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析报告会的讲话

时间:2022-11-06 04:14:00

导语: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析报告会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析报告会的讲话

同志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加强和改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从某种程度上讲,认真落实《条例》,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我们建设现代效能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刚才,大家集中收看了辅导讲座,对《条例》出台的相关背景和施行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条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落实《条例》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条例》明确,在不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公正、公平、便民、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是行政机关的责任,获取政府信息是公众的权利,这就使我们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这个含义很明确,公开政府有关信息,是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信息权力的需要,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公开是违法,是未履行执政责任,信息不公开造成的矛盾和诉讼,政府是要承担责任的。因此,落实《条例》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需要。

其次,落实《条例》是廉洁行政的需要。现代政府首先是“阳光政府”,要求权力公开运作,群众和社会广泛监督。公开政府相关信息,使一切政府行为特别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行为,完全展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促进,特别是可利用信息公开,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改进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老百姓也可消除顾虑、疑虑。

第三,落实《条例》是科学行政的需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工作流程,才能经得起信息公开的考验。因此说,政府信息公开对政府部门的科学运作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第四,落实《条例》是建设现代效能政府的需要。效能的最基本含义,首先是高效率、高能力。政府怎么体现高效率、高能力?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不断降低政府与政府的服务对象之间,也就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成本,就如同人与人之间一样,多沟通交流,会高效率地解决好很多问题。封建政府强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现代政府强调“信息公开”,这是根本的转变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五,落实《条例》是推进政府建设信息化的需要。现在是信息时代,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化进程十分迅速,已走进家庭,遍布社会各个角落,而且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减。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该是信息化的先锋。现在看,我们在有的方面做得还不够,应该充分利用好以网络为主体的各类平台,推进信息化。落实好《条例》,公开政府信息,为推进信息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证。

第六,落实《条例》是*加快向现代化大城市发展的需要。*要发展成沈、大之间的现代化大城市,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人的希望。现代化大城市既要有现代化的大工业,还要有现代化的全部内涵,是全方位的。这里的含义很深刻,但是很容易理解,不再多强调。简单举一个例子,一个外地人想到*来旅游或经商,打开*政府网站看,多数信息是05年甚至是03年的,多数信息是上级文件而不是各政府部门最新的工作动态,他不会把*看做一个现代化的、高效率运转的大城市。

总之,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不做不行而且要做好的工作,我们主动做比被动做效果要好。同时,政府信息公开也是大势所趋,对工作衔接、干部管理好处很多,益处很多。

二、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前一段时间,国务院和省政府、市政府围绕《条例》的施行,先后以召开专题会议、制发文件等形式,组织各地各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下一步,还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条例》施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确保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条例》施行的组织领导。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境建设年”,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是“环境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各市(县)区、市直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以及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相关单位,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要尽快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经费和相关办公设备,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确保信息公开工作顺利推进。市政府以市行政审批中心为主,已基本完成各项抓总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密切协调,抓紧做好配合工作。市委、市政府将把各地各部门落实《条例》的情况,纳入“环境建设年”活动中来,统一检查、督导。

其次,要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营造《条例》实施的良好氛围。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条例》,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有关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全面提高具体工作人员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校、干校和行政学院要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市行政审批中心及相关部门要牵头,各级各类新闻媒体要参与,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典型经验、典型做法的宣传报道,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政府信息公开,依法、有序、积极参与。

第三,要认真编制政府信息《目录》和《指南》。编制政府信息《目录》和《指南》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准备工作,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各地各部门都要切实承担相应职责,在认真梳理本单位信息,科学界定应当公开、不能公开的信息,抓紧做好《目录》和《指南》的编制、修订、审定工作,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公开。这项工作目前集中推进的压力比较大,但各地各部门都要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全市工作齐头并进,决不能因哪个单位的原因,影响到整体进度。有的单位可能要承担较多的任务,更要高度重视。这段集中工作以后,《目录》和《指南》编制工作要成为经常性的工作,要用制度和机制加以保障。《目录》和《指南》编制工作有一定技术性,要方便群众查阅,切实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效性,提高应用率。要设立相应的查阅场所,完善必要的配套设施。

第四,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及制度规范。各地各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所承担的任务不同,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公开方案。要抓紧建立主动公开制度,明确职责、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抓紧建立依法申请公开制度,明确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环节的具体要求。要完善新闻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政府信息的主动性和权威性。要按照“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抓紧建立保密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有关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确保不发生泄密问题。每年年初,各地各部门要对上年度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总结,并年度报告

第五,要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加强与市信息中心的沟通和协调,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市信息中心作为技术保障部门,要切实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前一段,化明书记对加强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作出了重要批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切实把门户网站办好、用好、管好。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不断整合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加大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积极探索开展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逐步实现“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要开设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建立和畅通链接,及时信息。要由专门的信息管理员负责系统的管理、维护以及政府信息目录的动态更新和补充完善工作,切实保证政府信息的时效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第六,要明确责任,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负起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责任,做到明确要求、细化任务。有关职能部门要完善牵头协调和考核督促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要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监督。要积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群众代表作为监督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检查或视察。要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箱等方式,主动搭建社会监督平台,畅谈社会监督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三、要正确处理好《条例》施行过程中两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关系。政务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概念;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在行政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方面的深化,同时也是法制化。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除了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外,侧重于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在实践中,我们要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全面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此基础上,以信息公开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其次,要正确把握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要坚决做到“既能保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及时、准确获取政府信息,又能防止出现因公开不当导致失密、泄密”。要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审查机制,有关职能部门要及时拿出相应的管理办法,提供信息的部门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保密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要规范定密,逐步完善定密监督程序,依法行使定密权,在此基础上,科学解密,公开信息。要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涉密网络建设和保密设施建设的指导,搞好保密技术检查,切实提高发现和查处泄密隐患、泄密事件的能力,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