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队伍建设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22-01-12 01:26:00

导语:加强企业队伍建设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加强企业队伍建设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是区域发展的支撑,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近年来,我们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四有”的要求促进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1、让企业家政治上有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影响力。对照条件,推荐企业家参加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选举,全力支持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各级劳动模范推荐评选中给予企业家一定名额。建立企业家表彰激励机制,坚持每两年评选一次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大力宣传企业家创业创新的典型事迹,形成了“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企业家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一大批有思想觉悟,有文化水平,有奉献意识的优秀企业家登上了参政议政的大舞台。目前,全市企业家中有各级党代表105人,人大代表100人,政协委员75人,劳动模范59人。

2、让企业家成长有平台。2006年,我们根据企业外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日益增多的实际和培育企业家人才的需要,组建了“丹阳市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吸收纳税五十强企业负责人、“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对象、外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定期举办财富论坛、企业家沙龙等活动,每个季度专门聘请国内经济学教授、知名专家等开设讲座。俱乐部自组建以来,已经邀请了温元凯等25名教授举办了《宏观经济形势》、《中小企业资本运作》、《品牌之道》等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丹阳企业家高校求知行”活动,与高校、党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合作,成立32所高校人才引进基地,建立全国性的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就企业普遍关心或急需解决的课题,每年选择一所高校举办研修班,组织企业家进行集中培训研修。去年以来,我们在南京大学举办了“资本运作与公司治理”和“企业竞争力”高级研修班,112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参加了培训。鼓励企业家到高校学习,出资40万元奖励4位在南京大学攻读EMBA的企业家。“教育是对企业最有效益的投资,培训是对企业最有力度的支持,知识是对企业最有价值的礼物”已逐步成为丹阳企业家的普遍共识。

3、让企业家队伍有梯次。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人才强市”战略,组织实施“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工程。我们力争通过企业家培养,实现规模企业的扁平型向立体型转变,到2012年,实现销售超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以07年为基数每年增长一倍的目标。在企业家队伍培养中,我们重点选拔三类对象:一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正在成长的企业接班人;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崭露头角的创业者;三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经营管理知识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推荐选拔,我们先后确定了120名“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对象,从市人才基金中专门划拨100万元,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高等院校培养深造、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现代化大型企业挂职锻炼,努力为他们创造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企业运作模式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把握市场的能力。目前,已有15名“新一代企业家”培养对象接过了父辈的帅印。丹阳市精密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柏方接管企业后,主动与“两院”院士合作,引进海归博士团队,共同研发的高纯度镍基高温合金钢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江苏圆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郭卫东接任董事长后,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公司被国家商务部和发改委确定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

4、让企业家创业有政策。培养企业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了引导企业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核心竞争力,我们一方面说服引导企业家重视人才、科技、品牌建设工作,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先后制定了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加快引进高层次海归创业创新人才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给予企业引进的博士生每人每月2000元、硕士生1000元的生活津贴,对引进的高层次海外创业人才给予100-300万元的扶持资金,10-30万元的住房补贴。设立以1000万元为基数,并以高于当年财政收入10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的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优势产品。制定了鼓励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对准备上市的企业,免除产权交易、资产变更等相关费用;对成功上市的企业,按募集资金的5%一次性予以奖励。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给予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企业30万元奖励、国家免检产品20万元奖励、省级名牌产品或省著名商标10万元奖励。2007年,我市有1个企业销售突破100亿元,2个企业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3家企业成功上市,13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品牌。

近几年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成效,集中体现在经济发展上。2007年,全市主要工业指标增幅达到了10年来甚至15年来的最高水平;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25家,超过历年总和的三分之一;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工业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超过“十五”期间总量的一半;企业上市取得重大突破,3家企业先后上市,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6家,今年有望达到10家,资本市场的“丹阳板块”正在形成。同时,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回报社会,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市党员企业家迅速行动起来,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1万元以上的达14位。特别可喜的是,我市企业家的观念正从发家致富向实现人生价值、承担社会责任转变,创造百年基业、保持企业长青正在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将为我市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