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双管双责动员会讲话
时间:2022-07-02 03:13:10
导语:区长在双管双责动员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对在全区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进行动员部署。对于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这一创新性课题,省委组织部非常重视,要求市先行试点,积极创新,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员队伍建设创出经验、趟出路子。去年,市委组织部在芝罘区和三站批发交易市场开展了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试点,探索党员接受党籍所在党支部和登记活动党支部双重管理,履行岗位工作和群众工作双重职责的有效途径,并取得较好成效。2011年11月,市委组织部召开“全市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推进会”,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并印发了市委《关于在全市探索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的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动员会,也是一次培训会,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认清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积极参与“双管双责”工作,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形成强大合力。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是基层党的建设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各级各单位要全面审视和准确把握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认清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是改进党员管理方式,提升党员队伍整体活力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以及人们就业方式、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这种管理模式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出现了对党员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在职党员习惯于“八小时”以外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进城务工经商党员因忙于经营,有的长期不返乡参加组织生活,又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出,成为“空挂”党员、“隐形”党员。同时,离退休党员与原单位的联系越来越松散,有的既不参加单位的活动,又不与社区党组织联系。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打破传统模式,让党员不转移组织关系就能接受开放、全面、动态的教育管理,随时随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让党员接受党籍所在党支部和登记活动党支部的双重管理,使社区党组织有权力、有能力管理党员,社区群众有机会、有条件监督党员,实现对党员教育管理时间空间上的全覆盖。
其次,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群众工作是各级各部门应履行的重要职责,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核心内容。区委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去年以来在全区深入开展了“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在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建立起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当前,社区已成为社会管理服务的主要承载地和连结点,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社区的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但社区工作力量相对不足,优势资源比较匮乏,单纯依靠社区干部和自管党员建设社区、服务群众已明显力不从心。同时,机关党员干部与群众缺少面对面沟通,了解情况、推进工作习惯于当“二传手”,很难建立起群众感情,做决策容易脱离实际。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机关大院”中走出来,下基层“接地气”,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目前,大部分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都居住在社区,这部分党员年富力强、整体素质高、社会资源丰富,通过“双管双责”把这部分力量引导到社区、聚集在基层,变以往个别党员“单兵作战、零打碎敲”为广大党员“集中行动、规范服务”,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聚集整合,形成服务群众的规模效应,对促进社区建设、有效开展群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是扩大“两新”组织党的覆盖,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连续开展“夯实基层基础年”活动,党的基层工作和力量普遍加强,但在有些领域特别是“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广的问题仍然突出。2011年,省、市委连续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部署开展“建组织、扩覆盖”活动,要求在十八大以前,“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60%,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完成这一任务,关键是突破规模较小的“两新”组织。这些单位单纯依靠输送和发展党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必须通过新的办法尽快壮大党的力量。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使党员在不转移组织关系的情况下,就可以接受企业党组织的管理,打消了部分党员不愿转关系、怕麻烦的顾虑,增强党员亮明身份、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也为建立健全党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各级要拓宽思路、整合资源,按照“不求所管、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主动到“两新”组织报到,参加活动、发挥作用。
总的讲,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不仅仅是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突破,也是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有效载体,对于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在职党员8小时内外管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要切实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认真把握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的总体要求
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的组织设置、党员管理等许多敏感问题,全区机关事业单位、驻福各单位以及“两新”组织中的在职党员、流动党员都要参与,各级党组织要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要改进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方式。这是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的前提和基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组织关系管理模式,推行党员“一方隶属、双重管理”的方式,党员在不改变隶属关系、接受原党支部管理的情况下,按居住、工作、爱好等情况,编入一个或多个党支部(登记活动党支部),接受多个党支部的教育和管理。党籍所在党支部承担教育管理党员的主要职责,登记活动党支部协助党籍所在党支部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根据党员自身实际,分类合理确定报到范围。原则上,党籍在工作单位党组织的党员,必须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登记,由居住地的基层党工委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将其编入社区内党支部;党籍在居住地党组织的党员,必须到所在单位党组织报到登记;就业后未从居住地转走组织关系的党员,要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到工作单位;因就业岗位不固定未从居住地转走组织关系的党员,由居住地党组织和临时工作单位党组织同时登记,并编入相应登记活动党支部;外来流动党员,由流入地的基层党工委根据其本人意愿和工作、居住、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情况,编入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党支部;分布在“两新”组织中的区内流动党员到现工作单位党组织登记,编入相应党支部。
二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突破有3名以上已转组织关系党员才能建立党组织的局限,在保持传统党组织设置的基础上,设置登记活动党支部。各类党支部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遵循便于管理、便于活动、便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既可以由未转组织关系的登记活动党员单独组建,也可与已转组织关系的党员共同组建登记活动党支部。在社区,按照“分类、就近、实效”的总体原则,一是可根据党员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建立文体娱乐、志愿服务、平安和谐、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法律维权等各类“趣缘”党支部;二是可将居住在相同或相近楼栋的党员编入同一个党支部,建立“楼栋”党支部;三是可根据党员从事产业行业、职业习惯等因素,建立“行业”党支部;四是可将社区外来流入党员编为一个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在“两新”组织,包括流动党员、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内,党员超过3名的都要单独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较多的,可以探索建立车间、班组党支部,将岗位相同或相近的党员编入同一个党支部。在组建登记活动党支部的过程中,各级还要重视选好配强党支部领导班子,注重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组织能力强、奉献意识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三要引导报到党员做好群众工作。要在引导党员履行岗位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拓展和丰富党员职责内涵,让党员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着力在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困难问题、维护合法权益、加强教育引导、促进和谐稳定等五个方面,履行社会责任,做好群众工作。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搭建切实可行的活动载体,确定灵活有效的活动方式。登记活动党支部要每年开展一次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既让党员乐于参与,又让群众得到实惠。前期,市委组织部在试点工作中,探索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我们可以借鉴运用,比如芝罘区东山街道开展的“党员动车先锋行”活动,让党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自愿选择参加党员动车平安号、文娱号、维权号、环保号、助困号等10个特色党支部的活动,既符合党员自身特点,不给党员增加过大负担,又满足了群众需求,实现了服务群众的目标,党员好参加、群众能受益,很有学习借鉴意义。同时,要注重服务的双向性,既要引导党员更好地服务单位、社区、群众,也要从政治、生活、精神上关心帮助党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服务奉献的动力。要进一步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帮助化解信访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要完善党员管理和考评措施。要建立“一方为主、双向沟通、综合考评”的党员管理和考评办法,对机关事业单位、驻福各单位党员,要以党籍所在党支部为主,登记活动党支部协助管理和考评;对离退休党员、“两新”组织党员,以登记活动党支部为主,党籍所在党支部协助管理和考评,并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表现优秀的,由登记活动党支部建议党员党籍所在党支部给予奖励。党员党籍所在党支部和登记活动党支部要通过电话、信函等形式,定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社区党组织要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要求,主动及时做好报到党员的管理考评工作,及时与党籍所在党支部联系,客观真实地反馈党员参与活动,特别是8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现实表现情况。今后工作中,各级要把党员在登记活动党支部的表现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表彰奖惩等的重要依据,并注重征求登记活动党支部的意见,切实增强党员参与“双管双责”的内动力。要加大奖惩兑现力度,充分体现考核的导向作用,有效调动党员履行岗位和群众工作职责的积极性。对表现较差或违法违纪的党员,党籍所在党支部和登记活动党支部要根据职责分工,及时进行处理。对表现突出的党员,两个党组织及其上级党组织可以同步表彰奖励,树立典型、推动工作。
五要明确方法步骤。根据区委的安排,从现在开始,全区面上工作要全面铺开,3月底前,各级要组织党员持《党员报到介绍信》到社区报到,并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进行推进:一是深入调查摸底,建立党员台账。这次会后,各级要组织专门力量,对所属党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重点摸清在辖区工作、生活但组织关系不在辖区的在职党员、下岗失业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等基本情况,分类建档。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电话沟通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建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二是广泛组织发动,浓厚活动氛围。各级要层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广泛宣传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使广大党员思想上合拍、动作上同步,让“双管双责”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街道社区要广泛宣传“双管双责”在促进社区建设、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精心策划组织,为党员奉献服务搭建有效平台;“两新”组织要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采取有效措施让“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亮身份、有作为。
三是及时登记编组,组织党员活动。报到前,街道社区与党员党籍所在党组织要搞好沟通,确定报到时间,组织党员集中报到。报到时,党员要持《党员报到介绍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报到登记。社区要安排专人负责接收,并根据党员个人意愿及居住地、兴趣爱好等情况,将其编入相应的登记活动党支部,实行双重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党员编入相应的登记活动党支部,必须持党籍所在基层党工委出具的有效证明,确认身份后参加活动。
四是抓好规范运行,确保见到实效。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关键是抓好新增的“一管一责”。要精心设计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组织开展各项主题实践活动,让党员融入登记活动党支部,从单位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深入推进和拓展“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每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至少还要在居住社区内长期联系帮扶一个无党员家庭或一个生活困难户,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化急事、办好事。要积极探索登记活动党支部内部管理、活动组织的相关办法,建立完善党员报到、参与活动、情况反馈、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确保“双管双责”规范、有序运行。
三、切实加强对党员“双管双责”工作的组织领导
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通过“双管双责”凝聚带动更多的党员到更广阔的舞台上创先争优,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进、争优秀的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富美和谐文明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尽快摆上工作日程,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进行重点调度推进。各级要成立构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机制领导小组,落实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指导。特别是有城市社区的清洋街道和高新区园工委,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指导、调度推进、强化落实。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登记报到,带头支持登记活动党支部的工作,带头接受党组织双重管理,带头帮助基层破解困难和问题,促进工作开展。要进一步加大保障工作力度,切实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开展活动。
二要鼓励探索创新。在充分研究、认真把握工作总体要求的前提下,要紧紧围绕“党员报到党组织管什么,登记活动党支部抓什么,报到党员干什么”等问题,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强力推进落实;要将提高工作成效和增强党员吸引力结合起来,在组织方式、活动载体、服务内容等方面积极创新,做到形式新、内容实,党员欢迎、务求实效;要注重开展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及时发现解决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从制度层面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不断提高“双管双责”工作的生机活力。
三要注重典型培育。要努力打造一批好记易懂的特色服务品牌,培树一批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先进党组织和党员典型,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大力宣传推广,增强示范效应,激发广大党员的参与热情。要搞好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结合,把落实“双管双责”工作,作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重要载体,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
- 上一篇:社区警务工作安排意见
- 下一篇:商行对企业信贷风险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