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级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的讲话
时间:2022-06-09 08:59:00
导语:县科级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正当全县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县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六个战略重点、六个强力提升”,掀起“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新高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际,*县20*年科(局)级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学了。中央从20*年提出,要用五年时间把全体在职干部轮训一遍,今年是大规模地培训干部,大幅度地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第三年。几年来,我县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每年都相继举办科(局)级领导干部理论培训班、专业技术人才理论培训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同时,我们还开辟“*论坛”,建立定期邀请名师名家讲座和报告制度,讲述新知识、新理论、新科学。今年来,我们共举办“*论坛”四次,分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李培林主任、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刘福垣博士、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童芍素教授、清华大学张晓豪教授等来苍讲课,使我县广大干部加深了对当今前沿理论的掌握和了解。这次县委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自身综合素质,提高领导执政水平,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下面,我围绕“加强党的组织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谈几点想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探讨。
一、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和谐社会”的理念,直接来源于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努力实现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概括形成“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该说,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发展和升华。建设和谐社会,把我们党长期持有的关于全面、关于协调、关于稳定、关于社会进步、关于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等等的思想,集中了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面向未来,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建设的全面的小康社会,将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还应包括“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方面。今年初,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面对这样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党的组织工作如何主动适应、及时跟进、努力作为,值得思考和探索。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县的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上,进入了加速转型、攻坚升级的新阶段。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偏前阶段,并正向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这个阶段,影响我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质量和效益问题,而质量和效益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产业结构问题。因此,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而且当前的时机已经比较成熟。在城乡发展上,我县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三农”状况和背景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我县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环境“脏乱差”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还不富裕。在社会发展上,我县已经进入了需求日增、矛盾凸现的新阶段。*是一个敏感事件多发的县份,全县人口众多,社情民情错综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比较多,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我县跨入了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新阶段,正处在结构转换、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维护社会稳定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类矛盾将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在“四个多样化”的趋势下,农民阶层明显分化,不同阶层的农民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人民群众对我们各级党组织要求很高、期望很大。征地拆迁、村级财务、环保问题等影响稳定的因素继续存在。因此,如何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对我县来说,尤为必要和迫切。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我县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建设和谐社会,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许多问题,理论家们在讨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过严密的研讨。我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关键的首要的问题还是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干部是一个阶层,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是社会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一言一行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情绪,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这是社会前进的逻辑赋予现代干部的伟大使命。然而,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不容轻视,比如腐败问题问题、利益不公问题、斗志弱化问题,等等。从我县看,*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但问题也不少。如一些年轻干部存在浮躁心理,急于出政绩,急于上台阶,急于调机关;一些中年干部存在早衰心理,45岁左右干部退休太早、提干太老、工作热情不高、干劲不足;50岁以上干部存在吃亏心理,埋怨多、牢骚多、攀比多;少数班子和干部学习不够主动深入,长于照章执行、短于宏观决策;个别班子不够协调有力,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一些干部的作风还不够扎实,形式主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干部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用老办法解决问题,在旧模式中打圈圈,创新意识不够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由干部来组织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等等任务,要求首先是干部队伍的和谐,没有和谐协调的领导层来进行有效的“统治”是不可能完成的,也是不能建成和谐社会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更快更好地推进*跨越式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我县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选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发展,其内部的矛盾、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有其存在的逻辑。但社会的矛盾运动可能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使社会更具活力,良性运行;一种是使社会内部冲突加剧,处于恶性运行之中。“和谐社会”是针对第二种矛盾运动的状况所提出的,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而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稳固、长治久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但从全国看,目前基层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如信访,通常是普通老百姓因为利益受到伤害,或人际矛盾与社会矛盾已经开始激化,但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解决问题的一种表现。据一项统计表明,1978年至1982年,全国法院处理民事申诉来信39800件,接待民事申诉来访43900人次,两者相加共83700件(人)次,到1998年至20*年,全国法院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224万件(人)次,上升了近500倍。这几年,更是以几何倍数上升。这一数据是惊人的。如此大规模信访,表明在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基层)蕴藏、积压着大量人际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是基层组织不够和谐的信号。从我县看,近年来,我县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并使之在社会变革中不断得到巩固、发展和壮大,同时薄弱环节也不少。如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的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组织生活不正常;一些基层党组织缺少年轻党员;一些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履行党员义务,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地方村两委关系不够协调、形不成合力;有的村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及时、不透明;发生“”痴迷者制造的“6.26”系列投毒杀人案,等等。此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区、社团党的建设总体比较薄弱。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容忽视基层组织建设。
二、加强党的组织工作,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工作就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条主线,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精心谋划,选好切入点,抓住结合点,落实着力点,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的组织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下面,结合我县组织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讲三个观点:
第一,适应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要求,注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科学发展观,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组织工作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和保证监督作用,使科学发展观在干部队伍中牢固树立起来、真正落实下去。
(一)要以思想教育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启动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这几年,我们在这方面重点抓三个方面:一是认真开展“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县委认真总结前些年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做法,20*年在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了“三树一创”教育实践活动。注意借鉴“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把加强学习教育作为根本来抓,把推动实践作为关键来抓,把加强指导监督作为保证来抓,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牢固群众观来教育广大领导干部。在活动中,坚持边学习边整改,推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的落实,促进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的解决。同时,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抓好一些具体环节的落实。如召开县直机关单位和乡镇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规定县直机关单位要邀请行风监督员、老同志等代表3—5名列席会议;乡镇要邀请党代会代表、党员村干部或老党员代表等3—5名列席会议。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科学发展观的专题培训,围绕提高领导干部“五个统筹”的能力,加强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能力素质培养,不断增强各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三是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今年开始,按照中央的部署,我们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坚定党员理想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努力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三批联动,做到了有声势、有力度,出实招、见实效。特别是我县在乡镇机关开展的“奉献基层、服务群众”大讨论,得到了中央先进办的充分肯定,并刊发简报介绍了我们的做法。
(二)要以制度建设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保证,尤其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如在去年灵溪镇试点的基础上,我们不断修改完善政绩评价和考核办法。一是规范岗位职责。建立重要工作责任制,科学地界定和明确正职与副职的职责,并对重要工作责任制进行了分解。二是完善评价体系。在内容设置上,分财政收入、科技教育、生态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党的建设等13项指标,探索用经济GDP考核干部的物质发展业绩,用绿色GDP考核干部的生态业绩,用人文GDP考核干部的社会责任感。三是改进考核办法。对领导班子的评价考核实行年终一次性考核,对领导干部个体的考核采取月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年度考核的程序为:在政绩公示、会议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考核组根据考核体系要素进行逐项考核,综合评定,分政绩突出、政绩比较突出、政绩一般、政绩较差四个等次。去年底,我们组成了由14个部门参加的考核组,对该镇每个领导干部进行了评价考核,除兑现经济待遇外,年初县委对该镇11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其中提任了4名领导干部,交流了7名领导干部,另外还提拔使用了5名中层干部,在广大干部中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导向。最近,我们还要在观美镇开展“改进和完善乡镇执政方式增强乡镇调控能力”试点工作,借鉴灵溪镇试点经验,探索建立政绩评价考核体系。
(三)要以正确导向引导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用人就是举旗。各级组织有什么样的用人观,树立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以20*年被列为全省干部任免票决制试点县和20*年被列为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我们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较为严密的干部培养教育、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制度链”。在8月底召开的全省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上,我们作了典型发言。一是在选人用人方面,实行县委全委会、常委会任免县管干部和乡镇、县直机关单位党委(党组)任免中层干部“票决制”,县委全委会先后5次票决了188名正科(局)级领导干部,县委常委会先后表决13批627名副科(局)级领导干部。在试点的基础上,实施了向下延伸票决,乡镇和县直机关单位党委(党组)结合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票决了中层干部479名。从而,在县域范围内,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党内用人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县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让干部任用从提名开始就公开透明。去年以来,县委组织部组织了四批25个岗位、54个人选的干部提名工作。开展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中层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工作,去年,借市县联合公选之机,推出2个正职、8个副职共10个领导干部职位,是全市推出职位最多的一个县。同时,组织9个单位拿出13个职位开展中层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工作,面向全县公务员竞岗,打破人才部门所有局限,整合干部资源,增强了干部队伍活力。二是在培养锻炼方面,建立科(局)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和后备干部培养机制。从20*年开始,县委实施科(局)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证书制度,而且规定今后提任的干部原则上要取得任职资格证书,两年考一次,有效期三年。20*年11月,988名干部参加了考试,833名干部考试合格取得了证书。在此基础上,按规定程序,从中选拔了608名后备干部,分近期、中期二类进行建档立库,加强培养锻炼。截止目前,全县共提任取得任职资格的科(局)级后备干部152人。由于我们严格把好任职资格条件,在干部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今年11月份还将组织第二次任职资格考试。三是在管理监督方面,建立科(局)级领导干部问责制,对7大类22种情形,问责方式有6种,小到作出书面检查,大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或免职,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目前已将村级组织换届、再生纺织业整治、计划生育、康庄工程建设等工作进行专项问责,特别是对村级组织换届中出现问题的3个乡镇,组成3个调查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加强在编不在岗国家公务员管理,健全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全县有146人自愿办理离岗退养手续,其余66人回原单位上班,并按要求加强管理。此外,认真做好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的清理及后续工作,防止和杜绝“红顶商人”。
第二,适应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新要求,注重把“四个尊重”的方针贯彻到组织工作中去,着力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础
和谐社会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要紧密联系组织工作的实际,认真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一)在激活干部队伍活力方面要有新举措。干部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首先必须激活干部队伍的活力。除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外,要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要认真研究干部有效激励的问题,落实“三真”,积极探索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提拔鼓励等激励措施。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方面,最近我们将面向全县公开选拔1名党外干部和6名女干部。参与市县联合公选,推出县司法局副局长一个党外职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6个女干部职位。在落实“三真”方面,真正做到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基层,坚持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干部调配向基层倾斜、组织关爱向基层倾注。一是广泛开展“关爱群众、关爱党员、关爱基层”慰问活动。春节期间,全县共拿出慰问资金近千万元。慰问面、慰问资金总量及影响力为建县之最,受到各基层单位、党员群众的广泛好评。二是制定贯彻“三真”意见。县委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按“三真”的要求,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用11条具体可行的制度来关爱基层干部,最近根据《意见》的规定,我们将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给予提升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的政治待遇。三是用好基层干部。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在困难条件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年初,县委加大乡镇干部交流力度,其中经济发达乡镇与欠发达乡镇之间交流干部22名,选派25名机关干部到乡镇任职,调整24名乡镇干部到机关任职。
(二)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方面要有新进展。建设和谐社会,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段、广大农民群众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积极贡献力量。中央着眼提高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提出了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由试点转入经常性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有两条基本要求:一是要扎实推进,防止一哄而起;二是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党员质量。我县在这方面已有了突破,发展了2名非公有制企业主入党。
(三)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方面要有新思路。认真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坚持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通过制定政策、营造环境、整合力量、提供服务,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这几年,我们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大胆创新人才工作观念,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先后制定了《*县人才工作五年规划(20*-2008年)》及年度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实施了《关于大力引进开发人才智力的若干规定(试行)》的18条优惠政策。特别是今年8月,开展人才月活动,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市场唱戏的方式,狠抓人才月的七项重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开展人才月活动开幕式暨人才之约文艺演出活动;二是召开人才交流大会,共达成意向1551人;三是开展人才科技论坛,举办人力资源管理研讨会,举办青少年科技小发明讲座;四是开展国家大院名校*行暨*科技成果交易会活动,33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来苍展示自己的技术成果,100多位专家参加,达成40项合作协议和22个合作意向,其中国家863计划成果2项,引进博士后1名;五是开展技术工人技能大比武活动,激发技能人才学科技、强技能、做贡献的创业热情;六是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使500多名村民受益;七是开展优秀人才事迹宣传、科技成果展览及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宣传了天信仪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劳模叶朋等5位优秀人才的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以及新雅集团公司和熊猫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人才强企的成功做法。通过人才月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适应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新要求,注重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能力,着力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基础
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基层是社会建设和和管理的重心,维护基层稳定,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基层党组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突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着力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管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
(一)要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着力解决有群众没有党的工作、有党员没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没有战斗力的问题,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要坚持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重,不断扩大“两新”组织党的覆盖面。重点抓好80名职工以上单位党组织的组建,力争在这些单位中都建立党的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企合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努力做到工作覆盖。在非公有制企业,要重点抓好和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今年7月14日,市委王建满书记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建设和谐非公企业,开辟党建新境界”的理论文章,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构建和谐非公企业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工作方向。7月中旬,市委组织部鞠建林部长在全市构建和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培训会上对什么是和谐非公企业、为何要构建和谐非公企业、非公企业党组织和非公企业主如何构建和谐非公企业作了辅导讲话。鞠部长希望*在抓好党建促和谐非公企业建设方面先行一步,为全市积累经验。8月30日,省委组织部长斯鑫良同志视察了新雅集团公司,在听取了新雅集团公司党支部工作汇报后指出,新雅经验很好,要好好总结,值得在全省推广。这段时间,我们深入新雅集团公司,提出了“抓党建、筑和谐、促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构建“和谐新雅”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及其带动作用,把我县非公企业党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和谐新雅”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企业发展充满活力、企业内部和谐相处、企业之间合作竞争、社会责任主动承担、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等五个方面,并提出了“和谐新雅”建设“科学定位、理念先进,目标同向、愿景共建,要素对接、资源整合,机制创新、系统再造”的总体构想。通过开展“深入实施党员人才工程,以学习促和谐;积极献计献策,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以效率促和谐;主动协调劳资关系,以公平促和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以民主促和谐;大力提倡依法经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以诚信促和谐;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以文化促和谐”等活动,在构建“和谐新雅”中充分发挥新雅党支部的作用。在农村,要适应行政村区划调整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整合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如今年我们在括山乡开展村级组织设置调整试点,探索村级党组织设置“6+1”框架。将乡从原来的17个党支部改为6个联合支部,并在龙港镇设立1个暂住龙港的流动党员支部,村两委干部数从115人减少到57人,精简率达50.4%。在此基础上,建在联合支部和村委会之间,通过建立村民联合议事会议制度、联合村两委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等,使联合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有章可循。这一创举,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媒体的好评。
(二)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理论培训、岗位培训、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岗位锻炼等途径,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统筹社会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按照《村级组织工作规则》,理顺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进一步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把社区党的工作摆到突位位置来抓,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创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围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导、规范和管理,保证各类社会组织的正确方向,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根据属地管理、资产管理、行业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是深化“民情系列”活动。从20*年开始实施“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3+3+3+1”的为民服务新机制,构筑了“以乡镇为基点、两头拓展、多方联动”的为民服务新格局。把村“民情接待室”作为为民服务第一站,把乡镇“民情分析协调会”作为化解矛盾第二站,把部门“民情下访”作为排忧解难第三站,把县“民情中间站”作为调解难题第四站,把县“民情现场办公会”作为解决疑难杂症最高站,“五站”机制建立以来,全县共为群众办理事项27959件,解决难题4*0个,受益群众12.5万多人。这一做法得到了中组部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荣获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20*年11月,全市为民服务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推广了我们的做法和经验。二是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强基固本促发展”活动。于去年和今年分别选派了1315名和1*3名县、乡机关干部到村(居)、企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广大农村工作指导员不断深化“民情系列”活动,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实践中也锤炼了自己的作风,提升了素质和能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中央、省、市有关媒体都先后作了报道。在去年9月份召开的全省农村指导员工作座谈会上我县作了典型发言,并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今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县。
三、党员干部要强化学习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淡化权力意识,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有好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党风对政风民风具有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要通过党员干部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着力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群众基础。
第一,强化学习意识,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进入21世纪,我们每个人都会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那么,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什么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呢?答案只有两个字:知识。世界各国的经济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已经成为人类财富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这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因此,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论,政府、企业也纷纷提出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的目标。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国家不时时机地提出我们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1世纪的中国应成为人人学习之邦”的重要理念。
那么,在“学习型社会”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这个问题必须认识清楚。有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习就是读书。其实,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学习的过程并没有真正完成,甚至可能还没有发生。“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强调把学习转化为创造力,它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创新的组织。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把学习与思考联系起来,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学习过程应该是提高思维能力、改善思维方式、培养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其次,学习要与实践相联系,重点放在学以致用上。同志曾经讲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第三,学习要与创新联系起来,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是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创新意味着知识的应用和做出成果。对学习的重新认识的定位,有助于增强我们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使我们明确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按照“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学习将成为每个人工作的重要部分,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校只是学习的一种场所,人的一生无法绝对区分“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而强调“终生教育”。一个人需要终身不断地学习,才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那么,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带头搞好学习。党校正是这样一个促进干部终身受教育的学习场所,是我们不断学习提高历程中的“加油站”。我们工作一个时期,回到党校学习一段,“加一次油”,对于每一位学员来说都受益匪浅。但是,在党校参加培训学习毕竟是短暂的,而在工作中的学习则是长期的。所以党校结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结束,而意味着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希望我们每一名同志,都能把这种学习理念带回去,不断地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不断地推动工作和实践的创新。
第二,强化发展意识,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把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主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始终围绕主题不偏离,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动摇。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县跨越式发展的整体过程和各项工作。最近召开的县委六届八次全会分析了今年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作出了抓好“六个战略重点”,实现“六个强力提升”的战略部署。这是县委在原来的总体战略思路和保持整个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而作出的一个重大部署,是对我县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拓展、完善和提升,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大战略任务,是一脉相承的。抓好“六个战略重点”,实现“六个强力提升”必然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或者已经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要素的制约,比如电的问题、土地的问题、财政困难的问题、群众上访的问题等。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不足造成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靠加快发展来解决。关于发展,讲三句话:一是要抓住加快发展的机遇。既有困难,也有机遇。国际、国内的不说,目前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招商引资工作虽一度落后,但8月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所以说,机遇实实在在,抓住哪一条都能有所作为。只要广大干部充满信心,扎实苦干,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就一定能够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二是要明确加快发展的措施。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改革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待改革,既要积极实施,掌握主动,又要妥善进行,确保稳定。深化改革,必须走出误区敢创新。要做到:现行政策明令禁止的坚决不干,没有明确规定的大胆去干,前人没有干过的要有勇气去干,别人没有干成的要有决心干。三是要优化加快发展的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能否实现更大的发展,关键看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核心在于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三,增强责任意识,各得其所各施其责。责任心、责任感一词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从年幼的儿童到长大的成人,从平常的普通百姓到身居高位的各级领导,不同的人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就是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在其位谋其政”。要把工作目标变为现实,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强化责任、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的内在素质主要包括三项要素:一是悟性,二是能力,三是责任感,而责任感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有一位学者曾经这样讲过:我们经常讲“德才兼备”,什么是“德”?“德”的核心就是责任感。责任感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是否对社会负责,主要讲遵守社会规范,履行社会义务;二是是否对组织负责,主要讲是否关心和忠诚于组织;三是是否对他人负责,主要讲言而有信,讲究诚信;四是是否对自己负责,主要讲有理性,不义气用事。因此,一个企业或是一个组织,在评价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时候,非常注重看其是否具有责任感、责任心。
以上是从人的社会性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意义上来讲责任感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担负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来说,责任感则应包含着更加深刻丰富的内涵。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要具有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强烈政治责任感。只有牢固树立这样一种崇高的责任感,才能使我们保持一种永远旺盛的工作动力。如果一名干部,仅仅是把个人的升迁作为动力,那么这种动力是很难支持长久的。现在,在我们的少数干部中间,存在着一种很浮躁的心态,工作上不愿意深入扎实;不愿意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对社会的奉献考虑得少了一些,要求社会的回报考虑得多来了一点,这都是没有责任感、责任心的表现。看一个干部是否靠的住,看他是否具有责任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就谈不上政治可靠、信念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政。无论是小到对于一个家庭、一个组织而言,还是大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没有责任感的人,都是靠不住的。只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够把责任感、责任心化作具体的行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带头勤奋工作、积极开拓、不断创新、无私奉献,那么*的发展就会有希望。
第四,淡化权力意识,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正确的权力观决定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如何对待地位和利益,是领导干部权力观是否正确的晴雨表,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
要正确对待职位高低,在遇到个人进退留转的关头,要坦然地对待群众、事业和组织地选择,不计较个人名利。有的干部,过分看重个人的职位高低,把追求职位升迁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或者认为自己本来干得很好,结果却得不到提拔重用,于是就产生失望心理,认为仅靠干工作没有用,“只有多跑多送,才能提拔重用”;有的人居功自傲,把工作成绩当成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这种错误的地位观,很容易导致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失衡。
要正确地对待利益,在商品社会大潮面前,面对金钱,美色等各种物欲地诱惑,要守地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这种利益观虽然不是普遍的,但它很容易腐败干部手中的权力,把它变成权钱交易的工具。
应该看到,我们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其思想主流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容易产生矛盾、迷茫和动摇。从组织上要多教育、关心、帮助和爱护干部,特别是要关心干部的健康成长和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具体困难。通过加强干部培训教育,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做一名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党的事业的好党员、好干部。
同志们,县委举办这次培训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希望大家集中精力,放下事务专心学,放下架子虚心学,放下杂念安心学,倍加珍惜组织的厚爱和重托,倍加珍惜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期望,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为坚定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勇挑重担的领导干部,扎实推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构建和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学习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上一篇:人权国权冲突研究管理论文
- 下一篇:司法法律推理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