐瞒虚报机构编制、上级部门干预下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配备等问题进行查处,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搞好自查,确保不出问题。四是建立机构编制的约束机制。实行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结合,推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实行编内人员向社会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五)坚持协调发展这个原则,统筹推进各项人事工作

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搞好协调,化解矛盾,推动各项人事工作全面协调发展。要继续抓好中发*号文件的贯彻落实,采取有力措施,拓宽安置渠道,确保圆满完成军转安置任务。要进一步推进安置制度改革,完善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管理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路子。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做好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和稳定工作,抓好各项解困政策的落实,健全完善解困和维稳长效机制。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完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最大程度就业。继续做好人事考试工作,贯彻落实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依法治考,严格考风考纪,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精心组织实施各类政策性考试,积极拓展社会化考试服务领域,树立人事考试品牌。建设全市人事考试信息网,逐步推行网上报名,提高人事考试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严格执行工资福利及离退休政策,积极做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加强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做好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深入开展全市人才资源普查,认真做好全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重视和加强人事信访工作,畅通民意反映渠道,逐步建立人事工作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促进人事工作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与各类人才联系广的优势,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人事法制、科研、信息宣传等工作,推动各项人事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工作落实

今年人事工作的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狠抓落实。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勇于开拓创新,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抓落实,以过硬的能力和作风抓落实,以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保证落实,努力提高人事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升能力。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理解掌握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加强人事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多渠道、大规模开展人事干部培训,努力提高人事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人事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保持人事部门、人事干部人诚事公、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决策水平。重视和加强人事科研工作,针对改革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重点,整合力量,加强前瞻性研究,为人事制度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建立人事调研制度和调研成果通报制度,深入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每项改革、每个决策,都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变革和转型的深刻变化,充分认识人事部门在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责任,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和方法步骤的科学性、严密性,切实把改革的力度、推进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行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要按照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人事职能转变,精简审批事项,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加强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力发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按照“为民、便民”的要求,扎实推进人事信息化建设,办好*人事信息网等各类网站,加速构建网上人事,打造“高效透明、可亲可信”的网上办公平台。

(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健全完善科学规范的民主决策机制、权责明确的执行责任机制和严格高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引导大家以求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扎实的行动抓好落实。强化目标管理,树立争创意识,建立完善重点工作调度制度,对重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责任人、办理时限和标准要求,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到位。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严肃人事工作纪律,加大人事执法检查力度,维护人事政策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同志们,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新的考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全市人事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