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卫生动员讲话
时间:2022-02-10 09:48:00
导语:城市卫生动员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创建“卫生强区”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市委十届四次、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我区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力争到2010年创建成浙江省第一批卫生强区,为建设“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发挥卫生应有作用。今天的会议既是创建“卫生强区”动员会,更是一个创建工作部署会,希望通过这样一次全区性的会议,进一步明确创建“卫生强区”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下面就推进创建工作,我着重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创建“卫生强区”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的五年,我区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共卫生水平得到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高度重视,将公共卫生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成立区、镇两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建立了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制定并实施《杭州市余杭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案》,先后出台各类应急预案20余件。二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切实加强艾滋病、霍乱、禽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几年来,全区未发生重大疾病的暴发流行。三是加强卫生综合执法。不断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在镇乡设置6家卫生监督分所;实施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食品放心工程”,规范了社会公共卫生秩序。四是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建立了杭州市急救中心余杭分中心、3个急救站、9个急救点的三级急救网络,设立了区急救药品储备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基本实现了120的“统一接入、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五是加强爱国卫生工作。围绕“清洁余杭”、省级示范文明城区及生态城区创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区农村卫生厕所、三格式无害化率分别达97%、60%。
2.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着力推行社区责任医师制,建立了400余名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为近60万农民群众提供服务。目前群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医率达到了50%。二是实施“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建立了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村村通、站站报”,群众可在所有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7家省市定点医疗机构刷卡报销。三是开展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已完成了第一轮两年一次的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累计完成47.87万名群众的健康体检及建档,占应体检人数的85.3%。*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费由20元增至50元。
3.群众健康水平得到提升。据统计,目前我区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达79.34岁,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18‰,这三项人群健康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2007年我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出台了《余杭区全民健康促进行动2007-2010年规划》,2007、*连续两年将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列入政府实事工程。目前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促进单位创建、健康公共服务”三大项目的实施,全区健康促进氛围日益浓厚,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日益增强。
4.“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按照“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医疗质量上去,看病费用下来”的目标要求,着力破解“看病难”问题。一是不断健全我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救助构筑了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的基本保障线,实现了全民覆盖。*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从2007年每人每年126元提高至200元,其中政府投入为140元,农民个人只需交纳60元,按测算农民住院看病的报销比例可达到50%。二是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政策。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门槛,提高救助比例,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为区内困难群众实施惠民医疗政策,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三是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各医疗机构逐步加强内部管理,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不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发生;坚持执行国家医药价格各项改革,落实各项降价措施;坚持药品招标采购,努力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坚持医药价格公示制及清单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应该说,过去的五年我区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为打造“卫生强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们应对创建“卫生强区”充满信心。同时,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区医疗卫生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向社会各界人士,向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统一思想,增强创建“卫生强区”的责任感
5年来的成就,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5年来的实践,为继续前进积累了宝贵财富。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全区卫生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比如,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仍不尽合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等基础卫生工作还显薄弱;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造成传统和新发传染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农村卫技队伍综合素质偏低及不稳定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寻求更有效、更直接的载体和方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更好更快发展。为此,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创建“卫生强区”的深远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创建“卫生强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党的*报告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今年,浙江省提出了创建卫生强县(区)的要求,如果我们通过三年的奋战,所有指标都达到甚至超过了,那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们实现了*提出的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这也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只有加快推进创建“卫生强区”,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才能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卫生服务的差距,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创建“卫生强区”是建设“美丽之洲”的有效途径。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除了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外,还必须拥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环境”。无论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还是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而言,着力营造好“健康环境”,是我们卫生在新时期所必须承担起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创建“卫生强区”的应有之义,更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本质要求。
3.创建“卫生强区”是实现“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我区的卫生事业:纵向比,有了较好发展,投入多了、设施优了、环境美了、技术好了、网络全了;但横向比,与先进地区比,差距确实存在,目前一些影响卫生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绝不能小进即满。而且,我们全区“一名四强”创建工作中,卫生还是一个“短腿”。因此,要通过“卫生强区”创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争创“市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卫生新格局,努力实现“走在前列”。
4.创建“卫生强区”是转变卫生发展模式的客观需要。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该是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和持续进步,从长远看,卫生事业必须注重资源和结构的调整,实现从规模外延粗放型向质量内涵效率型的转变。因此,实施“卫生强区”创建,要应时、应势、应地制宜,在加快卫生发展的方式、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解决好制约卫生发展的“软肋”和瓶颈,实现卫生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式的战略转移。
三、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创建“卫生强区”三大关系
我区“卫生强区”建设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基本建立起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卫生设施和技术先进、卫生队伍素质优良、运行保障机制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区城乡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安全、有效、便捷、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形成良好的卫生保健意识,平均预期寿命等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在杭州乃至全省领先,力争于2010年通过省卫生强县(市、区)达标验收。要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1.要处理好优质卫生资源的提升和基层服务能力增强之间的关系。拥有相当数量的优质卫生资源,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条件。但就当前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尤其要着力解决好基层卫生服务的覆盖率和受益面问题。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中,要将新增的卫生资源主要用于基层卫生的建设和发展;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支在基层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队伍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措施认真贯彻实施;要加强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对基层卫生的指导和帮扶;要通过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增加财政投入、完善经济政策、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创新基层卫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要处理好增加投入与加强管理的关系。创建“卫生强区”必须增加投入,这是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向管理要效率,如何以更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健康回报。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严格控制医疗卫生服务成本,把医疗卫生单位的成本费用控制作为单位负责人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要认真研究财政投入的使用方向和投入途径,使新增的财政投入能起到缩小城乡差异,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扩大公共卫生服务的领域和数量的作用;要加大公共卫生信息的披露力度,努力减少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增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和公信度。
3.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创建“卫生强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有责任为全体国民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有责任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服务都需要由政府直接提供或由政府举办的机构来提供。但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和环境,让民营及其它形式的医疗卫生机构共同为群众提供服务。因此,在创建“卫生强区”的过程中,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对卫生资源的配置作用,继续支持民营机构的发展,着力规范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执业行为,促进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领导,加大创建“卫生强区”的推进力度
要按照《关于推进卫生强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全面落实组织、财政、体制“三大保障”,积极营造创建“卫生强区”良好环境。下面我重点就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切实加大创建“卫生强区”的推进力度作几点强调。
1.加强领导,落实卫生保障政策。各地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共同关心、合力支持卫生工作,确保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卫生强区”目标的顺利实现。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卫生强区”、卫生强镇乡(街道)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委区政府已成立卫生强区、健康城区建设领导小组,各镇乡(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卫生强镇乡(街道)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二要加大卫生投入。各级政府要着力解决“有钱办事”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确保对卫生事业投入逐年增加,卫生事业支出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力争“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5%以上。三要加强协调配合。“卫生强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区财政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发改局、国土余杭分局等相关部门要在区卫生强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尽职能,形成我区创建“卫生强区”的合力,共同推进创建各项工作。四要健全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把推进“卫生强区”、卫生镇乡(街道)建设纳入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督查和考核,努力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
2.突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深化我区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是区委区政府作出的一项事关卫生改革、稳定、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我区实施“卫生强区”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的难点工作。近日,区委、区政府已下发了《关于深化余杭区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具体的内容文件都讲得很明确,请大家认真掌握、领会文件精神,这里就下一阶段的几项重点工作,我作一强调。改革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通过新建和资源整合等办法,实现一个建制镇乡(街道)有一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体化管理;二是按照杭州市人民政府的文件要求,实施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综合改革。
下一阶段,我们要在鸬鸟、百丈、黄湖、径山四个镇乡先行开始实施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此基础上积累经验,争取*年在全区推开,2010年完成改革任务。由于这项工作起点高、任务重、时间紧,将涉及人事、机构等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各镇乡、各有关部门必须通力配合。为此,就合力做好深化改革工作再作如下强调。一是要制订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区委、区政府文件已明确了管理体制,即参照教育模式,各镇乡、街道承担辖区内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责任。由于我区各镇乡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各地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因此在符合全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原则的前提下,镇乡要与卫生部门一起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当地的、可操作的“一镇乡(街道)一实施方案”。在方案具体形成的过程中,卫生部门要与当地镇乡政府共同协商,对资源整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机构规模、各类卫生人员的安置保障、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以及财政、人事等政策进行专题研究。二是要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特别是先行一步的西部四镇要抓紧做好规划选址工作,国土部门要本着特事特办要求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用地指标,发改、建设等部门要对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尽可能为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办理提供便捷服务,区卫生局要协助各镇做好建设方案,包括建筑设计、内部功能布局、科室设置等,确保西部乡镇这项工作在年内有实质性进展,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三是要确保资金投入及时到位。区委、区政府文件已明确,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区镇两级资金投入比例,西部四镇按区70%、镇30%承担,其余镇乡按区、镇乡街道各50%比例承担。财政部门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资源整合等各项改革进度,落实建设资金和各项财政补助,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资金、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运行资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资金等纳入财政预算中,保证改革顺利实施。镇乡要将各项配套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四是要确保人员配备到位。区人事局、卫生局要根据《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2007〕58号)标准,合理配备各镇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要采取公开招考、人才引进、岗位竞聘等多种方法,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五是要确保改革稳步推进。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各利益关系的调整,有可能会引发各种矛盾,因此必须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各地、各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区各界、各医疗机构人员等宣传本次改革的目的意义,要动员卫生系统相关人员本着全局的利益、本着解决民声的要求,积极配合支持改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将政策讲明讲透,并严格按照政策透明实施,决不允许厚此薄彼的情况发生。监察等部门要对改革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改革“阳光”操作,严格杜绝徇私舞弊、违法违纪现象。
3.夯实基础,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卫生的基础包括基本建设、基础设施、重点学科、农村基层服务等各各方面。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有提升能力、提高水平、提供服务的资本。一要积极实施卫生强镇乡创建。推进“卫生强区”建设的基础是卫生强镇乡(街道)创建,各镇乡(街道)要根据《浙江省卫生强县考核标准(试行)》制订规划,确保在2010年前全区有70%以上的镇乡(街道)达到卫生强镇乡(街道)标准,并通过验收。目前,我区已有5个乡镇成功创建,占全区的25%,今天又申报了5个乡镇,力争达到50%。要切实加强改水改厕工作,增加区、镇两级对改水、改厕的补助力度,确保到2010年相关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市要求。二要提速区级公立医疗机构建设。要做强一批综合性医院,加快实施区一院主体迁建、区二院病房大楼、区中医院整体迁建等3个区重点建设项目。做好余杭组团医院、良渚组团医院、余杭经济开发区医院的规划和区三院、区妇保院的改扩建规划。要做精一批重点专科,按照错位发展、“名特精优”的要求,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特色明显、技术精良、实力雄厚的特色医疗群。全区未来三年内要积极争创一个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创建1-2个省级重点专科,4-5个市级重点专科;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5-8项,区级科研项目30项以上。三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最贴近农村、贴近社区、贴近群众,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石,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控和管理上具有时间、空间、组织、人文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按照三年内打造“市内领先、省内一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的要求,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确保到2010年90%的中心(站)达到市级规范标准,更好发挥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和职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既就近又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更新服务理念,打破“坐堂门诊”的传统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家庭巡诊、出诊、家庭护理、残疾人康复等多样化服务,真正使医务人员在服务上贴近百姓,感情上亲近百姓居民。
4.以人为本,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卫生医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卫生发展需求的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卫生科教管理体系和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打造一支名医队伍。要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梯队人才培养力度,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梯队人才,形成“学科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培养一批德技双馨,具有较高水平和地区影响力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名医,建立、完善名医管理和使用机制,充分发挥名医传、帮、带等作用。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选送一批青年骨干到国内外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学习深造。二是要优化卫技队伍结构。要实行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管理,通过严格准入、加强培养、大力引进、规范配备、有效激励等举措实施卫生人才工程,努力到2010年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60%以上,拥有硕士以上研究生100名以上,本科800名以上;卫技人员高、中、初技术职称结构比例达到1:5:9。三是要提升农村队伍素质。积极实施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制度,制订出台吸引卫技人员到农村就业的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农村医护人员安心在农村工作;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津贴制度,鼓励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社区卫生服务,调动其长期服务农村基层的积极性;继续实施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卫生三下乡”活动,帮教结合、带教结合;要加强农村卫技队伍教育培训经费投入,设立农村医学教育资金,用于补助农村卫生人员的医学教育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卫生服务队伍,为我们卫生强区的创建打好人才基础。
各位领导、同志们,时势日新、任务催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卫生改革发展的使命艰巨而光荣,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朝着“卫生强区”的总目标,本着“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理念,以改革创新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全力以赴,合力推进余杭卫生事业的新发展,为余杭人民的健康、为“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