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领导讲话
时间:2022-02-10 10:00:00
导语:服务业发展领导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同志们:
现代服务业是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海”和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继去年9月7日全区旅游工作暨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后,今天我们再次召开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会前,区委、区政府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对五个体制、领导机构及有关运行机制都作出了相应调整和创新,并且制定了加快余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刚才,大会表彰了省烟草公司余杭分公司等10家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先进单位,李红良、沈世杰、杨金有三位同志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下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就做好余杭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强调六个方面的要求: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我们认识再深化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产业基础和都市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两新”就是新服务领域和新服务模式。现代服务业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四高”就是高文化品位和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和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和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有许多种表述,如分为伴随工业化的展开而加速发展的补充性服务业和工业化后期大规模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又如分为从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和直接因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就我们杭州而言,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长三角现代服务业中心,就是要重点推进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商贸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八大重点领域。
作为第三产业中高增长性和最具潜力的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提升的新引擎。现代服务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新阶段后的大趋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继续发挥我区比较优势,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优势,有助于承接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为长远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将对三次产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站在加快推进我区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扩大现代服务业规模,尽快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区的主导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区域竞争的原动力。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功能的核心。我区工业化发展已有相当基础,区域经济将逐步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作为杭州大都市的一个新区,我们必须围绕市委、市政府“两轮驱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要求,实施城市化带动战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全面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我区在杭州“一城七中心”中的地位,增强我区的资源集聚、辐射和配置能力,从而形成新的后发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科学发展的助推器。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我区人均GDP已经跨越3000—6000美元的经济结构加速发展时期,土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约束和节能减排的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出口大宗轻工产品遭遇贸易壁垒和摩擦越来越多、附加值越来越低。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自主创新的催化剂,节能减排的生力军,在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总之,现代服务业是我区必须全力拓展的“新蓝海”,是我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扬长避短的“撒手锏”。我们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进一步发挥现代服务业在推动结构调整、产能升级、做大做优做强中的重要作用。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我们优势再审视
我们都会说余杭是文明之光的发祥地,都会说余杭三面拱卫杭州主城,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等等。但这些都是自然禀赋的优势,或是先人传下来的优势。如何把现有优势转化为进一步发展的胜势,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深入思考。一是区位独特,还需捷足先登。余杭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上海经济区腹地,位于著名的黄金旅游线华东(沪苏杭徽)黄金旅游线的中部,依赖较为发达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与长江三角洲大中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水平正在提高,区域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杭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建成区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特别是城区轨道交通和文一路延伸段、文二路、古墩路、杭浦高速、杭徽高速、申嘉湖杭高速、运河二通道的规划建设,主城区服务业溢出效应加大,余杭的消费市场和服务半径进一步拓展。但是,当今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时空急剧缩小,自然的区位优势很快会被弱化。各地都在各显神通、绞尽脑汁,争相发展现代服务业。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将现有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就会坐失良机,就会错失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机遇。二是资源丰厚,还需借梯登高。余杭有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良渚遗址,实证杭州、余杭5000年建城史的“中华第一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唯一性和特别的重要性。余杭还有径山、超山、塘栖古镇、运河、西溪湿地、南湖、东明山、三白潭等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的资源,也有良渚文化、运河文化、禅茶文化三大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滚灯、龙舟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杭生态环境优越,地貌呈山地丘陵与水网平原交接型,富有建设田园城市的天然禀赋。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商住、创意产业的极优条件和潜力所在。余杭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港口资源,这是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业的重要依托和基础所在。如果我们不借助外力,仅靠自身的积累式发展,只能小打小闹、档次不高,甚至可能糟蹋资源。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以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超常规发展。三是基础良好,还需乘势而上。近年来,我区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将五年倍增三产作为“再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日趋见好,初步显现出阶段性成果。2007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2.11亿元,占GDP的33.8%。实现旅游总收入33.12亿元,商贸服务实现增加值30.51亿元,文化创意、软件与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其他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限额以上三产项目实现总投资达117亿元,占全区总投资的60.7%。西溪湿地三期、南湖休闲度假项目进展顺利,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即将开园,运河作业区、宏丰家居、亿丰家居、谛都科技城等在建项目也在抓紧施工中。特别是阿里巴巴“淘宝城”项目的落户,进一步坚定了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信心。我们要顺应当前现代服务业良好的发展态势,继续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在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的同时,积极规划建设一批有带动、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重大项目,提升整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体而言,旅游业要加快推进包括西溪湿地三期、良渚文化村、“大美丽洲”、径山等25个大项目;商贸服务业要加快推进包括谛都科技城、杭州湾国际建材装饰城、康桥良渚汽车品牌一条街等14个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要加快推进包括文化创意艺术中心、余杭文化艺术中心、良渚遗址核心区块抢救性环境整治与保护工程等5个项目;现代物流业要加快推进包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金恒德汽车物流广场、运河三大作业区等9个项目;房地产业要加快推进包括连城国际、蓝庭花园、闲河城、凤都经济房等17个项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要加快推进包括阿里巴巴“淘宝城”、亿科智能、有机硅重点实验室、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西溪扩展区块等9个项目。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地域优势发挥不足,特色不明显,存在着内部产业层次偏低,基础仍较薄弱,新型业态起步较缓,仍处于分布散、规模小、水平低、效益少的起步阶段,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生产性服务比率偏低、中介服务业不能满足需要,集聚拉动、品牌带动作用尚未显现。主要原因是:一是思想认识需提高。对于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片面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不创造物质财富的非物质生产的产业,不是唯一重要的产业。对于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作用及其越来越多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认识不足,重生产轻服务、重行政干预轻经济规律的观念和做法较为普遍。二是体制机制需完善。在工作体制上,人力配置相对不足;在考核激励机制上,力度欠强、比重偏小;在管理模式上,一些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在审批办证等方面仍受阻挡,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三是规划引导需强化。目前我区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支撑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块、重点项目、重点举措有待更进一步的明确,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引导。四是投资力度需加大。2007年,21个三产重点项目累计投入48.23亿元,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7.58%,与工业投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现有的投资项目看,涉及层次较低、产出效益不高、资源占用较多、设计水平较低、缺乏长效意识、追求短期效应的现象时有发生,急需我们把好关口、适度引导,集聚要素资源,实现集约利用,支撑后续发展。五是政策扶持需整合。目前,我区在发展旅游、商贸等服务业上先后出台了一些支持措施,但实际激励效益尚未明显发挥,需要整合相关政策,提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应有效用。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我们理念再更新
要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不断更新理念,走超常规的发展路径。
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注重三个坚持。一要坚持城市化推动。紧紧抓住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加快发展、杭州都市经济圈加快推进及我区全面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等机遇,充分发挥我区独特地缘优势,主动接轨长三角、融入大杭州,加快设施对接,强化配套服务,接受辐射带动,吸纳城市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二要坚持产业融合互动。深入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程,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坚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整合提升三次产业之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转变,实现产业间的融合互动、协同共进发展。三要坚持开放创新驱动。开放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以开放开阔的国际化全球视野,丰富提升余杭先民“原创、首创、独创、外拓”的创新精神,坚持以开放创新的理念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以开放创新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企业,以开放创新的举措破解现代服务业发展难题,以开放创新的机制激活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我区现代服务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注重三个互动。一是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制造业的高度发展带来大量人员集聚,也就是购买力的集聚。制造业的发展还会促进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一系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反过来,又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要加快组团中心镇服务业发展,强化服务业配套,满足制造业生产和产业工人生活需要。二是推进现代服务业与都市农业互动发展。服务业是联系生产与消费、都市与乡村的纽带,通过对我区现有农产品市场改造提升,培育新型市场业态,实现农产品流通与都市农业互动发展。同时,通过加快全区农村连锁商业发展,抓好镇、村级放心店建设,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推进农村消费较快增长。此外,要在山区、半山区镇乡加快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提升“农家乐”发展水平。三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内部互动发展。必须着力改变我区商贸业与旅游业相对脱节现象,实现互动双赢。首先要加快临平周边的旅游项目建设,提升超山景区层次,加快塘栖古镇改造,利用丁山湖、三白潭等湿地资源,高水平规划建设大运河旅游景区。其次要加快西部旅游景点各类设施特别是商业配套,在余杭镇形成旅游服务中心,在径山镇形成服务次中心,建设必要的宾馆、饭店、商场,提高游客留宿率,开发旅游产品,改变“买卖不赚只赚票房”的现象。此外是商贸业与房地产业的互动发展,合理规划,加强配套,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带动商贸业发展。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我们定位再明确
市委、市政府确定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有八大重点,结合余杭实际,依托现有优势,集中资源要素,我区要着重抓好六大重点。
一是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到201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3万人次,建成国家级精品旅游区6个,建成星级宾馆27个,其中高星级宾馆5个,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杭州大都市生态秀美的后花园、全省旅游经济强区和长三角南翼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要着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以《余杭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余杭区旅游资源保护规划》为指导,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实施“1569”精品工程,加快建设6大休闲精品项目,着力提升9大现有项目水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旅游功能。加快建设“大美丽洲”、超山风景区、大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南湖综保工程等旅游综合体,提升我区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要着力推进旅游市场开发。坚持“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三力合一,转变营销观念,增强营销投入,拓宽营销策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密度的营销网络体系,加快塑造余杭旅游目的地形象,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旅游市场。要着力推进旅游品质管理。按照“景区升级、宾馆升星、旅行社升位”的要求,围绕品质管理主旋律,加强旅游行风建设,加强旅游质监管理,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服务和管理水平。要着力推进旅游国际化进程。根据《杭州市新一轮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编制好《余杭区旅游国际化战略行动计划》,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国际化步伐。大家都知道,迪拜是位于阿联酋的一个“沙漠城市”。但是其凭借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政策和强烈的发展意识,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成为全球国际大都市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市委王国平书记去年在考察迪拜时强调,要学习迪拜,解放思想,抢占城市竞争制高点。他说,近年来,迪拜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在中东沙漠中迅速崛起,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其城市规划起点之高、建设标准之新、投入强度之大、管理水平之高,令人叹服。特别是迪拜积极打造旅游综合体,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推进“开放带动”战略,值得杭州认真研究、虚心学习。余杭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我们更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打造旅游综合体为目标来实施全区各大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开发,不断推进余杭的旅游国际化进程。
二是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到2010年,实现商贸业增加值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0亿元,各类商品市场交易额达到450亿元,农贸市场累计改造60家,基本形成网络布局合理、业态结构优化、管理服务规范的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体系,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杭州都市经济圈的现代化商贸中心。要加快重点市场建设。理顺商业城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依法经营、消防治安、规费征管等方面的管理。继续扎实推进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亿丰家居建材城、西溪购物公园、江南茶叶市场等大型商贸市场建设。要积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按照业态相对集中的原则,通过引进发展先进业态、知名品牌,挖掘保护、开发振兴传统商业品牌、老字号等途径,培育建设高档特色街区,着重建设北大街—九曲营路、人民路—迎宾路—世纪大道、藕花洲大街—香榭丽舍大街三大特色商业街区,各组团中心镇也要规划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商业街区。要健全农村现代商贸网络。深化“千万工程”,巩固和发展乡村连锁便利网络,不断改善农村购物环境。加强全区放心农资连锁配送网点建设,推进农村农资消费安全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步伐。在三年时间内,完成全区60家有证农贸市场和17家无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提高我区农贸市场整体形象和档次。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到2010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50亿元,基本形成创意良渚、创意临平、创意西溪三大创意基地,努力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打响“文化余杭”品牌,推进文化名区建设,成为杭州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最近召开的全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大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形成产业规模巨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大、文化品位较高、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聚集、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群,把杭州打造成以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为特色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打响创意杭州品牌”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弘扬“原创、首创、独创、外拓”的良渚文化,打造平台,培育人才,完善政策,保护产权,打造品牌,整合资源,扩大开放,营造氛围,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敢为人先,争抢头口水。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为导向,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教育、卫生、体育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可以改制的事业文化单位逐步改制为企业,国有文化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激活文化市场,发挥出各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现代文化服务业市场体系。要着力推进重点功能集聚区建设。充分挖掘余杭深厚文化底蕴,依托良渚文化、禅茶文化、运河文化和优质生态自然资源,加大创意良渚、创意临平、创意西溪三大基地的规划建设力度,各基地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文化产业集群体系。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举办文化论坛节庆、外出搭台招商、交易展销会等活动,大力宣传余杭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发展基础和优质资源,积极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高端人才、知名企业加盟余杭,进一步加大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开拓我区创意产业的广阔天空。及时对外展示推介各类优秀成果和作品,提高余杭创意产业的知名度和拓展市场空间。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主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产业园区、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对外合作等方面的资助与奖励。
四是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到2010年,实现物流业增加值35亿元,建成5个以上大型物流中心,形成都市配送型、产业基地型、行业分拨型、专业市场型、枢纽转运型物流产业格局,成为长三角南翼现代物流枢纽副中心。要适时编制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在加强调研基础上,根据我区物流业发展实际情况,适时编制出台我区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重点。按照杭州市总体部署和进展情况,及时开展物流功能集聚区块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要加快物流功能集聚区建设。引进一批辐射广、带动力强的物流项目,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发挥物流基地的集聚效应,着重加快建设临平—乔司—崇贤工业物资仓储配送基地、良渚消费品商贸物流基地和杭州港余杭港区物流基地。要加快构建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加快构建和完善以港口、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套的现代物流综合运输网络。推进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整合海关、商检、货代、银行等相关物流信息,着力推进“大通关”建设;搭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及在线交易功能的物流信息平台,尽快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管理服务网络。
五是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到2010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80亿元,完成房地产投资累计达到215亿元,商品房开发建筑面积累计达到480万平方米,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200万平方米。房地产是余杭很重要的一块产业,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基础。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提升居住品质。充分发挥三面拱卫杭州主城的地理优势,抓住杭州大都市建设步伐加快的机遇,培育和引进知名房产企业,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临平、良渚、闲林三大聚居板块,努力打响“住在余杭”的品牌,积极打造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全面覆盖、应保尽保,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适时调整、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大政策性保障住房的建设力度,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形成具有余杭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要促进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住房建设规划和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加强土地调控,保持合理的房地产用地供应总量和供应结构;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土地资产,充分利用西溪湿地与杭州地铁建设的契机,做好周边及沿线土地的开发。要培育和规范房地产市场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健全市场规则,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体系,积极培育房地产一级市场,搞活二、三级市场;规范市场管理和服务,推进余杭区房产市场信息系统体系建设,制定完善房地产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行业协会建设,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健全各项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高区域可居住性,尤其是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与商品房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加强与杭州主城的有效对接,扩大住宅消费群体,优化人口结构,提升居住环境与居住品质。
六是积极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到2010年,实现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5亿元,积极打造“余杭创新基地”,力争把我区建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信息化城区和杭州“天堂硅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余杭创新基地整体规划建设进度,围绕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等重点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杭州国家信息产业基地余杭创新基地”的申报工作,加快推进阿里巴巴“淘宝城”、恒生电子、浙江亿科智能等项目。要加快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及数字化信息家电等配套的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发展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外包,鼓励发展网络服务与数字增值业务相关软件。要壮大电子商务和网络增值业务。壮大培育电子商务,加快现代物流业等重点行业信息平台,推广面向中小企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积极推进网络增值服务。要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工业、农业的应用,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和外包服务。要继续发展电信运营业。加快宽带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光纤入户、无线上网、第三代移动通讯网、数字电视的发展。
此外,还要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新型城市经济业态。要围绕适合余杭城市发展的新型经济业态,加强空间规划调整,促进同类业态相对集聚,形成一批以创意、软件、金融、外包、电子商务为主的特色楼宇。要坚持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三力合一”,特别要充分调动房地产开发商和业主发展楼宇经济的积极性;要坚持以大带小、以大为主,着力培育亿元楼等大楼宇,带动“农居SOHO”等小楼宇;要坚持高低配套、以高为主,既要培育满足高端业态发展的楼宇,也要关注满足低端业态发展的楼宇。要拓宽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打造杭州都市经济圈区域性金融副中心。同时,要顺应时展趋势,积极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
要根据余杭现代服务业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功能特色,抓住“一副三组团”的城市网络化发展机遇,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七大现代服务业功能集聚区。一是旅游休闲功能集聚区,包括大余杭古镇旅游区、“大美丽洲”文化旅游区、大径山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区、大运河文化旅游区。二是商贸服务功能集聚区,主要有副城中央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三是物流功能集聚区,涵盖物流园区服务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批发市场。四是文化创意产业功能集聚区,突出创意良渚基地、创意临平基地、创意西溪基地。五是生产性服务功能集聚区,集中在临平生产性服务区,仓前高新技术服务区。六是金融服务功能集聚区,特别是把临平副城打造成为杭州都市经济圈区域性金融副中心。七是软件与信息服务功能集聚区,启动余杭创新基地区块建设。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我们资源再整合
高起点编规划,实施产业导向。要坚持以规划为引导,从自身优势出发,高起点编制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划及其各个门类的分层子规划,明确新一轮发展的功能定位、形态布局和产业政策导向目录,使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功能区建设有机结合。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服务业态势日趋强劲,流向和方式随之全面改变,而且对现代服务业内部分工产生重大影响,衍生新的业态。我们要顺势互动发展,针对我区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多、共性需求大的特点,坚持需求导向,有序加快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流通等方面的发展,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随着生活性服务业需求的剧增,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等产业。
改革完善机制,理顺管理体制。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实施政策,加大重大问题的协调力度。各个专项领导小组和部门要加强领导,真抓实干,履行职责,增进沟通,分工协作,共同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对列入省、市、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要加快审批实施,通过“绿色通道”缩短项目审批时间,通过沟通协调,解决好用地难、规划调整等问题。同时,要建立现代服务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现代服务业工作联席会议,及时掌握和破解现代服务业工作推进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当好参谋。要强化与兄弟县市区在现代服务业上的联动发展,探索建立合作机制,交流信息,通报情况,共谋新策。
梳理整合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要认真梳理整合现代服务业各类扶持政策,对现有的扶持政策要检查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对不合理或有问题的地方要及时修订完善;对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软件、楼宇经济等领域,在学习借鉴杭州的基础上,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逐步形成科学合理、重点突出、有机统一的现代服务业扶持政策体系,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我区现代服务业。
健全规范统计,强化督促检查。要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提高现代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同时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的监测预警、形势分析和信息分布工作,摸清家底、掌握发展状况、总结经验、作出综合评价,发挥导向作用。对工业企业中的现代服务业按照统计有关规定进行剥离,做到“应统尽统”,为科学决策提供真实、全面的依据。发展现代服务业任务已明确,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行动,奋发有为,确保完成并力争超额或提前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区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要进行定期检查,加强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的考核力度,奖优罚劣。
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要素支撑。要扩大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和教育服务的供给。要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现代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银行要在独立审贷基础上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金市场融资。改变部分服务行业垄断经营、准入限制、透明度低的状况,放开部分资质条件,鼓励民营经济在加快服务业中实现新的成长。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改革进程,在加大政府对非营利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的同时,科教文卫服务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完善功能、改进效能,推动发展。要改革传统财政资助项目的方式,将财政扶持资金向重点发展领域和重点产业集中。同时,在项目用地指标、用电用水价格、税收规费收缴等方面,给予现代服务业企业更多的支持和倾斜。
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发展步伐。要注重优化创业环境,努力营造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环境,吸引众多创业者来我区投资、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注重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作风,特别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此外,要完善相应的功能设施,为投资创业者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子女就学等各种配套服务。要注重优化舆论环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我们奋斗目标再明确
为切实加快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向服务业大区跨越,根据《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对余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要求,区委、区政府制订了《余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实施意见》,在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思路、重点领域目标任务、功能集聚区建设、保障措施落实等四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我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的总体目标为:到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争取达到35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争取达到4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38%左右;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服务业项目80个,服务业累计投资达到48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三高一领先”,即三年内服务业年度增加值增幅、投资增幅和税收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领先于周边县市区。希望各单位会后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余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服务业大区的目标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同志们,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我区优势明显;超常规发展现代服务业,我们没有退路。只要我们有励精图治的决心、敢攀高峰的恒心、脚踏实地的行动,团结一心、开拓奋进,我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大区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 上一篇:招商引资例会上的讲话
- 下一篇:招商引资领导讲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