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企业上市动员会讲话
时间:2022-03-18 08:20:00
导语:市长在企业上市动员会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企业上市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企业上市工作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企业上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企业上市工作实现新突破。圣阳股份5月6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首发募集48亿元。这是继2007年12月如意上市以来,第6家上市公司;雷神能源境外上市进入最后阶段,年内在NASDAQ主板挂牌上市,这将是我市民营企业境外上市零的突破;泰丰液压、金皇活塞等上市进展顺利;博特精工于1月6日在天交所科技创新板正式挂牌,成为我市在天交所挂牌的第一家企业。二是拟上市企业股权融资成效显著。2010年,金皇活塞、无界科技与虹桥科技创投进行战略合作,分别募集资金3300万元和1500万元;博特精工新增中汇融等战略投资者,融资2500万元;济矿集团引入深圳平安创新资本、郅远投资两家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募集88亿元,泰丰液压引入深圳市创新投、浙江大鑫等两家创投,融资4720万元。三是企业上市工作呈现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全市已明确上市后备企业近60家,其中与券商等中介签订协议,正式启动股改上市程序的19家,进入辅导期的3家,拟报证监会审核的1家,形成了从上市公司、申报发行企业、接受辅导企业到上市后备企业的金字塔型的上市梯队。另外,我市申报“新三板”试点园区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为我市科技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尽管我市企业上市工作有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和不足。2010年末,全省200家上市公司,累计筹资2074亿元;其中上市公司26家,筹资2851亿元;上市公司23家,筹资2315亿元;上市公司19家,筹资2697亿元。而我市只有6家,占全省的3%;融资100个亿,占全省不到5%。市临淄区一年有4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创造了资本市场的“临淄速度”。沂源县5年内4家企业成功上市,产生了资本市场上的“沂源现象”。德州禹城市4年间有2家企业分别在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1家企业成功过会,形成了资本市场上的“禹城板块”。我市不论从上市公司数量、融资额还是后备企业的质量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差在思想认识上。有的企业“小成即满”,缺乏战略眼光,没有进取精神;有的认为上市周期长、成本高,资本市场深不可测、高不可攀。有的县市区普遍重招商引资而轻企业上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差在工作推进力度上。从政府层面上,机构不健全、政策不落实、服务不到位阻碍了企业上市的进程。部分县市区没有抓企业上市的专职机构和人员,缺乏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上市过程中的土地、税收、国有资产、贷款担保等问题协调的难度大,影响了上市进程。三是差在后备资源培育上。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基本上是靠银行贷款,受经济周期影响大,普遍缺乏发展资金,好的新项目不能及时上马,后备企业成长缓慢,上市的竞争力不强。四是差在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知程度上。企业对资本市场了解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一些企业上市历程艰难曲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不少企业家对上市工作缺乏信心。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二五”期间,上市公司将由2千家增加到4千家。其中,中小板与创业板是最重要的平台,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望在“十二五”末突破1千家。另外,“新三板”扩容将为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带来全新的机遇。企业上市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切实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充分认识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首先,推进企业上市,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山推股份、鲁抗医药、兖州煤业、太阳纸业、山东如意等企业上市后总资产分别是上市前的111倍、38倍、99倍、23倍、27倍,销售收入分别是上市前的32倍、37倍、77倍、16倍、12倍,净利润分别是上市前的213倍、15倍、12倍、22倍、13倍,这对我市配套企业的催生、拉动和集聚效应十分明显。其次,推进企业上市,是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区域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资本市场上的“临淄速度”、“沂源现象”、“禹城板块”,不仅为当地筹措了大量资金,而且为提升城市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2011年,我市如果能再有3-5家的上市公司,那么对形成产业高地、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区域知名度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推进企业上市,是搭建融资平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当前银行贷款的门槛越来越高,而资本市场则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筹集资金的新渠道。企业如果上市,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自有资本的比例,还可以实现企业资产的快速增值,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第四,推进企业上市,是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渠道。推进企业上市,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企业在经营机制、管理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实现质的转变,从而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快速度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机制灵活、核心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
二、准确把握我市企业上市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目标是: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5家,上市公司达到20家以上;新增首发及再融资150亿元以上,直接融资规模达到250亿元。其中2011年要力争实现3-5家企业境内外首发上市或在“新三板”、“天交所”等场外市场挂牌融资,1家上市公司再融资,2-3家企业改制进入上市辅导期,企业直接融资10亿元以上,在全市迅速掀起上市热潮,努力开创企业上市工作新局面。
(一)分类指导,广开企业上市渠道。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划分为5个层次:(1)充分调动资产规模大、盈利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到上海主板市场上市;(2)积极推动发展潜力大、主业突出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到中小板上市;(3)大力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好的特色企业到创业板上市;(4)重视对美国、德国、英国、香港等国际资本市场的开发,重点推动外向型企业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5)紧跟国家“新三板”扩容的新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和融资。
新三板,全称是“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代办系统”,是我国资本市场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后重点发展的又一板块,主要服务于各类科技型企业。国家关于新三板扩容的具体方案将于年内推出,试点范围将扩展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区成功晋级国家高新区后,使具备了争取扩容试点的基本条件。市委书记张振川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同志专门对此做出重要批示,市有关部门积极与中央和省有关部门对接,研究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高新区申报新三板扩容试点园区的实施方案》,提出了申报工作的任务目标、方法步骤以及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具体扶持政策等。要在全市广泛普及新三板和企业股改的相关知识,整合资源,全面启动,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展开新三板申报工作。
(二)梯次推进,强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资源培育是企业上市的前提和基础。要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质地优良、成长性好的企业,建立上市资源库,分类引导、精心培育,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吸纳新兴企业。要按照“上市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要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达到上市条件,进入上市辅导和上报申请材料,有望近期首发上市的企业,要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对于基本符合上市条件,上市意愿明确,公司运作比较规范,有望在1-2年内实现上市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分析、梳理和解决问题,及时引进专业中介和战略投资者,指导其尽快开展企业改制和辅导工作;对于基本符合条件,但上市意愿不明朗的企业,要做好企业家的思想工作,了解真实情况,帮助企业坚定上市决心;对于尚未达到上市规模和效益要求,但成长性良好,有望在两年内达到上市条件的企业,要加强引导,及早按照上市条件进行规范。我市企业上市工作要着力打造好几个板块,特别是兖州板块、曲阜板块、邹城板块、高新区板块。
(三)借助外力,以股权融资助力企业上市。股权融资是企业上市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搭建拟上市企业与股权投资的对接平台,引导各类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我市企业资源培育。借鉴成功经验,设立我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由政府引导资金和知名投资机构共同参股的市级创业投资公司,重点投资我市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以股权融资的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加快上市步伐。
(四)优化服务,积极帮助企业选好中介机构。选择好中介机构特别是保荐机构,是企业上市的重要一环。要建立上市中介机构库,组织由各类证券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及我市上市公司专业人士组成的企业上市专家顾问团队,为企业提供优质咨询服务。要重点向企业推荐有较强品牌影响力、在保荐和帮助我市企业上市融资等方面有成功经验的保荐机构,并与这些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资源和渠道优势。建立保荐机构辅导和持续督导工作质量的评价机制,确保保荐机构在我市的执业质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五)严格监管,全力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风险。要高度重视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以深化公司治理和增强透明度为重点,在加强日常监管上求创新,在推动上市公司自律建设上做文章,在强化市场约束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要加快我市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建设,构建由金融办牵头,财政、发改、审计、人民银行、银监、公安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对上市公司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理,提高风险处置效能。
三、切实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领导
企业上市是一项由政府、企业、投资者、中介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专业性、规范性、程序性很强的特点,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策扶持、部门服务”的原则,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高效工作机制。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队伍建设,明确专门工作机构,做好企业上市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目前,各县(市、区)政府在加强对上市工作领导方面已经有所动作,但也存在明显差异,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明确责任,切实把促进企业上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要充分发挥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成员单位的工作责任,及时研究解决企业上市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县金融办要加强与证监会、交易所、省金融办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汇报,争取支持。
(二)强化督导考核,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做好企业上市工作,关键要在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上狠下功夫。要切实把企业上市的任务纳入责任目标之中,明确工作标准,严格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量化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务求有责任、有进度、见实效。要将企业上市实绩作为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各县(市、区)企业上市工作的督导力度,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对企业上市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以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效应。
(三)强化政策激励,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通知》(济政发〔2011〕21号),及时兑现各项扶持政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情况出台和完善扶持政策,拿出切实措施支持企业上市。各级政府部门支配和申报的企业技术改造、国家高技术产业项目配套资金等各类扶持资金,要优先对拟上市公司给予支持,政府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形成上市工作合力。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工作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通过开辟专栏、专题,要加强对企业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等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及时报道我市上市工作动态、经验做法,真正在全市营造议上市、争上市、快上市的浓厚氛围。要组织拟上市后备资源企业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拓视野,解放思想。企业内部要高度重视对资本市场相关知识的学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上市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加快上市步伐,尽早登上资本市场大舞台。
- 上一篇:土地勘测规划队上半年工作总结
- 下一篇:国土局土地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