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12-07 08:51:00

导语:市长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长在市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部署下半年政府工作,动员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刚才,各位副市长分别就分管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讲的都很好,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工作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促进步”的总体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在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中谋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逐月递增,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向好。1~6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0.5亿元,同比增长11.6%。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出八大特点。一是工业生产稳步攀升。实现工业总产值700.5亿元,增长5.3%。全部工业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指标均逐月回升,5月、6月工业总产值先后突破140亿元、150亿元,连创历史新高。二是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63.3亿元,增长1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6亿元,增长15.8%,增幅列苏州各县(市)首位。三是招商引资逆势上扬。完成注册外资8.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7亿美元,分别增长1.1%和5.9%。内资新增注册资本33亿元,增长12.2%,新增注册资本位居苏州全市之首;到帐资本55.4亿元。四是社会投资力度加大。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4亿元,增长12.7%,增幅高于去年同期5.3个百分点,高于苏州平均2.1个百分点。五是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增长18.2%;商品房销售面积61.4万平方米,增长102.4%,销售总面积已超过去年全年。六是信贷投放大幅增加。截至6月底,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1.5亿元和506.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42.3%和31.9%。个人消费贷款比年初增加8.8亿元,其中二季度个人消费贷款占上半年增量的66.6%。七是港口物流稳步发展。*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9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8.2万标箱,分别增长25.5%和3%。港口生产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前列。八是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1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9元,增长13.3%。

从具体工作和成效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全力保持工业稳定增长。把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一手抓增量、一手抓存量,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政策落实为保障,以优化服务为重点,朝着“天天有变化,月月有项目,季季有亮点,年年大进步”的目标扎实工作,努力在“大气候”不利的情况下营造良好的“小环境”。连续四次举办重点项目联合开工开业仪式,新开工开业项目超过200只,完成投资40多亿元。中美冠科生物技术、锦阳宝船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开工。60只重点项目已开工46只,完成投资57.56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35只,投入46.19亿元,增长37%。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出口退税、增值税转型等方面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取消和停征12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的规定。制定出台了加快*港和保税物流中心发展、促进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促进外贸进出口发展等系列文件,兑现拨付各类企业扶持资金1.45亿元。积极争取银行授信,引导金融资本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中,促进信贷向中小企业倾斜。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减少行政许可主体3个、行政许可项目74项。积极开展“千名机关干部下千企”、“送政策、送服务、送信心”等活动,先后组织一批企业参加“华东机床及设备模具展”、“2009年中国江苏装备产业配套对接洽谈会”等展销活动。深入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4亿元,增长8.9%,占规模以上比重达15.6%,较去年同期提高了0.5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中心加快建设,与上海交大、华东理工、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建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工作站。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9家,申报省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专利申请量超过1200件,授权量540余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15.75万吨标准煤,下降7.4%。污染物排放治理新机制初步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污染物排放总量银行在40家企业开展试点。关停并转小化工企业11家,实施减排项目40只,化学需氧量削减1003吨。

2.大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和招商推介,推动服务业增量提质。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9.7亿元,增长18.2%。现代物流加快发展,耐克物流中心开工建设,新增物流企业28家。服务外包增势强劲,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5859.2万美元,增长101%;离岸执行额2799.6万美元,增长56%,增幅均在苏州乃至全省名列前茅。软件园、科技创业园持续拓展,LOFT工业设计园开园营运,北上海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园开工建设。房地产市场逐渐活跃,“2009*春季房交会”成功举办,期间共销售房屋2693套,成交总额超13亿元。现代商贸持续繁荣,南洋广场运营良好,沃尔玛、大润发、新世界等大型商场销售不断增长。餐饮服务业快速发展,“中国*江海河三鲜美食节”、“首届*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成功举办,娄东宾馆、陆渡宾馆被评为“中华餐饮名店”。“家电下乡”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全市151家销售网点共销售各类家电1510台,实现销售额210万元。车辆保有量持续增长,新增各类车辆6880辆,增长14%。

3.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做大总量、做强增量的重要抓手,着力放大沿江沿沪优势和“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等品牌效应,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的招商工作。成功举办“走进德国—慕尼黑*日”活动,组织赴台湾、日韩等小范围招商,开展“千名客商看*”、2009中国物流万里行*站等活动。项目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平均注册外资超1500万美元,增长21.3%;超千万美元项目有31只,占外资总量的88.3%;新批外资项目中工业项目39只,占总量的82.4%。总投资150亿元的太平洋港口码头、中集集装箱及物流装备和有机氟化工产业园3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投资20亿元的中建材成套装备和光伏产业*基地等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成功落户,安佑生物科技、群耀光电、马施耐博机械等一批项目成功引进,中国医药集团与苏州万庆药业签署合作协议。外经合作不断扩大,完成新签外经合同额2*万美元,营业额185万美元;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家,中方境外投资总额2375万美元,增长170%,位居苏州各县(市)前列。

4.着力做好“以港强市、接轨上海”两篇文章。加快推进港口码头、临江工业、现代物流和新港城“四位一体”发展。集装箱三期工程完成投资14.63亿元,武港矿石码头、阳鸿石化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华能煤炭储运中心、美锦汇风等码头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球20强班轮公司全部在*港开展业务,全港航线达到71条,每月靠泊船舶增至近1000艘。“区港联动”快速通关新模式已覆盖全苏州,苏州地区直接从*港进出外贸货物的企业超过1300家,每月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万标箱。*保税物流中心正式投运。港城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港城学校、医院、客运中心、公安大楼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加快建设,郑和公园正式开园,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实现封顶,联检大楼、行政服务中心、商务办公楼等装饰工程抓紧进行。接轨上海深入推进,与上海世博局签署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游客中心合作框架协议》,与嘉定区签订区域合作行动计划框架协议,成为长三角首个世博游客中心;引进上海项目69只,新增投资22.6亿元,注册资本近10亿元。

5.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加大农业农村工作力度,努力改善城乡功能、生态和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修编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准备工作完成,浏河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双凤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控规、浏河镇滨江区控规等编制加快进行。南郊新城区、新区2平方公里行政商务中心等建设全面推进,风情水街、发展大厦、雅鹿大厦、五洋广场等加快建设,兴业、娄东老住宅小区改造和华旭财富中心、粮校地块等建设有序进行。汽车客运中心站和沿江高速339省道互通建成投运,通港公路、新港路、浏太路、沙鹿路等提档改造加快推进,通港高速公路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对接上海轻轨11号线快速公交等工作有序进行。节水型城市、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多创联动”工作深入开展,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高效农业规模化快速发展,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8625亩,其中高效设施农业面积9918亩。市镇两级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建设,恩钿月季公园建成投运,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月季高峰论坛。陆渡—浏河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创新运作,2000多亩设施蔬菜生产核心区已经形成。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等工作,新增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44个。“百名农技人员进百村”活动有效开展,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增至41个。农村水利建设得到加强,江堤加固工程全面完成,农桥改造、圩区治理等加快实施,河道疏浚、城区河道调水力度进一步加大,防汛抗旱工作抓紧落实。

6.切实抓好各项民生工作。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扶持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零就业家庭、大学应届毕业生、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得到强化,安置就业87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低于苏州同期。文化艺术中心、图博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10项政府实事工程和第一人民医院易地新建、镇福利院等一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考本科出线率为28.7%,较上年稳步提高。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启动实施。文化“村村演”、国际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研讨会等活动积极开展。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冠军赛、全国桥牌俱乐部比赛等体育赛事成功承办。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平安*”和“法治*”建设扎实推进,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面对劳资纠纷、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来市集访等方面的压力,全面加强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未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群访事件,较好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今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以异常坚定的信心和务实创新的工作,不仅有效抵御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实现了经济从持续下滑向企稳回升的积极转变,而且在加快建设、跨越发展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全市经济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并未减弱,外需严重萎缩的局面仍在持续,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增长的动力比较脆弱,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招商引资压力较大。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难度明显加大,项目储备和新批项目明显不足。上半年新批外资项目同比减少11只,新增到帐资金逐月下降,新增注册外资中增资的比重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4个百分点。二是外贸下降仍未摆脱。上半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33.3%,较周边县(市)压力更大。中集尚未恢复生产,国信、舍弗勒、阿尔派等外贸出口大户仍处于负增长,日本、美国、德国等主要市场降幅仍在30%左右。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受企业效益下降和政策性减税的影响,税收增长的难度加大,尽管上半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保持较好增长,但国地税一般预算收入仅增收5931万元,增长3.1%,实际财力与去年基本持平。而今年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民生工程、支持企业发展、兑现各项政策、对口援助等方面的支出需求很大,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四是社会矛盾纠纷有所增加。到市政府上访及信访量有增无减,社会维稳工作责任重大,交通事故、刑事案件、企业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也需要我们果断处理,这些都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对弱势群体和政府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本着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及时妥善处理;同时也要根据政策,合理处理问题,确保政策的延续性。

二、全力抓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最佳时机。我们既要看到成效,增强信心,再接再厉,又要认清形势,正视困难,防止盲目乐观,防止自满松劲。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保增长,不失时机促转型,千方百计惠民生,大干三季度,奋战下半年,努力实现率先复苏、全面复苏。

1.在加快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入上下功夫。一要主攻产业项目。要提高产业项目的组织程度,明确责任制,完善配合协调机制,各地、各部门要主动为项目开绿灯。继续抓好在建项目特别是今年以来开工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有序进行。要对我市目前产业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对批而未建的项目,要逐一分析原因,加强与投资商的沟通联系,争取早日开工。二要狠抓重点项目。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要超前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年初确定的60只重点项目,与序时进度存在一定脱幅的有23只,进展滞缓的有7只,尚未开工的有14只。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协调、促建工作力度,努力推动中化芳烃、英特飞地毯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完成132.6亿元的年度计划。三要加快载体建设。坚持提升园区创新功能和产出效能,加快建设港区重装备工业区,新区二期、三期,沙溪台资科技创新产业园、璜泾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推动企业向园区集聚、产业向集群拓展、重点园区向一流园区迈进。四要加大工业投入。当前中国经济正逐步向好,随之蕴含的发展机遇也将更加难得。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充分利用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增资扩产,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五要加强对上争取。全力抓好项目报批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抢抓中央、省扩大投资的机遇,抓紧做好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专项、环太湖综合治理、服务业引导、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资金的争取工作,力争*港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早日通过国家审批。

2.在推动产业振兴、促进优化升级上下功夫。一要研究落实产业振兴方案。把握国家、省和苏州市产业振兴规划的政策机遇,抓紧研究和编制我市重点产业导向规划及相关政策。做好向上争取与对接工作,力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列入上级产业振兴规划。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调研。工业经济始终是我市经济的大头,要强化工业立市的理念,改造优化现有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二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增强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功能,重点抓好旅游三年提升计划,建设完善的商务商贸网络体系,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产品交易、研发设计、金融信息、创意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各有2家服务业集聚区分别列入省和苏州市重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房地产、商贸物流等产业,着力推动服务业向高端提升,不断提升服务业贡献份额。三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实施科技行动三年计划,制定自主创新型企业标准,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提高我市自主创新整体能力。加快科技创业园、软件园、LOFT工业设计园和科技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级科技创业园的争创工作。深化百家企业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全年专利申请量超3000件。四要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落实好节能的各项奖励扶持政策和措施。抓好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确保提前一年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零排放。启动新一轮小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制定落实小化工废水统一收集治理方案。加强畜禽养殖整治,完成2批55家禽养养殖场的治理任务。

3.在强化招商引资、扩大对外贸易上下功夫。一要加大项目引进力度。提高项目转化落实的能力,抓好已签约项目和意向性项目的跟踪落实,着力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认真抓好金秋经贸月、海峡两岸港口物流与制造业合作对话大会等各类招商推介活动,重点围绕旗舰型、基地型、龙头型项目,主攻世界500强、中字头企业和欧美、日韩、港台等重点区域,以重大、高新项目的引进,推动优势产业的集聚和新兴产业的壮大,努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二要力保外贸止跌回稳。抓好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到位,细化落实“一企一策”式帮扶,加快贸易便利化步伐,积极为企业向上争取外贸扶持、国际市场开拓、电子商务、出口信保补助等方面的扶持资金,帮助外贸企业走出困境。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加强广交会、华交会等各类展会的参展组织工作,抢订单、争份额。引导出口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增强研发能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方向发展,提升产品档次,抢占国际市场。三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放大省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品牌效应,加强服务外包载体建设,以离岸外包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高端业务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本地服务外包骨干企业。四要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国门,将部分产能、工序移往原料产地或目标市场,规避贸易摩擦,提高产品竞争力。

4.在加快“以港强市”、深化“接轨上海”上下功夫。一要推进港口建设。加大*港总体规划报批工作力度,争取尽快获批。完成集装箱三期、万方件杂货等泊位建设并投入使用,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华能煤炭储运中心、美锦汇风件杂货等码头泊位,做好集装箱后续码头申报工作。加强与船公司合作,加密日本和台湾航线、洋山外贸支线和长江内支线,开辟华北航线。优化“区港联动、虚拟口岸”通关模式,推进昆太联动,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抓好苏沪物流监管中心的争取和规划建设工作。二要做大临港产业。按照“在沿江地区打造8~10个超百亿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抓住中建集团装备和光伏产业*基地等龙头项目,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以保税物流中心和四大专业市场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配套,扶持培育港口物流业。加大沿江地区形态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港城开发建设,优化功能布局,为集聚和承载新兴产业提供更高水准的功能平台。三要深化“接轨上海”工作。深化规划对接,要与嘉定、宝山等接壤地带在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环境保护上有实质性的对接;深化公共基础设施对接,在铁路、公路、航道、轨道交通等对接上有实质性的进展;深化产业对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在项目共引、园区共建、产业共兴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成果;深化科技人才对接,要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推动;深化“世博”对接,要在接轨世博、服务世博中宣传*、抢占市场等方面有实质性的举措。

5.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强“三农”工作上下功夫。一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前三批35个示范村进一步做大业态、做好形态、做美生态;对新确定的第四批16个示范村,抓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拉开建设框架。要完善村企结对共建的方式方法,形成制度化、长效化。进一步做强村级经济,着力培育一批年可支配收入超500万元、1000万元的经济强村,力争3000万元的村实现零的突破。要加强管理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文化、卫生、体育、社区服务等设施资源,因地制宜进行道路改造和绿化美化,提升管理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二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五大合作”改革,继续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帮助指导其规范运作、健康发展。鼓励农民采取自主创业、参股合作、土地流转等形式,促进多渠道增收致富。抓好农村财务、集体资产和土地承包管理,创新农村经营管理模式。三要拓展现代农业。加快陆渡—浏河2万亩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年内实现主干道贯通,形成5000亩设施农业规模。加快台海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千亩月季产业基地,开放玫瑰庄园。深化“百名农技人员进百村”活动,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争取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早日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认证。

6.在加强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上下功夫。一要强化规划管理。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认真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全覆盖的要求进行规划管理。深化各项专业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土地储备工作,有序开发地块,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二要加快城市建设。推进新港城核心区建设,完成行政服务中心、联检服务大楼、郑和国际宾馆、社会福利中心的装修并投入使用,加快邻里中心、集宿楼、医院、中学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启动建设。抓好人民南路、南园西路、弇山西路等地块改造建设工作,推进老小区整饰提档。加快南郊新城区中央湖及环湖道路、上海公馆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地块开发建设,加强风情水街招商运作。推进“多创联动”,确保通过节水型城市省级评定,争取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人居环境范例奖各1项。三要完善基础设施。完成浏太路、新港公路改造,加快协星路北延、岳鹿路南延和鹿北公路等工程建设,做好双浮路前期工作和沪通铁路、疏港高速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启动荡茜河、浏河应急水源地建设,推进圩区治理达标、湖川塘水系沟通等工程和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电力、通信设施建设,满足企业、市民需求。

7.在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下功夫。一要促进就业创业。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稳定岗位的各项政策,推进城乡劳动力“菜单式”技能培训和“短、平、快”创业培训,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大学毕业生、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优先保障本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建立技术工人推介机制,更好地满足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二要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医保“四个倾斜”政策,实施农村康复养老保障工程,确保全市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加强社会救助,巩固发展慈善、残疾人、老龄等社会福利事业。继续抓好对口援建工作。三要发展社会事业。启动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完成农村学校现代化建设和中小学技防工程,做好幼儿教育现代化工程筹备工作。加快文化艺术、图博、传媒三大中心和镇村文化活动场所达标建设,举办好建国60周年各类文艺活动,推进海运仓遗址考古、保护工作。加快一院新建和二院扩建步伐,实施“母婴阳光工程”。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组织好各类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四要强化便民利民服务。调整完善全市公交线路和站点,加密公交线路和班次,增开夜间公交线路,推进公交公司化改造。加快农村危桥改造,完成市级30座农桥和53座“彩虹桥”建设。抓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保证市民用电需求。五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加强信访工作,妥善调处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切实防范群体性事件发生。扎实开展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突出教育、监管、惩处机制建设,切实预防事故发生。加强平安建设,推进区域技防工程建设,打造立体化、多层次打防控网络。六要抓好实事工程建设。加大10项政府实事工程和一批惠民项目的推进力度,对照年度目标,进一步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为民办实事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七要继续深化改革。深化农村改革,“三农”仍然是薄弱环节,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提升。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出台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切实解决群众就近就医和看得起病,实现医药分离后药物零差价。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加强对国资公司融资和经营的分类指导,实现国有资产的稳定增值。

三、着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当前,形势复杂严峻,任务繁重艰巨,迫切需要我们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科学发展的能力。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促进我市加快建设、跨越发展营造一流的政务环境。

一要强化服务,做到以“勤”促“效”。各地、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把政府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更多精力放到推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上来,深入推进“下千企、进百村”活动,积极主动帮助企业,满腔热情关心群众。要发挥行政服务中心在“审改办”中的作用,不断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和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要全面实施“两集中、两到位”,所有审批部门的审批项目全部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对服务中心窗口管理人员充分授权,使窗口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职责和管理权限独立、优质、按时做好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跨部门审批流程,提高现场办结率和按时办结率。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制度,防止行政不作为。要真抓实干、雷厉风行,大力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工作落实力。对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明责任、抓到位、见效果,严格执行纪律,加强督促检查,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要节约办事,做到以“俭”促“效”。今年的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坚决贯彻厉行节约的十项要求,大力压缩日常开支,严格控制评比检查、表彰庆典、外出考察等活动,缩减行政经费。强化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落实节电、节水、节油措施,抓实抓好单位的节能降耗工作。对预算内外已经安排的支出,财政部门要加强审核,严格监管;对于各类资金追加,更要严格把关,在核实清楚的基础上再予以追加,原则上今年不予追加资金。要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各地、各部门节俭办事的思想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从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抠”起,坚决有效地压缩公务购车用车、会议、公务接待和机关工作人员出国出境等经费支出,不但要降下来,而且必须降到位。要严格执行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必审制度,高度重视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不断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三要廉洁奉公,做到以“廉”促“效”。今年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先后揭露并果断查处了一批重大腐败案件。这说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对抱有侥幸心理、准备铤而走险者的一个严厉警告。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清廉、勤廉、崇廉的意识,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要认真执行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纯洁队伍,净化风气,对于贪污受贿、以权某私等腐败行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要强化对权力的监督约束,严明工作纪律,遵守政府议事规则,规范审批、执法行为,招投标和工程概预算管理等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惠农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解决好教育收费和医药购销、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管,筑牢反腐防线,杜绝腐败现象滋生蔓延。

同志们,做好下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折不扣抓落实,勤勤恳恳办实事,以实干谋发展,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