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书记在法制宣教工作会讲话

时间:2022-10-30 09:22:25

导语:副书记在法制宣教工作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副书记在法制宣教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我市“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全面安排部署“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为建设平安、和谐做出新贡献。在此,我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刚刚受到表彰的“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多年来始终勤奋工作在我市法制和法制宣传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发挥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特别是“五五”普法以来,全市深入实施“依法治市”战略,各项法治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普法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显著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法律服务的功能和载体更加健全,法治文化已初步形成。“五五”普法,我市被评为全省的先进市。市委、市政府对“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是满意的。

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和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张波同志在会上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认真回顾了“五五”普法工作,总结了经验,认请了不足,对启动“六五”普法工作作出了细致的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六五”普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启动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依法治市”进程,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保障和促进“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全市已兴起了弘扬马永顺精神、推进林区“三次创业”的热潮,以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加快神态功能区建设为主要标志,我们将着力打造一个生态良好、产业发达、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未来几年,特别是“十二五”阶段,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攻坚期,城市建设迈向新发展的重要转折期,维护林区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期。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水平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城市面貌日新,社会安定和谐,这些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希望将逐步变为现实。实现上述愿景和目标,无一不需要良好的法制文明环境作保障,无一不需要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作支撑,无一不需要社会管理的创新完善作保证,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力宣传先进的法制文化,提升全社会法律素养和法治精神,营造理性、平和、有序、包容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广大干部更加注重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才能使各类市场主体增强诚信守法、依法经营的意识,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才能使全体公民准确掌握法律知识,规范守法文明行为,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才能使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更好地依靠法律服务群众,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才能使当前社会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违法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实现林区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因此,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热潮。

二、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好“六五”普法各项工作

前段时间,我市已经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明确了“六五”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这次会议又对“六五”普法作出了深入部署,下步关键在于如何抓好落实。我想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着力培育公民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当前,在广大党员干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中,仍有一部分人的法制观念相对落后,存在着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司法不公等现象;在少数行业、企业中仍存在诚信缺失、违法经营、服务意识和质量极差等弊端;在广大群众中仍有一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着不信法、不守法、不文明的问题。这些现象究其根源并不在于法律体系不完备,而在于法治文化建设滞后,社会公众缺失对法律的信仰。因此,开展普法工作不能仅满足于向群众提供了多少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和法治文化的传播,使全体公民形成法律信仰。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传授法律知识与培养法治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努力形成人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法治文化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行业文化、群众文化有机融合,进一步扩大法治文化的辐射效应,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二)要着力强化重点对象学法用法。要深化“法律六进”、法制宣传日等教育载体,努力消除法制宣传教育的“盲区”和“死角”。要突出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林场职工、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快建立健全针对不同人群的学法用法制度,全面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对首次列为普法教育重点对象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对待,统一规划,积极探索与人口流向,分布特点相适应的法制宣传教育模式,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到服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着力提高其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要将普法教育扩大到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等群体,认真做好宗教人士、林场(所)留守老人和儿童、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以及生活困难人员等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真正把法制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做到全方位覆盖。

(三)要着力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要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变化,准确把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努力推动普法工作创新。一要以案例宣传促进普法。多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以法释惑,多用生动具体的案例以案释法,多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普及法律知识,多宣传全市涌现出来的各类学法用法典型、经验,使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二要以媒体宣传促进普法。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列入大众传媒的重点宣传计划和内容,使新闻媒体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要适应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趋势,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进行普法教育,开展群体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突发公共事件法律评析,加强对重点法律问题和事件的正确引导,努力增强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要以法律服务促进普法。通过法律服务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疏导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四要以创建活动促进普法。要围绕“国家级文明城市”、“法治”、“平安”创建工作,把普法宣传教育与城市管理、司法实践、教育培训、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单位”等创评活动,全力推进地方、基层、企业、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提升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要着力增强普法工作的实际效果。要突出法治实践的重要作用,以最终的法治效果作为评价普法工作的标准。不仅要看一个地区和部门的普法工作内容,更要看实际的普法工作效果,看矛盾纠纷的化解情况,群体性事件的增减,社会治安状况的改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的提升,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的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反映等等,用这些显著变化检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果。因此,各地、各部门要走出“重过程、轻结果”的误区,真正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重点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争议、食品安全、征地拆迁等方面问题,通过有效的法律服务推动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而提高群众对普法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氛围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全局,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必须整合工作资源,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务求工作实效。一要强化工作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六五”普法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坚决防止普法流于形式。各级人大、政协要切实履行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职能,加强对普法工作监督检查,有效推动各项普法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各行业要认真履行法制宣传教育职责,面向系统内部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服务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二要强化机制建设。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着力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年度工作汇报制度、督查通报等制度。要抓紧分解“六五”普法任务,研究制定各成员单位的责任分工和考核细则,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价制度,把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平安”创建考核体系之中,对“六五”普法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把普法工作与本部门业务工作一同谋划,一并部署,一起落实,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要挤出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加大普法工作投入,合理安排好专项经费,解决好普法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年市财政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普法经费按人均额纳入预算管理。希望县(市)、区(局)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都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普法的投入钱不白花,如果全市人民都能够遵纪守法,人口素质将大大提高,社会将更加和谐,社会将更加稳定。要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宣传员等普法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真正把那些素质好、专业精、作风实的专家学者充实到普法工作队伍中来,使其真正成为我市法制宣传教育的主力军。要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注重抓好培训,完善相关制度,实行规范管理,推进法律志愿者活动规范化。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法律职业者参加普法志愿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来,为推动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做出应有贡献。

同志们,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崭新局面,为加快实现“三次创业”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