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书记在全市人事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2-03-04 02:21:00
导语:副书记在全市人事工作会议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20*年全市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而又不同寻常的一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严峻形势下,市委、市政府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工作全局,把坚决服从宏观调控与有效促进地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推进"两个率先",进一步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实现财政收入403.7亿元,同口径增长27.6%;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在195以上,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实际利用外资25.7亿美元,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2%以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社会保持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紧扣发展目标,团结奋斗,克难奋进,扎实工作的结果,也是与广大人事工作干部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凝聚着全市广大人事工作干部的辛勤汗水。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人事部门和广大人事工作干部紧贴发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以科学的发展观与科学的人才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事人才工作呈现新的亮点:
第一、改革工作有了新进展。去年,全市人事人才工作在推进改革、.规范管理上取得了较大成绩。根据省里统一部署,提出了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区县机构改革指导意见,及时启动了新一轮机构改革。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工作,市政府确定的市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已基本改制完成。探索完善公务员管理聘任制,启动了政府特殊公务员岗位聘任制,推动了党政机关工资津补贴的规范管理。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年休假制度,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之中。
第二、高层次人才开发有了新突破。积极打造"三大平台",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开发工作。一是继续打造"宁交会"平台,架起汇集海内外智力的桥梁,贯通海内外人才智力与项目合作的渠道,推进南京的人才国际化进程。二是优化"金陵海外学子创业园"平台'''',改善创业环境,扩大规模和影响,大力引进海外留学生来宁创业。今天受表彰的留学人员管理先进单位和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就是支持南京建设、支持南京发展的杰出代表。这里,我向你们表示感谢和祝贺。三是提升"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平台,扩大建站规模与数量,促进智力聚集、成果转化。.目前'''',南京的。企业博士后数量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博士后工作站正成为高智力密集、高成果转化、高效益产出的"三高"载体。
第三、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紧紧围绕"服务型人事"理念,人事人才服务工作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人事人才服务的政策不断创新,打破了束缚人才成长的政策瓶颈,营造了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二是人事人才服务的手段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实现了网上毕业生就业申报、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服务工作,初步构建了"网上人事服务平台"。三是人事人才服务的机制不断创新,职称评审、专家评审逐步向社会化迈进,非公经济、转制企业与经营性事业改制单位逐步纳入人事人才服务范畴。
第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有了新提升。去年,全市人事人才工作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妥善解决好军转干部安置、企业军转干部解困与毕业生工作等重点、难点问题,工作能力有了新提升。去年是军转工作的"大年",全市接受军转干部达1520人,人事部门切合实际,编制了操作性较强的安置计划和工作方案,保证了军转工作的有效开展。着力化解矛盾,稳妥地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稳定工作。人事部门吃透政策、用足政策、落实政策,保证了企业军转干部的合理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创新思路,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了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推出南京藉毕业生见习培训计划,保证了毕业生工作的顺利推进。刚才,受表彰的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我市的毕业就业工作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
总体来讲,全市人事人才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协调,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志军同志和宏坤同志,对过去一年来全市广大人事干部的辛勤劳动,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人事人才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提高执政能力的新目标,人事人才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对人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把人事人才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好今年的人事人才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南京发展向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方向迈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协调好人才资源开发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以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资源开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协调高层次人才开发与基础性人才开发的关系,兼顾城市人才开发和农村人才开发的关系,统筹海外人才引进与本地人才盘活的关系,做到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事人才工作,就是要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把各类人才集聚到改革发展、富民强市的伟大事业中来。
(二)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是党执政的重要资源,人才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对于人事部门来说,就是要提高行政能力,其关键在于通过人才资源开发与人事制度改革,通过营造环境形成各类人才竞相成长的广阔天地,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各类人才竞相奉献的踊跃局面,通过构建创业平台形成各类人才智力转化的宽广舞台,不断扩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释放人才能量。公务员队伍是我市人才资源的重要
组成部分,要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来提高公务员素质的整体水平,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把握前进方向能力、统筹协调能力,提高整个公务员队伍的行政水平。
(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南京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归根结底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目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不协调因素,都是在发展中、前进中碰到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和改革来破解。对于人事部门而言,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稳定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改制中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分流与利益补偿工作等等,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难点。对这些困难,我们不能消极坐视,而应积极应对,认真研究,着手破解。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关心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关注企业军转干部的思想动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统筹运用市场的方法和行政的手段,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部分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实施政府购岗和就业援助计划,实现"就业一人、稳定一家"的政策目标。要高度关注群众利益,把改革改制中的群众利益保护好、维护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维护社会稳定,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加快发展是政绩,维护稳定也是政绩,全力构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三、积极推动人事人才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20*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人事人才工作,对于保障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至关重要。各级人事部门和人事工作者都要在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勇于创新,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一)抢抓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增强我市人才资源的综合实力。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资源的总量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资源创业的热情与创新的激情。南京有很好的人才资源基础,人才总量近77万人,人才密度超过北京与上海,科研实力、教育实力均排在全国前列。但是南京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匮乏,特别是人才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在长三角地区低于杭州、宁波、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这与南京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需求极不相称。当前,南京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加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不断增大,运行质量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战略时期,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是实现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本动力,充分利用经济快速增长对各类人才需求的拉动作用,做强人才实力,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加快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推动型向人力资本推动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南京由"人才大市"向"人才强市"质的转变,推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努力形成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一是要优化政策环境。要通过政策环境的优化来发挥聚集人才的政策引力和激励创新、促进创业的政策动力。要结合"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制定,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选拔等重点,认真做好人才资源开发的各项政策、法规的规划工作,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市的人才资源开发政策体系框架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走向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让南京成为"远者悦、近者来"的创业热土。二是要优化服务环境。要充分发挥人事部门在服务人才、服务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人才选拔、流动、培训、考核奖励、工资待遇等软环境建设上,提供更为高效、快捷、便民的服务。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流程,更新服务手段,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继续推进"服务型人事"建设,以服务创新、服务优化来塑造让人才"安其所、乐其事"的成长环境。三是要优化创业环境。要在继续加强"金陵园"等九区一园建设的同时,通过设立人才特区等新形式,探索高层次人才创业、高新技术企业创办方面的新措施,努力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成家立业"的创业环境。这方面,思想可以再解放一点,步子可以更快一点。
(三)创新人事管理体制,形成制度促才、制度选人的良好局面。推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人事人才工作者应予重视并热心为之的事,今年我们一定要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一是借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要将政府职能按市场经济要求去归位、去定位,不越位、不缺位,推动党政机构编制工作法定化管理,跳出政府机构"精减一膨胀一再精减"的怪圈。二是借助《公务员法》出台的有利时机,建立公务员队伍管理的新机制,不断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三是研究事业单位的运行规律,逐步推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特别要研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激发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四是结合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研究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各类人员收入分配正常增长的合理机制。试行开展政府专业技术职位任职制度,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五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军转干部安置办法,走出一条实实在在让"军队、接受单位、军转干部本人"三方满意的军转干部安置新路子。六是改革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建立劳动、人事、民政和街道、社区多方互动的毕业生就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就业率。
四、不断提高我市人事人才工作的水平
多年来,人事部门在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视抓好队伍建设,抓好能力提高,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的人事干部队伍。为提高政府人事部门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市人事局还组织区县人事局长专程赴北京国家行政学院进行了学习培训,这说明我们人事工作者们非常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形势下,人事人才工作范围更广,涉及面更多,政策性更强,任务也更重。因此,各级人事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推动人事人才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事人才工作能不能把握发展机遇,打好改革攻坚战,关键在于领导。各级政府要强化人才意识和机遇意识,全面深入地组织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协调好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各级人事部门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开发规划。当前,要认真组织编制好人才资源开发"十一五"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到诸多深层次问题,矛盾多、困难大,各级政府要按照"在科学发展中提高执政能力,在加快发展中争先进位,在协调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大局观、创新观、统筹观与法制观,加强组织协调,支持和帮助人事部门解决改革中的困难,推动改革深入进行。
(二)增强工作合力。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要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形成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方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协调互动,齐头并进的工作新格局。各级人事部门作为政府人事工作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综合管理部门,既要发挥本部门的职能,又要与相关部门多沟通、多协调、多合作,努力做到优势互补、步调一致、整体推进,进一步推动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发展。
(三)提高人事干部队伍素质。各级人事部门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目标,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务实创新、作风优良的人事干部队伍。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不断增强人事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改进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断增强人事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基层、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在工作上求实干、讲实效、比实绩,将人事人才工作落实到保证南京加快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具体进程中去。要深入基层,针对当前形势下人事人才领域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努力寻求解决的新办法、新思路。要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提高人事工作干部创新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消除"本领恐慌"。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人事工作纪律,做到公道正派,廉洁自律,使人事部门成为党和政府信任、人民群众满意的部门。
同志们!新的一年,人事人才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我国电子信息化版权保护研究论文
- 下一篇: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问题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