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调解维护安定思考
时间:2022-04-04 04:17:00
导语:提高调解维护安定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尤其是基层司法所认真贯彻中央、司法部及市委、市政府有关人民调解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开拓创新,使我市的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部署下一步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刚才,顺义、西城、宣武、朝阳和海淀五个区县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介绍了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这些经验从不同角度给全市的人民调解工作以启示,对这些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大力推广,使我市的人民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任务就是总结2003年以来我市人民调解工作取得的经验与成效,找出差距,弥补不足,研究部署下一步我市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首都的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与意义(为什么要开这次会)
召开本次会议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中央和市委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近两年来,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多次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对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做出部署。北京市人民调解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的高度重视。在去年进行“六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了改革、探索。我们的工作还得到了高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法院的指导和支持。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通过我们一年来的实践,有必要总结一下我们开展工作的情况。
第二,召开本次会议是维护当前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近一段时期,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维护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是十分繁重的。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各种纠纷、集体访和各种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在农村因土地承包、村委会换届选举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给农村稳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在城市因城市建设、拆迁、建筑工地扰民、企业重组改制等方面矛盾和问题也相当突出。面对各种矛盾、各种事件,我们怎么解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今天,我们介绍的几个经验很少谈及宅基地问题,邻里纠纷问题、赡养问题,都是从如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全市的人民调解工作就是要根据当前社会面临的新矛盾、新形势、新情况,来研究我们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对策。
第三,我市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许多经验应当总结交流,请大家评判、研讨。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市316个街道(乡镇)全部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吸收了一批文化素质较高,懂法律的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门人才;规范了调解的程序、文书,实现了“六统一”;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人民调解经费保障情况有了一定改善;人民调解员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指导明显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提高。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纠纷11万件,达成人民调解协议2700多件,没有1件被法院变更或者撤销,更重要的是在调解组织建设,创新调解工作机制,调处新型纠纷,吸收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等方面大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批经验,值得推广。以上是我们为什么要开这个会。
二、会议发言材料的核心内容与意义
本次人民调解会议共收到43份材料,应当说有很多经验比这些发言材料还深刻,事迹还感人。大会认为,五个区县的发言谈的事例少、主要讲观点。顺义区区委副书记的发言,介绍了实行税费改革,集体提留减少的形势下,区委、区政府如何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深化调解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巩固、发展和保障调解队伍稳定,继续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我们觉得,顺义区委、区政府在体制上、制度上、人员管理上、经费预算上、考核标准上的探索是有一套完善制度的,顺义区以政府花钱买平安的做法是好的。
西城区的经验非常适合城八区。它回答了在街道(乡镇)一级调解委员会,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从去年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我们要求在街道和乡镇一层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村一层主要调解邻里关系问题、赡养问题、涉及公民与公民间的矛盾纠纷问题。基层的调解组织可以调解这些问题。但是,新成立的街道、乡镇这一层的人民调解组织干什么,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在开展工作中发挥应有的调解组织的作用,西城区把突破口选择在与公安派出所受理纠纷的衔接上,这个衔接点很有特色。辖区内很多纠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纳入调解范畴;解决了治安纠纷与民事纠纷界线不清的问题;缓解了公安派出所的压力;又使两支调解力量相互配合,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同时,有利于吸收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进入调解委员会。西城区通过财政预算解决街道调解委员会人员报酬问题,这样就从经费角度上保障调解委员会可以吸收一批有经验、懂法律的离退休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和其他法律专门人才,从素质上保证了调解的质量。
朝阳和海淀两位同志的发言,从街道和居委会两个不同层面介绍了调解组织如何引进法律专业人才,发挥调解优势,解决新时期出现的居民和物业间的矛盾。望京街道面对大型居住区建设开发带来的一系列矛盾,而基层调解组织成员业务素质又不能适应调解这类专业性很强的矛盾纠纷的现状,积极整合本地区人才优势,把律师等法律专业人才吸收到人民调解工作中来,这与当前各级政府在信访工作中请律师参加的道理是一样的。在当前解决矛盾纠纷过程中,我们的调解工作,不再遵循过去靠威望,这边说两句、那边说两句,和稀泥的调解方式,现在的调解工作需要通过讲清法律关系、说明法律依据,依法服人。这就需要法律专业人员参与调解工作。望京街道业主与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的矛盾纠纷比较突出,他们探索了聘请专业律师参加人民调解的做法,效果是好的,而且值得我们今后学习。
宣武区从本区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哪里有民间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这个口号,很值得我们研究。我们说人民调解是第一道防线,如何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宣武在侨界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在工地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在流动人口、在民族地区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全市人民内部矛盾在各地区是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调解组织和调解形式上也应当不一样。但是有一条是共通的,就是调解组织一定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我觉得宣武的经验的核心在这里。
三、当前几点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在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提高调解质量和探索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真正建立起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满足改革、发展、稳定和广大群众需求的新型人民调解制度,还需要我们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以下几个环节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必须在以下几个环节上统一认识,积极探索,争取突破:
(一)人民调解组织的设置必须与民事纠纷变化的特点相适应
根据中央两办23号文件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精神,我们在逐步完善社区(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的同时,在全市街道(乡镇)一级也全部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但是,正如我前面讲到的,这两个层面的调解委员会应当互有分工,有机衔接,互为补充。但当前这种局面远没有形成。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把这两个层面调解委员会的设置与人民调解的工作对象即民事纠纷的变化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认为,传统的民间纠纷,包括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损害赔偿等仍是社区(村)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几十年形成的工作体系,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应以保持稳定为主。而我们重点要探索解决的是街道(乡镇)一级调解委员会它的工作内容、它的定位。我们认为,这一层面的调解委员会应以调解新型纠纷为主。关键是尺度的把握,过宽不行,人民调解不可能包打天下;反之也不行,应随着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当前主要应以调处涉及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重组破产等方面的群体性、复杂性、易激化的矛盾纠纷为主。
(二)不同层级的调解组织,应有不同的人员构成和工作机制
调解一般民间纠纷,只要热心调解工作,有一定接受能力,通过一定培训和一段实践锻炼的人员,一般就可以胜任。其调解的方式也可因人、因纠纷不同而灵活多变。而调解像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拆迁、土地承包等新型纠纷则必须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能胜任。其工作程序应当是规范的,依法进行的。如何解决吸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进入调解队伍,不仅关系到我们建立多层次调解组织的尝试能否成功,更是决定人民调解能否在化解新时期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真正有所作为的关键,这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调解工作的保障问题
解决人民调解工作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投入。从根本上说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人民调解组织的真正自治和自身形成造血机制,但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全实现的。现实的解决办法主要靠各级政府的投入。我有个想法,就是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在政府买平安的问题上,可以按市场规律进一步去完善。一种方法是固定补贴,固定每名调解员补贴金额;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政府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如,变固定报酬为按绩效取酬。这个矛盾谁给我妥善处理了,我就给谁报酬,谁解决的矛盾纠纷多,谁就拿的多。这样可能更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投入的效益。
四、今后工作的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不断创新人民调解工作领域
宣武的经验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哪里有民间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工作要努力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积极调解婚姻、家庭、邻里、损害赔偿、生产经营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调解组织优势。当前,农村人民调解工作,要以调处土地承包纠纷为重点,努力排查、就地化解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土地承包、税费改革、民主管理、生产经营中各种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农民群众耕种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与此同时,多年来在基层存在的与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法律法规相悖的一些错误做法和近年来农村土地非农建设开发过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民间矛盾纠纷中的独特作用,配合党委、政府依法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全市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组织根据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及时化解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通知》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专项排查调处工作。调解了一批土地承包纠纷,化解了一批可能酿成的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宣传了党的农村政策和国家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为维护稳定作了贡献。由于土地承包纠纷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纠纷类型多样,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化解难度大,根本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作长期的努力,为此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应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努力做好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
1、对涉及农村土地承包问题的有关事项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梳理和综合分析,要从中发现纠纷的苗头,及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使隐患彻底消除。前些天我去昌平调研,有些观点跟大家讲一下:从现在起每个司法所要在乡、镇范围内将土地承包纠纷的数量、纠纷类型搞清楚,要把这些情况向当地的镇长、党委书记做一次专题汇报,把情况向领导反映清楚。从分析看,有些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是反复、重复出现的,如土地承包合同不规范问题,如果我们不认真把关,这些纠纷还会不断的产生。
2、对今年以来已经调解过的纠纷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清理。凡是已彻底解决的予以消号;基本解决了,还有少量遗留问题的,应采取措施彻底解决;只是暂时缓解了事态并未根本解决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及时向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提出对策,努力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
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好《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北京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和有关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宣传教育工作,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掌握,认真贯彻执行。有些领导埋怨,司法所宣传法律常识把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唤醒了。我觉得咱们不能搞愚民政策,还是应当提高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普法工作的重点也应当是村、镇这一层的决策人。
4、加强有关信息报送工作。各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要密切关注涉及土地承包纠纷的动态,及时向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机关报送相关信息,反映社情民意。
城市的人民调解工作,要主动预防和及时调解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拆迁和因职工下岗引发的矛盾纠纷,协助基层政府积极开展依法治理工作。要积极探索化解此类矛盾的办法和途径,特别是要提倡提前介入,抓早、抓苗头,按照当前本地区什么问题突出,就加强对什么问题排查调处的原则进行。
(二)继续抓好调解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调解质量和水平
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调解工作的质量和长远发展,各区县要将调解员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要运用多种方法开展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可采取建立调解员培训学习、利用党校培训资源、网络培训、刊物培训、制作光盘等多种形式,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三)树立典型,做好人民调解员的表彰与宣传工作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全系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考核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民调解工作光荣、化解矛盾纠纷有功的良好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宣传人民调解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理解人民调解工作,支持、配合人民调解工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
同志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人民调解、维护首都社会稳定需要人民调解,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人民调解。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为维护首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做出新贡献!
- 上一篇:司法审查制度论文
- 下一篇:司法日常管理规范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