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22-04-26 05:28:00
导语: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劳务输出是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200年在陕西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积极努力下形成的调研报告,对劳务输出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省政府两位副省长在调研报告上作了批示:“要求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扩大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并将省政协社法委的这份调研报告予以转发,请全省各市、县、区政府,各直属部门认真学习,积极吸纳,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劳务输出工作”。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的这一调研报告,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各直属机构三百多份。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任务和目标,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在200年调研工作中,就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及扩大劳务输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为专题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渭南市、华阴市和潼关县政府关于做大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专题汇报,并到华阴仙峪口村、华西镇演家村、潼关太要镇窑上村等乡镇同干部群众座谈,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加快发展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和建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和初步取得的成效
高度重视,形成共识。如这次考察的渭南是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82%。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惠农政策,加快建设开放型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畜、果、劳务三大优势产业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初步建立了供需对接、就业服务网络、技能培训等工作的整体推进体系。华阴市、潼关县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各乡镇、各部门又将各自的输出任务逐月分解下达,定期考核,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已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潼关县共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83个,聘请劳务输出联络员480余人,形成了县、乡(镇)、村、组四级输出网络,使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县上有人抓、乡(镇)上有人管、村上有人干、组上有人帮”的良好局面,初步建立了以县劳动力市场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村组劳务输出工作站为基础的三级组织输出体系。当地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和培训设施推动劳务输出,县劳动局、教育局、农业局、乡镇企业局整合培训资源,通过技校、农广播学校等单位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以劳务输出带动技能培训,以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切实做好信息搜集和服务跟踪,经过多方联系,先后与东莞、北京、山东、福州等地的劳务机构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委托当地劳动部门代为管理,协调处理存在问题。围绕畜、果、劳务三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开展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促进农民在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就业。华阴、潼关等地还引导农民开发地方小吃、民间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二、三产业开展培训转移,主要开展了微机、机械、铸造、建筑、维修、驾驶、旅游、营销、美容美发等方面的转移培训。为在开发当地资源优势中确定培训项目,当地围绕水泥、白灰等建材、煤炭、黄金等矿产资源开发等进行转移就业培训,进一步拓宽农民工输出就业的领域和空间,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省政协社法委这次考察的渭南市是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农业大市,市辖八县两市两区,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乡镇办196个,总人口5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7万人,城镇人口100万人。全市现有劳动力总数340万人,占总人口62%,其中农村劳动力27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1%,城镇劳动力66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9%。渭南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着组织化程度较低、就业岗位竞争激烈、转移受劳动力素质限制难以进入较高层次产业领域等问题。渭南市农村剩余劳动力125万人,仍有近半数富余劳动力不能输出,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受到影响,当前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务输出培训机制不健全,经费严重不足,体系亟待完善。主要原因是培训资源分散,劳动、教育、农业、扶贫没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目前外出务工人员由于缺乏技能,因而收入偏低,大部分为重体力劳动,三年多来,累计外出人员不断增加,但大都因缺乏技能,只能在外打短工,收入普遍较低,农村劳务产业培训机制尚未整合理顺。
(二)县级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机构亟待加强。编制、经费不落实,有的办公无场地,有的租用设施过于简陋,全市许多县级以上公共职介机构仍实行自收自支,基层网络无经费。劳动力转移情况和农民工使用方面与政府缺乏经常性的沟通渠道,没有专管此项的职能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工作量大,人员配置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分散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是当地劳动部门牵头,有的是农业局、扶贫办设的点,对劳务输出的提法不一样,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有很大差异。
(三)农村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应进一步予以关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多数企业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工资被时常拖欠,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赔偿,农民工社会保险基本缺失。据劳动保障部门的情况通报,2005年在陕西务工的农民工总数为246万人,签订劳动合同的只有54万人,占22%;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相当低,参加工伤保险30637人,不足农民工总数的1.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18153人,仅占0.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23619人,不到1%。
(四)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严重。农民工对政府工作的意见主要集中为五条:对城市市容人员乱罚款等粗暴行为有意见;对拖欠工钱收取押金的担忧顾虑较多;对用工单位工资低、待遇差、试工期长不满意;对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力度希望迫切;对政府部门提供的用工信息和法律援助期待的意见多。当前农民工在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仍然面临不少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进一步加快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全省总人口37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0万人。适龄劳动力2109万人,其中农村适龄劳动力1631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7%。农村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16-45岁劳动力1458.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9.5%。1996年至2004年间,全省劳务输出累计达2098万人次,创经济收入累计达544亿元。2004年全省劳务输出338万人,占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1%,创经济收入达149亿元,年人均收入4400元,全省农民人均收入1868元的三分之一来自劳务收入。2005年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506.6万人,就地就近转移40.9万人。劳务输出465.7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46.5万人,结合2006年的总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市、县一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长期的重要工作,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要在三个方面加强思想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省将长期存在,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长期的战略高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二是要充分认识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推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形成;三是要充分认识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主体,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开拓劳务输出市场,推动劳务产业的多渠道就业。陕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就业机会又十分有限,政府部门要紧密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扶持重点乡镇企业,促进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形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想方设法发挥本地的吸纳潜力,要围绕市场化,大力发展农村加工、制造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努力促进以区域竞争优势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不断创新。二是要不断向省外延伸劳动就业服务的组织机构,在乡(镇)、村建立劳动就业网络和与省外沟通的劳务信息点、服务站,逐步形成以县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为中心的,能够覆盖乡、村的统一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努力扩大对外联络网点建设,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输送、安置、跟踪一条龙服务,逐步实行订单式培训,订单式输出的方式,并不断总结推广这方面的好经验、新举措。
(三)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建设,是提高产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主要途径。调研组在考察时发现有的在外创业农民举家迁移至沿海一带,人数并不断增长。县区一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积极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回乡创业的重要意义。建议从四个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搞好科学规划,坚持“着眼长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稳步推进”的原则,明确定位,发挥优势,重点将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规划建成工业型、贸易型、旅游型、文化型等特色城镇;要动员多方投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的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瓶颈问题;要促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各类市场向小城镇集中发展,不断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小城镇公共设施,按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到乡镇创业和居住。
(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培训,整合全省劳动部门、农业部门、教育和扶贫部门的培训资源。随着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应该大量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增加智力投资,这是决定农村劳动力长期就业和转移的根本出路。全省共有169.2万人转移前接受了短期培训,占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的33.4%,其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为71.8万人,占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的14.2%,加快由“体力型”向“职业技术型”转变。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建议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理顺和加强整合我省劳动部门、农业部门、教育和扶贫部门的培训资源,从三个方面继续开展好培训工作:一是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二是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全省农民工业化创业知识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开展创业辅导,发展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教育基地;三是注重实效。在各地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期、高中低配套的培十,[模式,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通过培训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搞好与劳务输入地的供需衔接,加快农民分工分业的进程。
(五)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域分布正在扩展,大力宣传陕西劳务产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创新劳务产业品牌。在发展中还要注意劳务品牌的工商注册,不断提高陕西在国内劳务市场的知名度。从2005年转移就业的流向看,省内转移就业人数为206.3万人,省外转移就业人数300.3万人,占全省转移就业人数的60%,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移就业人数175.6万人,占省外转移就业人数的58.5%;境外转移就业人数为1393人。随着我省农村劳动力境外转移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劳务品牌优势正在体现,如“渭南保安”、“蓝田厨师”、“宝鸡技工”、“秦巴茶艺”“陕北家政”已成为我省劳务输出的品牌,目前正处在培育期,建议新闻媒体和驻外省机构要大力宣传陕西劳务品牌;建议对农村技工培训的机构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六)继续加强农民工权益的保障制度,努力树立和提高全社会对待农民工的法制观念。要从两个方面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服务和执法力度。一是建议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重点监控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对发生过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要强制在开户银行按期预存工资保证金.要加大对劳动监察部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要简化程序、加快审理,特别是工资待遇要优先审理;二是建议相关部门引导用人单位对从事可能产生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加强农民工安全、劳动保护教育,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不断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三是由于陕西在外地就业的农民工逐年增加,在劳务输出流向较多的省外及主要城市中,要发挥我省驻外办事处或行业联系点的作用,在这些部门或单位选定和增加一些懂法律、有责任心、熟悉我省劳务产业的人,专职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引导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和公共道德;想方设法为在当地就业的我省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四是建议司法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律师和相关法律人员接受农民工委托,并对经济确有困难而又达不到法律援助条件的农民工适当减少或免除律师费。当前全省市、县(区)政府部门应亟待解决安排一定的法律援助资金,为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七)坚持发展乡镇企业不动摇,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陕西农村同东部发达省市的差距,主要差在乡镇企业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解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要加快乡镇企业发展。近年来乡镇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企业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没有乡镇企业,建起的一座座小城镇就成了“空城”,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就无法实现。县乡党委、政府对于发展乡镇企业,在思想上应做到“毫不动摇”,在工作上应做到“绝不放松”。努力通过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乡镇企业入区发展,带动广大农民进镇进区务工经商,使工业园区和小城镇成为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民就业聚集的中心,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精品范文
10构建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