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执政理念 推进城乡和谐发展
时间:2022-07-26 06:08:00
导语:坚持科学执政理念 推进城乡和谐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到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提出了“五个统筹”、“六个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新世纪新阶段,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构建城乡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坚持科学执政理念,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在各项决策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推动城乡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打造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新要求,尤其要在加强对领导干部培训、使用的过程中,更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一要改进培训方式。要适应干部知识结构的新变化和形势发展的新要求,改进和创新培训方式,如把上挂学习与下派锻炼结合起来,既选送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市机关挂职学习,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又选派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农村乡镇、重点工程一线、信访等重要岗位经受实践考验,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把党校培训与院校培训结合起来,既发挥党校在政治理论教学上的优势,又发挥高等院校专业知识教学的特长,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又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优势,采取远程教育等方式,解决工学矛盾,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提供便利。二要加大使用力度。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要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中,提高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及时把优秀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艰苦岗位上培养锻炼。三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统筹人才工作。既要突出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又要加强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多样化人才队伍建设。正确把握引进、培养、使用人才三个关键环节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各个工作环节的有机统一,提高人才开发的整体效能。抓紧制定、落实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措施,努力营造人才政策优势,真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和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快经济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当今中国发展中的所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发展。对于海丰来说,发展也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城乡和谐社会的根本。汕尾建市后,海丰县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去年广东省社科院公布的《*年广东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显示,海丰县综合竞争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后劲分别名列全省珠三角地区之外县(市)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喜人的成果。这些既为海丰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海丰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时期”,又是“矛盾凸显时期”,去年,海丰的人均GDP已达11935元,正处在这一发展的关键敏感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将会更为突出、更为集中地显露出来,海丰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显得更加繁重。我们还要看到,由于海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都还比较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尤其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也十分繁重。我们如果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缺乏基础和支撑,反过来,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凸显也将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我们确立科学执政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首先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把发展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尤其要在发展中,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进海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要注重观念更新,提升思想解放程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原动力。我县目前的发展之所以落后于先进地区,归根到底还是思想观念落后于人家。要推进城乡的加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这是提升我县竞争力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县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甘为人后、不思进取的问题尤为突出。集中表现为:有的因循守旧、患得患失、小手小脚;有的无所事事、束手无策、无所作为;有的眼光狭窄,眼睛只盯着本部门、小团体和个人的利益,凡事专打“小算盘”,不顾全县的发展大局。所有这些思想弊端,是影响我县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的大障碍。因此,我县要加快发展,最迫切的就是要解决甘为人后、不思进取的思想障碍,最需要的就是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我们一定要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中进一步开展思想创新活动,促使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城乡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建设中去。
二是要强化区域协调发展观念,全力打造县域经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海丰今后几年发展经济的一个主要方向。今后必须把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放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上来,大力打造一批中心镇、专业镇,增创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要通过加大对海城、公平、可塘、梅陇四个中心镇的建设,鼓励、扶持公平服装、城东毛织、鹅埠制鞋、可塘珠宝加工、梅陇金银首饰加工等传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使之不断建设、发展成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专业镇,并千方百计发展壮大全县镇村两级集体经济,大力扶持、引导、帮助镇村两级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促使镇村两级经济成为海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促进我县综合县力的迅速、全面提升。
三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解决好“三农”问题。城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农村发展必然面对“三农”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村与城镇差距拉大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要以市场为导向,把目光放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包装农业上,引导立足各地资源优势,打造各自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特别要把农业“产、加、销”等环节连结起来,在抓好农产品加工、销售上下功夫,大力引进、发展一批深加工型龙头企业,搞好蔬菜、水果、水产品、禽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包装,促进农产品的加工、保鲜、贮运、出口等系列配套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促进我县的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三、抓好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考虑,为子孙后代考虑,统筹兼顾,注重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合理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近些年来,由于海丰的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没有受到大的破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但是,海丰人均耕地少,土地资源非常宝贵。我们必须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注意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土地,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既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要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依法管地,严格按程序办理,使土地使用有序可控。要在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想办法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并严格城市规划、严格土地审批,防止和克服不切实际地大量占用农田的现象。要注意整合闲置土地,搞好土地存量调整,要进一步强化节约土地、集约用地观念,坚持依法用地,坚决杜绝那种借口加快发展而违规违法使用土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海丰依山傍海,旅游资源十分独特、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无烟工业”。要一手抓打造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宫红场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品牌,一手抓对自然风光资源的加强规划和保护性的开发,聘请专家对海丰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进行论证,进一步制订、完善海丰旅游开发的规划,保护好、开发好旅游资源,从而做活、做旺旅游经济,建设“红色旅游胜地、绿色度假天堂”的海丰,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海丰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四、注重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是社会和谐的主体。构建城乡和谐社会,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好各个社会阶层群众的利益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山区农民饮水难问题,加快农村和中小学危房改造、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强农村扶贫济困工作,并加快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为了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努力使他们安居乐业。由于这些措施高度关注了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凝聚了人心,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和持续发展。
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这是在改革发展中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当前,在大搞经济建设,推进海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征地补偿安置、城市房屋拆迁、清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都是直接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十分注重反映和维护群众的切实利益。如在项目建设征用土地时,不仅要按照法定标准及时、足额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严禁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补偿费,而且要注重解决好少地、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使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而对一些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事情,一开始就要从维护群众的切实利益出发,抓紧做工作,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同时,在制定政策、做出决策时,也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源头上减少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产生。不能为大多数群众带来利益、得不到大多数群众支持的事情,决不能轻易出台;损害群众利益的决策,更要坚决纠正,真正做到促进全社会的公正、和谐。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基层党组织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工作贯彻、执行、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的桥梁和纽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新形势下对基层党组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必须依靠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有效地协调、整合社会各方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基层组织建设中,一是要处理好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创新和组织功能强化的关系。要通过推进基层组织的制度创新和功能强化,提升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及时总结提炼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功经验,从创新组织制度入手,合理设置组织规模,扩大农村基层的党组织覆盖面,及其在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各项工作中的覆盖面。二是要处理好关心基层党员干部和发挥他们作用的关系。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来自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只有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体现其先进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处理好党员流动性和党员管理方式创新的关系。现在,流动党员在党员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一个新课题。要通过建立一整套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制度,在构建党员队伍内部和谐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四是要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和扩大基层民主的关系。扩大基层民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扬基层民主的关系。要重点研究以制度来规范和处理基层党组织和其他组织关系的问题,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动海丰城乡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