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服务业发展大会讲话

时间:2022-04-25 09:27:00

导语:区长在服务业发展大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区长在服务业发展大会讲话

同志们:

服务业相对于一、二产而言,涵盖面更为宽广,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拉动和辐射能力更强,如何更好地推进服务业发展尤其是发挥现代服务业在“十二五”乃至未来的发展战略导向作用,余书记带头作了充分调研和深入研究,吃透了省市精神,相继推出了几个行业规划以及服务业政策纲要,可以说,这次会议是我区建区以来首次就服务业发展专门召开的一次大会,是开先河的,筹备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市政府七次全会和区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建区以来发展服务业的做法和成效,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下步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动员全区上下特别是企业主体树立信心,结合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创造财富。刚才3位企业家做了很好的发言,使我们拓宽了视角,分享了他们创业创新的历程,经贸局、审管办代表政府表明了态度,坚定了为企业服务的理念,绣山街道指出了基层块状的努力方向。稍后,余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具体意见。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建区26年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立足中心城区优势,深入实施“优二强三”发展战略,不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步伐,努力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服务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综观我区服务业发展形势,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一是纵向比,变化显著。从总量看,服务业发展呈现总量持续攀升、增速逐步加快的良好势头,对经济发展贡献能力不断增强。2001—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由58亿元增加至183.9亿元(按新的统计口径,2012年为349.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0%,其占生产总值比重由46.2%提高到69.07%。从结构看,服务业内部各行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层次逐步提升。2012年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已达到115亿元,占服务业比重由2005年的14.3%上升至32.9%,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为141.5亿元,占服务业比重为40.5%,比2005年下降13.1个百分点。另外,旅游业也有长足发展,2012年创成首批省旅游经济强区。从功能格局看,以、市级商圈为中心,以商业街区为辐射,以商务区为新增长点,并连同社区商业中心、特色街、专业市场发展的商圈格局逐渐明晰,对市域范围乃至更大范围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委、区政府一直非常坚定对服务业、商贸业的发展理念,比如商业仓储基地,可以说商业仓储对城区发展至关重要,很有发展潜力,通过集聚、改造还可以上市,这也是历届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努力成果。

二是横向比,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在服务业发展领域有多项指标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如2012年,全区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82.9%,位居全市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9.3亿元,年均增长15.6%,占全市比重的三分之一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72.2%,居全省中心城区第二位,仅次于区(单独核算的83个单位)。忧的是,对照省内外服务业发达地区,我们差距依然很大,2012年杭州下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7.5%,特别是楼宇经济、金融业发展迅速,税收千万楼和亿元楼分别达到44幢和10幢,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2.79%;区三产比重达85%,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0%。这些国际公认的现代化过程指标表明了社会产业层次进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我们还存在不少差距。

三是全面比,差距不小。对照打造服务业强区的目标,我区服务业无论从产业层次、要素支撑、平台构筑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产业层面看,传统服务业仍是我区服务业总量的“主力”,服务业比重虽然较高,但这是基于一产占比小、二产层次低、传统服务业占比大的低水平产业结构,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服务业吸纳社会就业能力远没有发挥出来,2012年全区服务业占比为69.07%,而三产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仅为55.1%;从发展规模看,企业和市场规模总体偏小,目前我区共有服务业企业8541家,其中规模商贸企业仅500余家,缺少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共有50家,但亿元市场只有8家,其他市场普遍标准低、规模小、分布散。全区商贸店面多以个体为主,商业街区仍以传统的点状和条带状布局形式为主,低小散乱的格局尚未有实质性改观。从要素支撑看,我区现有专业人才的存量与增量都很难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现代服务业中高级技术人才仅占10.5%,再加上我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缺乏,导致商贸流通企业及知名总部企业外迁,仅今年就有53家服务业企业外迁;从惠及民生上看,我区的民生服务业发展历史欠账较多,如养老托幼、家政、医疗等社区服务业,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业,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房地产业,都与群众期望的水平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区服务业发展正进入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省市相继召开服务业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这些新要求、新目标,为我区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作为的中心城区,如何学比赶超,如何转型发展,首要就是立足区位条件、潜在优势和发展空间,做到优势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简言之,就是抓住大都市区建设的机遇大力发展集研发集聚、创意集聚、知识集聚、资本集聚的总部型的楼宇经济、都市经济、税源经济,抢占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进而辐射带动全市。从长远眼光看,我们作为核心城区要加紧淘汰低端产业,以凤凰涅槃、壮士断腕的精神,推进城市转型,成为人才的洼地、资金的洼地、引领的高地。

二、进一步明确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服务业发展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区委对“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宜商宜居、活力时尚”的定位,以新型城市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体制与业态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与集聚区打造为载体,以“强服务、优结构、提层次、拓空间”为主线,培育发展高端服务业,创新提升传统服务业,将区建设成为大都市区以及浙南闽东北区域服务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具体目标是: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700亿元,年均增长12%,占GDP的比重达75%,年均提高1.0个百分点,服务业的产业贡献率达到85%以上、产业拉动率达到8%以上。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120亿元,年均增长10%,占GDP的比重达78%以上,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服务业的产业贡献率达到90%以上、产业拉动率达到8.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把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结合起来。当前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急需大量生产性服务需求,我们要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信息、中介、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对先进制造业的综合服务,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轮驱动”。二是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结合起来。要坚持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手抓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加快利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换代。三是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提升城市功能结合起来。城市的发展历来是“城”与“市”的紧密结合,重点在七都、双屿、仰义旧片区、山坡地上下功夫,尽快编制24个旧村、32个工业功能片区改造计划方案,加快企业“退二进三”步伐,以城市综合体形式打造一批层级分明、业态集聚、功能完善的服务功能区,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格局。

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推进商贸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到2015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000亿元,年均增长13.5%。近期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强城市核心商圈。在做大做强原有三大商圈的同时,着眼大都市区推进战略,努力形成商务区、市政府行政中心区等2大市级商业中心,强化区块、车站大道、南塘工业区、财富中心等区级商业中心,加快上陡门片区、水心片区等9个社区商业中心,加快8条特色街区的周边延伸和改造提升,着力打造都市休闲商圈。二是做旺消费服务。我区现有东阿外楼大酒店、云天楼大酒店等较大规模的餐饮企业74家,要整合现有餐饮资源,突出本地特色、连锁经营,着力打造“瓯菜”文化品牌,探索建设小吃城。适度发展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和商务酒店,鼓励国内外知名住宿、餐饮连锁企业在落户和发展,力争到2015年拥有五星级饭店7家。三是做精专业市场。整合市场资源,对“低、小、散、乱”市场实施“关、停、并、转”,对现有市场分布组织实施战略性调整,近期要重点引导各类服装批发市场向火车站广场片区集聚,引导各类鞋料市场向西部片区集聚,引导各类装饰材料市场向葡萄棚地区集聚。

(二)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是今后发展的主阵地、主载体,要把全区现有的150多幢楼宇都当作一个“经济园区”、一个税源经济、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载体来配套建设和全程服务,点对点抓好34幢重点跟踪楼宇和11幢重点招商楼宇项目的服务工作,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园一期的总部大楼和配套工程建设,引导服务更多企业入驻营业。近期,要扎实推进楼宇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确保税收规模楼宇、楼宇投用面积、楼宇入驻企业率、企业注册率、税收总量“五个持续增长”,力争到2011年,税收千万楼宇达20幢,税收总量较2008年提升20%以上,新增楼宇投入使用面积90万平方米以上,楼宇企业入驻率70%以上。可学习借鉴杭州下城区做法,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为楼宇企业创造优良环境,还可采取评星级奖励,促进发展楼宇经济。

(三)突出发展金融服务业。最大的文章是金融,要做强、做活、做足、做精;最大的短腿是人才,出去的多,进来的少,我们要向广州学习,进行“双转移”,通过功能改造、产业提升以及利用人根的情结的资源和人经济和本土经济的互动发展总部经济,引进高端人才。近期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借助与新华社智库服务项目的合作,充分利用新华社的舆论造势、信息渠道以及人才智力服务力量优势,争取由省乃至全国在挂牌设立金融创新试验区,争取列入首批省金融创新示范试点区。二是制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进驻,在本土生根发芽,服务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争取增设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三是加强政银、银企、银项对接,完善金融例会制度,实行项目信息共享,实现重点工程、重点投资项目、重点区块改造与金融信贷的全面对接。四是推进民资改革发展。利用核心城区民间资本集聚的优势,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投入到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旧区旧村改造、科教文卫体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成立全省首个金融业协会。要“想一想、学一学、看一看、比一比”,为发展做什么,为服务业发展平台创造什么。要充分利用新“36条”,加快建设集民营资本服务、黄金期货交易、保险证券经营、现代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中心,切实增强现代经济的核心功能。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一要发展现代物流。目前,我区从事运输服务业的企业有334家,数量不少,但很多是“挂牌公司”、“皮包公司”,真正具有仓储、信息等配套功能的物流企业只有少数几家。下步,要鼓励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快推进“行业洗牌”,争取做强做大。二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抓紧制定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借助江心屿金秋文化节这一独特舞台,加快发展轻工产品设计、文化影视、时尚设计、休闲旅游等创意产业发展,引导抓好学子创业园、华威软件园的运营与招商工作。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经营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探索实施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的模式,实现文化设施营运的社会化、产业化。三要发展科技信息服务。重点发展与产业相关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平台,如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交易、信息交流等行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增强对企业的创新服务能力。

(五)积极拓展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我区的一个薄弱环节。下步要安排一定财政资金作为社区服务业专项扶持资金,探索产业化、连锁化经营途径,引导发展医疗保健、娱乐健身、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物业管理等社会经营性服务业,推进“连线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做活便民服务网络,加快编制社区商业网点规划,大力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鼓励和支持商业企业在社区、农村建立销售网点,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方位便民服务网络。(目前,我区重点连锁企业总网点数达614家,社区便利店发展迅速,其中民丰超市、当家人便利店、真生活百货等连锁社区网点在我区已发展到400家以上)。

(六)打响“晚上·魅力商都”品牌。全力巩固发展首批省级旅游经济强区创建成果,深入实施旅游业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商圈景区化建设,将江心屿与七都岛串联成“瓯江双珠”,扎实推进西洲岛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及临江、双潮等西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前期工作,充分挖掘温瑞塘河保护整治后的旅游资源,把打造成为集时尚休闲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省优秀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5年,全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亿元,争创5A级旅游区1个、旅游强镇1个、旅游特色村2-3个,拥有五星级旅行社3家,2-3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旅行社。

三、全面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服务业本身也需要服务,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保障。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改善发展环境,扎扎实实地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明确载体抓手。一要抓集聚区建设。按照最新编制的服务业发展规划,今后五年,我区将加快构筑瓯江城市旅游休闲带“一带”,-商业中心和商务区“两核”,东部现代城市综合服务区、中部城区产业综合服务区和西部生态休闲旅游综合服务区“三区”的空间平台布局。二要抓项目带动。区委、区政府已经明确,到2015年,全区推进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楼宇地产、商贸流通、公共服务等5大领域75个重点项目的建设,总投资约949.7亿元,其中区级约599.6亿元。对这些重大项目,要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实行专人跟踪服务,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做好对接,争取资金、政策等要素保障。三要抓龙头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是发展服务业的中坚力量。要像抓工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一样抓服务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根据其投资总额、经营规模、综合效益、企业管理、缴纳税金等情况,每年或者定期公布。对重点培育的服务业企业,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优先考虑项目用地,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二)发挥政策导向。我区已经出台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扶持服务业发展,这是区委、区政府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吃透政策,发挥政策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对区政府确定的符合服务业发展方向的基建项目,在招投标管理站、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及审批科的审批环节中,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项目督办制,全程跟踪,在规定的承诺时限之前办结,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实行动态监管,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三)强化人才保障。服务业是人力和智力密集型产业,是智慧经济、头脑经济。要抓紧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引进计划,建立服务业人才信息库和服务业人才直通车,利用人才开发中心的服务平台,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本土人才和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鼓励旅游业、商贸流通业的企业每年选派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区财政给予培训费用10%的补贴。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既了解区情特点,又熟悉国际规则的现代服务业人才。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把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目前,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分量,跟服务业发展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要比工业低很多。今后我们要将服务业增加值、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作为考核评价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的重要内容,并提高考核比重。同时,建立《区服务业统筹调查实施办法》,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提高服务业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另外,希望大家谨记节能减排,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狠抓落实。

同志们,加快发展服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放眼未来,务实苦干,努力把服务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打造服务业强区、建设“宜商宜居、活力时尚”城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