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议讲话稿

时间:2022-06-03 10:39:00

导语:市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议讲话稿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议讲话稿

一、认真总结提高,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和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政务公开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阳光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丰富公开载体,创新公开形式,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和网络公开稳步推进;政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力推进的局面初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方便了群众办事,有力地推动了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各级各部门认真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政务公开融入经济文化建设之中,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统一,努力创造公平的市场条件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推动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坚持群众参与和监督,切实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各级各部门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政府机关的工作,依法参与管理和监督,促使各级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努力改善民生。三是坚持探索创新,进一步加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各级各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细化公开内容,明确公开时限,保证公开资料的全面、真实。按照面向群众、方便群众的要求,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公开形式,把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固化公开流程,规范公开程序。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市里投资270万元,初步构建起了以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为中心,覆盖市直63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和6个部门独立办事服务大厅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网络。同时,县区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有所推进,博兴县已建立起了系统,并进入了试运行阶段;邹平县建设方案已在审定之中。四是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推进政务公开的整体合力。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承担起主抓责任,政府办公室认真搞好组织协调,推动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检查,督促任务落实,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充分肯定经验和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领导机制和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县区之间、部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四是有的地方和部门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工作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同时,新的形势与任务,对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机关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推进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要求看,政务公开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和有效地参与政府工作,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力,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二,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看,政务公开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推进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各方面体制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就需要政府机关推行政务公开,践行服务承诺,将行政权力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第三,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看,政务公开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及时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两年一些地方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表明,信息是否公开透明,将直接影响到事件能否成功化解,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能否及时消除。只要政府工作公开透明,就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促进问题的妥善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四,从构建惩防体系的客观需要看,政务公开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根本的是要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服务,这就必须加强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监督,有效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当前,全市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要充分认识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清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新要求,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把政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深入推进全市政务公开工作

(一)切实抓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一是加大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省调控资金项目实施情况的公开力度。要进一步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加强工程项目规划、立项的公开,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搞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前期准备,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情况的公开,严格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严防个人决定重大项目安排。加强新增中央投资、省调控资金和各级财政配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公开,严防个人决定大额度资金使用,严防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二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公布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岗位需求、技能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全面公开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城乡社会救助等制度规定,加强住房公积金、社保基金等管理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开。要配合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专项治理整顿,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公开曝光力度。继续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价格听证、咨询等制度,全面公开服务及收费项目的内容、依据和标准等,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加大维护稳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机制,畅通群众表达诉求、反映意见的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问题和事件,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认真做好化解社会矛盾和处理重大事故事件的政务公开工作,提高处理问题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切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一是进一步打牢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基础。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结合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继续清理审核行政权力,编制职权目录,绘制行政职权流程图,及时向社会公布。二是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办公,把行政职权运行过程固化为系统程序,逐步开通和完善网上查询、受理、投诉、审批、收费、办证等功能,把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作为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重点。要进一步推进全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在推进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健全配套制度,不断完善系统功能的同时,积极推进县区系统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全市联网运行。同时,进一步拓宽电子监察的领域和范围,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征收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的电子监察系统。三是全面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上,对各类行政执法活动中的自由裁量权进行清理,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对自由裁量弹性空间分档设限,进行细化、量化,明确标准,有效解决“同案异罚”等问题。

(三)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设施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政务公开的基本行政法规。《条例》实施以来,在市政府办公室的推进协调和指导监督下,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目前来看,全市政府信息工作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基本建立,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进一步坚持主动公开制度。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严格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时限,增强公开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进一步深化依申请公开制度。按照最有利于申请人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和政府信息更正处理流程,放宽提出申请的条件,简化提出申请的方式,细化受理、答复、收费等环节的有关规定,遵守办理时限,落实办理人员的责任。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性、操作性强的社会评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议。严格落实年度报告制度和保密审查制度。认真做好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落实。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开场所和载体建设。在利用好公开栏、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公开的同时,积极探索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和有线电视视频点播等新渠道、新载体进行公开。加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和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四)切实巩固和深化基层政务公开。要进一步公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重点公开中央、省和市、县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让农民群众及时知晓各种财政支农补贴的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程序、支付方式和具体期限。做好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征地补偿、救灾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维护群众实际利益,促进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扩大基层办事公开的范围,规范办事公开目录和指南,推进办事公开进农村、进社区,为基层群众提供便利高效服务。

三、统筹推进,注重发挥政务公开的综合效能

(一)发挥政务公开对转变政府职能的推动作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正在积极实施,省级机构改革已基本到位,市、县机构改革已开始启动。要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抓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等履行情况的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判,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加强对保民生政策措施的公开,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对政府服务承诺的公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方便群众办事。

(二)发挥政务公开对发展环境的优化作用。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继续推行服务承诺制,严格遵守办事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纪律,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继续加强政风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察和行政绩效评估制度,扎实办好政风行风热线,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督促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作风、提高效率。

(三)发挥政务公开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保障作用。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政务公开工作之中,着力公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引导和保护好群众参与政务公开的积极性。要通过政务公开,推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开促公正。对通过公开发现的问题和案件,要坚决纠正、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发挥政务公开对消极腐败现象的预防作用。要把政务公开与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司法体制等方面改革结合起来,认真治理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金融、司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深化治本抓源头工作。要把对外公开与对内公开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内部公开力度,围绕干部选拔使用、学习培训、政府采购、基建工程、办公经费等干部职工关注的问题进行公开,维护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四、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公室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政务公开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主动安排,经常过问,分管领导要抓好督促和协调。市直各部门要处理好抓机关与带系统的关系,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政务公开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做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

(二)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协调机制、保密审查机制,既做到应该公开的全部公开,又严格公开前的保密审查,严防泄密事件发生。进一步完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坚持把主动公开作为一项常态工作,通过扩大主动公开范围,有效减少依申请公开的数量,节省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对经过实践检验确属比较完善的做法和经验,要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及时转化为制度,推动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把政务公开的要求融入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强化对决策和执行等环节的公开和监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要切实加强责任追究,将政务公开工作情况纳入行政问责范畴,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加大问责力度,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