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讲话

时间:2022-06-09 08:52:00

导语:农村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讲话

同志们:

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县第七次党代会作出的为了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加快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举、有力之举,必须深刻总结,深化认识,深入实践。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灵溪镇岩头村、龙港镇仕家垟村“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工作经验,全面提高推广试点工作成果,研究部署全县农村“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的新热潮,努力开创我县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可以说,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经验交流会、学习会,更是一次动员会、推进会。上午,我们实地参观考察了灵溪镇岩头村和龙港镇仕家垟村。刚才,灵溪镇岩头村和龙港镇仕家垟村党支部书记分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下面,我就全面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以破难的决心推进“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重中之重、破难之题、攻坚之战。去年以来,我县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努力探索新农村建设新路子。去年12月,县委、县政府在灵溪镇岩头村和龙港镇仕家垟村开展以“学习新理论、健全新机制、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三个多月来,在县、镇、办事处三级工作组、有关部门单位和农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同时也为全县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1、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各试点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与工作计划。刚才岩头村介绍的“八个十”工作计划和仕家垟村介绍的“三个十”工作计划,就是从本村工作实际出发,致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有效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我们还把试点工作任务进行了阶段化,做到阶段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目标化,每个阶段重点抓什么,如何抓,都非常明确,确保了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2、虚实结合,以虚促实。两个试点村牢牢把握教育与实践这个主题,切实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既抓学习教育,又抓实际问题的解决,既让群众受教育,又让群众得实惠,做到了虚实结合,虚功实做,以虚促实。坚持教育为先,把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素质作为根本着力点,积极创新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在班子建设、党员管理、村民教育等方面下足功夫,做足功课。同时,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发展主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探索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如仕家垟村通过组建家庭工副业小区,引进来料加工业,推进了产业合作等途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岩头村投资建设集办公、购物、市场、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村综合大楼,建成了7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

3、上下联动,合力共推。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协同作战。在开展试点工作中,有关乡镇主动负责,积极解决难题;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优势,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支持;工作组一头扎在村里,一心扑在基层,长期蹲点指导工作;村两委干部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投身“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工作联动、上下互动、全民行动的格局。比如县供电部门投入100万多元,以特事特办的速度、超常规的进度,在半个月时间内就为仕家垟完成了农网的改造。县国土部门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开通绿色通道,使仕家垟村标准厂房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建成完工。灵溪、龙港两个乡镇更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密切配合工作组及时解决了许多工作难题。

4、讲究方法,因势利导。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同时又直接面对群众,极易在工作中与群众形成分歧、产生矛盾。在工作中,特别需要讲究方法,最大程度争取群众支持。比如,在实施拆违工作中,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和重重阻挠,工作组和村两委同志坚持因势利导、疏导结合,既把握原则性,又体现灵活性,一方面要在制定适当补偿政策基础上,强力推进拆违工作;另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转化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法,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

5、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阶段性的活动,建立长效机制是最终归属点和落脚点。此次试点工作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既抓住了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破除脏乱差现象等立竿见影的工作,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又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管理服务创新,健全学习教育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有效推进了农村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总的来看,“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措施扎实、成效显著,县委是给予充分肯定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镇、办事处三级工作组、有关部门单位和村干部以扩广大群众共同努力、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委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正处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爬坡阶段,农民正经历着从传统迈向现代、从总体小康走向富裕的艰难跨越,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变化趋势。我县农村发展总体上也仍处在“过坎爬坡”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既有众多的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的困扰和挑战。如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农业经营整体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就业难、就医难、吃水难成为农村的新“三难”,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普遍;农村发展存在各类矛盾,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明显增多等。对此,我们必须敢于正视难题、勇于直面难题、设法破解难题,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切实把“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主载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精心谋划,科学部署,扎实推进,力争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二、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以主动的姿态推进“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光有口号不行,仅有热情不够,必须谋划一批载体,明确一批抓手,开展一批活动。我们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是立足于中央的建设新农村大战略与我县农村发展具体目标的对接,立足于中央的建设新农村总体要求与我县农村发展实际的结合,立足于办实事与农民群众意愿的统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载体、实举措、新动作。各地各部门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历史任务,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按照中央总体部署要求,在实践中加以探索、试验。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各地各村居实际,尊重群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循序渐进,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个创新之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载体,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和目标要求,是中央决策部署与*实际的具体对接,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的深化、细化、具体化。

2、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当前,我县的发展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和各类矛盾的“凸现期”。农村社会目前存在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尤其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明显增多,由此引发的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事件比较突出,给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农村不稳,山动地摇。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加强农民思想教育、理顺群众情绪,增强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化解各种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3、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一些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严峻考验。“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既立足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能力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要把“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形成各级合力的重要抓手,作为凝聚党员、带动群众的重要载体,有力促进了农村党员素质的整体提升,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4、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是推进*“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现实需要。当前,*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县第七次党代会和县“两会”提出了“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发展战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农村发展不快、建设不好,就不可能有全县发展的又好又快,就不可能实现全县的“后发崛起、全面跨越”。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发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后发崛起、全面跨越”增添新的动力。

三、突出重点,明确要求,以扎实的作风推进“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

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任务。我县新农村建设能不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关键看“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的力度,关键看“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县委决定从3月下旬开始到7月底,在全县农村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按照县第七次党代会和县“两会”部署要求,以“三新三力”为工作主线,通过整合资源抓教育,创新载体抓服务,多方联动抓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认识,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努力开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面向乡镇、村居的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分四个阶段进行:一是准备调研阶段,时间为3月下旬—4月上旬。各乡镇要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成立领导班子,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和具体工作方案,结合村居实际,制定出村居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计划。二是宣传教育阶段,时间为4月上旬—4月底。通过层层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浓厚的氛围,使“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组织实施阶段,时间为5月初—7月中旬。各乡镇、村(居)要按照既定方案计划,全力展开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十、百、千、万”活动,全面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十”就是在全县农村中评选出十佳文明新风户、十佳致富带头人等十佳评选活动,“百”就是开展百场宣讲活动、开展百场文化进村活动、深化“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深化“百村整治、十村示范”活动、开展创建百个学习型农户活动、开展百个农村宗祠改建活动、开展百名领导干部蹲点调研活动,“千”就是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基层活动,“万”就是组织万名农民培训。)各乡镇、各村(居)要结合当地实际,精心设计载体,把教育贯穿整个活动,以实践推进新农村建设。四是总结评选表彰阶段,时间为7月中下旬。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同时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本着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实用可行的基本原则,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目标再明确,力量再组织,措施再强化,统筹推进,强攻猛进,以过硬的作风确保“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1、坚持把推进新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建设新农村,首要目标是生产发展,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我们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重心要放在推进农村发展上,检验“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标准也要看是否推动了农村发展。推动农村发展,关键要抓三条:一要激活发展动力。加快农村发展,激活动力是根本。要通过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激发人的发展欲望和创业热情,想方设法把农村发展的氛围搞浓、把发展的热情调高、把发展的干劲鼓足,使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每一家农户,都想发展、求发展、谋发展。二要完善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现在,我县很多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依然存在着“盼致富、没思路;想致富、没技术;求致富、没门路”的状况,我们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审时度势地谋划好农村发展,因村制宜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措施,帮助村居出谋划策,为新农村建设多出“金点子”,切实帮助农村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子。三要创出发展特色。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创出特色,以特色致富,以特色求双赢。要根据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的优势,加快开发“农家乐”、“渔家乐”等项目,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切实壮大农村主体经济。

2、坚持把弘扬新风尚作为关键环节。大力弘扬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县委讲师团的作用,大力宣讲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大力宣讲总书记提出的“八种风气”,大力宣讲*“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条件,努力使国家大政方针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坚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积极引领农村道德风尚建设,在全县农村努力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文明礼仪进农村等活动,教育引导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树立农村新风尚,促进乡风文明。大力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公益性文化阵地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大力推进农村宗祠改建文化中心,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3、坚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重要任务。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素质是基础,素质是根本。在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农民作为主要任务,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力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和文明素养。要深入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就地与外送相结合,普及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农民想干什么,就培训什么;什么见效快,就培训什么。重点要适应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要求,大力培训制造业技术工人和专业服务人才;适应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大力培训农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社长、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大力抓好农村职业教育,整合城乡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扩大对农村职业技术招生人数,大力培育农村后备劳动力。

4、坚持把提升新能力作为重要保障。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的治本措施来抓,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村干部的思想素质,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进村宣讲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提高村干部的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带头学技术、学管理,敏锐把握市场信息和政策资讯,善于创业,带头致富,为群众示范,帮助群众走共同致富,及时处理,善于处理农村各类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建立健全农村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民情接待制度,健全规范村务公开制度。健全村两委议事规则,建立定期向村民代表通报村重大事项进展情况,接受村民监督,体现对村民负责,让村民知情。

5、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基本要求。工作做得怎么样,“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有没有取得实效,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满意不满意,首先是看他们最“盼”、最“难”、最“怨”的事情有没有得到解决。关心农民疾苦,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是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旨所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整个教育活动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既解决思想问题、精神状态问题、作风问题,又推动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要坚持从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挥农民在决策、建设、管理、受益等方面主体作用,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持把“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与当前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相结合,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社会创建活动相结合,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阵地建设相结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县第七次党代会和县“两会”精神,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等载体活动,加大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处理力度,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坚持以解决农民就业难、就医难、吃水难为重点,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把难事做成。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以有力的措施推进“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

工作的关键在领导,领导的关键在力度。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做到凝心聚力、齐心协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广泛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中来,扎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1、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切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地都要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门人员来抓这项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宣传部门和农村工作部门作为这项活动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这次教育实践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要根据教育实践安排的工作,明确责任、整合资源、同心协力,共同把这次教育实践抓紧抓好。

2、强化因地制宜。教育实践要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在推进教育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载体和内容。一要因地制宜,确定教育内容。每个乡镇、村在确定主题教育的重点内容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根据本地新农村建设重点内容来确定教育内容。二要因势利导,把握环节。教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不同的因势利导。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需要有不同的内容,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深入。三要因人而异,设计载体。在教育实践中,要区分农村党员干部、青年人、老年人、本地人、外地人等不同对象,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确定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力求取得更好的效果。要通过这次教育实践,建立起一种长远的、长效的教育实践机制。

3、强化典型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农民群众最讲究近距离学习,有典型就能起到示范作用。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顺利推进,一方面要靠群众觉悟,让群众从我们抓的这些工作当中,感受到党委、政府是真心为了群众;另一方面,要靠典型推动,“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举起一面旗,唤起千千万。”各地要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大力抓好“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理出几个有优势、有特色的村,加强引导、指导和扶持,使之成为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特色村、亮点村。要及时挖掘提炼、总结宣传在“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先进个案和典型,力求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4、强化督促检查。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基础在农民,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乡镇。要紧紧抓住责任这个环节,结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责任,强化督查,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对“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要实行“联合督、定期督、现场督”。“联合督”,就是要整合督查力量,健全监督网络,实行县、乡几套班子一起上、联手督、共同推,各地各部门要尽心抓、尽力干、尽责做,共同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定期督”,就是要建立“三新三力”专报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切实做到一竿子插到底、一件事抓出头。“现场督”,就是要到现场去、到一线去,采取开现场会等形式,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发现不落实的环节,分析不落实的原因,化解不落实的矛盾,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也是一项我们必须要承担的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强化措施,创新载体,狠抓落实,深入开展“三新三力”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快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推进*“后发崛起、全面跨越”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