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交流发言参考

时间:2022-09-07 10:42:00

导语:政务公开交流发言参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务公开交流发言参考

但与省上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兄弟市、州、地相比,市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还有一定差距。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制度、宣传教育制度、监督评议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建立政务公开长效工作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规范完善、深化提高上,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普及延伸。巩固完善乡村政务公开、重点抓好县级以上政权机关政务公开的同时,进一步向院所、厂矿、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延伸,实现政务公开全覆盖、无空白。二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深化提高。加强对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坚持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评选优秀市民和“万人评议政府”活动,邀请各界代表到政府做客,共商发展大计,促进政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三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规范完善。对公开的形式、内容、时限、程序、监督和运行机制等都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全面提升政务公开的档次和水平。四是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的探索创新。积极适应新形势和政府工作的新要求,政务公开的各个环节大胆试验,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办法,加快发展电子政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政务大厅运行机制,坚持在发展中深化,深化中提高,不断把我市政务公开推向深入。

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党的大和大相继提出。都要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政务公开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市按照中央要求和省上的统一部署,大胆试验,认真总结,逐步深化,不断提高,政务公开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就平凉市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向大会作以汇报。

一、实现“五个突破”开创政务公开工作的新局面

自上而下推动,市政务公开从抓村务、厂务公开开始。由点到面实施,经历了由基层到机关,由局部到整体的逐步探索过程。98年在25个村开展了村务公开试点,99年在16个乡镇进行了政务公开试点,年在民政、教育、卫生、电力等12个系统开展了政务公开试点,年又在县级政权机关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尤其是今年省上确定我市为政务公开试点市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大局出发,认真调查研究,积极组织实施,从元月份开始,迅速启动了试点工作。八个多月来,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务公开制度已在市、县、乡、村全面推开。目前,全市7个县(区)50个市直部门、403个县直部门、130个乡镇、1712个行政村政务公开面均达到100%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公开面达到90%以上,全市政务公开整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健全了工作体制。政务公开是政府本身的一场自我革命,一是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既是政务公开的对象,又是政务公开的主体。这次试点工作开始后,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政务公开必须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由政府抓总,多方配合。按照这一思路,全市上下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主抓、人大监督实施、纪检督促检查、政府办公室加强协调”组织领导体系,使政务公开由一个部门单抓变成了全社会齐抓,政府由过去的要我公开”变为“要公开”实现了由被动公开向主动公开的转变。

扩大了公开范围。这次政务公开我没有像以往那样,二是全方位推进。只在局部地方和少数行业推行,而是按照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要求,重点抓好县级以上政权机关政务公开的同时,坚持市、县、乡、村全面推进,将公开的覆盖面纵向延伸到乡镇(包括七站八所)和村级,横向拓展到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个别乡村将政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一些企业将厂务公开延伸到车间、班组,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哪里有用权行为,哪里就有政务公开,阳光行政”得到充分体现。

不断深化公开内容。随着撤地设市和事权重组的完成,三是抓热点难点。将政务公开的内容由一般性规章制度转向以事权、人权、财权为重点。凡是运用行政权力办理与群众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公开,做到对外公开与对内公开相结合,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的知情权。

创新了公开形式。按照简便易行、切实有效的原则,四是重载体建设。探索形成了窗口公开、载体公开、媒体公开、会议公开、信息网络公开、热线电话公开、民主监督公开、信访“绿色通道”公开等8种基本途径,尤其在政务大厅、电子政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促进了政务公开形式的多样化和规范化。

规范了公开程序。各级各部门在政务公开中建立了三个一”保障体系,五是靠机制保障。即:一个由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机构,一个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政务公开监督网络,一套包括预审备案、监督评议、质询听证、议事决策、投诉处理、考核奖惩等内容的监督制约制度。公开程序上,一般先由单位提出公开方案,提交有关会议研究审定,选择适当形式予以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然后根据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公开。

二、抓好“六个环节”掌握政务公开的有效方法

突出六个环节,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把政务公开推向深入。

周密部署,1加强领导。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全市上下都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逐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在政府办设立政务公开办公室,做到资金、人员、场地和设备“四落实”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抽组专人,开展日常工作。市上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即:提高一个认识,完善工作运行和监督制度两个体系,突出政务大厅和政府网站建设、审批公开和收费公开、保障机制和责任追究三个重点,采取宣传发动、组织实施、规范完善、总结验收四个阶段,明确了政务公开的方法步骤。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在各县(区)各单位确定了政务公开联络员,定期督查进展情况,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提高认识,2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首先从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抓起,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市、县(区)逐级召开了政务公开动员会,及时在各种新闻媒体开辟政务公开专题栏目,刊登领导讲话、答记者问和知识问答,大力宣传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重点和要求,坚持把学习教育和宣传发动贯穿于政务公开的全过程。市、县(区)政府都创办了工作简报,及时反映政务公开动态,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目前,各级各部门共编发政务公开简报528期,印发宣传资料37.6万份,编辑广播电视专题节目2456期,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有力地促进了试点工作。

分类指导,3明确内容。增强政务公开的针对性。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工作中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问题,根据各层面的具体情况,统一了市县(区)政府、部门、乡镇及村级对内、对外公开的重点内容。市、县(区)政府以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干部选拔任用、大额财政资金调度等为重点,公开了10个方面的内容;政府部门以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收费、公共管理事务和政策法规为重点,公开了46个方面、228类、600多项内容;乡镇及其所属的七站八所”以税费改革、涉农收费、土地管理、扶贫救灾等为重点,公开了13个方面的内容;村级以农村财务、农民负担、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等为重点,公开了10个方面的内容;学校、医院、社区主要公开了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内容,规范了收费行为。机关单位以干部任用、经费收支、福利待遇、廉洁自律等为重点,加大了对内公开。

规范形式,4严格标准。完善政务公开的基础设施。本着规范、实用、简便、易行的目的从实际情况出发,狠抓了政务公开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区)政府在硬件上都做到六个一”即:建立一个政务大厅,开通一部市、县(区)长热线电话,办好一个政府网站,创办一份政报,设立一个政务公示栏,设置一台电子触摸屏或显示屏。部门和乡镇都做到一栏”两有”三挂”四上墙”即:建立一个规范的政务公开栏,有监督电话、有值班公示台,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上墙、办事程序和办事条件上墙、办事依据和收费标准上墙、办事时限和办事纪律上墙。村级达到六有”标准:有公开栏、有监督意见箱、有公开制度、有监督员、有村民理财小组、有公开档案。目前,全市共建成政府政务大厅8个,部门综合办事大厅50个,开通热线电话57部,建立政务公开网站21个,设置电子触摸屏和显示屏37台,制作政务公开栏3915个,做到涉及面大、内容固定的事项长期公开,政策性规定和阶段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强化监督,5健全制度。建立政务公开保障机制。为了切实增强政务公开的实效性,防止图形式、走过场,加大了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建立了政务公开领导责任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确定各级各部门的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对本系统、本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政务公开负总责,将政务公开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其他重点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并将其结果作为评价单位或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了政务公开预审备案制度。对所有公开的内容进行事前预审,哪些内容需要公开,什么范围公开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各级各部门普遍建立了政务公开档案,详细记录政务公开情况,做到有据可查。三是建立了政务公开承诺办理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理制,明确办事时限、办事质量和办事纪律,向群众公开办事程序、决策过程和办事结果,做到有诺必履。四是建立了议事决策制度。对内公开方面,各单位都成立了两会一组”即党员代表议政会、群众代表议政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加强对内部事务的民主决策,使政务公开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五是建立了政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充分发挥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全市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人员、新闻记者和社会贤达人士中聘请政务公开监督员9521名,明确其权利和义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同时,组成4个检查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队,先后五次对各县(区)各部门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多份、问卷调查表500多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使政务公开的好坏由群众说了算。六是建立了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各部门都设立了监督电话和投诉意见箱,制定了政务公开考核和投诉处理办法》尤其是纪检监察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认真搞好自身公开的基础上,加强对各县(区)各部门政务公开的督促检查,将政务公开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专门制定了政务公开行政效能监察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立项,由监察局抽组4个工作组,集中半个多月时间,采取“查、看、听、谈、评、纠”等办法,对市直部门和7县(区)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效能监察,并延伸监察了20个市直部门的下属单位、47个县直部门、25个县直部门所属的基层单位、17个乡镇和7个村。针对存在问题,向被监察对象发出《监察建议书》限期进行整改。其中,仅学校乱收费问题,发出监察建议书7份,督促学校向学生及家长退回多收乱收费用30万元。同时,还制定了关于对政务公开工作中违纪行为的处理暂行规定》对政务公开中出现的组织领导不力、内容避重就轻、不按程序办事等13种行为进行受理、调查,加大查处力度,以健全的党纪政纪和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了政务公开的健康运行。

整体推动,6抓点带面。促进政务公开顺利开展。一是注重示范带动。将民政、计划、劳保、公安、财政、建设、教育、工商、地税、电力等公开内容多、与群众关系比较密切的部门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单位,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观摩督查会议,分析问题,交流经验,促使政务公开在重点部门和行业率先突破,为全市树立了典型。二是注重内外结合。围绕扩大知情权和提供便民服务,着力抓好对外公开的同时,狠抓了以强化内部监督为核心的对内公开,把所有与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员调动、职务晋升、评先选优、住房分配、职称评定、财务收支等一律在单位内部公开,由易到难,内外结合,促使政务公开逐步走向深入。三是注重条块联动。今年,首先从市、县(区)政府及其部门的公开抓起,一直抓到基层站所,充分发挥了条条的辐射作用。一方面,通过重点部门、热点行业的公开,较好地解决了用不起电、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协调部门与地方的关系,把条条的公开纳入块块公开的管理范畴,克服了扯皮掣肘现象,形成了纵向“插到底”横向“一盘棋”条块联动、纵横合拍的工作局面。

三、突出“八个重点”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

试点工作中,为了促进政务公开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突出了八个重点”使政务公开真正成为增强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渠道。

有针对性地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党委政府的重大政策文件向社会公开。财税、建设、土管、环保等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将有关政策权限和服务事项在平凉日报》和政务大厅进行公布,一是公开政务。通过新闻媒体、政报》公报》和政府网站。让群众知情。并通过开辟“对话栏目”等形式,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报纸上作政策解答和理由说明,及时消除误解和疑问,赢得了群众对政府的支持。

集思广益,二是公开决策。利用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群众来信来访等途径广开言路。把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涉及长远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政策规定的制订调整以及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时,都事先公开征求多层次、各方面的意见,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谋划、听证。市政府还定期向广大市民、老干部代表、宗教人士等社会各界通报政府工作,听取意见和建议,提高了决策水平。

全市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政务公示栏,三是公开告示。今年。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和实施结果,干部群众关心的人权、财权、事权等权力的行使过程和办理结果,以公告公示的形式让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的监督。市上还先后推出了干部任前公示、发展党员公示、评选先进公示、村民宅基地联合审批公示、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教育收费公示、经济适用房分配公示等制度,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凡是能由市场办的事,四是公开交易。市对国有经营性土地、户外广告、矿产采掘、市场摊位经营权等一律实行公开拍卖。坚决通过市场运作。此基础上成立了土地储备开发审查委员会”土地建设规费征收审核领导小组”等机构,建立了国有土地储备中心、房地产交易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教育、卫生等系统全面推行教育设备、医疗器械等公开采购,使城市资源、国有资产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增值,降低了运作成本,真正达到开源节流,有效遏制了腐败行为。今年,市上通过新闻媒体公开6宗128亩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告,已成交3宗29.4亩,出让地价款684万元,实现土地收益300万元。完成交易工程44项,交易面积17.29万平方米,中标价比标底价降低了305.18万元。

干部使用上大胆引入公开、平等的竞争激励机制。近年来,五是公开选人。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市上先后两次以缺额公选的形式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12名,推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县(区)和市直机关全面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机关单位充实公务人员,实行了凡进必考”制度,四大机关办公室和市纪委率先垂范,对今年调入的26名干部一律面向社会,通过公开考试择优招聘。事业单位进人也坚持统筹考虑,公开选拔。全市实行了以“村民民主推荐、党员民主推荐、党内民主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两推一选”制度,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还定期对执行进展情况向人大进行专题报告,六是公开财务。市县(区)政府对年度财政预决算除提交人代会审议外。接受人大的全面监督。同时,还加强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从点到面,探索建立了市、县两级会计核算中心。针对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会计监督弱化这一难点问题,泾川县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全市130个乡镇都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分配权四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村帐委托乡镇代管,改变过去的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保证和促进了村级集体资金的合理使用。七是公开听证。今年以来,把听证程序引入到行政立法、行政调处等工作环节之中。实施城市拆迁、调整自来水价格、城市排污收费、解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进行听证。7月初,市上组织召开了政务公开质询听证会,由市直12个部门负责人公开解答了监督员质询的13个方面41个问题。通过质询听证,对计划生育、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市低保、教育医疗收费、人事编制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公开的意见和建议,改变过去的背靠背猜疑为现在面对面交流,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对部门行风、干部作风等方面的评价和意见,八是公开监督。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运用民主测评、公开评选、聘请监督员、人大专项评议等形式。并把这些做法运用在党员干部的管理上,广泛推行了民主测评、公开评议制度,把测评的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市政府于今年四月份制定印发了平凉市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加强了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同时,还积极探索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途径,各级各部门都设置了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接受群众投诉,运用市场机制,吸收公众参与,形成了多数人监督少数人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五个结合”增强政务公开的实际效果

必须与其它工作紧密结合,政务公开基本涵盖了政府的全部工作和行政过程。发挥综合效应。试点工作中,紧紧围绕全市“三增一稳”五个加快”总体思路,坚持“五个结合”使政务公开取得了实实在成效。

规范了政府行为。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启动后,一是把政务公开与依法行政相结合。市上邀请兰大教授刘志坚向市直10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了依法行政知识讲座,并结合“四五”普法活动,加大了法律宣传力度,为推行政务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市政府于年初制定下发了行政执法工作安排意见》对减轻农民负担、企业和公路“三乱”治理、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药品市场整顿、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筑市场管理、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和保护、财经监督管理等九个方面的内容作了逐项分解,并抽组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定期向人大报告行政执法工作。各县(区)各部门全面推行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市统一实行了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对34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了法律法规培训活动,严格按程序审核发放了行政执法证件,提高了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政务公开拆掉了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的隔心墙”架起了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二是把政务公开与改进工作作风相结合。使干部群众都有参政、议政的条件和机会,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合力。市政府于月日开通了12345市长公开电话,目前已受理群众来话500多件,按期反馈率在90%左右。各县(区)和部分乡镇也开通了县(区)长和乡镇长热线电话,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一些实际问题,化解了矛盾和纠纷。市上逐级建立了领导包片责任制,制定了领导与科技人员、宗教人士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联系制度。庄浪县积极探索政务公开新途径,推行了勤政卡”制度,把干部姓名、工作职责、服务范围、联系电话打印成卡片,发放到群众手中,密切了干群关系。泾川县王村镇组建了五位一体”办公室,将纪委、信访、司法、民政、土管等业务纳入办公室统一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

改善了发展环境。通过推行政务公开,三是把政务公开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办事手续由繁到简,办事形式由暗到明,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适应了撤地设市的新要求。市上筹资30多万元,建成了市政府政务大厅,驻厅单位13个,承办以招商引资、便民服务、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等为主的各类业务53项,运行四个多月来,受理服务事项1232件,办结率达100%各县(区)政府都建成了比较规范的政务大厅,累计办结各类业务2.2万多件。工商、劳保、税务、粮食、运管等行业建成了综合办事大厅,开展“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结合政务公开,认真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1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调整充实了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平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设立办公室,抽组专门人员,清理出市直政府部门第二批拟减少调整的各类事项113项,实际减少行政审批等事项52项,减幅为16%减少收费项目10项,减幅为9.6%清理1979年以来市县(区)政府的规范性文件1128件,废止429件,修订113件,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今年已签约项目71项,签约引进资金10.73亿元,位2.09亿元。

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是市的制度建设年”各级各部门结合政务公开狠抓了整章建制和制度创新。市政府修订印发了政府工作规则》制定了平凉市土地储备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建章立制相结合。下发了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七条禁令”由市监察局组织人员逐县(区)逐部门进行督查,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促进了职业道德建设。各县(区)各部门积极推行政府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把政府采购范围拓展到工程建设和服务领域。18月份,全市政府采购金额27.08万元,节约资金349万元,综合资金节约率达到11.5%

推动了当前重点工作。今年以来,五是把政务公开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将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作为乡镇和村级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认真开展了清查整改活动,有效地巩固了税费改革成果。一线三点”城市改造工程启动后,共涉及838个单位、居民和农户,总拆迁面积达11.66万平方米,市上及时采取广播、电视、公告等多种形式,将城市规划方案、拆迁安置办法和补偿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开通了一条长达16.77公里的崆峒大道,被誉为平凉的致富路、民心路和黄金旅游线路。各县(区)各部门认真开展了党员干部职工超计划生育清查工作,通过“五公开”五清查”清理出超计划生育963人,查处862人,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抗击“非典”期间,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对疫情发展和防治情况及时向社会通报,将广大干部职工捐助款物全部进行张榜公布,公开了使用办法和结果,激发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群防群控的积极性,取得了抗击“非典”阶段性胜利。目前,全市上下呈现出一派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五、总结“五点体会”建立政务公开的长效工作机制

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通过近几年尤其是今年的试点工作实践。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广大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决定着政务公开的成败。实际工作中,1提高认识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前提。政务公开是涉及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一项改革工程。必须把宣传发动作为先导,通过认真学习,牢固树立敢公开才会不猜疑、真公开才能得民心的观念,关心公开就是关心自己、就是行使自己权利的观念,公开就是民主、公开就是监督、公开就是诚信、公开就是效率的观念,进而有效解决领导干部怕公开或不愿公开的问题,干部职工不关心公开或不参与公开的问题,社会不配合、不支持公开的问题。这样,才能为政务公开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政策性强,2加强领导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关键。政务公开工作面广量大。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作保证。只有坚持一把手负总责,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协调,统一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才能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实效。

除了抓好各级政府本身公开之外,3社会参与是搞好政务公开的基础。政务公开的着眼点在于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社会监督。因此。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使政务公开向警务公开、税务公开、校务公开、医务公开以及便民服务等领域拓展延伸,还要注重抓好企业的厂务公开、农村的村务公开和街道的社区公开,促进各方面广泛参与,全社会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

必须注重实效;搞好政务公开,4标本兼治是搞好政务公开的核心。推行政务公开。关键在于解决问题。实际工作中,应该始终把政务公开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其内在联系,相互促进,同步发展,才能发挥综合效应,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实在成效。

关键在于加强监督检查,5强化监督是搞好政务公开的保证。政务公开能否落到实处。严格责任追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只有通过组织监督、人大和政协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社会群众监督、舆论媒体监督,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对本级和下级部门、单位的监督检查,才能防止半公开、假公开和无原则的乱公开,确保政务公开的真实性、有效性、长期性,促进政务公开上质量、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