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局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动员讲话

时间:2022-11-25 11:11:00

导语:安监局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动员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安监局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动员讲话

同志们:

昨天下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黄菊副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深刻阐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和20*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和黄菊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把安全生产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20*年第一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专程到陕西铜川矿务局看望“11.28”矿难职工家属,悼念遇难的矿工。在当天晚上召开的有地方领导、矿区负责人和专家参加的座谈会上,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探望、悼念和井下视察等过程中,也就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下面根据记录,对讲话的要点进行传达。

家宝总理的这次视察及其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贯穿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展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的亲民作风,在铜川矿区以及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以此为强大动力,推动煤矿安全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

下面,我代表国家局党组,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20*年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刚刚过去的20*年,是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切实加强的一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安全生产摆在了与人口、资源、环保等基本国策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和机制,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办就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监管和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等问题,先后下发了通知。国务院安委会首次向各省区下达了年度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组织开展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安全大检查和一次危化品安全专项督查,促使各地、各单位抓好落实。

20*年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多达198件、次。锦涛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极为关注,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多次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家宝总理密切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进展情况,围绕着体制、机制、投入和事故抢险救灾、善后处理等,相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黄菊副总理先后5次发表重要讲话,概括提出了安全工作应当遵循的六条原则和具有战略意义的“五个转变”,对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危化品安全监管、专项整治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永康、建敏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关键环节,组织指导抢险救灾。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受到鼓舞和鞭策,都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

各地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以贯彻国务院《决定》为主线,进一步加强领导,在深化专项整治、落实防范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总体上看,20*年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

———事故总量稳中有降。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各类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的情况下,全国事故起数比上年减少155545起,下降16.2%;死亡人数减少315人,下降0.2%。

———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状况趋于好转。全年工矿商贸事故14702起,死亡16497人,比上年减少924起,少死亡829人,分别下降5.9%和4.8%。特别是煤矿,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10人以上事故和百万吨死亡率“四个下降”。与20*年相比,全国煤炭增产2.5亿吨,事故减少5*起,下降12.2%;死亡人数减少407人,下降6.3%;10人以上事故减少9起,下降20.5%;百万吨死亡率3.081,减少0.624,下降19%。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93,首次降到了1以下。与建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制度的2000年相比,20*年全国原煤产量翻一番,百万吨死亡率降一半。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安全工作取得成效。铁路、水上交通、渔业船舶、农机、建筑、民爆器材,以及军工、电力、特种设备等行业和领域,事故都有所下降。在道路和车辆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

———多数省区安全状况比较稳定。全国32个统计单位(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23个单位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在年度控制指标以内;23个单位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在年度控制指标以内。特别是广东、山东等GDP人均约2000美元的经济大省,实现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事故下降。这些经济大省事故“回头”、总量下降,既表明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安全生产是有周期的;同时也表明,经过努力这个周期是可以缩短的。

20*年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与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勤奋工作分不开的。为此,我谨代表国家局党组,向长期以来重视安全生产、关心支持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各有关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重点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回顾20*年的工作,我们感到有以下五个主要特点:

(一)在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和转变上做出了新探索。把黄菊副总理提出的“五个转变”和国务院《决定》提出的“五项创新”贯穿到全年工作当中,积极探索加强安全生产的新方法、新途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都是以往没有做过的。

一是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把高危行业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关。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生产企业的安全评价、安全条件认证和审核颁证工作全面铺开。源头管理有了手段,开始见到效果。

二是建立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通过对安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实行量化考核,强化了各级干部责任意识,推动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

三是总结推广了广东非公有制企业安全工作“有人管、有办法管、管得住、管得好”的经验。在广东佛山召开了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现场会。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组织开展了试点。

四是探索建立中央企业安全工作制度规范。召开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明晰了“企业负责、属地管理、国家监督”的中央企业安全工作路数。

五是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国务院《决定》明确了三项经济政策。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煤矿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地以国家政策为依据,制定出台了140多项地方性经济政策。安徽、湖南安全监管局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制定了《安全生产技措费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管理办法》、《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暂行办法》、《安全事故隐患整治技改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等。河南等八个省市出台了运用工伤保险机制促进事故预防和安全生产的政策规定。

六是应急救援工作开始起步。在全国应急体系和应急预案的总体框架内,完成了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的调研论证、体系规划、预案编制等基础性工作。成功组织了郑煤集团超化煤矿水灾、重庆天原化工厂泄漏、“辽海轮”大连海域火灾等矿难、海难和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广州、郑州、南京等依托城市现有预警资源,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制。

(二)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双基”工作得到加强。

一是在各类企业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国家局下发了指导意见,分别召开了煤矿、非煤矿山、电力等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会或座谈会。目前已有四分之一的重点煤矿提出了达标核准申请。甘肃省举办了7期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班,培训了500多名煤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天津、湖北、辽宁、新疆等省区市选择了建筑、机械、冶金、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企业进行了试点。神华集团公司、中铝河南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国华三河发电公司等中央企业,从建立体系、完善标准、严格考核等基础环节入手,推动企业质量上台阶、安全创水平。

二是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在继续用好国债扶持资金的同时,河南省属煤矿筹措资金3.66亿元,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山西省投入5亿元,黑龙江省投入3.6亿元,对各类煤矿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运用计算机网络对煤矿瓦斯、通风实行全方位远程监控。全国申报第二届安全科技成果奖351项,比上年增长39%。国家局组织实施了安徽淮南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山西晋城小煤矿安全监测网络技术、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运输车辆安全监测等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危化品HAN隔阻防爆、BF快速堵漏等新技术等,开始在各地推广应用。

三是加大安全培训工作力度。与中组部、国资委和国家行政学院配合,分别举办了地方领导干部、中央管理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班,全年培训市、县两级领导干部237人,企业负责人126人。总结推广了鸡西煤矿安全培训与干部考核、职工工资挂钩,创新安全培训机制的经验,推动了企业安全培训工作。

(三)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和队伍“三项建设”,以及支撑体系建设有了新进展。

一是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了1部法规、15个部门规章、5个安全行业标准和70多个规范性文件。北京、天津、广东、山东、河南、湖南等省市出台了《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大行政执法工作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检查执法约130万次,发现重大隐患问题80多万条,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3万多起;煤矿安全现场监察6.32万矿次,查处事故隐患34.46万条,责令关闭矿井169处。国家局接到群众关于重大隐患和事故举报3752件次,查实瞒报重特大事故4起。对一个时期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都依法进行了查处,严肃追究了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是煤矿安全监察体制逐步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确立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格局,理顺了煤矿安全领域有关方面的关系;批准在5个省区和一些重点产煤地区增设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将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更名为监察分局,提高了执法权威。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煤矿监察队伍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三是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所有省区市都建立了安全监管机构,其中政府直属机构21个,正厅级机构19个。市、县两级机构设立的比例从20*年底的77.7%和67.4%,分别提高到20*年底的90.7%和76.4%。全国目前共有安全监管人员2.5万人,其中省级机构平均41人,市级机构平均16人,县级机构平均6人。

四是技术装备、信息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筹备组建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化学品登记中心,在一些科研教学单位加挂了安全科研教育机构牌子;全国8万多人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约2000人获得资格认证,安全评价工作在规范中发展;实现了省级监管、监察机构计算机联网和远程调度指挥,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三网一库”建设开始起步。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已经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

(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深入。

煤矿安全整治继续以关闭整顿小煤矿和“一通三防”为重点。结合煤矿安全程度评估,20*年又关闭一批证照不全和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小煤矿。小煤矿数量从2000年底的41513处,减到目前的24487处。其中7831处小煤矿装备了“一通三防”监测监控系统。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以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矿山为重点。全年关闭小矿山11670座,累计已关闭49302座。

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以“两关闭、五整顿”为重点。20*年五月份以来共关闭证照不全或隐患严重的从业单位1.9万户,整改重大隐患约4.5万条。烟花爆竹安全整治以取缔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和家庭作坊为重点,全国烟花爆竹生产单位由2000年底的1.7万户减少到目前的7000户。

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以“五整顿、三加强”和治理超载为重点,撤销违规机动车420种,强制报废机动车110万辆,查处超载超限车辆329万辆,道路交通安全秩序进一步好转。

水上交通安全整治突出抓好“长三角”水域运输超载问题,对超载船舶实施卸载38800艘次;对沿海近万艘小型船舶进行了全面检查,查出缺陷5万多条,初步遏制了沿海小型船舶事故多发的势头。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以商场超市、娱乐场所、学校、古建筑和易燃易爆单位为重点,先后组织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安全检查和集中治理,受检单位约52.7万个,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7.9万处。

为推动整治工作,国家局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煤矿、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等领域的安全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11次重点检查和专项督查。各地也组织开展了一些列的重点检查和督查。

(五)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舆论氛围初步形成。

在、广电总局、全总、团中央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第三次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既有声势,又有实效。组织开展了“百城百万人安全生产签名”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安全常识栏目。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推广了上海、青岛安全社区建设,山西阳泉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活动等经验。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暨职业安全健康国际展览会,安全生产领域国际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扩大。

在20*年的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和国家局的部署与各自实际结合起来,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创造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山东省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形成各级政府一把手抓安全、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吉林省建立了安全生产目标奖惩制度。贵州省逐级分解落实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做到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责任追究“四个到位”。广东省突出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这个重点,总体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全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0.6%和3.7%。湖南省以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为契机,提出巩固A类、提高B类、整顿C类、淘汰D类的源头管理工作思路。四川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建设活动。福建省开展创建安全生产合格乡镇活动,目前全省试点乡镇(街道)已达422个,占全省乡镇(街道)数的38.2%。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转变监察方式,加强对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的监察,主动介入省内四大煤矿年度生产准备计划的审查,做到了关口前移。北京、辽宁、河北等省市较好地解决了监管机构权威不足问题,为开展安全工作提供了组织机构保障。云南省加大对安全监管机构的经费投入,向42个重点县的安全监管机构划拨资金690万元,完善办公和执法条件。扬州会议之后,中央企业各单位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等,从组织领导、发展规划、机构力量等方面着手,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所有这些,都应该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

总结回顾20*年以及一个时期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以下几条,是需要认真总结和长期坚持的。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已经明确的路子,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必须发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精神,紧密结合国情和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第三,必须紧紧盯住企业这个责任主体,坚持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并重,促使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第四,必须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全国安全工作要突出煤矿这个重点,煤矿安全要狠抓瓦斯防治这个关键;各类企业要突出小企业这个重点,小企业要狠抓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这个关键。

第五,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监管、监察体系,建设一支懂安全、会执法的监管、监察队伍。

二、正确认识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明晰工作思路

(一)20*年安全生产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好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概括起来就是:总体稳定、趋于好转,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一方面,从总体上看,20*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确实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大家都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加上安全技术培训相对滞后、基础薄弱等因素,导致伤亡事故多发。1999-2002年的四年间,全国事故死亡总人数年均上升约万人。经过多方努力,20*年我们初步遏制了事故总量连年上升的势头。20*年,在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大幅度增加,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安全生产继续保持了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这个成绩是非常难得的。

另一方面,从某些行业和局部来看,安全生产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去年10月中旬以来,相继发生了河南省郑煤集团大平矿“10.20”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东航“11.21”空难和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11.2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损失惨重,国内外影响很大。全国事故总量仍然很大,20*年事故死亡仍然高达13.6万人,伤残约70万人,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2500亿元。此外,职业安全健康形势严峻,全年大约新增加尘肺病患者7万人,机器伤人、急性和慢性中毒等现象相当严重。安全生产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肩负的担子很重。

(二)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各种现实因素,都不可避免地对安全生产工作产生影响和制约。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保障能力较差。工业化初期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增加。

从社会环境看,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仍然比较淡漠,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和文化素质仍然较低。

从政府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看,目前尚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影响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从安全监管工作自身看,也还存在着较多的不适应。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思路不够开阔。方法手段比较单一,仍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强制执法。工作前瞻性不够,大量精力用在突击检查、集中整治、抢险救灾和事后查处上,源头管理、过程控制两个关键环节仍然比较薄弱。重点监管和监察工作尚不到位。安全生产工作“五个转变”的任务非常艰巨。

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是安全生产基础条件与人民群众安全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广泛深入人心,“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越来越浓厚。但客观地看,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相当脆弱的安全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之间,依然严峻的安全状况与全社会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高的期望值之间,形成强烈反差,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种不适应,也可以看作是安全生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对称。应该说,安全生产思想认识、安全意识、法律制度、舆论氛围等问题,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特别是舆论氛围问题,通过对重特大事故的跟踪报道、集中开展几次大规模宣传活动,就可以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而解决基础薄弱问题,则要艰难得多,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是安全状况的差异性。不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的安全状况存在差异,而且同一行业、同一地区、同一单位内部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先进与后进反差很大。以煤矿为例,20*年神华集团神东公司百万吨死亡率0.01,河南平顶山市石龙区煤矿事故死亡为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一些地方和单位百万吨死亡率则高达10以上,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

三是安全工作进展的不平衡性。安全生产总体工作以及某项具体工作,在各地的进展情况不一。如煤矿安全专项整治,江苏省所有小矿已完成兼并重组、实现正规开采和规模生产;黑龙江、山东省的小煤矿目前已经进入建设标准化矿井的阶段;而一些地方非法开采、非法生产、已关闭取缔小矿小厂死灰复燃现象,至今仍然比较严重。20*年非法无证小矿共发生10人以上事故5起,死亡108人,分别占乡镇煤矿同类事故的16.7%和20.7%。

四是安全形势的不稳定性及其反复性。由于基础仍然很脆弱,全国以及一些行业和地方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并不巩固,可能出现反复。某个时段和某些局部,甚至会出现倒退。20*年出现的四次事故高峰期,也说明了这一点。一季度公众聚集场所活动频繁,消防火灾、踩踏事故多发;4月下旬和5月份气候变暖,化学品泄漏、燃烧爆炸事故频频发生;9月底、10月初雨水较多,水上交通和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入冬之后能源供应趋紧,矿山事故特别是煤矿瓦斯事故较多。一些地方和单位安全工作一向抓得很紧,但是在防范事故上仍然没有更多的把握,甚至也发生了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的这种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先进单位发生了事故,不能否定其安全生产全部工作;某些时段和局部安全状况反复,改变不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的总体发展趋势。

(三)安全生产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思路。以上分析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驾驭安全工作的能力。要认清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趋势,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工作的基本思路应当是:“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强化主体、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就是要把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落实防范措施上,把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

“标本兼治”,就是从国情和现阶段我国安全生产的实际出发,一方面要立足当前,通过强化各级领导责任制,强制性行政执法,开展专项整治,经常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专项督查等现实措施,遏制事故多发势头,实现治标;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通过加强“双基”工作,增加安全投入,推动科技进步等举措,逐步改善基础条件,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治本。

“强化主体”,就是要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主体(即企业责任主体、政府监管执法主体和社会中介服务主体),特别是企业责任主体。

“综合治理”,就是要从体制、机制、投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教育等各种手段,多管齐下;就是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抓好20*年各项重点工作

20*年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安全生产工作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家宝总理视察陕西铜川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为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广泛深入人心,全党、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也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和有利的舆论氛围。

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供需两旺,各类企业增产超产的趋势增强,也增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难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存在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以及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基础薄弱等问题等,可能会更加突出。对此,应当有足够的认识,做好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思想准备。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安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和黄菊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以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树立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继续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为主线,健全控制指标体系,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强化主体,夯实基础,深化整治,完善体制,持之以恒地抓好“三项建设”,推动“五项创新”和“五个转变”,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20*年工作目标是:力争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比20*年下降2%。其中煤矿事故下降3%,消灭百人以上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上升幅度比20*年降低1.3个百分点。全国特大事故起数比20*年下降5%。

20*年工作要做到“四个着力”:

——着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进度考核,督促各级领导履行职责,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

——着力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紧紧盯住企业这个责任主体,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指导督促企业全面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全面加强安全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加大宣教培训力度,把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的可靠基础上。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健全完善依法行政、高效运作的安全监管体制和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突出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控制指标体系。家宝总理指出:在煤矿生产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把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责和任务。贯彻家宝总理的指示,就是要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自觉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就是要把安全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统一规划,同时部署、同步推进,把发展建立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就是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从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抓起,致力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安全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有没有指标体系,控制与不控制,效果大不一样。根据国务院安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今年要扩大治标体系的覆盖面,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全国和各地安全工作进展情况。在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统筹兼顾、适度控制、反映行业特点和体现地区差异的原则,我们提出了20*年控制指标建议,并在这次会议上发给大家。希望大家一是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把任务接受下来、领回去;二是要一个贯彻落实的方案,要及时向地方政府领导同志汇报,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和各个基层单位;三是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在考核奖惩上,要有严格过硬的办法措施。20*年是实施控制指标的第一年,一定要奖惩兑现,维护指标的严肃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二)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督促落实企业责任主体。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通过监督执法,督促企业落实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明确分管领导、技术领导和值班领导责任,建立科学严密的责任制体系。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

二是认真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在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安全评价和审查发证工作进度。通过实施安全许可制度,督促企业增加安全投入,完善安全条件,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把住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关。企业资产增量部分不允许出现新的安全欠帐,存量部分的安全欠帐要制定补还计划,加快补还。

四是认真实行安全生产三项经济政策。所有煤矿企业必须按照财政部、发改委和国家局联合发文的规定,提足提够安全费用。在国家关于其它高危行业的安全费用提取,以及安全风险抵押、提高事故赔偿标准等具体规定出台之前,各地应学习借鉴湖南、安徽等省区的经验,在国务院《决定》已经明确的政策原则下,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规定。同时,要大力推动工伤社会保险与事故预防的结合,推动雇主责任险等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工作领域。

五是广泛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督促各类企业建立全员、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各地、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推动。

六是抓好两头。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即将下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按照佛山现场会已经作出的部署,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监管,将试点省市由目前的12个扩大到22个,典型引路,由点到面,推动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另一方面,继续深入贯彻扬州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发挥中央企业“国家队”示范表率作用。

(三)突出煤矿这个重中之重,狠抓瓦斯防治和煤矿安全条件的改善。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布局中,煤矿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我国煤矿的安全形势,总体上是逐年好转的,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期望之间,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去年11月我们召开了煤矿安全工作座谈会,明确了煤矿安全工作的三个阶段目标,提出要把煤炭工业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安全的行业。下一步,要按照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结合煤矿安全工作座谈会所作出的安排部署,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认真落实国家局最近颁发的关于瓦斯治理的两个规定。安全状况不达标的矿井一律停产整顿;重新核定矿井的安全生产能力,凡超能力生产的矿井,都要把产量限制在许可范围内;高瓦斯、高突矿井没有建立抽放和监测系统,没有落实“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要停产整顿、限期整改;历史上有过瓦斯动力现象的矿井,要严格按照突出矿井的安全标准进行整改;在煤矿安全程度评估中定为D类的矿井,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发证条件的矿井,要全部停产整顿,经整顿仍然不合格的要予以关闭。

二是大力推动煤矿瓦斯综合开发利用,以用促抽,以抽放利用促进煤矿安全。明确规定矿井瓦斯抽放的标准比例,强制性执行。把重点矿区煤层气开发纳入国家规划,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三是通过多种渠道解决煤矿安全欠帐问题,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安全条件。在调查研究、摸底测算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加大国家资金扶持的初步意见。在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后,我们将抓紧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尽最大努力办好这件事情。

四是进一步加强小煤矿的安全工作。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指出,小煤矿安全责任在地方,关键在县乡。要指导督促县乡政府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促使县乡政府监管到位,改善小煤矿的安全状况。

(四)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问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对煤矿瓦斯灾害进行集中治理。大幅度降低煤矿瓦斯事故。

二是对危化品、烟花爆竹企业安全准入进行集中治理。在继续搞好“两关闭、五整顿”的基础上,着手建立危化品运输安全监管系统。按照严格条件、规范经营、总量控制、适度发展的原则,提高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三是对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进行集中治理。20*年安全评估中达不到安全条件的小矿山要全部停产整顿,经整顿仍然不合格的一律关闭。

四是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集中治理。要以矿山企业尘肺病、制造加工业机器伤人和慢性职业中毒为重点,与相关部门配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集中治理活动。

五是道路交通在继续抓好“五整顿、三加强”基础上,对事故多发的危险路段和驾驶员队伍、路面行车秩序进行集中治理。

六是继续抓好对“四客一危”船舶、沿海小型船舶、农业、渔业和游览船舶、内河水上运输秩序的安全整治。

七是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进行集中治理,推动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五)加快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安全生产的强大动力。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故,暴露出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薄弱环节。20*年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工作的力度。

一是加强安全基础研究。力争将安全生产重点科研发展方向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和预测预报、华北地区奥灰水患、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和监控等,组织开展科研攻关。

二是加大安全生产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力度。新制造出厂的客运车辆必须装置行车记录仪,现有客运车辆要尽快全部安装。煤矿瓦斯通风监控系统要确保正常运转,高瓦斯小煤矿要全部安装。在危化品运输槽罐车和安全防护距离达不到标准的油气站,全面推广HAN隔阻防爆技术。

三是制定全国第一批严重危及安全的技术、工艺、设备淘汰目录,依法强制淘汰落后。

四是推广危险源辨识、企业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等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重大危险源登记监控制度,依靠科学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五是推动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已经由中编办批复,这次会议上将举行揭牌仪式。希望新成立的安科院,要尽快健全职能,完善机制,发挥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领军作用。同时,我们还要组建国家安全生产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加快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把安全文化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拿出更大精力来抓。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重特大事故的查处情况;宣传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办好安全生产类报刊。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法,鼓励相关团体机构参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知识普及等活动,创造更多更好的安全文化产品,繁荣发展安全文化事业。

三是搞好第四次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扩大声势,增进实效。与相关部门配合,深入开展“安康杯”活动。继续抓好典型,推动城市安全社区建设。

四是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忽视安全培训。一些小煤矿从业人员不培训就下井,违章现象普遍,严重威胁安全生产。下一步要大力推广鸡西经验,健全完善安全培训工作机制。把企业安全培训情况作为安全监管和监察执法的一个重点来抓,对严重忽视安全培训或者在培训工作上弄虚作假的,要严肃查处。

(七)进一步健全完善体制,加强监管、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

一是本着规范设置、提高权威、理顺关系、强化职能的思路,推动地方各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县级以上政府要尽快建立健全能够独立履行《安全生产法》执法主体职责的监管机构。高危行业所有国有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安全工作机构,并配备一名行政副职主管安全工作。

二是认真落实国办《关于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意见》。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要求,促使地方政府监管职责到位。通过实施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提升国家监察的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组建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逐步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建设。继续扶持发展各个安全生产科研、教学、咨询、评价、认证等机构和团体,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五是结合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加强国家局机关、直属单位和全国安全监管、监察队伍的自身建设。认真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推行监察干部异地交流和岗位轮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春节、“两会”期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

目前正值年初岁尾,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为了使今年的工作有一个好的开端,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按照黄菊副总理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要求,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一)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家宝总理要求在年底年初,组织开展一次全国范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这次大检查,主要是查各地政府、相关行业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各类企业责任主体履行情况,以及深化专项整治方面的情况,指导督促各地、各单位做好年初岁尾的安全工作,确保全国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全的节日。

国务院安委会组织了8个组,分别由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带队,从1月10日到15日,对广东、云南、湖北、江苏、江西五省和铁路、民航、中央企业三个系统,进行了重点检查。其他各省区和有关行业、领域,由省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自检。

各地、各单位对这次大检查要高度重视,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明确检查的重点,制定检查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一是要把检查和整改结合起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二是把检查和责任制、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坚决克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情况。三是把检查与总结部署年度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检查,总结经验教训,找到薄弱环节,进一步明晰本地区、本单位20*年安全工作的思路对策。

(二)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的监控整改,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春节、“两会”之前,各地区、各单位都要组织力量,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排查,做到胸中有数。所有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都要建档登记,建立监控、整改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监察机构要实施跟踪监督,随时掌握监控、整改情况。国家局将加快制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修订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在做好试点的基础上,尽快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

节日前后是交通运输事故、公众聚集场所群死群伤事故和消防火灾事故的高发期。要切实加强对各类运输工具的安全监测、检修和检查,保证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的安全。集会活动要深刻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坚持“谁主办、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地方政府分管安全的负责同志和安全监管部门、相关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过细做工作,把工作做到现场,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安全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安方案。同时,要加强对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严防发生意外事故。

要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要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援预案,安排好节日值班,做好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充分准备。中央企业的安全预案要与地方接轨。一旦发生事故,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低程度。

(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通过这次会议,20*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已经明确,关键是抓落实。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察机构的同志要增强责任意识,履行好国家赋予的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监管工作做到位,把监察工作做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认真贯彻国务院依法行政纲要,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增强协调意识,紧紧依靠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做好工作。各级领导同志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安全生产工作第一线,发现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同志们,安全生产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事关党的执政能力。我们要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