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经济讲话

时间:2022-01-19 08:48:00

导语:粮食经济讲话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粮食经济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国家粮食局制定的纪念活动方案,由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今天在这儿共同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粮食经济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工作者、专家学者相聚郑州,一起回顾30年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畅谈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总结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研讨新时期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思路和对策。我相信,此次研讨会的举行,将进一步丰富我国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成果。在此,我代表国家粮食局,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发展,我国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体制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粮食资源基础性作用的转变,成绩显著。

过去30年里,我们既经历过粮食供给由少到多的变化,也成功地解决了粮食供给由多到少带来的问题。在积极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同时,通过宏观调控调节市场供求,努力实现国内粮食供求平衡,保证了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与提高。在全球粮食危机出现之时,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粮食宏观调控措施,保证了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

过去30年里,我们进行了艰巨的体制改革,实现了由单一流通渠道向多渠道流通的转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计划主渠道”成为“市场主渠道”,多元粮食流通主体在搞活国内粮食流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过去30年里,我国的粮食流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初步实现了粮食流通方式从传统的粮食流通业向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转变。粮食仓储水平和物流效率提高,粮油加工业快速发展,粮油产品日益丰富。

过去30年里,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粮油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适应国内粮食消费的新情况,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和地方储备管理体系,在保持粮食基本自给的前提下,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了国内粮油市场需求,也为全球粮食市场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30年来的实践证明:促进我国粮食流通事业不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放开市场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市场和企业活力,提升粮食流通效率;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在坚持国内粮食基本自给方针的同时,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粮食市场和两种粮食资源,既防止粮食短缺,“粮贵伤民”,也防止粮价大跌,“谷贱伤农”;必须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理念,始终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关于当前国内国际粮食形势

(一)当前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1.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20*年粮食总产量10032亿斤,预计消费量10250亿斤,当年产需缺口约220亿斤。分品种看,稻谷、小麦、玉米三大品种产需平衡有余,大豆缺口较大,主要通过进口解决。20*年国家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民各项补贴力度,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年夏粮和早稻均获丰收。预计20*年我国粮食产量将达到10240亿斤以上。粮食消费继续稳步增长,预计消费量在10350亿斤左右,当年产需缺口约110亿斤,扣除大豆,产大于需约535亿斤,当年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年末国家粮食库存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2.国内食用植物油产不足需。前两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20*年用于榨油的国产大豆、油料以及棉籽折油178亿斤,比上年下降27亿斤。初步测算,20*年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量440亿斤,产需缺口262亿斤左右,自给率仅40%,缺口全部需进口弥补。20*年进口植物油、油料及大豆折油共计288亿斤,同比增加43亿斤。20*年我国油料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初步估算,20*年国产油料榨油可达到190亿斤,比上年增产12亿斤。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预计达到457亿斤,当年产需缺口267亿斤。由于食用植物油国内供给增长空间有限,未来我国食用植物油和大豆进口数量将继续增加,因此,保证食用植物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仍面临很大压力。

3.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总体平稳。今年,随着全球粮食供求形势缓和、原油期货价格走软,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引发市场需求疲软,主要粮食品种国际市场价格均高位回落。受此影响,国内粮价也有所回落。20*年10月,为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粮油市场价格,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有关政策,先后安排了两批国家临时储存稻谷、玉米和中央储备大豆、菜籽油的收购任务,共计达3050万吨,以引导粮食市场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总体来看,目前国内粮价比较稳定。预计后期国内市场粮价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但不排除出现区域性、阶段性价格波动的可能。

4.目前秋粮收购工作进展总体比较顺利。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568.3万吨,同比增加

394.3万吨;收购粳稻624.2万吨,同比增力365.2万吨;收购玉米902.7万吨,同比增加692.1万吨;收购大豆133.8万吨,同比减少9.4万吨。

同时,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粮收购进度较快。到11月30日,国家临时存储稻谷累计收购629.1万吨,占第一批计划的62.9%;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累计收购217.2万吨,占第一批计划的43.4%;中央储备大豆累计收购71.5万吨,占计划的47.7%;油菜籽收购33.4万吨,占第一批计划的55.7%。从市场价格看,国家启动政策性粮油收购后,主产区粮油收购价格有所回升,目前多数地区市场收购价格与国家出台的挂牌收购价格基本持平。

总体看,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进展总体比较顺利,国家已经确定的各项粮食收购政策措施得到了较好地落实。根据目前收购情况,价格仍有下行压力,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及早研究进一步增加临时收储计划问题,并根据收购进度和市场情况,及时下达后续批次的收购计划,努力把市场价格稳定在国家出台的收购价格水平,满足农民售粮需要。

(二)全球粮食供求形势趋于缓和

1.世界粮食产需趋紧的形势已有所减弱。在经历连续2年减产后,20*/*年度世界粮食恢复性增产。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在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之后,各国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提高,全球粮食产量提高。2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预计达到22.1亿吨,为历史最高产量。预计期末库存增至3.76亿吨,增幅为7%。其中,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增至创记录的6.82亿吨,增长11.8%,为20年来的最大增幅。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增至4.34亿吨,期末库存也略有增加。全球玉米产量预计降至为7.81亿吨,预计期末库存还将继续下降。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玉米消费受到抑制,世界玉米贸易萎缩。2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35亿吨,较上年增产1485万吨。大豆价格暴涨,直接促成20*年度大豆播种面积扩大和产量提高。20*年度全球包括大豆在内的七种主要油籽产量预计为4.18亿吨,增幅为6.8%,期末库存预计增长4.9%。

2.国际粮食贸易量基本保持稳定。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年度世界谷物贸易量2.6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0.1亿吨。其中小麦1.15亿吨,比上年度增加0.04亿吨;大米0.3亿吨,比上年度减少0.01亿吨;玉米等粗粮1.23亿吨,比上年度增加0.*亿吨。大豆贸易量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预计达到0.7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0.*亿吨。由于全球供求形势好转,部分粮食出口国已经放宽或将于近期放宽小麦和大米等口粮品种的出口限制,预计20*/*年度小麦和大米的国际贸易量还将有所提高。

3.世界粮食市场价格高位回落,波动幅度较大。20*年7月份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疲软、商品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均高位回落。12月4日,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场(CBOT)小麦、玉米、大豆、比20*年6月底价格高峰时分别下降了49.38%、57.78%、51.*%和55.75%,除大豆和豆油比20*年初上涨21.18%和1.99%外,小麦和玉米价格与20*年初相比,下降了1.84%和14.1%。另外,受主要大米出口国(泰国、越南)实施限制大米出口政策及国际金融投机资金流入等影响,今年年初到4月末,国际大米市场价格出现暴涨,4月末泰国大米(5%碎米率)出口离岸价达到了1100美元/吨,比年初上涨195%。随着5月以后主要大米出口国放宽大米出口以及投机资金获利回吐,国际市场价格开始高位回落。12月初,泰国大米(5%碎米率)出口离岸价回落到525美元/吨,比4月末下降了52.27%,但仍比20*年初上涨了72.3%。

从近几年全球粮食生产总体情况看,自然条件状况的好坏仍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主产国受灾、粮食减产,全球供求形势就趋于紧张;主产国气候条件较好、粮食丰收,全球供求形势会趋于缓和。由于全球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粮食稳步增产日趋困难,全球粮食供求形势仍不容乐观。

从目前国际、国内市场的关联性看,国际市场粮价变动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比较明显,但考虑到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等三大粮食品种基本能够实现自给,国内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等情况,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对国内供求影响仍然不大,但对国内粮食市场还是有影响的。例如国际油脂油料价格大幅波动,形成了2004年之后对国内食用植物油业的又一次大的打击,国内中小企业由于很少利用大豆期货套保手段规避市场风险,应对价格快速上涨与下跌的能力很弱,亏损现象十分严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导致了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水平下行,东北大豆产区农民收益明显受到影响。

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和价格形势变化,给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做好当前的粮食宏观调控工作,既要认识引发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也要认清全球粮食供求平衡关系仍然偏紧的现实,更要对保证我国的粮食供给安全有清醒的认识。从长期趋势看,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将受到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缺乏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与提高,满足国内粮食消费的需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粮经学会和行业协会要继续发挥优势,搞好粮食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为发展粮食事业做出新贡献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全国各地学会、协会自成立以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粮食经济理论研究,深入研究粮食改革发展实践中的新问题,为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联合组成课题组,组织各地学会、协会力量,开展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交系列报告;同时还针对粮食产业化生产、玉米燃料乙醇发展和我国油料生产等粮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提出政策性建议。学会、协会提交的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在这些报告上做出重要批示。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以及各地分会,以卓有成效的行动推进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进行,促进了我国粮食流通事业的发展,支持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粮食宏观管理职能。在此我代表国家粮食局向同志们表示感谢!衷心希望学会和协会继续发挥社会团体和行业中介组织的优势,积极推进我国粮食经济理论研究,为我国粮食流通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