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转型发展动员会讲话

时间:2022-04-01 10:29:00

导语:县长在转型发展动员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县长在转型发展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一、要坚持长远谋事,加快发展方式转型

牢牢把握“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的发展路径,关键是我们全体领导干部要始终树立长远谋事的理念,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打破不适应发展要求的陈旧观念、落后体制和传统模式,以超前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也肯定要承受改革所带来的阵痛,但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毅力推进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要致力于推进城市经营方式的转型,努力打造声名远播的城市品牌

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城市的竞争。有位学者讲过,“昨天,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主要看是否有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今天更多地要看有没有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名牌城市”。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首先就是要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用市场经济的观念重新认识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增强城市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吸引力。

一是要以艺术的眼光,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修路建房,而是一门艺术。一个城市的品味高低与这个城市建设管理者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作为建设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坚持把城市建筑和景观当作艺术品来打造。城市形象的塑造,要紧紧围绕“七彩”的定位,精心做好城市的色彩文章,把多姿多彩的城市形象彰显出来。首先,要大力保护好城市古色。对古街、古桥、古塔、古祠等历史文化遗产,要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保护和修复,严格禁止周边随意拆建,延续好城市的历史文脉。比如,粜米巷、廖屋坪等几条古街保存比较完好,要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打造特色旅游街。同时,在城市新区建设上,要融入客家建筑、徽派建筑、苏式建筑风格,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城市水色。城区的水资源相对丰富,支流很多。我们要围绕这些水系,大力做好水景文章,绵江河、古城河要建设“一江两岸”,精心设计“水上景”、“对岸景”,同时在公园、广场、小区,尽可能建设一批与水有关的城市小品,适当布局城市水景公园、水上乐园、广场喷泉,提高城市建设的亲水性,这样城市就有了灵气。再次,要努力丰富城市的彩色。既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空间,提高绿化的档次和艺术品位,打造生态绿城,同时也要着力塑造五彩缤纷的城市色彩,建设四季花城。在进城通道周边可视山体上,可以大面积种植映山红;在城区周边田园,可以选择一种主打花卉进行规模种植,如桃花、茉莉、丁香以及荷花、油菜花等适宜观赏的作物,建设一批主题花卉公园。

二是要以营销的理念,大力推介城市品牌。我们的城市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吸引人们的眼球,必须善于策划和推广自己独特的城市品牌,从而带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聚集,产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打响城市品牌,要抓住五个方面:一靠口号。香港—动感之都,大连—浪漫之都,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还有像徽州更名为黄山、大庸更名为张家界、淮阴更名为淮安,云南迪庆的中甸更名为香格里拉,乃至于宜春宣传“一座叫‘春’的城市”,都是比较成功的“口号”推介。我们“红色故都·七彩”的口号,也要抓准时机,利用各种渠道,大力推介出去。还有的旅游也要策划一个宣传口号,有著名的红井,也是赣江源头,是否可以策划“幸福生活之源、绿色生活之源”的口号呢?这个要我们去研究。二靠标志性的建筑和街道。比如,东方明珠、南京路成为了上海的标志,到深圳一定要去世界之窗、欢乐谷。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特色建筑、特色街道的打造,使之成为传播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三靠产业。城市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影响力。比如,总部设在青岛的海尔将工厂开遍世界,无形之中就提升了青岛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还有像景德镇被誉为瓷都,浙江永康称之为五金之都,义乌成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核心都在产业。比如,我们几个产业园提出了光电之谷、电缆之城等概念,这些都要大力宣传。四靠文化。一座没有文化彰显的城市,不可能有品牌竞争力。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这些都要融入城市载体中去。广场、街道、车站、雕塑,乃至于公交车、出租车、市民的一举一动,都要能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质。五靠活动。城市应该有自己的一项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如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雪节、珠海的航展、宁波的服装节、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每一个成功的节会对于城市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促销。我们也要打造一个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节会品牌,为展示城市形象、打响城市品牌构筑一个重要窗口。

三是要以片区的模式,灵活经营城市土地。城市最大的有形资产是土地,最大的无形资产是文化。我们实施片区发展模式,就是按照城市的功能定位,对城区的公共服务功能项目进行分区布局、分片开发,经营好城市土地。首先,要实行组团式发展。就是要改变功能布局分散、项目零星开发的现状,按照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进行集中连片开发。目前,我们立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围绕城市建设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相互联动的思路,初步规划了“9+6”组团片区,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完成。今后,我们城市的发展,就围绕这些组团去推进,通过推动农村向城市包围、外围向内核发展,快速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其次,要实行概念式规划。每个片区都要进行总体包装策划,片区定位、项目安排、规划蓝图、建设亮点,都要形成一个总的规划概念,并大力宣传推介。比如南湖公园,就是在城南的摇前坝建设一个人工湖,蕴意指浙江嘉兴的“南湖”,准备与对面的革命烈士纪念园和苏维埃纪念园连成一片,形成区域性休闲片区。像这些优势和亮点就要整体包装起来,形成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概念,通过规划概念吸引投资商。再次,要实行增值式开发。虽然公共产品建设可能本身并不赚钱,但是通过这些设施的合理布局,可以带动周边的土地大幅度升值,这就是城市公共产品的“效益外溢理论”。比如市建设了一个中央生态公园,周边原来破破烂烂,景观和基础设施做起来之后,周边的土地全部都升值了。再如,文化艺术中心边上的这块土地,去年拍卖还不到每亩200多万的底价,现在我们把文化艺术中心布局在边上,每亩300多万都有人想要,如果把周边的景观做起来,再卖土地,还将进一步升值。

四是要以制度的创新,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关键还是要在健全制度和调整政策上下功夫。首先,在管理范围上,要实现小城区向大城区转型。我们现在提出的中心城区概念,不仅仅指原有的小城区范围,还包括未来城市发展需要进行规划控制的大城区范围。具体包括,以市区为中心,东至叶坪乡云集圩,南至泽覃乡政府,西至沙洲坝镇梅岗村,北至黄柏乡绿草湖职校,以及至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三条大道两侧各150米范围内的用地,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对这个区域,土地报批和规划建设要严格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在房地产市场管理上,要由分散化向流程化转型。的房地产管理还不太规范,特别是有些开发商私自调整规划建设指标,既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又导致税费流失。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转变过去分散管理的模式,实行流程化管理,所有的审批程序、收费标准都要在一张表上列清楚,让部门之间能够信息对称、相互监管、相互制约,堵塞各种监管漏洞。项目竣工后要实行职能部门综合验收,监察局一并参与,防止验收不严格、干部做人情。第三,在拆迁安置上,要由土地安置向货币、产权安置转型。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如果不摒弃过去土地安置的落后政策,让拆迁户自行在城市规划区内建房,建设一片城市新区就会建起一片农民住房,城市建设就会永远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城中村”的问题就永远也得不到解决,城市的品味和档次就永远也无法提高,也严重浪费土地。如何执行好货币、产权安置,请陈萍、传生同志牵头制订出一个办法来。第四,在违章建筑整治上,要由部门单兵作战向市乡联动、社会参与转型。违章建筑是城市的一颗毒瘤,要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抓好违章建筑整治,把一个部门的责任转化为多个部门的责任,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党员干部协力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要从控制余土搬运、建材运输和水电供应等关键环节着手,从源头上遏制违章建筑的发生。要坚持干部带头。温州在整治违章建筑工作上就实行了党员干部“三带头、三不准”,即带头支持拆违工作,不准说、不准做不利于拆违的话和事;带头做好亲戚朋友工作,不准为违建户说情、打招呼;带头拆除违章建筑,不准拖拆违的后腿。同时,还实行了党员干部“零违建”报告制,每名党员干部凡有违章建筑,包括自己投资兴办的各类企业和单位,都必须进行自查登记、承诺拆除,若无违章建筑的,实行“零违建”报告。关于干部带头支持整治违章建筑,请陈萍同志牵头拿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意见。

(二)要致力于推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努力培植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

当前,产业在空间上实行规模集群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们要在赣闽边际脱颖而出、快速崛起,就必须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规律,推动产业分散布局、单体发展向集中布局、聚合发展转型,放大产业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提升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一方面,要通过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当前,随着发达地区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的快速攀升,大批加工贸易类企业都在寻求低成本扩张,在中西部省份拓展经济腹地。比如,富士康在内地多个省市都设立新工业园,英特尔关闭上海工厂并扩建成都生产基地,惠普在重庆设立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联合利华酝酿湖南新厂,海尔、格力、美的、TCL等家电企业都已经计划或启动在中西部省份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次机遇,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承接一批高科技、高税收、高附加值、强带动力的“三高一强”企业,推动主导产业加速壮大。首先,要打造园区品牌概念。园区品牌既是产业发展的形象,也是招商引资的形象。塑造园区品牌就是围绕产业集聚发展,包装上下游项目群,建设特色产业园,使之形成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比如,在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是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随着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电线电缆这块,产业有基础,品牌有影响力,也符合区位交通优势的发挥,完全可以打造一个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一个很有竞争优势的园区品牌。又如,光电产业被称为是本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包括光电元器件、光电显示、光输入输出、光存储、光通信、半导体照明等产品,正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要积极抢占先机,建设光电产业园,争取打造成我市工业发展的新亮点。其次,要发展园区工业地产。过去我们招商引资,政府先投资把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再一个一个引进项目。这种先筑巢、再引凤的招商方式,既增加了政府的投资压力,招商引资的效果也不一定好。而发展工业地产,实行先引凤、再筑巢,把园区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都交给工业地产商整体运作,这样既可以解决政府投入难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招商难的问题,建设进度、项目引进都会来得更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们搞产业园,乃至脐橙产业园、综合物流园,都可以采取这种模式去搞,瞄准一些领军型企业、有经验的工业地产商或者大型的商会组织、行业协会,把园区的规划、招商和建设都交给他们去运作,我们只负责提供用地,其他事情一概不管。这样,我们的产业园区不但能很快发展起来,而且建设水平会更高,规模会更大。再次,要调整园区招商区域。过去,我们把招商的方向一直放在海西。的确,海西崛起是发展的重大机遇,海西区域也必然是开放对接的重点方向,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我们决不能把视野仅仅局限于海西,而应该把视野放宽到广东、浙江乃至于更大的区域。因为,沿海的产业转移并不是就近转移,我们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也不一定能和海西的产业相衔接配套,而且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的时空距离也将大大缩短,也完全有条件和这些区域加强对接合作。因此,我们一定要放宽视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另一方面,通过推动企业退城进园,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鼓励企业退城进园有利于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的集聚和企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抓好工业企业退城进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企业退城进园,要形成集聚带动效应。企业进园不能随意安置,而是要进入相对应的产业园,依托这些企业去吸引更多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定南的保利药厂,退城进园时与中山大学合作,建设中山保利高科技生物制药产业园,在洽谈时就有5家企业想进入这个园区,通过一个企业搬迁,推动了一个产业园的形成。我们推动企业退城进园,不能只是单纯把企业挪个地方,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这些骨干企业进园后的带动作用。比如,红都水产退城进园,就要安排在食品产业园,推动其开发一些其他鱼类的深加工产品,以及酱油、食醋生产,从而带动整个食品产业园的发展壮大。其次,企业退城进园,要靠大联强转型升级。实施退城进园,是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发展壮大的最佳机遇。兴国有个国兴拨叉厂,原来年产值只有1000左右万,税收100多万,政府鼓励其退城进园后,进行了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和产能扩张,投产当年产值就超过5000万,税收达400多万,现在又新上了一条变速箱总承生产线,建成后产值可达3个亿,税收超过2000万。因此,我们推动骨干企业退城进园时,要积极鼓励他们抓住时机靠大联强、做大做强。比如,金字牌电线电缆这家企业,在品牌、市场、技术、研发、人才等方面都很有优势,要把它安排在电线电缆产业园,并支持其靠大联强,特别是要争取与业内的大集团公司或者上市公司进行资本重组,推动企业加速发展壮大。

(三)要致力于推进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型,努力塑造精干高效的政府形象

我市当前的行政管理方式,很大程度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不了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行政管理方式朝着规范、透明、高效的方向转型。

第一,推动行政管理规范化。行政管理规范化,简单来说,就是要按制度办事,按程序操作。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或者机制不科学、监管不到位,一些部门的行政行为很不规范,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长官意志、以职谋私等现象还不少。因此,我们前段时间针对一些薄弱环节,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文件,目的就是要以制度化促进规范化。今后,涉及到这些方面的工作,都要严格按这些规范的制度和程序来,同时还要对其他一些重点工作出台有关制度文件,让大家在每个工作环节上,都能有规定可循、按程序操作,实现具体行政事项管理的规范化。

第二,推动行政管理透明化。也就是要公开行政,透明行政,打造阳光政府。具体来说,就是要防止暗箱操作,防止徇私舞弊,无论是审批、收费、执法都要公开透明。我们这个社会是从农耕社会过来的,往往人情世故的东西比较多,也就是所谓的“熟人社会”。这一点,在个别单位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该公开的不公开,有些收费项目标准不一,有的部门甚至特意留出一点幅度来给干部做人情,同时对部门的行政行为又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以至于找熟人、拉关系、走后门之风盛行,个别干部也常常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不仅导致了税费流失、管理失范,还败坏了政风。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抓好关键环节的程序公开,实行流程化管理,做到一环扣一环,实现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同时要严格监管,像整治违章建设、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等等,这些工作监察局都要参与,有的还要出台专门的办法。

第三,推动行政管理高效化。也就是要提高执行力和操作力,实现工作提速。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谋划要及早。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推进速度快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前期筹划比较科学的工作。所以,抓工作一定要提前谋划。比如各类项目建设,要科学做好前期规划,把推进过程安排细致周全,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同时,凡是看准了的事情,要当机立断,及时决策、迅速推进。二是工作程序要简化。该简化的程序要简化,该下放的权力要下放。比如,各个指挥部、各个项目工作组有哪些权限,各类调度会议可以议决哪些问题都要进行明确,不能大事小事都请示报批。三是工作推进要并联。就是在项目建设中要立体交叉式地推进工作,能并行推进的就不能串联进行,加快工作进度。四是工作落实要联动。部门之间不能各自为战,而是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互促、落实互动,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

(四)要致力于推进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型,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在社会管理上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需要加以重视解决。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

第一,要建好网络,让群众回归到组织中来管理。过去,广大群众都是“集体人”、“单位人”,大集体和单位包揽了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全部事务。现在,随着集体和单位体制的消解,大量的“集体人”、“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群众的管理和服务逐渐脱离传统的组织视野,由此产生了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空白地带”,导致了我们的社会管理经常处于一种见子打子、被动应付的状态。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就是要建好网络,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把群众落实到一个个组织当中去,让群众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身份,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归属感。比如,每个村民小组、每个社区,甚至每个楼层,都可以建立一些自治组织,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非公企业也要完善党群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各自作用,把企业的流动人口纳入到各类组织的管理中来。同时,还要引导各类协会、社团、农民合作组织发挥作用,参与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中来。

第二,要加强联系,让民心的依靠回归到感情中来凝聚。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干部与群众之间只有经常走动、经常联系,才能相互增进了解、增进感情。当前,我们正在实施“三送”工作全覆盖制度,就是加强干群联系的有效办法。定南武装部原来的政委崔伟,在“三送”活动中尽其所能为当地群众解决问题,与群众建立了非常深的感情,当地群众都称赞他是个好人,调走之后还很多人打电话、发短信感谢他。他结对帮扶的一个年轻人,因为好吃懒做,老婆就和他离婚了,便受不了打击,一度思想消沉、萎靡不振。崔政委知道后,耐心细致地做他的工作,在各方面关心鼓励他,后来这个年轻人出去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始终忘不了崔政委的帮助,特地打电话感谢他。可见,干部和群众之间,越走就越亲,只要感情建立起来了,什么工作都好做了。因此,我们要坚持把开展“三送”活动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推动干部与群众之间常走动、多联系、心连心,真正用感情去化解矛盾、凝聚民心。

第三,关注民生,让干部的责任回归到实事中来体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环境、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把创新社会管理,落实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提出建设“七个中心”,既着眼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同时也是保障群众基本公共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就是要更加重视解决少数人的特殊困难。对于困难弱势群体,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

第四,加强法制,让事情的解决回归到法律中来处理。守法,是社会的底线,也是社会管理的基石。一个社会,一个地方,如果不加强法制约束,放弃依法管理,就会乱套、就会出大问题。我们要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促使全体公民学法、守法,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的良好习惯,克服和防止信“访”信“闹”不信“法”等不良习惯。同时,要克服过去那种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单一的倾向,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而不是简单地一罚了之、一关了之、一禁了之。

此外,在加强社会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要把握这么几点:一是事前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确保及时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二是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准确地进行定性,这样我们才能迅速采取相应的对策,引导事态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三是要立即控制事件现场。四是要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及时主动地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事实真相,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造谣生事,扰乱民心。同时,所有对外信息都必须统一口径后再公布。五是要立即做好善后工作,特别是一些非正常死亡事件,要尽快处置,不能因久拖不决而引发后患。六是要把握政府对事件的参与度。

二、要坚持朴实做事,加快发展环境转变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与其人文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川人自古崇文重教,所以成为“才子之乡”。浙江温州人务实苦干,敢试敢闯,所以创造了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福建福清人矢志拓业,胆略过人,信奉“富不过三代,穷未必一世”的不认命哲学,所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都有福清人经商创业。可见,能不能发挥好人文优势,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极为重要。

也有很好的人文优势,传统思想文化中有很多值得传承的东西。苏区时期,为什么能够成为“赤色的首都”,既因为这里战略位置重要,也因为我们人思想开放、性格刚强,敢为人先,革命积极性非常高。对这些传统的社会人文优势,我们要着力引导好,传承好,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我认为,和其他县市相比,人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性格争强好胜。从好的方面来说,就是人不甘落后,不轻易服输,不论什么事都敢和别人比高低。引导的好,就可以转化为争先进、创一流的胆识和拼劲。从不好的方面来讲,就是有些人十分要“面子”,抽烟要抽高档烟,喝酒要喝高档酒,穿衣服要穿名牌,甚至有的负债累累了,还要打肿脸来充胖子。我们产的京都啤酒,据说在本地就没有多少市场,不少人认为喝京都啤酒不够档次。二是思想开放包容。就是不因循守旧,敢于开拓创新,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比较强,有利于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推动工作改革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外来事物泥沙俱下,如果不加以区别对待,容易滋长不良风气。据反映,吸毒人员近年大量增多,必须高度关注。三是做事大胆大气。人有魄力、能干事,做事不畏首畏尾,也不小肚鸡肠,用在干事创业上,有利于工作的推动。反之,如果用在歪门邪道上,搞不好就会犯大案、出大事。四是头脑聪明灵活。干部抓工作思路点子比较多,老百姓创业致富也很有路子和办法。但也有不少人热衷于投机取巧,甚至外出坑蒙拐骗,从80年代卖“老虎骨”,发展到“假银元”,一直到现在的“刷卡”,这种风气如不扭转,的外在形象将严重受损。

对于的这些人文特点,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趋利避害,对有利的方面,要大力鼓励发扬,转变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优势;对于不良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我们要加强引导,加大治理力度,着力消除危害和影响。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整治社会怪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尤其是当前,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种不良社会怪象的治理:

一是闹赔现象。“闹赔”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也是人性格强悍所致。出了事故,发生了纠纷,老百姓不愿去走法律途径,而是抱着“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无赔”的心理,纠集一批人到部门单位闹,到市政府闹,直至得到满意的赔偿为止。最为典型的就是“医闹”,今年1至6月份,我市就有13起医患纠纷发生,有11起采取了闹赔的方式。对这类问题,我们既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制意识,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解决纠纷、实现诉求。也要建立健全相关调处机制,促进各类矛盾纠纷和谐化解。特别是对于闹方不合理的诉求不能一味迁就,政法部门对无理取闹和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二是“信托”现象。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信访工作的重视,有些头脑灵活的人就动起了歪脑筋,钻起了信访制度的空子,把代人上访当成了发财致富的门路,充当起信访“掮客”,以“吃信访户”为职业。他们先是千方百计打听谁家出了什么事,然后又想尽办法唆使和怂恿当事人上访,并在背后出谋划策,指使甚至出面组织闹访、缠纺等非正常上访行为,继而向当事人索取“金”和“打点费”。这种歪风邪气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理,将严重扰乱正常的信访秩序和治安秩序。对这类人员,政法信访部门一方面要加强法纪教育,另一方面,对存在诈骗、教唆、恐吓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依法严厉打击。

三是围标现象。有这样一个群体,挖空心思钻招投标市场的漏洞,对工程项目招投标进行围标串标,甚至有些人利用自身资质,长期从事这项活动,充当只投标不中标的职业“陪标经纪人”,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损害了公共利益,直接导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履约失信、质量隐患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招标制度,改进评标办法,完善招标程序,加大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工程招投标中的围标现象。

四是强要工程现象。这种现象在还不少,只要是有工程建设,不论是重点工程还是其他工程,就有人跳出来,以各种理由、用各种手段强揽强要工程分包。有的到工地上干扰阻碍施工、寻衅滋事;有的甚至挑唆群众到市里上访。比如,我市一个村的村民,因为不符合资质条件,没有承揽到赣龙铁路一个标段的沙石工程,后来农业开发办到这个村修水利工程时,就出来捣乱,甚至还纠集村民到市政府上访。这种不良势头不坚决打压下去,项目工程建设就不可能快速有力的推进,外面的人就会怕到来投资,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一定要下重拳治理这种不良风气,对干扰破坏施工的挑头分子要依法坚决打击。

另一方面,要整治干部作风,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作为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干部队伍应该说主流是好的,大局意识强、执行能力强、创造能力强,这都是由人的性格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干部作风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一是权力异化现象。突出表现在权力私有化、责任社会化,把权力当作个人寻求利益、攫取好处的工具,而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却推给大家、推给社会。比如,工程项目建设BT多、邀标多、增量多,个别干部想方设法逃避监管来捞取好处。再如,个别行政主管部门明明按规定该办的事,也要当事人求情送礼后才给办。二是跑官要官现象。个别干部为了谋求一官半职,不是通过认真工作来得到组织的认可,而是想方设法找领导、托关系、找门路、搞“潜规则”,大着胆子跑官要官,干扰组织用人视线。三是怕苦畏难现象。个别干部面对各种工作上的困难,缺乏甘于吃苦的精神和攻坚破难的勇气,比如当前我们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工作节奏比较紧张,开会、调度等活动频繁,牺牲了许多同志休息时间,有的干部就发牢骚、有怨言,没有奉献意识和吃苦精神。四是攀比享乐现象。个别领导干部工作上低标准,生活上高要求,平常不是与人比谁奉献精神高、工作业绩好,而是比谁活得滋润、活得潇洒,放弃对工作的追求、对事业的追求。

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大力开展好“弘扬革命传统、再创一等工作”教育实践活动。今天早上,市委组织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及各乡镇长,赴叶坪、红井旧址群及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了瞻仰革命旧址及现场教学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回顾革命历史,重温苏区传统,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下一步,我们要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全面铺开这项活动,并以此为抓手,全面转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首先,要倡导良好的工作作风。要坚持树立三种工作意识,即“迟干不如早干,迟落实不如早落实”的责任意识、“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效率意识、“忘我工作,只争朝夕”的苦干意识。当前,我们围绕“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的发展路径,规划了“9+6”的城市片区,确定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要推进这么多项目,要求我们干部必须敢于负责,善于落实,甘于付出。现在,在我们市一级领导班子日干夜干、苦干实干的精神已经蔚然成风,大家这一个多月来围绕自己分管的工作,基本上都在忙个不停。比如陈萍同志、传生同志经常是早上七点多钟就召集部门到工程现场研究工作、调度项目,水石同志这段时间由于工作节奏太快、压力太大,甚至累病了,但一直还坚持在工作一线。

其次,要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在干部的安排使用上,市委将始终坚持“两个重视”和“三个重用”,即:重视基层经历、重视工作实践,重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投向项目建设一线,投向基层。总的一句话,就是要让吃苦的人吃香、实干的人实惠、有为的人有位,决不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干部吃亏。让吃苦的人吃香,就是要让肯挑重担、肯干苦活的干部得到大家的尊重、社会的崇尚和组织的肯定,使全体领导干部都以吃苦为乐、以吃苦为荣,让不肯吃苦、不愿吃苦的干部在没有市场。让实干的人实惠,就是要让踏实做事、朴实创业的干部得到应有的待遇,得到应有的地位。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考核、使用和激励机制,做到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让实干的人不吃亏,让投机的人不如愿。让有为的人有位,就是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打破“铁交椅”,淘汰“太平官”,对那种滥竽充数、碌碌无为、不求进取的干部,要坚决进行调整和交流,为更称职、更适合的人让出位置,让在工作上有作为的人有舞台,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有地位。

再次,要建立有效的作风形成机制。好的作风从哪里来?第一,好作风是带出来的。邓小平曾指出,领导干部做不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好风气。领导工作扎实,干部就不敢怠慢;反之,如果上级偷懒,下级也就跟着偷懒。关于“带”,我们要形成机制,市四套班子领导首先要率先垂范、树好标杆、当好示范,科级干部也要跟着来,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最终把全市干部好的作风都带起来。第二,好作风是干出来的。俗话说:无事生非。人没有事做,游手好闲,不仅好的作风形成不了,还会败坏原来的风气,生出是非。现在,我们提出不分党政、不分部门、不分上下级,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要抓项目,就是要让每一个干部有事做、不清闲,推动干部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第三,好作风是逼出来的。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抓工作就是要压担子、下指标、定任务,一级压一级,只有这样,工作才能形成动力,各项任务才能确保有人管、有人抓。现在我们提倡“践诺工作法”,对工程项目建设采取倒逼机制,也是这个道理。

三、要坚持科学办事,加快发展机制转换

推动一个地方发展,光有正确的思路和良好的主观愿望还远远不够,关键还是要建立科学的发展机制,积极寻求破解各类发展难题的有效路子,探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快捷办法,这样才能保障“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的发展路径真正转化为实在的行动。

首先,要围绕钱从哪里来、项目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的发展难题,建立科学的投融资、项目开发及用地机制。

一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围绕“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的发展路径,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批重点项目,投资概算达到几十个亿。这么大的资金量,光靠财政资金肯定不行,必须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一靠争资。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向上争取资金,这方面,有红都品牌,接待上级领导多,大型活动多,具有独特的优势。要切实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既要打好“红都”牌,积极向上跑,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接待、每一次活动,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二靠融资。BT模式、股权融资、发行信托产品、质押银行贷款等方式都是符合新形势下资本运作规律、能够推动一个地方发展的筹资方式,我们要充分运用好。同时,要发挥好城投公司、旅游开发公司、台商创业园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的重要作用,做到“用足国家的钱、用活银行的钱、用好市场的钱”。三靠土地经营。土地是“第二财政”。搞建设的钱,关键还是要从经营土地中来。要通过项目布点、策划包装,先把生地做成熟地,增值后再挂牌出让,获取更大的土地收益。土地出让,既要有计划,也要有规模。只有实行计划供地,土地能更快升值,建设速度也会更快;只有实行规模出让,地产开发才有规模,才能提升城市品位。四靠好的点子。我们抓项目建设,也要跳出靠财政、靠土地、靠贷款这些惯性思维,善于另辟蹊径,多想一些金点子。比如大连市建市100周年,要在城区建一座纪念碑。根据征集的方案,纪念碑上要留下500个人的脚印,模铸在铜板上永久留存。当时估计造价为250万元左右。搞了个策划,有价征集脚印,每个人交5000元钱。方案一公布,报名者逾万人。最后根据年龄选择了500人,这个纪念碑政府没花一分钱就建成了。

二是项目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实现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关键是要大力开发和引进一批高投入、高水平、高质量的大项目、好项目,这样我们的产业建设才有支撑点,经济发展才有增长点。项目怎么来?一是要围绕政策争取项目。就是要深入研究国家、省、市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迎合政策精心谋划和包装一批既有实效性、又有可行性的好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挤进上级规划盘子。所谓实效性,就是指要对的发展有益;可行性,就是要对准政策的要求。二是要立足产业开发项目。就是要立足产业基础,发挥优势,挖掘一批项目。比如,发展电线电缆产业,围绕现有的企业,上下游都可以挖掘项目。上游能不能开发像铜业、铝业加工以及橡塑包装的项目,下游能不能搞一些像变压器、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的项目,这些都要请上级的行业机构来研究。三是要大胆创意策划项目。我们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有奖征集、邀请专家策划等形式,获得一些好的创意、好的点子,然后再做好论证、编制、包装和申报工作,把创意变成实在的项目。比如,我们谋划在建设红色影视的拍摄基地、首映基地、颁奖基地,也是好的创意。又如,举办80周年纪念活动,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搞几项活动,更重要的功夫还在诗外,要策划好一些争资争项的创意,争取实施推进一批项目。

三是地从哪里来的问题。土地是发展的“命根子”,没有土地,再好的发展思路都是空中楼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争取用地指标。我们要围绕城市和产业园区建设,精心包装一批重大投资项目,争取进入省、市重点项目,以取得带帽用地指标。争用地指标,不仅仅是国土局一个单位的事情,各用地单位都要协同配合,积极争取。同时,要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工作,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争取更多的周转指标。另一方面,要通过争取基地授牌来争取用地指标。比如,要搞一个光电产业基地,如果能争取到省发改委、省工信局的授牌,争取用地指标就容易多了。要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力度清理处置闲置土地,重点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不尽的土地,尽可能地盘活建设用地。在产业园区厂房的建设上,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着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围绕破解上述三大发展难题,我们要充分发挥上级关注度高的政治优势和敢于跑、敢于争的人文优势,建立以争基地授牌、争项目资金、争用地指标、争贷款规模为内容的“四争”工作机制。这也是推进“9+6”片区项目建设的基础性、前导性工作,争用地指标和基地授牌是为了解决项目用地问题,争项目资金和贷款规模是为了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抓好“四争”工作机制的落实,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科学的投融资机制、项目开发机制和用地机制。围绕“四争”工作,我们要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并落实分解到各部门单位,同时配套专门的考核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各单位、各部门跑项目、跑资金的积极性。

其次,要围绕破解人从哪里来的发展难题,建立科学的引人进城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要大力引人进城。人口的聚集程度,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引人进城工作,要通过创新购房、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保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居住城、人同等”,大力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和购房,招徕周边县市人口到就业、定居,吸引海西区域成功人士到购置物业、休闲度假。比如,通过大力建设新市民公寓,使中等收入群体在买得起房,使务工人员进城有“奔头”。又如,在城区建设中小学教育园片区,引导农村中学的学生逐步到城区就读,通过教育网点布局的调整来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二是要大力引进人才。对于引进外来人才的重要性,李光耀就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资政论坛”上讲过,“吸引外来人才对新加坡的长期发展是绝对有利的,这个政策是我提出的,我会对它的结果负责”。他的这一执政理念,成为新加坡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我们建设七大中心、“9+6”片区,特别需要一大批懂规划建设、工业经济、资本运作、产业发展的中高端人才。所以我们对人才工作一定要特别重视,要舍得花高价、花血本培养和引进人才。一方面,我们要采取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的形式,与我市产业、企业对接,建立一批电子、物流、旅游等方面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抓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通过制订薪酬、住房、工作条件、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到来发展。同时,还可以结合我们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专业协会合作的形式,引智发展、借智发展,实现人才的柔性流动。

再次,要围绕速度从哪里来的发展难题,大力推行“践诺工作法”。

要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就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工作措施。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行“践诺工作法”,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说立行干工作,只争朝夕抓落实,确保重点工程项目快速推进、早见成效。

一是要建立周密的计划机制。就是在工作安排上,要坚持从紧、全面、细化、统筹、动态的原则,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所谓从紧,就是项目完成时间要尽量往前赶,能早则早、能快则快,不能往后推;所谓全面,就是每个项目每个月要完成哪些任务,各个责任单位要制订详细的计划,完成了就销号,没完成就继续挂帐;所谓细化,就是时间上和速度上要量化。比如道路建设,完成多少路基、硬化多少路面、绿化亮化多少路段,都要一一明确清楚;所谓统筹,就是对每个项目的具体事项要统筹安排和考虑,能同步进行的工作就要同步安排、并联推进;所谓动态,就是各个项目的实施计划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把建设责任尽快落实下去。

二是要建立强有力的调度机制。一方面,要实行公开承诺,每月召开一次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调度重点工程或专项工作建设进度,每个责任单位都要就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在大会上作公开承诺,并在项目建设现场设立公开承诺事项的公示牌,让全社会共同来监督各个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利用电视专栏、手机短信、政府网、报、工作简报等载体,对责任单位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公开承诺的每月工作任务,实行“一日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汇报”,做到“天天有信息、周周有典型、月月有排名”,以信息调度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三是要建立严格的督查机制。信息督查方面,各项目建设单位要设立直报点,并指定1名工作人员为信息直报员,负责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进展情况。现场督查方面,每月要对当月上旬市委常委扩大会确定的项目开展常规和专项督查,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加快进度。督查汇总方面,要将督查情况汇总、编成《督查汇要》,上报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通晓;对督查中发现的工程进度慢或存在的其它问题,要当面反馈、电话提醒或下发督办函督办。

同志们,实施好“一个突出、四个加快”科学发展路径,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希望大家按照今天会议的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推动朝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