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公共资源配置会讲话

时间:2022-05-07 11:08:00

导语:副市长在公共资源配置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副市长在公共资源配置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会议,总结回顾今年以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研究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务。刚才,市“一办三中心”领导对今年以来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并提出了明年的工作思路;先进乡镇代表对基层探索公共资源配置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交流发言;表彰了一批今年公共资源配置工作的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向获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大家在新一年里继续保持务实奋进的良好工作作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动全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

今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和市五届政府十二次全体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积极推动“一办三中心”机构建设,目前,六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一办三中心”机构建设工作任务。此外,乡镇、行政村的公共资源配置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先进乡镇在探索基层公共资源配置改革方面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为下一步全市构建公共资源配置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监管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是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范围进一步拓展。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推动、市监管办的积极协调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市本级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已从“一办三中心”成立之初的18项扩展至41项,其余21项公共资源也将在今后几年中纳入市交易中心平台集中交易、统一监管,切实解决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监管缺位等传统体制下的老大难问题。各县(市、区)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进公共资源项目进场交易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成效。

三是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行为进一步规范。市监管办成立以来,针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体制转变和职能转换,积极探索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的长效机制,在全面梳理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29项新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运作机制、交易规则、工作程序和监管办法等,这些新制度的实施,对遏制串标围标、非法转包分包,抑制建设工程“三超”,促进市场信用、防范腐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规范引导作用,确保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四是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益进一步显现。市“一办三中心”成立至今年10月份,全市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实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项目9940个,交易金额达245.34亿元,其中市本级实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项目5221个,交易金额105.16亿元。全市通过公开招投标和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共节约工程项目建设资金22.76亿元,其中市本级节约资金4.08亿元,全市两年的平均财政资金节约率高达9.28%,不仅在反腐倡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说明进一步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下面,我就进一步抓好全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紧迫感

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我市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两个崛起”、实现“三大目标”的重要保证。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作好工作的紧迫感。

(一)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是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是适应经济形势发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型、效能型、服务型政府的迫切要求。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年代,由于政府集公共资源的“所有者、管理者、分配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对公共资源高度垄断,限制了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自主决策,限制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往往造成公共资源配置不公、使用效率和效益低下、价值难以体现,并易于产生寻租腐败。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资源配置模式,让市场来充当分配主体,可以使政府从资源分配的主导角色中退出,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由原来的“直接分配者”转变成为市场的“立法者”、“服务者”和“监督者”。切实把主要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和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有利于加快形成规范、便利、高效、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服务体系,为多种经济成份平等使用生产要素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二)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激发经济活力的需要。推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最大程度地激发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较小、综合实力不强,面临的经济发展任务还很重。“十二五”期间,要实现“两个崛起、科学跨越”的奋斗目标,就要千方百计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培育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吸引大项目、大资金参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千方百计在全市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调动社会所有生产要素积极投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激发内生增长和持续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强力推进项目投资,加快推进“四个一批”项目建设,有效拉动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建立规范有序和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环境,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环境、增强经济要素凝聚、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三)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当前,一些公共资源的部门垄断往往导致交易环节信息不公开,交易规则设置不公平,市场竞争不充分,监督管理不公正等突出问题,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成为当前人民群众信访投诉、聚众闹事等事件发生的一大诱因。“公平、公开、公正”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坚定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决心,扎实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各项工作,不断为我市加快实现“两个崛起、科学跨越”营造有秩序、有活力的社会环境。

(四)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是节约增效、服务民生的需要。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组建“一办三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用,促进财政增收、投资节约,集中更多财力为民办实事。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按照‘小财政、大民生’的理念,健全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提高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要以实施‘三大千亿惠民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符合实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时期,全市用于保障民生的项目建设和财政投入将大量增加,各地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运行体制、监管机制和配置制度,是切实提高财政投入效益、保证民生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基础和关键。

二、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市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作思路,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工作经验。下一步,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突出重点、细化目标、稳步实施、扎实推进。

(一)要进一步健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一项全局性工作,目标要求高,政策操作性强,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快推进“一办三中心”机构建设。市本级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尽快配齐配强市建设中心、评审中心的领导班子,要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充分给予保障,确保“三中心”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建设高效实施、顺利运行。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尽快将“一办三中心”的机构编制、领导班子、办公场所、工作人员等落实到位,使“一办三中心”的机构运作顺利启动,并不断发挥其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作用。各地要继续深入推进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化建设,在参考和推广公共资源配置工作先进乡镇(街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和基层特点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努力推动乡镇(街道)公共资源交易走向公开、规范、高效、廉洁。在巩固完善市、县、乡三级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格局的同时,各地要按照“公开、民主、便捷、实用”的原则,进一步研究探索行政村的公共资源配置方式,努力在全市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公共资源配置监管大网络。

(二)要进一步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领域。要按照“能够推向市场的都要推向市场”的要求,不断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做到凡是具有“竞争性、有限性、效益性”的公共资源项目(包括自然性资源、资产性资源、公共性资源、服务型资源)都要纳入市场化配置轨道,凡是政府出资的项目都要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规范操作,凡是进行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都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平竞争方式,让公共资源的经济、社会、公益、福利等属性特质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市监管办要统筹谋划、积极协调,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三中心”要做好对接、抓好配套服务,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职尽责、加强监管,确保市本级逐年有计划地完成新增公共资源进场交易工作,不断提高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比例。各县(市、区)要按照“态度坚决、方法稳妥”的原则,认真抓好规划、评估工作,加快制定周密的市场化配置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成熟一项、推动一项、落实一项,不断推动公共资源项目进场交易、集中监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公共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要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要按照“市场主体要平等、市场竞争要有序、市场配置资源要合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各方参与主体的监管,做到用制度调节资源配置、用制度规范交易行为、用制度保障和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县两级公共资源监管部门要把垄断性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涉及民生、群众关注的公共资源项目配置作为监管重点,全面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互动联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运作机制、工作程序和监管措施,有效防止低效配置、因人配置、私下配置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针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对策,堵塞监管漏洞,加强规范引导,不断完善针对招标人、投标人、中介机构、评标专家和管理单位五个方面的配套监管制度建设,确保公共资源配置活动规范有序开展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平稳扎实推进。要以实施《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活动不良行为记录公告办法(试行)》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领域的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市场准入机制、公平竞争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严格依法规范参与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活动。

(四)要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各级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活动的指导和监督,重点防范和查处党员干部以权谋私,采取暗示、授意、指定、强令等方式干预和操纵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活动,招标单位违规变更招标方式、肢解招标或向承包商指定分包工程,评标专家密谋串通、打极端分,评“人情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投标企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和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有进有出,优胜劣汰,不断引导其提高从业素质,规范从事公共资源市场交易活动。各级财政主管部门和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采购类项目、直接发包类项目以及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项目的监管评审,严防变相规避招标、人情发包,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经得起考验、受得住评判、经得起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科技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科技监管网络,逐步推行网络化的电子招投标运行系统、行政综合监察系统和异地远程评标系统,不断加强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各重点环节的网络化管理和电子化监督。通过有效发挥电子科技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和信息比对等功能,不断提高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强化措施,切实把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深入推进,切实把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加强宣传引导。市场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目标和大方向。目前,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社会关注度、知晓度还不是很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大力宣扬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公共资源掌控部门的领导和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大局观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纠正和转变不想、不急、不愿拿出公共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的不正确认识,切实把公共资源配置项目进场交易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做好有关对接工作。

(二)加强沟通协调。各地要进一步发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议事和协调作用。遇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要及时提交领导小组进行讨论决策,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决策权威性和贯彻执行力。各级公共资源配置监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通过采取信息共享、联合督查、协调互动等多种形式,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县(市、区)和市本级之间,以及各地之间也要加强工作交流和业务联系,彼此取长补短、经验共享,在相互借鉴学习中,共同推动全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深入推进、扎实开展。

(三)加强督查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本系统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情况的检查指导,重点深入公共资源项目多、进度慢、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部门,了解掌握情况,加强政策指导,确保工作落实;要善于总结、提炼、推广基层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地方和单位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完善制度、改进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示范;要通过督查指导,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持续健康深入开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机构和工作人员给予充分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从人、财、物上给予全力保障。“一办三中心”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自身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培训、交流考察、业务研讨等活动,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和监管队伍的整体理论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切实提高防范岗位廉政风险能力,努力打造一支让政府放心、人民满意、公正廉明、务实高效、值得信赖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管队伍。

同志们,做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稳步推进,使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化、合理化、高效化,为我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