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禁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5-17 09:16:00

导语:政府在禁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府在禁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2010年全县禁毒工作成效明显;当前全县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2010年全县禁毒工作意见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缉毒破案战果显著、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禁吸戒毒工作有了新突破。大力开展“满员收戒”专项行动,全县共强制隔离戒毒682名、强化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全民禁毒意识得到提高、服务全县经济发展,禁毒管理更加规范、强化禁毒保障,禁毒地位得到有效提升、吸毒人员底数大,新滋生人员增多、贩毒犯罪猖獗,且呈上升趋势、毒情蔓延严重、因引发的社会问题后果严重、禁毒力量和保障难以适应严峻的毒情形势、加大缉毒破案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加大禁毒管理工作力度,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流转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是回顾总结2010年禁毒工作,分析当前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的禁毒工作。等会,市禁毒协会会长尹文武同志、市公安局副局长毕振华同志、县长艾方毅同志等领导将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10年全县禁毒工作成效明显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禁毒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禁毒法》,继续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强力推进禁毒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禁毒工作首次跨入了全省禁毒工作合格县行列,被评为全市禁毒工作先进县。

(一)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缉毒破案战果显著。县公安机关不断完善禁毒严打工作机制,推行缉毒破案目标管理,先后组织开展了“飓风”行动、“蓝箭”行动、“雷霆”行动和“春雷”行动,有力打击了犯罪活动。2010年全县共破犯罪案件127起,其中1000克以上制贩毒案件1起,100-1000克贩毒案件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员145名,缴获海洛因987.23克,****35克,麻古1679粒,麻古粉1022克,咖啡因2330克,69克,铲除罂粟原植物13477株。先后成功侦破李两顺、陈乐平、朱铁国特大团伙贩毒案和周群科、周文斌、李东辉特大团伙制贩毒案,受到了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我县率先开展治理特殊人群贩毒专项行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先后在全省缉毒侦查工作会议和全省公安禁毒工作会议做了典型发言,缉毒破案工作在2010年全市禁毒工作做了典型发言。同时,全市缉毒破案工作现场会在邵东召开,全面推介了我县缉毒破案工作的先进经验。

(二)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禁吸戒毒工作有了新突破。大力开展“满员收戒”专项行动,全县共强制隔离戒毒682名。按照省、市禁毒委的部署,县禁毒委于2010年5月初在两市镇新辉社区开展社区戒毒康复试点工作,摸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全年接受社区戒毒措施的戒毒人员725名。扩展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面,全年参与维持治疗入组人员达416人,在治人员325人,日均服药人数198人。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了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在控吸毒人员达4972人,有效减少了县内的市场需求,减少了因吸毒行为带来的社会危害。

(三)强化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全民禁毒意识得到提高。以贯彻实施《禁毒法》为主线,全县各级各部门不断创新宣传主体,通过集中宣传、重点宣传、日常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禁毒人民战争氛围。在“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中,县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参加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万名群众以“依法禁毒、构建和谐”为主题的签名活动和中小学生上街游行宣传禁毒知识活动,相关成员单位组织专人在现场为群众提供禁毒知识咨询。教育、宣传、广电、文化、公检法司、卫生、工商、安监、工青妇和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针对性抓好禁毒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禁毒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防毒、拒毒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四)服务全县经济发展,禁毒管理更加规范。各职能部门严格“三品”和娱乐场所管理,取得了禁毒和经济发展双重效益。全县共发放易制毒化学品备案证明245份,计核查各类易制毒化学品4万多吨。县公安局、县药监局、县安监局、县工商局对全县20多家易制毒化学品经销、使用企业进行检查,发现、整改问题6处。不断加强精麻药品日常监管,强化管控措施,确保了精麻药品的管理合法有序。通过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健全责任倒查和核查制度,有效防止了流弊案件的发生。

(五)强化禁毒保障,禁毒地位得到有效提升。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禁毒工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禁毒委成员单位会议,听取禁毒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禁毒工作,解决禁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领导亲自出席禁毒工作会议,参加禁毒工作重大活动,督促、指导禁毒工作,为禁毒工作排忧解难。10年禁毒经费在原有的基础上追加了5万元。由于领导重视、保障到位、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有效提升了禁毒工作地位。

去年禁毒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受到了市禁毒委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政法干警艰苦奋斗、连续作战、努力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禁毒委,向长期奋战在禁毒斗争,第一线的广大政法干警、基层干部和禁毒专干表示亲切慰问并致以宗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禁毒工作,积极参与禁毒斗争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全县禁毒工作面临的形势

尽管2010年全县禁毒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先进县相比,用人民群众的要求衡量,禁毒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县毒情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一是吸毒人员底数大,新滋生人员增多。目前我县登记在册吸毒人员4972人,实际吸毒人数还要超过这个数,吸食海洛因的新滋生人员还在增加,打K、溜麻等吸食新型的人员不断攀升,新型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规模。

二是贩毒犯罪猖獗,且呈上升趋势。受特殊地理位置影响,我县外流贩毒入境通道呈现多方位渗透趋势,除由公路、铁路进入外,还通过航空、邮路等渠道渗透进入我县。毒源不断扩大和犯罪活动加剧,我县将长期面临流入和供应难以减少的巨大压力。07年7月份以来,我县依法严厉打击了特殊人群贩毒犯罪活动,尿毒症、癌症等高危病人贩毒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艾滋病患者贩毒愈演愈烈,公安机关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条件限制,打击处理很难到位。

三是毒情蔓延严重。我县向农村地区蔓延呈加速趋势,以前只有两市镇、牛马司、廉桥等几个乡镇毒情严重,现在有十几个乡镇都存在毒情比较严重的问题,全县乡镇无一净土。

四是因引发的社会问题后果严重。一方面问题给吸毒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灾难,一人吸毒,全家遭殃,祸及四邻。另一方面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问题。女性吸毒人员靠出卖色相筹措毒资,导致我县性病、艾滋病传染扩散。不少吸毒人员为毒资疯狂实施偷、扒、抢,因而造成“两抢一盗”案件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吸毒消耗巨额社会财富,按正常计算,1人吸毒要花3万元,全县5000名吸毒人员每年要花1.5亿元,实际上消耗的毒资还要超出这个数。

五是禁毒力量和保障难以适应严峻的毒情形势。全县禁毒专业队伍人员少,装备非常落后,与面临的毒情形势和禁毒工作任务极不适应。社区戒毒工作在体制、人员、经费等方面都未落实,而按省、市禁毒委的部署,今年又必须全面铺开,社区戒毒工作任重道远。

三、2010年全县禁毒工作意见

2010年,全县禁毒工作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禁毒工作新的变化和挑战,进一步建立健全禁毒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快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进程,有效遏制来源和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开创全县禁毒工作新局面。

(一)加大缉毒破案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要针对我县大宗贩毒和外流贩毒突出的情况,延伸侦查视线,锁定一批大要目标案件开展专案经营,力争破获一批大案,打掉一批团伙,摧毁一批地下销售网络。继续实行缉毒破案工作目标管理,今年全县要在完成市局下达的73起刑事案件指导性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力争超过去年全县侦破127起的案件数。要全力侦破千克以上大案1-2起,百克以上大案7起以上。派出所和其他实战单位要加大零包贩毒的打击处理。加强与粤、滇及周边市、县的禁毒协作,逐步摸清我县外流贩毒人员的底数,推动区域性禁毒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提高对外流贩毒人员的发现和打击能力。公、检、法要继续健全禁毒执法协作机制,建立适时介入和重大疑难案件会商制度,提高案件的办案质量。深入开展治理特殊人群贩毒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打击艾滋病人员贩毒犯罪,公安机关要认真研究打击处理办法,县禁毒委要组织公、检、法、司研究解决目前在打击艾滋病贩毒人员遇到的具体困难。

(二)加大禁毒管理工作力度,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流转。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商务、安全监管、公安等部门在管制精麻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进出口各个环节上,要落实各自的责任和监督机制,建立多部门协作联管的工作机制。要按照省、市要求,在全县推广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适时开展“三品”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行动,严格倒查制度,实行“三品”立案、销案和企业“黑名单”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减少非法流失。要把治理娱乐场所、宾馆、贵宾楼新型问题摆在禁毒工作的重要位置,排除一切干扰,建立禁毒管理长效机制。对涉毒场所要实行“一次休克,二次死亡”制度,即涉毒场所存在聚众吸食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第一次予以停业整顿,第二次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尤其要加强娱乐场所的巡查,解决娱乐场所业主和工作人员的责任认定追究问题。建立禁毒警示制度,硬件设备重点监控制度,坚决遏制新型借助娱乐场所滋生传播态势。公安、交通、物流、邮政等部门要在交通要道、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邮政局等场所对来往人员、物品、货物、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