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节能减排工作大会发言文稿
时间:2022-07-21 11:57:00
导语:市节能减排工作大会发言文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这次会议时间很短,但内容丰富。大会对“”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统计局负责同志通报了全市“”节能减排工作情况,对“十二五”和今年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副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请大家务必围绕目标,强化责任,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来抓,采取一系列最直接、最有力、最见效的针对性措施,强化目标责任,推进项目建设,狠抓重点整治,完善监管机制,切实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圆满完成了“”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总的来说,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忽视、制约仍然较多。具体来讲:
(一)四点主要成绩值得肯定。一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年我市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2.49吨标煤下降到1.97吨标煤,比年下降4.72%,累计下降20.85%,超省下达目标任务4.25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6.01吨标准煤下降到3.62吨标准煤,累计下降39.63%,完成目标的123.86%。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7310.13吨,比2005年下降5.24%,削减二氧化硫79106.35吨,比2005年下降43.2%,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发展方式有所转变。近年来,我们始终注意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先后淘汰机立窑水泥等落后生产线19条,关闭煤矿矿井8对,全面完成107户重点污染企业治理任务。特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实施60万千万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西南再生资源基地等循环经济项目,正式列入国家首批、西部唯一的“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三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沱江出境断面水质常年达到Ⅲ类标准,年有8个月达到Ⅱ类标准;城区大气环境达标天数从2005年的230天提升到365天,其中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四是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市、县(区)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职责,建立了节能减排指标统计、监测、督查、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实施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
(二)五个突出问题不容忽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在节能减排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责任不明确。虽然已逐级下达了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指标,但不少企业没有将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到具体岗位,有的没有将新建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挂钩,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不够。二是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年度节能减排计划和淘汰落后产能名单至今尚未公布,对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尚未形成共识;一部分单位对所辖区域企业节能减排的基本情况底数不清楚,节能减排没有在该地区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还有一些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节能减排设施,却因种种原因长期闲置一边,故意不予运行,这种行为极其恶劣,是对人民的犯罪。三是能耗降低不明显。全市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都比全省平均水平高,有的地方和企业万元GDP能耗、电耗一直居高不下,个别企业甚至继续上升,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能力和力度很低。四是奖惩机制不完善。有的地方考核体系、奖惩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一票否决”制度尚未真正落实,还没有走出一条利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新路子。五是自觉意识不够强。普通居民仍然存在浪费水电等现象,一些机关不管有没有必要都开着空调,没被挂牌督办的企业随意排污,血铅中毒等环保事件仍有发生,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待提高。
(三)四大挑战需要积极应对。一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对节能减排的挑战。我市“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在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递增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要完成1750亿元。可以说,“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转型、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很多项目要上马,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必然会相应增加。如何在保障发展速度的同时,抓好节能减排,实现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大家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二是产业发展对节能减排的挑战。我市现有的机械汽配、冶金建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五大支柱产业中,耗能高、污染高的企业依然较多,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并且在调整过程中仍然会带来新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加之“”期间,我们着重抓了一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留下的都是中小企业、服务业、农业和生活领域,不仅面广量大,对象复杂,而且基础单薄,单体潜力较小,节能减排空间相对有限,任务更加艰巨。三是扩大消费需求对节能减排的挑战。当前,既是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阶段,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家用电器日益普及,汽车数量日益增加,城乡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等等,必将带来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增加。四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节能减排的挑战。经测算,三产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可以下降1.5%左右。但在“”时期,我市三次产业比重从2005年23.2∶43.9∶32.9调整到年16.3∶60.8∶22.9,三产比重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二产业比重却上升了16.9个百分点,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节能减排的有效推进。
总之,节能减排工作成绩较好、问题较多、挑战较大,各县(区)政府和各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市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硬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围绕目标,强化措施,确保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内容繁多,任务繁重,工作繁杂。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二五”节能减排总体目标为:到2015年,实现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在年的基础上累计降低17%,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5%。根据这一总体目标,今年各县(区)要在消化当年节能减排增量的基础上,将GDP综合能耗下降3.92%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6%;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的存量分别削减1.5%、1.6%、2.1%、1.3%。要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难度很大,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以优化结构为抓手,通过建立节约环保型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优化经济结构、建立节约环保型产业体系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优化发展第一产业,全力突破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产业整体质量。一是要积极发展节水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广沼气等生态能源利用。水资源非常缺乏,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省的六分之一,必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要加强用水计量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系数,抓好耗水工业大户和城市居民节水工作,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二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我市冶金、电力、建材、化工等企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技术积淀深的优势,大力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热电联产、余热压利用、电机系统等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优势产业,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高端化。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节能减排的重大举措来抓,把发展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特别要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进一步改造提升餐饮、商贸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以重点企业为突破,通过强化项目监控,坚决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重点企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最为集中,抓住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就抓住了节能减排的“牛鼻子”。一要继续抓好电力、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突出抓好3户国家“千家节能企业”、13户“省百家重点用能企业”和50户市级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依法整治、关闭一批“小煤窑、小水泥、小化工”等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二要加强企业节能减排考核,强化企业节能减排责任意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工作措施,确保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对领导不重视,管理不严格,措施不到位,以及统计、计量基础严重滞后的企业,要及时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整改落实。三要认真执行国家、省、市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能评、环评和安评管理,对未经节能评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不得开工建设;对经评估审查,预期万元增加值能耗高于区域内当年度万元GDP能耗水平的,一律不得审批;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和地方停止审批新增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四要建立项目审批问责制,对违规建设的项目,要依法严肃查处;对其单位和所在地主要负责人,要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总之,要通过改造提升、关闭淘汰、控制新上三项措施并举,推进我市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减排。
(三)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支持企业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是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一是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向现实节能减排能力转化。二是要加强节能减排科技攻关,将节能环保领域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纳入科技开发计划和产业发展计划,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并引导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三是要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重点推广绿色照明、变频调速、智能控制等节电技术,推广热电联产、综合利用发电、干除尘、干除灰、连铸、连轧等节能减排技术,以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节能减排水平的大力提升。四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编制各领域和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通过重点支持,试点示范,尽快形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点、线、面一体化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要求,重点抓好白马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西南再生资源基地、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砖、粉煤灰生产建材及洗煤废水、矿井水的循环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焦炉煤气的回收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四)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通过建设节约型机关,带动全社会厉行节约。节约就是要点点滴滴做起,机关节能的潜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做好示范,带动全社会的节能行动。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厉行节约。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要率先垂范,尽快制定用电标准,制定奖惩措施,引领机关事业单位以节电、节油、节水、节纸为重点,下决心减少会议,压缩文件,强化内部管理,降低机关能源、资源消耗量,杜绝办公浪费。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机关事业单位节约用电、用水、用油的管理制度,夏季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区域的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节能减排仅仅依靠机关带动是不够的,全市各方面都要共同行动。要鼓励学校、医院、工厂、娱乐场所、城市照明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运用市场的手段,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搞好建筑物以及空调、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兴建节能减排设施,达到杜绝浪费、减少能耗的目的。
三、精心组织、统筹兼顾,不断开创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节能减排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需要精心组织、统筹兼顾。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企业法定代表是本地区、本系统、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把“十二五”和今年的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以及责任追究的办法再细化、再分解、再落实,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增强合力,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各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要依法依规开展企业生产,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把经济效益建立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
(二)加强统计,强化监控。市、县统计局要按照《市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要求,研究建立能源消费季报预测预警机制,加强节能减排指标和能源资源数据的跟踪分析。要健全能源资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统计体系和分地域能源消费核算制度和评估制度,构建能源数据采集、传输、加工、使用等一体化的统计信息系统。要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企业能源统计,增强市、县两级政府能源统计、监测的自主权,形成自下而上的节能统计体系。市、县质监局要完善能源一级计量,健全二三级计量,推进能源计量在线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能源监测质量。
(三)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市目标督查室要牵头组织发改、经信、环保、统计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形成工作倒逼机制。各地要超前进行自查,时刻掌握家底,及时查缺补漏,县(区)必须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要强化行政问责,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的县(区)、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主要领导责任。要严格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对任务完成好的县(区)、部门和企业,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年度评奖。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增强全民能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和全民节能等活动,让节能减排的观念深入人心。新闻媒体要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努力营造人人支持、参与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上级的硬性任务,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更是我们自己的重大责任。能不能完成节能减排的各项任务,不仅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为谁执政的最好验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为“两个加快”、为实现在经济区的快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上一篇:贯实信用社职工情况小结
- 下一篇:通信部技术员工要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