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11-01 01:28:00

导语:在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全力抓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在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讲话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XXX

同志们:

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我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安排部署我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意义重大。下面根据我区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我就如何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正确理解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继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机关推行公务员制度之后,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创新,做好这项工作对我区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我区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类别繁多、人才密集、队伍庞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推进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大批人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事业单位在观念、体制、机制上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既制约着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改革所面临的形势,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认真做好改革工作。

(一)抓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2000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要求。7月,中组部、人事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探索和完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干部人事分类管理制度,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进程中,对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逐步推向深入。

(二)抓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是实施人才兴业战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的客观要求。

事业单位集中了我区大部分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从总体上看,我区事业单位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很不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充分、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在事业单位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十分必要,对于我区汇集各类人才,调整人才结构,创新人才机制,营造人才创业的良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抓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是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和维护事业单位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

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规模过大,财政负担过重;二是管理体制上政事不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三是人事管理终身制,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四是人才部门所有,难以形成人才的优化配置;五是分配平均主义,难以形成激励机制,遏制了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通过改革,建立规范的人员聘用制度,明确单位与职工之间的法律关系,实行多员化的岗位管理,建立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用人机制,以新的分配办法激励广大职工活力,增强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切实维护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明确目标,抓住关键,准确把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关系到我区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局,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把握原则,着力解决好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技兴省、人才兴业战略的总体部署,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清除现行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存在的障碍,逐步建立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配套措施完善,适应不同岗位要求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六个字:“搞活、增效、减负”。

“搞活”,就是通过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内部分配办法,实施竞争上岗和公开招聘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等,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增效”,就是通过在事业单位实行新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将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其切身利益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减负”就是通过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逐步精简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编制和人员,切实解决事业单位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的问题,减轻财政负担。这次改革,我区从尽可能减少改革中的矛盾和阻力、保持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对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编制和人员没有做出精简的要求,并对历史遗留的事业单位人员超编问题作出了特殊的处理规定,设置了超编岗位。超编岗位要随着人员减员,逐步取缔。尽管如此,毕竟是对事业单位盲目增加人员问题做出了限制,从长远看,事业单位人员只能是有计划地减少,而不是增加,从而减轻财政负担。

按照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实行人员聘用制度为核心,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是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的重要措施,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实行聘用制度,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开发,有利于事业单位实现用人上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和科学化。

根据省、市对这次改革的有关政策,除依照、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及转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以外,其它事业单位都要实行人员聘用制度。

在推行聘用制度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职员制度。推行聘用制的前提是对事业单位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度,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对工勤人员实行岗位技术等级规范。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工勤人员的岗位技术等级规范,我们实际上已经实施了。这次改革主要是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全部实行职员制度。按照国家文件规定,职员的等级由高到低划分为1—10级。我区事业单位执行6—10级职员制度。职员制度的实行,将有效地解决事业单位非领导职务人员的级别和待遇问题。

二是科学设岗,实行岗位管理。在改革的过程中,人事编制部门将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机构规格、人员编制和各类人员的结构比例,按照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动态管理的原则,以一定的比例标准分别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打破原有的身份管理,逐步完善岗位管理。

三是竞聘上岗,公开招聘。为了激活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事业单位要根据各岗位的工作需要,打破原有的人员身份界限,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择优聘任工作人员。现有人员都要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竞聘上岗必须在人事部门核定的岗位数额内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原则上一岗一人,根据工作需要,允许一人兼多岗,但不允许一岗多人。今后事业单位出现空缺岗位需要补充人员时,除政策安置、涉秘岗位以及经批准引进的高层次短缺人才可以采取个别直接选聘的办法外,都要在组织、人事部门组织下面向社会,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公开招聘,彻底废除传统的人员指令性分配制度,实现因岗聘人、因事聘人,从而改善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事业单位人员队伍素质。

四是签订合同,加强聘用管理。签订聘用合同是事业单位建立和推行聘用制的主要标志。竞聘上岗结束后,所有事业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各单位要加强聘后管理,完善考核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五是改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用方式。要改革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的单一委任制,区分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一定程序,分别实行聘任、选任、考任和委任等多种选拔任用方式。这次改革,各部门要拿出三分之一的事业单位,推行领导班子成员竞聘制,以此推进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用改革。这次改革实施后力争在三年内使公开竞聘成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成员产生的主要方式,努力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的同志选拔到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上来。

(二)改革事业单位职称制度,全面落实评聘分开。

职称制度改革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是加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导向性工作。在这次改革中,我们要抓住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的有利时机,积极跟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以科学设岗为基础,以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为核心,真正建立“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择优、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对岗位确实需要、能力条件又胜任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低职高聘;相反,也可以高职低聘,甚至不聘。全面落实用人单位的人事自主权,激发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三)深化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

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配套跟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要按照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要求,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一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宏观调控的工资总额分类管理办法。要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实行工资总额分类管理。对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静态包干管理办法,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节余部分按比例分成,由事业单位自主使用。对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管理办法,经政府人事部门批准,允许事业单位从创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由单位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对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在坚持工资总额增长低于单位经济效益增长、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于单位人均效益增长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对单位的经济收入进行分配。

二是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鼓励事业单位大胆探索并实行自主灵活的内部分配办法。各事业单位可以在政府人事部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实际,探索建立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相结合,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内部分配办法。事业单位内部可以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将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按照不同岗位确定不同的岗位工资。鼓励事业单位将津贴等工资中活的部分和创收中用于个人分配的部分捆在一起拉开档次重新分配,以体现岗位待遇的差别。

三是鼓励各单位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各部门、各单位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探索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和方法。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创造创新,并允许他们在创造创新中通过成果转化获得相应收益。允许事业单位高薪聘用特殊人才和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提倡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兼薪、多劳多得。允许事业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对有重大科技发明或突出贡献的人才,单位可以实行重奖。

(四)认真做好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在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过程中,由于编制、岗位、条件及应聘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会出现一些未聘人员,关系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这也是建立竞争机制的结果。能否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各部门、各单位在推进改革中,要从维护大局,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高度,认真做好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

一是要坚持以单位消化为主的原则,探索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安置办法。对于改革中的未聘人员我们不能由单位推向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坚持以单位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通过兴办新的产业、拓宽服务领域,采取转岗培训等方式妥善安置。为了减少改革中的矛盾,我区参照借鉴市里制定的一条特殊政策,就是允许超编的事业单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在本人申请、组织批准的前提下,可以提前离岗退养。执行这条政策一定要严格,也只限定在这次改革范围内,对因此而出现的空编空岗暂不得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

二是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未聘人员自谋职业。各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未聘人员自谋职业。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各相关部门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为未聘人员重新就业提供方便条件和必要的支持、帮助。

三是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对待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要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考虑各个单位的不同情况和职工的承受能力,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和各项和各项政策。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细,帮助职工群众特别是未聘人员消除思想顾虑,增强竞争意识,坚定改革信心。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充分体现组织的关怀。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分析,先期预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五)探索建立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事业单位人员的后顾之忧。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也成为影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的一个“瓶颈”。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研究相关政策。但事业单位改革不能坐等国家政策和社会机制的完善。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对事业单位原有在编在岗的“老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待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加以贯彻执行。对将来空编空岗实行公开招聘的“新人”,根据省的规定,一律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缴纳保险费,相应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具体缴费的比例和实施办法,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和省人事厅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办法。省里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新参加工作人员,都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此,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要通过健全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为各类人才解除后顾之忧,畅通事业单位的“出口”,真正实现能进能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六)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宏观管理制度,巩固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果。

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后,组织人事部门要按照管理权限进一步加大对事业单位宏观管理力度,在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还要及时跟进并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相关配套制度。一是加强事业单位被聘人员和未聘人员的档案管理和人事工作。按照管理权限,为规范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有效地利用人才资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集中由组织和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二是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辞职、辞退、解聘、辞聘等相关制度。事业单位人员岗位发生变动,必须重新履行聘用手续并鉴证。没有履行新的聘任手续,人员岗位不得随意串动,否则,视为无效。三是要依法监督和鉴证聘用合同的签订,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用制度推进改革进程,用制度巩固改革成果,用制度调控事业单位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关系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又关系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协调工作,确保改革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在此,明确几点要求:

一是要加强领导、抓好落实。按照省、市的要求,我区的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要在抓紧时间运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这项工作当作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摆上重要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好落实。要加强领导,建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项领导小组,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制定出符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的改革方案,形成由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指导,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各事业单位全员参予的工作格局。

二是要严肃纪律,保证质量。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把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贯穿始终。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要求进行,不允许简化程序,更不能搞暗箱操作,凡涉及人员聘用、干部任免、工资分配等事项的,要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并保证广大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对违反政策纪律,借人事制度改革之机滥用职权、搞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并严肃处理。

三是要服务大局、确保稳定。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要高度负责,既要做到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又要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制定改革具体方案时,必须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做到既对单位的发展负责,又对职工利益负责,在保证国家利益,兼顾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维护好广大职工利益,使改革在稳定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同志们,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区面临的一次机遇和挑战,关系到我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观念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统一思想,精心组织,通力协作,抓好落实,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全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任务,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