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1-12 01:06:00
导语: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探索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新格局,要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年来,汇川区主动顺应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趋势,认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为进一步提升全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正确把握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的基本内涵
城乡一体化,就是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要特征,通过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融合,从而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富裕和文明的过程。构建城乡一体化工作新格局,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自然也包含党的建设城乡统筹发展。
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具体地说,就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在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改变城乡党建自成体系、相互分隔状况,及时对党组织功能、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等进行调整改革,通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大统筹”,努力形成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有效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对城乡党员实行一体化动态管理,实现城乡党建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和全面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二、汇川区开展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的实践
一是推行城乡互助。积极拓宽各级各类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党员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渠道,以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三进三服务”活动和“三创三强”活动为载体,结合“四在农家”创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帮扶目标和措施,积极推进党建集团帮扶,开展“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等方式,在政策、规划、思路、项目、资金、技术和培训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不断推动机关工作重心下移,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并将帮扶效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和党组织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检查和考核,把结对帮扶活动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城乡互助长效机制,加快“城乡共创”步伐。同时,结合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建立了50万元的“村级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20万元的“困难党员帮扶救助资金”,单独投入78万元专项经费解决了各镇村级办公阵地建设欠款,以此帮助经济薄弱村整合集体资源、创办项目和实体,切实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并完善了关心、帮助农村困难党员的机制。
二是创新组织设置。为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扩大工作覆盖面,探索建立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组织体系,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适应“三新一强”的发展要求,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延伸城乡党组织网络,消除空白点、增强渗透力。目前,全区积极适应城郊镇改为街道、城中村变为社区等改革需要,重新调整建立街道党工委2个,建立城市社区党委1个、社区党总支1个、社区支部28个,建立农村社区党总支(支部)7个,成立了新经济组织党委及其业余党校,并建立100个流动党员活动站,辅之以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形式、开展流动党员协议管理等工作,切实加强对流入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大部分农村进城务工经商党员、外地流动党员在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党组织,搭建了适合各自施展才能的平台。一些镇村还将党组织建在优势产业链上,成立了乡村旅游、花卉盆景、蔬菜种植等协会党支部,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提升城镇化水平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是促进互动共建。按照“党员自荐、党内推荐、群众推荐、素质考试、组织考察、差额直选”的程序,对各镇和街道的村(居)、社区党组织进行了同步换届,通过“三荐两考、差额直选”的办法成功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居)、社区党组织班子,创新了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方式,扩大了基层民主,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在城乡都采取了对困难党员必访、老党员必访、返乡流动党员必访,通过定岗、定责、定目标,实行个人述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的“三访三定三评”办法,结合“无职党员示范户”创建活动的开展,为其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在发展党员措施上,在全区试行了发放《说明通知书》、《整改通知书》、《督查通知书》和开展谈话教育的“三书一谈”方式,力保党员质量,今年发展党员近300名,比上一年增长近30%。同时,围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承诺”四项工作进社区试点工作,有力推进了农村和城市党建工作内容的协调和交融,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党建工作,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外,建立完善了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示范点制度,形成了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干部帮助群众,整体推进城乡党建的合力。目前,区委已把遵崇高速公路和210国道沿线的5镇20村纳入基层组织“示范带”创建范围,着力在全区培植22个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强、经济社会发展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的农村精品村,培养220名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带”型村干部和2200名带头致富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快、带头奔小康的农村党员致富示范户,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共创、成片联动、示范带动、整体推动”工作格局的构建。
四是双向交流干部。按照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结合干部工作特点、所学专业和主要经历等情况,将区管机关后备干部、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熟悉经济工作或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业干部、有较强工作能力和一定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干部选派到镇村挂职,并着力把那些表现好、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挂派干部优先提拔到领导岗位上,三年来,提拔到上一级领导岗位的干部中,共有60余人参与了区委组织的各类挂职活动,约占挂职干部总数的60%。同时,区直各单位从镇、村抽调人员到机关学习和帮助工作,丰富农村基层干部的阅历,以此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换届以来,为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区委还将40余名科级干部在镇街之间、镇与机关单位之间进行了交流,培养了一批既熟悉农村工作、又熟悉城市或机关工作的复合型干部,今年还在50%的镇面向全区开展了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实现了干部流动双向化的目标。
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效,但构建汇川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城乡党建二元思维模式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城市与农村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整体上没有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农村党建资源相对缺乏,区域之间重复性建设多,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党建资源不能互补,城乡互动没有经常化,城乡资源整合利用难度大;党员教育管理面临新问题,还没有真正建立城乡互动机制,造成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等等。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就是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在党建工作的分工上体现城乡统筹,在工作安排上实现城乡同步,在管理服务方式上做到城乡衔接,切实解决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以此不断提高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思考
一是发挥优势,总结经验。汇川区是在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的城市新区,与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运行机制,下属6镇3街道,具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级行政区的双重职能和体制优势,目前已在机电、卷烟、医药、食品、化工、机械装备、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群,是黔北综合经济区中的重要板块,也是全市政治、文化中心。2004年汇川区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人才强区、开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统筹发展,走“工业强区、环境立区、开放兴区、特色活区”之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逐年加快,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区委及各级党组织努力创新工作思维、工作方法、工作领域、工作机制,在农村、城市、非公、机关等领域,探索了一些适应新形势、新需要的新载体,在推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提升城市社区和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扩大党内民主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新做法和新经验。构建汇川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是摒弃以往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而改头换面单独再搞一套。相反,统筹城乡党建工作,需要我们把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总结、提炼和创新,在加强自我认知并发挥优势的基础上,把其提升到政策高度和理论层次,为构建汇川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二是转变思维,准确定位。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施“三新一强”战略和建设“实力汇川、精品汇川、人文汇川、效率汇川、和谐汇川”以及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内在需要,是汇川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窗口、探索党建创新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果的需要,是解决好党的建设城乡差别、提升城乡党建整体水平的内在需要。为此,全区各级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尽快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工作保障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加快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着力打破城乡党建封闭状况,切实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树立区域性大党建和城乡党建“一盘棋”观念,在部署工作、配置资源、设计制度时,把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纳入其中,坚持改革创新,树立开放理念,用统筹城乡的理念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机制,使城乡党的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使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先人一拍,快人一步,高人一招,成为全市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先行区”。
三是丰富内容,建立机制。要以推动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为目标,围绕城乡共建优化创新党的组织设置模式,采取单建、联建、合建、带建、挂靠等形式建立党组织,大力推行“协会+支部”、“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商会+支部”、“村企联建”和“村居联建”等组织联建模式,以此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市场经济组织等载体相融互动,实现城乡连接,构建起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体系。要围绕城乡联动建立互帮互助体系,依托各挂帮单位在经费、政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开展“结对共建”和城乡“手挽手”活动,帮助农村党员解决实际困难、支持新农村建设,在经验、信息等方面实现城乡互学共享,鼓励各类城市或近郊企业、营销公司、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乡村联姻,通过建基地、建企业、建协会等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场化,促进互惠共赢。要围绕作用发挥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整合远程教育、职业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和党校等资源,重点抓好进城务工党员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等工作,加大双向互动管理力度,完善流动党员的服务体系和权益保障机制,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发挥各级党员活动站的作用,大力推行岗位管理、动态管理和监督管理,并鼓励农村流动党员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回乡发展,流出党员带产品、带技术、带人员外出经商。要围绕优势互补,积极开展城乡党员干部双向交流,选派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有计划组织农村党员干部交流锻炼,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镇街领导干部的力度,积极引导大学生到乡镇和村工作,组织城市涉农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一线,开展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实现党建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发挥党建资源最大效益。
- 上一篇:改进加强农村党的建设
- 下一篇: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