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经济表彰会发言
时间:2022-04-01 10:51:00
导语:区委书记在经济表彰会发言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一、深刻领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春节前后,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书记在江西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和省委苏荣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客观地总结年全市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研究部署2012年全市经济工作。市委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还就贯彻落实好胡总书记视察江西工作时提出的“三保一弘扬”(即: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指示作出了全面深入部署,并结合全市实际,在综合分析形势、准确判断大势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提出了工作举措。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民心,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扎实苦干,为更好更快推进赶超发展而努力奋斗。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是“一个平稳较快增长”。就是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34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总收入接近40亿元,增长3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2亿元,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增长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长20%;外贸出口2.7亿美元,增长5.5%;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65亿元,增长22.8%,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0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4691元,增长14.5%。第二句话是“五个扎实推进”。一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手抓工业项目,一手抓城建项目,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园区实际开发面积达到35.1平方公里、增加2.7平方公里,入园工业企业975家、其中已投产665家,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60亿元、增长45%,实现税收11.5亿元、增长30%。三是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8.1%,提高2.5个百分点;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5平方公里,新增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44万人,新增4万人。四是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粮食总产达到52.8亿斤,增加1.6亿斤;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0家,新增54家;全市新农村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2.6亿元,较好地完成了623个新村点的建设任务。五是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8个方面81项民生指标,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第三句话是“三个较大差距”。一是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与全省比有较大差距;二是产业、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与全省比有较大差距;三是县域经济实力与全省比有较大差距。
2012年全市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全力主攻两区(主攻园区和城区),加快建设两城(建设现代工业新城、文化生态名城),坚持突出两抓(抓项目、抓投入),实现四个突破(固定资产投入突破400亿元、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达到两个确保(确保全市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置前移)。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35%,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工作举措是:重点打好五大攻坚战。一是坚定不移地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增投入、促发展、添后劲;二是坚定不移地打好工业强市攻坚战,集中精力主攻工业、决战园区,以工业的赶超引领全市经济的赶超;三是坚定不移地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坚持实施大开放主战略,以大招商、大开放推动大发展;四是坚定不移地打好市中心城区建设攻坚战,坚持一手抓新城区建设、一手抓老城区改造,大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五是坚定不移地打好农业产业化攻坚战,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二、客观估价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力主攻两区、推进三大建设,三年确保财政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战略部署,努力克服雨雪冰冻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全区经济社会继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全市目标管理考评中,除获得综合考评第二名外,还获得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安全生产和全市“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服务型”主题活动先进单位。
一是主要指标增长较快,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亿元,增长3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5:49:36调整为16:53:31,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3%,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财政总收入达到4.8亿元,增长33%;国税完成1.5亿元,增长59.7%;地税完成1.8亿元,增长19.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亿元,增长27.4%;税收占财政的比重得到明显提升,达到7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9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达到1263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79元,增长15.6%;公务员津补贴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1000元。
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引进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7个,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个,实际进资3.61亿元,引进区外资金18.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85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2251万美元。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区财政投入1.45亿元,在抓好前三期5800亩土地开发的基础上,新征的四期1200亩土地已平整800多亩,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完成了自立铜业以北园区主干道建设和三期范围内道路的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申报和建设前期工作,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目前园区已有入园企业56家,建成投产36家,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亿元,增长60%,实现税金2亿多元,增长30%;园区现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18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实现主营收入44.6亿元、税金1.6亿元,分别占整个园区的75%和69%,基本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加工为主导产业和主要力量的特色园区。全区工业共完成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50%;工业实际入库税收达到1.45亿元,增长70.6%。税收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0户,其中300万元以上6户,1000万元以上3户。尤其是金弘实业实现税收7000多万元,连续2年税收突破5000万元。34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税收1.4亿元,增长79.43%,占全区工业税收的96.49%,重点企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年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达64万吨,比上年增加3万吨,我区连续五年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比上年增加5000亩;西瓜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左右;果树种植面积达到8.4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尤其是南丰蜜桔种植面积已达6.8万亩。全区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4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新增省级品牌产品1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累计达7.7亿元,同比增长11.2%。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投入3113万元,其中区财政配套资金近700万元,按照“四改六普及”的要求,完成129个新农村点的建设任务,发展产业100多个,形成“一村一品”示范村120多个,惠及农民4万多人。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建成农村水泥路175.2公里,通水泥路的行政村达到310个,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到77%,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农机装机总容量达到66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完成37座小(一)型、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是城市建设有序展开,城区面貌明显改观。扎实推进了行政中心、市民公园、抚八挂线、学府路、文昌路、旧城改造、中洲公园开发、龙津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了上顿渡城区与市中心城区的对接,新增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区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重点抓好上顿渡城区“二路一桥一房”等项目建设,目前,玉茗路南延伸段、抚八挂线与抚八线已顺利连通;文昌路、学府路全面完工;龙津大桥已完成桩基和大部分预置梁;五小,西湖绿洲小学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同时,着力抓好旧城改造、上顿渡管网改造等续建项目的建设。已经完工的行政大楼、市民公园、一中已成为上顿渡城区建设的新亮点。年前,区四套班子已顺利搬入行政中心办公,正月初九举行了行政中心落成揭牌仪式;上顿渡自来水管网改造完成7000多米,建成大道等五座垃圾中转站和水冲公厕。扎实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0公顷,绿地率达到23.8%。
五是民生工程有效落实,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年足额安排民生工程配套资金3000多万元,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民生工程指标。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572人,城镇就业率达94.7%,发放扶持创业小额贷款3962万元。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4.51万人、4.96万人、3.51万人和3.41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61.65万人,参合率达90.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月补差额达到93.6元,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286.4万元;农村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总人数达到26809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058万元,人均补差48.1元。农村敬老院建设力度空前,全年筹集资金2400余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项目23个,增加床位1000多个,全面改善了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条件。认真落实好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了严打专项整治、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了安全监管,狠抓了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有效地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着力探索和构建安全维稳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了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六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日益繁荣。“科技兴区”战略深入推进,科技研发和应用成效显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继续加强,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改善城乡中小学办学条件,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有了新的提升,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茅,二本上线率达到33.24%,一中、二中录取清华、北大33人。以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文物保护、文化产业、全民健身、电视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广电事业呈现了更加良好的发展态势,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体育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1人在北京残奥会获得冠军。卫生服务防疫范围进一步扩大,初级卫生保健的母子系统保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获全省计划生育进步奖。物流、商贸、电信、供电、旅游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日趋协调。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付出艰辛努力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我区建设与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占全市的份额仍然不大,与在全市赶超发展中所处的位置还有差距,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强;财政实力不强,人均财力不足500元,民生保障等各项刚性支出增多,财政困难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招商引资引进的大项目不多,尤其是带动作用大的项目较少,入园项目开工建设率不高,项目建设速度不快,投产率较低;工业用地紧张,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随着全区企业改制、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和城市拆迁的力度不断加大,群众信访总量随之攀升,信访工作压力增大,维护安全稳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少数职能部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投资、创业软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三、奋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赶超发展步伐
2012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我区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发展实际,确定今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继续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坚持扩内需保增长,抓项目促发展,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增活力,重民生稳社会,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赶超发展的新跨越。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生产总值175.1亿元,增长1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亿元,增长40%;引进区外资金20亿元,新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工业项目实际进资13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550万美元,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1亿元,增长55%;财政收入达到64754万元,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蔓延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既要看到面临的挑战,更要看到发展的机遇,要善于在危机中把握机遇,在机遇中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增后劲。
一是要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纵观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我认为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为全区赶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的发展孕育着新的希望,充满着无限的生机。第二,为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省里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增加投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加大了支农、强农、惠农的力度,这为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第三,目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正在加速向内地转移,这为我们引进项目、承接产业、增加投入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我们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把握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既要充分肯定成绩,看到发展的前景和希望,坚定发展的信心,又要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更加积极主动、扎扎实实地做好我们的工作,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促发展。抓经济,项目是关键。抓项目,就是抓载体;抓项目,就是抓后劲;抓项目,就是抓财源。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以高投入拉动高增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要把握政策上项目。要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组织专门力量,利用各种关系,通过各种渠道,抓紧做好项目的筛选、包装、储备、申报、联络和争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争取到国家、省、市更多更好的项目。二要突出重点抓项目。引进、开工、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大工业投入,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扶持一批技改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新上、续建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不断做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做美城市环境;抓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抓好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好一批民生工程项目,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三要完善机制促项目。要强化项目评审机制,确保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产出见效快、发展后劲大,且符合集约型、节能型、生态型的项目,优先列入重点扶持范围;要建立和完善项目督查机制,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加强督查,加强调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二)主攻工业园区,做大主导产业,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抚北园区是我区主攻工业的主阵地,我们要举全区之力,决战园区,促进园区产业聚集、项目集群,以园区效益的迅速提升,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一是千方百计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三期2300亩土地范围内的绿化、亮化、通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完成园区主干道工程建设,实现园区道路连贯畅通;加快园区金融、医疗、卫生、商业体系建设,着手规划园区商业服务一条街,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在加快启动污水处理厂和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全面完成四期1200亩土地“五通一平”,力争在园区主干道以东新征土地1000亩以上,扩大园区规模,进一步增强园区项目承载力;要坚持园区走集约发展之路,突出提高工业园区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积极盘活抚北工业园区和金巢钟岭工业小区闲置的土地,实行“腾笼换鸟”,切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
二是千方百计推进园区项目建设。要依托园区现有的特色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有发展前景的上下游工业项目入园落户,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今年园区要新增入园项目30个以上,其中5000万元的项目15个,亿元以上项目9个,要实实在在地抓好15个以上新引进项目的开工建设,确保年底有10个以上新上项目基本建成投产;要着力抓好昊鹏实业、富创科技、丰艺特种玻璃、美华铝业、宇骏科技、自立铜业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产达标、产生效益。通过项目带动全面拉动园区经济快速增长,提升园区经济效益,力争园区主营收入今年达到80亿元,实现税收3亿元。
三是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围绕有色金属加工、机电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电子家电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着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大对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力度,推动产品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品、企业、产业的竞争力;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帮助指导企业创品牌、树名牌,力争2—3个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称号;要加大扶优扶强力度,重点扶持恒力电池、昊鹏实业、银圣王洁具、恒祥纺织等32户重点企业,确保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6亿元,增长40%。
(三)继续扩大开放,致力引大引强,增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没有大招商、大开放,就没有大投入、大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靠近沿海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产业承接,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从现在起,要在全区范围内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力争我区招商引资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要突出重点抓招商。突出重点招商区域。继续巩固浙江、福建等招商基地,积极开辟广东、江苏、上海等新的招商领域,不断拓展港台、日韩和东南亚等外资引进基地。借助行业协会掌握的信息和对产业发展的把握能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重点招商产业。要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突出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对接,大力引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效益大、抗风险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
二是要创新方式抓招商。继续深化专业招商。今年我区在广东东莞、福建泉州、浙江富阳和永康四地设立驻外专业招商办事处,每个办事处选配1—2名精于招商、善于招商、乐意招商的专业招商信息员,实行常年蹲点招商。大力推广以商招商。切实加强与现有外来投资者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人脉资源为我区招商引资穿针引线,牵线搭桥。要及时帮助外来企业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现有企业的良好效益,增强外商投资信心,并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区投资兴业。高位推动抓招商。按照领导推动、部门参与的招商工作思路,今年我区已经组建16个招商团队,每个招商团队由一名区党政领导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带队,4-5个区直单位参与,实行兵团作战,捆绑考核,每个招商团队必须引进1—2个工业项目入园。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督查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要优化环境抓招商。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行政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推行联审联批,提高办理效率。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对签订的合同、作出的承诺,坚决兑现,打造“诚信好、效率高”的政务环境。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帮助困难行业和企业渡过难关,千方百计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投入等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亲商、安商和富商。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客商发展、帮客商致富,真正使项目能够“引得进、留得住”。
(四)完善基础功能,打造城市精品,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上顿渡城区是我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龙头和核心,没有上顿渡的形象,就没有的形象。没有上顿渡城区的繁荣,就没有的繁荣。我们要坚持一手抓新城区建设,一手抓老城区改造,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项目、高效益经营城市、高水平管理城市,进一步把上顿渡做大做美做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一是精品化打造城市亮点。要按照优质教育区的城区定位,高标准、高规格地做好上顿渡城区总体规划,坚持规划引领,扎实推进一批项目建设,加快上顿渡与中心城区的对接,努力打造城市亮点,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今年,要重点抓好上顿渡城区10个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分别是:污水处理厂建设、新福利院建设、背街小巷改造、大道东段改造、文昌大道东延伸段建设、龙津南路农贸市场建设、玉茗南路停车场建设、上顿渡宜黄河拦河坝工程、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城区中小学网点建设。要继续抓好中洲公园开发、旧城改造、金都宾馆、温泉旅游休闲度假区等10个续建重点项目建设。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2012年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每个项目都成为精品工程、亮点工程。与此同时,坚持以产业为纽带,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手段,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升城镇建设水平,着力在省国道沿线及市中心城区周边打造云山、唱凯、罗针、罗湖、七里岗、东馆、腾桥、青泥、温泉等一批卫星城镇,致力培植一批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
二是市场化搞好城市经营。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做好土地经营文章,重点抓好宾馆、大道东段、文昌路两侧以及一中教工公寓等项目的盘活运作,促进上顿渡房地产平稳发展,今年全区土地经营收入力争达到2亿元,建设规费达到3000万元;要坚持多元化投入、多条腿走路,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出租、出售和拍卖等多种形式实现城市有形、无形公有资产变现,扩大政府筹资运作的能力;要加快上顿渡商业服务体系建设,以推进传统服务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各类专项市场的建设,完善上顿渡城区商业服务功能,凝聚城区商气、人气、财气。
三是长效化抓好城市管理。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强化规划、监察、城管、环卫、园林等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城区市容市貌的整治,净化美化城市环境,改变城市面貌;要切实开展创建园林化单位、绿化达标单位等活动,积极做好“门前三包”、绿地认养工作,提高城市绿地率;要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和市民教育力度,引导市民增强公德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共同营造上顿渡城区干净卫生、文明整洁、美观舒适的人居环境;要加大上顿渡规划区内土地管理执法力度,严禁未批兴建,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对参与上顿渡规划内违法建设的群众和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五)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全力做好“三农”文章
要坚持以“两区”促“三农”,以“三农”促繁荣,在稳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确保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实现农村繁荣。
一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抓好四个一批:抓好红旗水库、上游水库等一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抓好唱凯堤、中洲堤等一批万亩圩堤的除险加固;抓好金临渠改造等一批灌溉水渠的改造建设;抓好3万亩标准粮田、中瑞玫瑰生态园、抚河流域中低产田改造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的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组织实施好“科技入户工程”,将“易看、易学、易用”的农业技术向农民直接示范和推广,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充分发挥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的带动作用,重点建好高产田建设示范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等一批上档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把示范园建设与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窗口。
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要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产品联合进入市场,实现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二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在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果树、西瓜、商品蔬菜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要稳定在132万亩,实现粮食总产62万吨。三要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使其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和企业化经营。今年要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以上。
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按照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进一步调动农民建设的积极性,扎实推进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筹措资金,着力抓好132个新农村试点村的建设。
(六)拓宽财源渠道,培育主体税源,促进财政收入有效增长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反映,是区域经济总体实力的体现。我们要按照“培植财源、强化征管、严格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做强财政实力,提升财政运行质量,确保今年财政收入增长35%。
一是强化财源建设。一要壮大主体财源。重点扶持金弘实业、恒力电池、酒业、兰丰水泥、银涛药业、圣航洁具、美华铝业等一批重点企业做大规模,提升效益;重点抓好自立铜业、宇骏生物、富创科技等10家在建工业项目的投产竣工,发挥效益;重点抓好恒力电池新上总装生产线、金弘实业新上铜线等10大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力争全年工业税收达到2亿元。二要夯实乡镇财源。紧紧抓住当前“凤返巢”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并鼓励外出务工和创业人员回乡自主创业,兴办企业;要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今年,各乡镇场必须严格按照《2012年乡镇工业发展意见》要求,新上1至2个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做大做强乡镇财政实力,今年各乡镇财税收入要确保增长35%以上。三要发展三产税源。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积极做大现有的物流业、建筑安装业;要紧紧抓住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契机,拓展服务领域,拉动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业迅速发展;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间创业,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增加个私税收,拓宽税收来源,力争三产税收达到1亿元以上。
二是提升财政运行质量。要加强财政收入管理。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重点税源动态管理为关键,坚持依法征税,做到应收尽收,提升财税收入科学管理水平,强化非税收监督,增加地方政府可用财力;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和国有资产处置的监督,减少资金浪费和资产流失,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强化财政保障能力。
(七)发展各项事业,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生计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好上级下达的各项民生指标,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要加大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服务,大力推动城镇劳动力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切实帮助返乡农民工工作,不断推动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协调落实社会救助资金,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援助等救助等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是切实维护安全稳定。要始终把维护稳定摆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安全监管措施,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城乡防控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努力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继续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大力开展领导干部下访活动,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密切关注社情民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全力控制赴京赴省和集体越级上访。
三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进一步深化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公众聚集场所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努力消除各项、各类安全隐患。加大安全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安全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的作用,坚决遏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四是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要切实抓好城乡中小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好城区中小学学生成班率过高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逐年化解“普九”债务;深入推进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继续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确保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加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力度,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等建设,加大医疗保障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确保群众身体健康;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搞好水土保持,抓好绿化造林,重点实施好“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确保3月底全面完成植树造林10.21万亩,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41%。
四、切实加强经济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工作十分紧迫。全区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都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一,要集中精力。我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要在较低的起点上实现赶超进位困难较大。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争先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思想和精力集中到抓经济发展上,要集中在加快“两区”发展上,做到思想不走神,精力不分散,行动不犹豫,确保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项重要举措、每一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第二,要务实作风。工作效能是机关干部业务素质、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的综合反映,是经济发展环境的关键要素,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要以开展“机关效能——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机关效能方面和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服务水平、办理效率、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广大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要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风气,突出解决慢作为、不作为的问题,引导广大机关干部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
第三,要创新举措。今年的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工业发展、园区建设、城区建设等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要推动工作,加快发展,必须有创新的举措、过硬的办法。要创新招商方式,努力在引进一批产业转移项目上取得大突破;要创新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在园区开发建设上逐步实现以政府为主体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全社会的力量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园区开发建设;要创新金融举措,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要创新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倡导一线工作法,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
第四,要强化责任。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必须把今年的目标任务量化细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产业、具体项目和具体工程上,落实到牵头领导、负责部门、具体人员上,使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项项工作有着落。要做到领导带头,上下联动,坚持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制,把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责任,变为各级主动工作、奋发有为的自觉行动,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加快推进全区经济社会赶超发展。
同志们,当前我区正处于赶超发展关键时期,形势催人,机遇难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推进经济社会赶超发展而努力奋斗!
- 上一篇:剖析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研发
- 下一篇:上半年维稳信息督查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