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管理工作汇报讲话
时间:2022-02-19 09:44:00
导语:工会管理工作汇报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汇报会,是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主持召开的工作例会。我受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同志的委托,参加这次会议,听取情况,与大家一起共同研究推进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问题。
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大家交流了一年来各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情况和明年工作的打算。我感到大家准备充分,态度认真,发言的内容十分丰富,听了之后,很受教育,很有启发。各地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和全国总工会,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国从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当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近十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简要回顾
自1998年以来,厂务公开经过试点和面上推广逐步发展,并不断地巩固规范深化,取得明显成绩。截至*年9月底,全国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事业单位已达94.5万多家,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有13.3万家,非公有制企业有62万家。近10年来的实践证明,推进厂务公开的过程,就是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过程。通过实行厂务公开,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通过实行厂务公开,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得到坚持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企事业单位曾一度面临着要不要实行民主管理,要不要坚持职代会制度的挑战和考验。据统计,自1981年贯彻职代会暂行条例、恢复建立职代会制度开始,职代会建制单位曾经达38万家,1998年下滑到27万家。近几年来,职代会建制率不断提高。截至*年9月底,全国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已达108.6万余家,其中,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有14.8万家,非公有制企业有70.9万家,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及其他民主管理形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虽然,目前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比例还不够高,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上建立并坚持了职代会制度,实行了厂务公开;一些有影响的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也建立了职代会制度,实行了厂务公开。在职工人数少、规模小的中小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和行业,通过建立区域性或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并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在企事业单位实行职代会制度已经在实践上得以坚持下来,并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二)通过实行厂务公开,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适应企业改革发展新要求。
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初的一段时间,国有企业改革方案、职工下岗分流等涉及企业的管理机构决策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未提交职代会审议,职工对此反映强烈,也影响了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推行厂务公开不久,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就明确要求,企业重大决策必须通过厂务公开,听取职工意见,并提交职代会审议,未经职代会审议的不应实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向职工公开,职代会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决定权和否决权,既未公开又未经职代会通过的有关决定视为无效;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实行职代会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制度,大多数职工不拥护的企业领导人员,其上级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企业领导人员违反职代会决议和厂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要实行责任追究。2002年发出的两办通知,把上述内容写入文件之中,使之更规范更具有法规的效力。各地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成员单位按照两办通知精神,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的源头参与工作,坚持把好改制企业民主程序关。凡未交职代会审议或通过的改制方案,政府有关部门不予审批。这些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高涨热情,发挥了民主管理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维护职工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通过实行厂务公开,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推行厂务公开以前,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主要是在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实行。虽然有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职代会及其他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但数量很少也不规范。两办通知对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实行厂务公开作出明确规定:“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可依照法律规定,采取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形式实行厂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工作”,这就为在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两办通知实施以来,全国和各地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普遍加大了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工作力度。2004年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全总民主管理部,第一次专门就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下发了指导文件。截至*年9月底,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已经分别达62万家和70.9万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的局面已经打开。
一些地方的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事务公开工作积极扎实地推进。这些单位的公开内容逐步深化,一些服务性行业把涉及社会公众的事项列入公开内容,把对内公开与对外公开结合起来,注意发挥厂务公开与事务公开的综合效应,公开形式不断创新,公开程序逐步规范,事业单位的公开工作逐步发展。
(四)通过实行厂务公开,企业民主管理的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两办通知在总结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在相应法律法规缺位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普遍被各地制定地方法规时所吸收。国家和地方的立法工作也得到加强。新《公司法》打破了所有制限制,明确规定各类公司都要通过职代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各地大力推动地方立法,全国已有18个省(区、市)颁布了22部有关企业民主管理、厂务公开的地方性法规。国资委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中央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意见》。许多地方党政工及有关部门联合下发推行职代会制度、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强化职工民主参与权利的指导性文件,企业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地立法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比如,充实并细化了厂务公开内容和职代会职权,使企业民主管理进一步延伸到各项管理工作中;对非公有制企业、大型集团公司以及不适合单独建立职代会的小型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形式、内容、职权等分别作出规定;明确规定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是职代会,企业行政是厂务公开的主体,以及企业党政领导和工会组织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规定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指导、支持和协调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方面的责任;增加了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责罚条款。有的省专门就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进行了规范。一些完成立法的省人大通过对本地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执法检查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各地大力推进企业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制定职代会、厂务公开的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制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体系、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等,有的省出台了厂务公开目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五)通过实行厂务公开,形成了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工作格局。
从推行厂务公开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就高度重视这项工作,1999年,全国成立了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具体指导全国厂务公开工作。现在的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由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和全总等六个部委组成,至今已经召开了12次协调小组会议。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厂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已经召开过26次办公室会议。每年都由协调小组六部委联合发文,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每两年一次,由六部委领导带队进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检查,至今已经进行了4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始终坚持由省级领导牵头、各有关党政部门和工会参加组成的协调领导机构,负责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这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都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写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创建“法治省”、“平安省”、“和谐省”和“富民兴省”的总体目标,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其他带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统一研究、规划、部署、指导、检查、督办。总之,实行厂务公开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重视程度之高,推进工作力度之大,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发展历史上是空前的。
总的看来,近十年来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应当充分肯定。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大好形势,不断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增强做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二、*年各级厂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情况
(一)各省(区、市)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各地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和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下发的《关于*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意见》精神,从本地区工作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1、普遍加大了国企改革中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力度。按两办通知要求,坚持做到企业改制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企业职工安置分流方案由职代会审议通过,有力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保证了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2、大力推行非公有制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通过立法、制定政策、联合发文等形式,对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制定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总结推广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等经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3、不断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方式。建立和推行了职代会报告制度、职代会预告预审制度、职代会票决制度、职代会质量评估制度、职工代表信息反馈制度等,开展职代会规范化建设,制订职代会工作考核体系。一些地方还实行了职工代表竞选、述职评议、培训、津贴等制度,促进了职工代表作用的发挥。
4、大力推进立法工作,努力提高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各地普遍加大地方立法工作力度,今年有9个省份新制定了9个民主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还有些省市正在为立法进行调研、论证和起草工作。各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代会星级创建、达标升级竞赛、评选表彰先进等活动,宣传先进典型,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工作质量。努力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要求,融入企事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进一步明确厂务公开责任主体,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许多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经验,制定和推行厂务公开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取得了初步经验。
5、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坚持由厂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带队进行调研检查制度。有的地方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和视察。
(二)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和办公室的工作情况。
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和办公室,按照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较好地完成全年的工作计划。
1、总结宣传典型,推动了工作深入开展。2006年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评选了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先进单位,今年召开了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为了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召开了新闻会,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等主要新闻媒体上,对本次电视电话表彰会议进行了有力的宣传报道,扩大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
2、加大理论研究力度,通过理论创新推动了工作创新。针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现状,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与全总民主管理部于今年7月至9月,分区域组织召开了三次企业民主管理理论研讨会。在此基础上,11月在北京召开了企业民主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与会同志围绕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结合各自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过研讨,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总结了工作经验,取得了初步的理论成果。
3、主动参与和多方协调,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立法。全国厂务公开办公室积极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地方性立法工作,对北京、天津、江苏等地的立法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地方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积极与国务院法制办沟通协调,目前已与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在工作层面确定将《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列入2008年立法工作计划。
4、丰富工作载体,搭建信息平台。及时发现和总结各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并通过《厂务公开信息》推广和宣传。为进一步扩大厂务公开工作的信息交流,办公室积极筹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站,目前,网站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希望大家积极支持网站建设,多提供信息,共同做好网站工作。
总的看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职工的要求,不断取得新成绩、新进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行政对推行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职代会、厂务公开的建制率、覆盖率还不高,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尚未实行职代会和厂务公开;有的国有企业改制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受到削弱;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比较薄弱,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有的实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企事业单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有的甚至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有的地方和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运行方式存在着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个别地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协调(领导)机构的力量和工作力度有弱化的现象。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通过努力认真加以解决。
三、2008年工作安排的初步考虑
2008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两办通知精神,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的要求,以推动企业发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为主线,以非公有制企业、改制企业为重点,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保证,不断健全完善厂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努力提高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做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前我们要把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要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进一步推动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深入发展。
要抓住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契机,完善职代会制度,深化厂务公开。坚持把职代会作为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坚持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并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从2008年到2010年,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建制率达到80%,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建制率达到50%。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行业,要积极推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的覆盖率。积极探索和完善企业集团职代会制度。
1、不断巩固发展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水平,代表着这项工作的整体水平,引导着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前进的方向。必须抓好这些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对这些企业的要求不能降低,工作不能放松。要围绕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安全卫生、社会保障、干部评议与聘用、商业贿赂、国企领导人员的年薪和职务消费、企业领导人员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事项,加大公开力度,切实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从完善制度入手,通过开展星级创建、达标升级、评选表彰先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巩固、规范、深化、发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2、继续把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当作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领域。要坚持企业改制、关闭破产方案等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职工安置分流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审议通过。地方工会要积极参与企业改革政策性文件的制定,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改制、关闭破产方案进行审查。非公有制企业要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同时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其他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认真总结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的经验,努力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覆盖面。非公有制企业要围绕职工收入分配情况、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劳动保护措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辞退和处分职工的情况和理由,企业规章制度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实行公开,充分保障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充分发挥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的作用。职代会是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平等协商制度等,是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制度,也是厂务公开的有效形式,要把这些制度纳入推进厂务公开工作之中,统筹安排,使之融入到现代企业各项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努力构建企业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要充分发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综合效应,与企业改制相结合、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相结合、与公用企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工作相结合,不断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三)开展理论研究、推进立法工作,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要动员并整合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等形式,继续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要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围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结合各项体制、机制、制度的改革创新,探索研究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新思路,探讨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理论体系,不断扩大社会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理论共识。各地厂务公开领导和工作机构也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理论政策研究,力争取得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尽快改变目前工作理论基础薄弱的局面。
在加大理论研究力度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国家和地方立法工作,健全和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完成立法工作的地方,要推动地方立法机关和行政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把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到实处。要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努力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企业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企业党的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
(四)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明年是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十周年。各地要抓住机遇,认真总结十年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拟召开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组织第五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调研检查工作,开展厂务公开推行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举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高层论坛,同时正式开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站,使其成为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宣传和交流的平台。我们要通过这些活动,努力扩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加强领导,保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切实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各级厂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不能撤销,一定要保持党政领导同志挂帅、党政各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齐抓共管的领导协调体制和工作格局。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加大指导工作的力度,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同志们,党的十七大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契机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上一篇:工会劳动协调工作讲话
- 下一篇:工会执委会结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