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协商民主新亮点
时间:2022-11-28 04:20:00
导语:感受协商民主新亮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两会”期间,一些委员“出人意料”的提案、建议在代表委员中引发争议。比如,来自科技界的秦大河提出制止沙尘暴违反自然规律,来自医药界的钟南山建议高校应当免费培养社区医生等。
尽管记者不便轻易判断其中的是与非,但却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这些专家学者是作为所在界别的委员建言的,而且他们的观点也来自本人对相关学科的潜心研究。
以记者的观察,委员以本界别的名义个人或集体建言献策是本次政协会议的一个亮点。
“点燃”这一亮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政协经过50多年的发展,政协委员的构成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界别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据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统计,在本届全国政协2238名委员中,来自党派和社团系统的委员共843名,其中以党派名义参加政协的占24%;而来自13个界别系统的委员就达1079名,占全部政协委员的48%。
与此相应的是,委员提案和建议的专业性显著增强。比如: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外事委员会联合提交的《关于国家高度重视“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的提案》;新闻出版界委员以界别名义提出《关于加强预决算审核和建立某些重大项目向人大专项报告制度的提案》;社会福利界委员共同提出《关于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界别提案。这些提案因为是该界别内的委员们共同调研、共同研究得来的成果,既有专业性,又有可行性,很可能对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
而出于学术观点的差异以及学术研究和现实经验的信息不对称,一些专家的观点引发争议在所难免。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以记者之见,这样的争议可以使提案集中更多的真知灼见和理性之光,更加科学合理,这正符合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本意,正是协商民主必不可少的过程。
建科学发展之言,议社会和谐之政。在采访本次政协会议的12天时间里,记者奔波于大会的各个会场,充分见证了一幕幕协商民主的生动场景: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下组参加讨论,仔细听取委员们的发言;各部门负责人纷纷列席会议,认真记下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来自不同党派、不同界别的委员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各抒己见,甚至是激烈争论;会议对境内外媒体充分开放,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全程跟进报道……正如汉代史学家班固在《两都赋》里所言:“大雅宏达,于兹为群,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民主需要协商,需要委员们认真履职。全国政协委员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到自己的履职感受时说:“这五年来,我亲眼见证了政协的发展、作用和进步。我们的民主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厚。”
- 上一篇:充分发挥制度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
- 下一篇:将学习进行到底